88读书网 > 云胭宫词 > 第十七回 咏桂
    长乐未央。

    问遍这世代春秋,宫中能有几人长乐未央?

    那埋在黄土垄中等待心爱人陪伴的女子,可曾真正长乐?又是否情爱未央至死不渝?

    轩辕晚晴在燕婉和兰心的陪同下走进未央宫宫苑,兰心缓缓道:“听宫里的老人说,这座宫殿是云胭第二任先皇特意为其皇后改建的,一切铺排皆按照西汉的模板缩减为皇后的宫室,可后来因为小殿阁太多,妃子也越来越多,就渐渐划分了出去,只保留了前殿、椒房、温室、玉堂,后来到了咱们皇上,宫殿虽没增回最初的规模,但重新改做了‘未央宫’的名儿,皇后娘娘很是喜欢呢。”

    轩辕晚晴垂眸轻叹:“帝后情深。”

    三人从前殿穿过至椒房,遍处一尘不染,花架树藤还是旧时情景,连桌上的茶都尚温热,轩辕晚晴惊奇道:“今日来观,仿佛皇后娘娘就要从暖阁走出来一般。”

    兰心道:“皇上日日都会抽身片刻到这里坐坐,故无一人敢懈怠,而且太子殿下和六殿下曾叮嘱过这里不许有冷茶残花,所以……”

    正说着,一小丫鬟跑来行了个礼:“太/子妃娘娘金安。”

    “免礼。”轩辕晚晴和颜悦色。

    小丫鬟看看燕婉又看看兰心,低声道:“宫妃娘娘在玉堂呢。”

    兰心一怔:“她来做什么?”

    小丫鬟道:“宫妃娘娘也是一个人常来的,只是兰心姐姐每日都早,从未遇见。”

    兰心瞪起杏眼:“那你怎么不跟我说?”

    小丫鬟垂下头不语。

    “兰心,”轩辕晚晴唤她,“你平日里都在何处焚香?”

    兰心道:“先去玉堂,再到温室暖阁,最后是椒房。”

    轩辕晚晴微笑:“燕婉,你且陪兰心到温室吧,本宫去玉堂,顺便拜会宫妃娘娘。”

    燕婉和兰心应声,屈膝告退。

    轩辕晚晴道:“你带路吧,别惊动了宫妃娘娘。”

    小丫鬟行礼:“是。”

    穿过庭院,牡丹已经凋零,然而翠羽层层、妖嫩轻盈的茑萝却随风飘动、如笼绿纱,其间更有红白两色小花星星点缀,逗人玩味。

    紫贝门轻掩,忽然镶翠悬珠的箔幕后穿来一声叹息:“……斗了一辈子,输赢,早就不重要了。”

    轩辕晚晴抬手阻住小丫鬟,自己无声地推开门,一缕阳光照在堂内宫妃的身上。

    “陛下今日的龙辇来得这样早……”宫妃没有回头,对着墙壁上女子的画像说,“他不愿见我,我先走了。”

    “宫妃娘娘,是我。”轩辕晚晴开口。

    宫妃背脊似乎微僵,但很快便回过身来,笑靥平常:“太/子妃。”

    轩辕晚晴屈膝行了个礼,好像没听到刚才任何话,径自走到画像前焚起一炷香,俯身叩拜。宫妃一旁看着,露出一抹浅笑。

    “娘娘笑什么?”轩辕晚晴起身回望。

    宫妃淡淡道:“如果毓绛雪在世,一定很喜欢你。”

    轩辕晚晴抿唇不语。

    宫妃道:“不早了,本宫要回去了。”

    “娘娘,”轩辕晚晴唤住她,“事在人为。”

    宫妃眼中闪过一丝嘲讽:“后宫女人,还说什么事在人为。”

    轩辕晚晴道:“父皇眼明心亮,又是个念旧情的人,娘娘造访未央宫的举动他如何不知?只是娘娘也该给父皇一个台阶下才好,因为他不但是夫君,更是天子。”

    “不但是夫君,更是天子……”宫妃冷笑,转身离开,“记着你说过的。”

    轩辕晚晴目送她离去,又转身给供桌几案上的盖碗倒满了茶,除了除香灰,才掩好门来到庭院,这时风音、燕婉、兰心已经在候着了。然而一行人刚出前殿,便迎上皇帝的龙辇,避无可避,只能跪下迎驾。

    皇帝似乎很高兴看见轩辕晚晴来未央宫走动,于是单独召至温室聊了一阵,随后皇帝要在暖阁休息,轩辕晚晴告退出来,一行四人分回两殿。

    翌日,轩辕晚晴刚侍奉青羽苍穿戴好朝服,总管太监廖东的徒弟便来传话:“昨夜皇上歇在了朱砂殿,师父让奴才来启禀太子殿下,今日不用早朝了。”

    青羽苍眉宇间有些诧异,挥退了小太监后坐回水苳椅上。

    轩辕晚晴打开红木錾金柜,取出两套青羽苍平日穿的衣服来:“暑气盛了,相公不去上朝也好,一会儿我让燕婉冰两串葡萄来,相公边吃边为我作画吧。”

    青羽苍边换下朝服边看着她笑:“怎么想了个如此风雅的消遣?”

    轩辕晚晴上前帮手:“没什么,只是觉得玉堂之内皇后娘娘的画像极美,心生贪念,故此也想请作画的画师给本宫画一幅。”

    “小机灵鬼!”青羽苍揽住她的腰,“你几时去的玉堂?怎知是我画的?”

    轩辕晚晴笑着指指壁上挂的《玉洞仙源》:“我虽未曾见过,但蝉翼笺叠了冰雪宣、人物‘没骨’细致俊秀,可不是宫中一概画师的风格。”

    青羽苍吻了吻她的面颊:“我许久不曾动笔了,若重拾只怕会是个大工程。”

    轩辕晚晴娇笑:“‘淡彩’便好,我喜欢清新明快却又朦胧的画风。”

    “好,”青羽苍放开她,高喝一声,“备画案。”

    自此后不满两个月,皇帝晋封宫妃重至贵妃位,中秋佳节又许以管理六宫之权,而前朝的政务大半都交予太子青羽苍,且准许五皇子青谲协理。

    这一日,贵妃邀各宫女眷一同赏桂,轩辕晚晴自然也在列,于是风音清早便命人备了抵御“秋老虎”的冰盘与雪簟,随之同往。

    暖香盈盈的桂园中,各宫女眷步摇金翠,就连向来体弱多病深居简出的大皇子妃也来了,一众聚在一起好不热闹。憩台选在了涓涓细流、穿林而过的落花河畔,贵妃赠给每人一碗冰调雪藕丝。

    一时赏毕,宫贵妃道:“不如各人作诗来玩儿,应应景。”

    婧妃笑道:“贵妃妹妹是众所周知的‘女学士’,又有聆嫔的‘咏絮才’在,更何况才名遍布诸侯国的太/子妃也列席,让我们这些笨嘴拙舌的怎么好玩儿。”

    慕淑媛也笑着打趣:“连婧妃娘娘都如此说,显见得我们是更不用作了。”

    宫贵妃看向轩辕晚晴:“太/子妃意下如何?”

    轩辕晚晴道:“既然娘娘雅兴,不妨就不必拘着那四言八句的框,只把诗作分成两边,一是古人诗词,一是各人自创,谁有佳句便放在自创的一边,没有的就凑一句前人作过的应景,可好?”

    宫贵妃微笑,众人也皆道妙,宫人们陆续摆上文房四宝,又拿了两只锦盒,分别搁着。

    众人正在写着,御驾的亲随便忽然到了,只见皇帝和禁军统领一前一后谈笑着走来,众人慌忙驻笔下跪:“恭迎皇上。”

    皇帝伸手扶起宫贵妃,同时也道:“都起来吧。”

    禁军统领伏龙俯身行礼:“请各位娘娘的安。”

    宫贵妃笑道:“免了,陛下和统领来得正好,我们作诗,还愁没个高人品评来着。”

    “哦?”皇帝环视众人,“既然才女们都在,朕自当细观。”

    于是落座于宫妃的竹藤椅,众人各自回去写完了,由侍奉的婢女放进对应的锦盒中。

    廖东先拿了忆古人诗句的盒子呈上,皇帝一一看过。

    宫贵妃:“有木名丹桂,四时香馥馥。花团夜雪明,叶翦春云绿。风影清似水,霜枝冷如玉。独占小山幽,不容凡鸟宿。”

    婧妃:“子坠本从天竺寺,根盘今在阖闾城。当时应逐南风落,落向人间取次生。”

    兰昭仪:“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慕淑媛:“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娥更要无。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

    聆嫔:“南中有八树,繁华无四时。不识风霜苦,安知零落期。”

    玫嫔:“水晶宫里桂花开,神仙探几回。红芳金蕊绣重台,低倾玛瑙杯。”

    琴贵嫔:“八树拂丹霄,四时青不凋。秋风何处起,先袅最长条。”

    漪婕妤:“吾爱山中树,繁英满目鲜。临风飘碎锦,映日乱非烟。”

    太/子妃:“天台岭上凌霜树,司马厅前委地丛。一种不生明月里,山中犹教胜尘中。”

    大皇子妃:“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皇帝看罢,笑道:“可见香山居士的咏桂无一不深入人心。”

    廖东便又呈上另一只锦盒,打开,只有三封。

    皇帝取出第一封:“骄矜不应仲夏残,冷傲敢占三秋寒。群芳闻香惊还语,月娥拂花叹未安。”

    众人听罢皆称好,伏龙猜道:“想必是贵妃娘娘所作。”

    皇帝笑看一眼宫贵妃,又拿出第二封:“临水堆云翠,倚枝动繁华。香盖真国色,芳凝假绢茶。”

    琴贵嫔赞道:“向来是聆嫔妹妹的柔福殿中常有绢丝茶花,可美得很呢。”

    皇帝道:“不如将‘盖’字改为‘撼’字更妙。”

    聆嫔福了福身:“果然陛下改完更添深意。”

    继而拿出第三封:“惹尽芳菲笼墨忙,抛却富贵作尘香。一茎堪比莲荷色,双蕊携就桃梨裳。”

    皇帝看完,一面笑着一面扫视众人,最后将目光落在轩辕晚晴脸上:“必是朕的儿媳写出这样的诗句。”

    轩辕晚晴盈盈福了一礼:“父皇明鉴。”

    “诗中可有什么典故?”

    “只是玩笑的东西,父皇见笑了。”轩辕晚晴自谦一句后道,“俗语说‘桂花蟹黄美酒佳肴’,但凡赏桂,皆有诗文所出,如今贵妃娘娘雅兴,儿臣便以‘芳菲’二字来饰。且桂花本是月中瑶树,因仙子爱恋凡间,故投以树种化作相思,可不是抛却富贵作尘香么。”

    皇帝听罢微笑:“果然不错,但依朕看,还是暝儿的七言更显气派。”

    “陛下圣明!”众人随声附和。

    宫贵妃刚要开口,聆嫔却忽然感到一阵晕眩,险些跌倒。

    “聆嫔可是身子不适?”皇帝起身走过去看她。

    聆嫔苍白着脸摇头,侍女急忙赶来奉茶,皇帝接过去亲自喂她。好一阵,聆嫔才倚在皇帝怀里舒了口气。

    “传御医至柔福殿,朕也同往。”话音落,小太监立刻领旨前去,众人拜送。

    皇帝和聆嫔走后,宫贵妃神色讪讪:“本宫也累了,且都散了吧。”说罢,径自带人离去。

    其他人默默相觑,婧妃只好道:“想必聆嫔妹妹就是受不了这‘秋老虎’的暑气,大家也都回去歇一歇吧。”

    众人这才互相道别,各归各自宫中而去。

    当日夜,柔福殿传出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聆嫔已有三个月身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