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古代科举日常 > 第62章 谢师宴
    王珩三人到知府府的时候, 府里已经聚集了许多人。待他们一进来,屋里诡异地有一瞬间的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王珩身上。

    王珩抬头, 平静地向四周望去。

    周围这才重新变得热闹, 交谈的继续交谈,独饮的继续独饮,就算有个别偷窥的,也在暗中观察。

    何睿东拉着两人到一个角落坐下, 然后对他们说:“这情况有点不对啊, 他们刚刚这样看我们做什么, 或者说看阿珩干什么。”

    然后他问:”阿珩, 你最近有没有做什么事,知不知道他们为什么看你?”

    王珩也在莫名奇妙着, 闻言说:“我能做什么,我自从来了冀州府就一直和你们在一起,你们说我做了什么。”

    “也是。”何睿东点头, “你一直都在和我们一起行动, 肯定没做什么出格的事, 既然如此, 那就是他们……有病。”

    最终何睿东得出如此结论。

    于坤林听此, 不禁瞪了他一眼,“别闹,瞎说什么,让别人听到图惹是非。”

    何睿东不在乎的撇撇嘴。

    最终, 还是王珩说:“既然什么都不知道,那我们就既来之,则安之。来,我们尝尝知府府的美食,这样的机会可不多。”

    何睿东大加赞同,首先就尝了一道点心。

    于坤林看着吃得正欢的两人,心中无力之感再次袭来。

    额,他怎么用了个又字?

    就在几人吃得开心时,一个人端着酒杯朝王珩走来。

    “在下若没猜错,这位就是我们这届中最小的童生,王珩,王兄弟了。”来着年龄在十七八岁之间,脸上挂满笑意,眼中却充满打量之色。

    王珩停下手中动作,起身上前道:“在下正是王珩,不是兄台是?”

    “在下德容县苏语,与王兄弟初次见面,以后还请多多指教。”

    “原来是苏兄,指教在下可不敢当,苏兄案首之名,在下如雷贯耳,早有耳闻。”

    苏语王珩眉头轻皱,面露疑惑,苏语怎么会来找他?这些天王珩就算没有刻意打听,也知道今年翼州府府试的案首正是苏语。

    只是,他一个案首突然来和他搭话是要干什么?王珩自认身上并没有什么吸引对方的东西。

    眨眼见王珩心中想了无数可能,面上却露出恰到好处的惊喜之色。

    “你我就不必在自谦了吧,我来就是想与王老弟第结实一番。”苏语神色坦然,“像王老弟这样的神童,遇见却不打结实,岂不可惜?

    想为兄在老弟年纪之时,还被夫子束缚在学堂苦读,而老弟却已经成为一名童生,真在是令为兄佩服。”

    几句话间,苏语对王珩的称呼已经从王兄弟变成了王老弟。

    “苏兄缪赞,在下只是侥幸过了府试。相对苏兄的案首之名,在下取得的成绩不值一提。”

    苏语不赞同:“王老弟过谦了,如果过府试靠的是侥幸,那也不会有人考了一二十年还不得中的情况。”

    “哼!只是过了一个府试而已,嚣张什么,真以为自己年纪小就有能耐了?”

    苏语的话音刚落,一名刚进屋的人就冷哼一生,撇眼了苏语一眼,又满脸不屑的看向王珩:“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只看眼前,苏语你眼光还是这么差!”

    “马兴祖,你闭嘴!”

    苏语恼怒之色一闪而过,“这里是什么地方,容你放肆,你我恩怨,何必牵扯他人,快向王老弟道歉。”

    马兴祖似乎也想到此时在知府府,不宜闹事,只高傲的看了他们一眼,然后走向一边坐了下来,对于苏语的话,根本没放在眼里。

    苏语见马兴祖的表现后,也知道让他道歉不可能了,转头歉意的对王珩说:“王老弟,真是对不起。

    我与那马兴祖平时有些恩怨,他也不是特意针对你,只是看到你我在一起,才对你起了敌意,出言不逊。”

    说着,苏语就向王珩行了一礼,王珩将人扶了起来:“苏兄严重了,即是那马兴祖的错,何来让你道歉?”

    马兴祖刚一开口时,王珩是很生气,但听了后面的话,就是道自己成了两人的炮灰,对这种人,连生气都是看得起他。

    不过,如此一来,王珩不论是对找茬的马兴祖还是带来麻烦的苏语,都没什么好印象,只想快点结束这场突如其来的对话。

    苏语听了王珩的话,不管心里怎么想,面上反正是松了口气,道:“王老弟不怪罪就好。唉,今天本来要和老弟结识一番的,如今马兴祖一来,倒不好再继续叨扰老弟,等下次见面,在下一定请客赔罪。”

    王珩对此是恨不得的事,苏语走后,他回到三人座位,何睿东就道:“阿珩,你没事吧。”

    王珩摇头:“没事。”

    “刚刚姓马的开口,睿东就要过去教训他,不过被我拦住了。我们毕竟在知府府里,不宜和他人起冲突。再者,那个马兴祖一看就是在针对苏语,我们掺和进去没准正得他心。”

    于坤林对于刚刚他们没有过去为王珩撑腰做出解释。

    王珩根本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道:“你做的对,更何况他要针对的人,本不是我,而是苏语。

    不过,他今天的话我是记住了,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好好回报他今日之言。”

    王珩怕麻烦,却不代表乐意让人随意侮辱,不管马兴祖是有意还是无意,说出的话,就是泼出的水。

    “苏语。”何睿东对这个名字来回念叨几声,沉吟片刻后,对王珩提醒道:“你以后如果要和他交往,需要要对他注意。”

    “怎么,这个人有什么问题吗?”王珩问。

    “不是有问题,只是此人所求颇大,与我们可能不是一路人。”何睿东解释道:“苏语,出自德容县苏家,苏家祖上曾出过一品大员和内阁阁老,家学渊源,只是百年战乱,才让苏家安于一偶。

    但当大齐平定天下后,苏家子弟就有人出仕,如今苏家官做的最大的便是苏语的大伯,官至户部侍郎,官居三品。

    可以说,苏家在德容县,不,应该说翼州府都是有名的人家。

    苏语,做为二房嫡长子,从小聪慧过人,名声在外。据说,他在五年前就有能力拿下秀才,但苏家一直压着他,没让他考,为得就是让他学识再扎实些,一举拿下小三元,甚至□□,一鸣惊人。

    像他这种人,从小背负的东西太多,于他结交,交的就不仅仅是他这个人,而是他背后的苏家。

    对于苏语来说,什么朋友,都应该没有家族重要,为了家族利益,什么也能牺牲。”

    这回王珩彻底惊讶了,为苏语,也为苏家。

    王珩对苏语这个人并没有什么特别好感,所以认为他们也不会成为朋友。他惊讶的是苏家,苏语的野心。

    何睿东所说的小三元是指在县试、府试、院试中均取得案首的人,如今据王珩了解到的,苏语已经取得县试、府试案首,也就是说他再取得院试的案首,便是连中三元,即“小三元”。

    大齐建国二十来年,取得秀才的人很多,但夺取小三元的却寥寥无几。如果苏语真能夺得小三元,那真就厉害了。

    如果说小三元还有人取得,那么□□在大齐二十几年的历史上却没出现过,不仅大齐,就是往前追溯几个朝代,也很少人取得。

    所谓□□,是指集乡试的解元、会试的会元,殿试的状元于一身的人。

    并且,要注意的是大、小三元都有一个前提,就是要连中,中间不得间断,即所谓的连中三元。

    也就是苏语要中小三元,必须参加今年举办的院试,并且取得第一名。但这又谈何容易?

    参加院试的人,不仅有当届通过的童生,还有往届未考中秀才的,之前一直在蛰伏的等等各类考生。可是说,在院试考试中可能遇见好几届府试案首齐聚一堂,苏语要在里面脱颖而出,岂止一个难字道得清。

    所以说凡是取得大、小三元的人都是各种意义上的天之骄子,属于凤毛麟角的存在。

    王珩再也没想到苏语会有这样的野心。

    在没深入了解古代科举制度前,王珩做为拥有两世一生的人,对大、小三元也是抱有期望滴,毕竟谁没想过一举成名天下知?

    只是越深入了解科举制,王珩就越发觉得困难,不在做梦,而是踏踏实实的学习,一步一步走上科举的道路。

    三人八卦了一下苏语,又被另一则消息提起了兴趣。

    “选妃?”

    王珩听着旁边人的谈论,很吃惊,不过想想也不无可能。

    天启十五年,天启帝逝,新帝登基,年号景文,如今是景文三年。

    景文帝登基后,怀念先帝,为先帝守孝三年,并未大肆扩充后宫,只是将太子妃册封为皇后,两个良娣为德妃、昭容,所以直至如今景文帝后宫也只有一后二妃,与以往的帝王相比,真是是简单朴素到了极点。

    如今,先帝孝期已过,景文帝昭告天下,扩充后宫,开始选妃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何睿东见王珩一副不明白的样子,很奇怪的说:“你没听到消息?我以为伯母开着花记,应该会知道。毕竟要选妃,只要是有意思的人家,首先就要把自己的女儿打扮起来,花记在咱们青桐县,甚至州府都是很有名的。”

    “怪不得我听我娘说最近铺子里多了许多订单。”王珩恍然大悟,也许这就是他娘不能跟他来的主要原因。

    何睿东见王珩真的不知道,立刻八卦道:“这次选妃,是面向所有人,无论民间还是官宦人家,凡是身家清白之家,均可参加。上面有门路的人家早就开始准备了,如今圣旨也快要到冀州府了吧。”

    “怎么还有民间女子,之前不都是在官宦人家选择?这次怎么会连民间都参与了进去。”于坤林疑惑,这种大型选妃活动,真是非常少见。

    “嘿嘿,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这可是新帝登基的第一场选妃,能不重视吗。”何睿东猥琐的笑了笑,然后道:“据说,此次选中的人选也不是全部为宫妃的,还有一部分会充做宫女。

    现在大齐越发稳定,宫里也需要注入新的鲜血的,所以趁着这次选妃,把宫女也一起选了。”

    “也就是说入选的女子,不一定会进入后宫咯。”王珩道:“既然这样,怎么还有许多人家往上凑,其中不乏乡绅富豪,如果他们的女儿没被选中,不就要充做了宫女?”

    宫女这一职责,自古以来就是高危职业,其实就是做为帝王的妃子,看似风光,也十分危险。

    “这你就不懂了。对于有些人来说,用一个女儿博一场富贵,怎么会不划算?”何睿东挑眉,“再说了,你怎么不知道那些女子不愿意以此来搏一搏前程,这可是麻雀变凤凰的最佳捷径,一被选中,则一步登天,泼天的富贵触手可得,有几人能抵得住诱惑。”

    王珩想想也是,便不再关注,对于他来说,选妃什么的太远,眼下的院试才是重中之重。

    接下来,刘知府入场,谢师宴正式开始。宴席上,刘知府例行对大家夸奖了一番,说了一堆官话后便因事匆匆离开。

    之后就是各位新出炉的童生们各自联络感情的时间,酒过三巡,宴席结束,酒尽宾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