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探索太阳系 > 第三十一章:沙漠大建设

第三十一章:沙漠大建设

 热门推荐:
    陶明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很忙,相当的忙,他必须四个月内抓紧时间将基地建设起来。

    田军鹏作为银河技术建设的总经理,工作能力还是相当强的,将原先部队一百人的设计大队给拉了过来,五天的时间就给陶明做出了十份不一样的基地各个建筑的设计图纸,陶明觉得每个都挺不错的,可是都有一个大问题,施工的问题。

    塔里木盆地交通很不方便,地下的那个铁路也没办法承担太大的物资运输,而且最简单的图纸都必须要有四千人的施工团队,虽然这些人的花费相对于55亿来说占不了多少比例,但是要维持这个施工队的运转还需要无数的后勤人员和机械。

    最终权衡利弊的陶明决定不再使用传统的的建筑材料,而是用3d打印的方式进行建筑建造,陶明当初在厂房里已经使用过和3d打印差不多的技术,就是制作陶瓷娃娃时候使用的喷涂技术。

    可以使用沙漠里无处不在的硅元素和少量的金属铝熔炼成高硅铝合金,在脉冲激光辅助下,打印出楼房的主体结构,然后向中空的墙壁和楼梯里面高压注入硅胶。

    高硅铝合金是一种优良的合金,具有比重小、重量轻、导热性好、热膨胀系数低、体积稳定性及耐磨、耐蚀性好等一系列优点,在光化技术下,他们的分子结构能更密集,打印出来的建筑结构更加的坚固牢靠。

    而硅胶除强碱、氢氟酸外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不溶于水和任何溶剂,更重要的是无毒无味,化学性质稳定,隆胸隆鼻的都能用它,作为填充材料更没有问题。

    当然,有一些特殊的建筑,例如大型发射平台还是需要人工焊接的。

    所以陶明选定了最复杂但是也最合理、最美丽的一套方案,四个高一五十百米的建筑两两的相互依靠环绕,像是两把利剑插入天空,相信建好后在浩瀚的沙漠里会相当的震撼,这栋建筑将来陶明要作为指挥中心。

    施工队伍上最终决定使用一千人的后勤部队,田军鹏想将这些人作为银河技术建设有限公司的第一层班底,所以在选择人员时相当的严格,从各个基建部队里抽调文化水平最高的,而且必须年龄在28岁以下,体格过关的士兵。

    两周后,终于经过层层选拔的士兵陆续到达了盆地沙漠中,扎帐篷、做营地、组建防沙带,也是相当的热闹,田军鹏将这一千人组建为建设第一大队,建设好基地后就需要进入学院培训,为将来的大型太空站做准备。

    在3月中旬,新成立的加工中心将陶明定做的四套3d打印设备送到了施工现场,那里已经挖了一个巨大的深坑,由于都是沙子,在抽沙机的配合下进行的很快。

    这四栋建筑的地基还是需要用水泥的,而且要很用很大量的水泥,由于沙子在流动的时候有很大的作用力,如果不打好地基,用不了半年楼就歪了。

    在地基打好之后,四台带有自行履带的3d打印机器人开始了第一次打印,它们水泥地上移动需要履带,当10层地下室建设好之后,就需要耸入天空的液压金属杆给他们借力了,当然,机器人的结构也需要重新改装,最少要六自由度的机械臂来移动它们。

    为了保证基地对外的交通,一共设计了2条道路,一条通往铁门关市,一条通往库尔勒市,由于沙漠里荒无人烟,两条道路都设计为18车道,中间4车道为磁悬浮列车通道,两旁的14车道为普通汽车通道。

    基地周围路面和这两条道路的施工早就开始了,以前陶明想建设一条通往乌鲁木齐的封闭电磁轨道的,但是现在经过最终权衡,陶明后悔了,他觉得建设这个电磁轨道投入太大了,就算使用自己改进的光化材料,投入和最终产出也不成正比,所以将这项计划往后推了推,先建设相对简单的磁悬浮列车通道。

    这两条道路主体使用的也是硅铝合金,在巨大的卡车上有一条“高温熔炼炉”和“定量高温搅拌机”组成的简易生产线,将另一辆卡车上的二氧化硅和碳倒进去后,再加入少量的铝粉末和铁粉末,就有成品的合金出来了,边移动边施工。

    而在道路的地基上,铺设了八条铝线缠绕的钢轨,钢轨上面也有密密麻麻的凸起,它就是磁悬浮道路的主要部件,通电之后能产生强大的磁力,而小凸起能保证磁力的定向性,保证它的磁力线主要是向上。

    国内早就有了磁悬浮列车,可是投资很大,而且速度很慢,目前最快的也只能达到六百公里每小时,并且目前最先进的技术都是使用的德国技术。

    限制磁悬浮发展最大的拦路虎还是材料,目前使用的超导体必须要在液氮下才能表现出抗磁性,大大的限制了它的应用。

    而在希望号上,陶明发现二氧化硅、铜和石墨三种分子的混合物在脉冲激光下会显示出超导特性,不过需要将三种材料都制作成二维材料或者纳米薄层,在陶明已经开发出的原子电极操纵下,这不是问题。(ps:目前地球上科学家已经发现了一种通过激光实现的常温超导体,大家可以继续问度娘)

    将这种材料附着在列车下面,经过连续不断地脉冲激光照射下,它就会完全表现出超导性,然后在有磁场的道路上行驶时,就会漂浮起来,再给他一个加速度,就会以很快的速度向前移动。

    目前磁悬浮列车使用的推进技术是电磁推进,说白了就是磁铁同性相吸,异性相斥的原理,也就是在列车头部装一个磁铁(n),然后在轨道前面形成s级的磁场吸引,后面形成n级磁场排斥,再通过极快的电磁控制,让n极和s极不断的变化,让列车动起来。

    陶明觉得这样太麻烦了,而且需要大量的人员维护和极大的电力供应,目前他最缺的就是人手,沙漠里面也会有细小的沙子影响精密部件的运行,而且这种技术对于遇到紧急情况时也很难减速,没办法保证突然停电时货物和乘客的安全。

    经过和加工中心的师傅沟通,最终决定使用小型的喷气发动机,它被设计在每个车厢的中部,可以360度旋转,当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向下喷射以提供一定的升力,即使断电也可以保证能平安降落。

    燃料使用的是当初陶瓷娃娃上使用的技术——固态储氢,添加一次燃料后,它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运行时间。

    整个塔里木盆地中部,进入了热火朝天的大建设阶段,改进过的太阳能发电设施和风力发电设施也密密麻麻的铺开,从天空中看去,沙漠主流颜色本来是黄色,但是现在正快速的被银灰色和黑色代替……

    ————————————

    ps:每日一问:地球为什么会有磁场?超导体可以对磁力产生抗拒,但是为什么不会在地球磁场下悬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