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三国末世大志霸 > 第93章 平定冀州
    部将既擒了辛妙义,部将随即便将他解至洪武面前。

    妙义但见洪武之面,已然身体战栗不止。部将随即询问如何处置,洪武一声轻叹之间已经一声冷笑。

    “反叛无信之人,留之何用?”

    遂令左右推出斩首,故由此后方动乱平定。

    洪武即斩了辛妙义,随即便再度率领大军回返。天明只是兵临邺郡城下,麒麟儿尉迟兖已然率领众将出城迎接。洪武但见尉迟之面,淡然含笑之间已经伸手将其扶了起来。

    “将军临去时洪武曾经有言,不知是否灵验?”

    尉迟兖惨笑点头。

    “一切不出主公所料,妙义闻听主公败退亲自率军追赶却使我留守城中暂为太守。今不服主公者已被我所斩杀,邺郡曾经为我所夺今日复还主公。”

    闻听尉迟兖所说,洪武淡然含笑。但见尉迟兖之面,洪武不禁紧握其手。

    “邺郡得失,关系虽然重大。奈何我得将军,胜过十座城池。”

    言毕朗声长笑之间,已然就此率军入城。

    既入城来,洪武再度出榜安民。期间遣军卒往牢狱之中救出之前被尉迟兖擒获的鄂崇禹以及高堂隆二将,随即传令休兵三日。此间倩如也已回返,趁辛妙义主力不再也已经就此以本部飞虎军夺占了甘陵。后方有此平定,洪武闻讯大喜之间遂重赏倩如有功部下诸将自然不在话下。

    却说三日歇兵已毕。洪武乃令高堂隆守住邺城,遂以尉迟兖为先锋、鄂崇禹为后翼、公孙倩如为参军、猛将熊林为护卫。自己亲统大军两万余众,浩浩荡荡直奔度陶而来。但到度陶城外五十里,遂与高坎合兵一处。询问数日诸事,高坎皆以实言告知。期间钟离胤但听后方变故,曾经数次挑战。高坎奉了洪武将令,一直坚守不出。洪武轻轻点头,随即就此开口询问他可曾知道后方邺城变故。高坎轻轻点头,言自己已知父亲被擒之事。

    洪武惊讶,随即询问。

    “父亲被擒,将军可否想过率军回返去救?!?”

    “生父被掳,生死未卜心中必然忧虑。然而某受主公将令,岂可弃公就私以此背离?更兼钟离胤一世悍将,我若撤兵主公之计定然被他识破无疑。高坎虽然年少,却也知道自己所处事关全盘。今为上将深受主公信任,故不敢悖逆。”

    既听高坎所言,洪武赞许点头。

    “嗯~将军果然明理也。”

    遂又重赏高坎,自不在话下。由此三军整备,正议如何夺取度陶。忽有军卒来报,言帐外钟离胤已然单人独骑孤身前来在营门外等候。

    闻听军卒回报,诸将都有不解。洪武淡然含笑之间,已然轻轻点头。但见诸将不解,洪武随即就此起身离座。

    “似此,冀州平定矣。”

    诸将闻言惊骇,洪武就此解释。

    “后患已平,钟离无有外援。今日孤身前来,只来投诚尔。”

    诸将闻言色变,高坎随即出班。

    “钟离胤当世悍将,未必真心来降,主公需当提防有诈。”

    “如若有诈,再擒他不迟。”

    一语出口,随即率领诸将出城迎接。营外但见钟离果然孤身前来,既见洪武随即下马跪拜。洪武大喜,亲自接钟离胤入主帐之中。但见其一身戎装果然不乏英杰才俊之相,心中由此叹服之间不禁令军卒为钟离赐座。

    但见钟离胤之面,洪武随即再度含笑。

    “将军何来迟也?”

    闻听洪武所问,钟离不禁一声短叹。

    “败军之将,已无遗策。今日往来,尤为速也。”

    洪武轻轻点头,随即再度询问。

    “将军既遣焦旨、辛妙义二将乱我之后,必然也发书到幽州约请阎柔兄弟。此兄弟二人闻听冀州有变,莫非袖手旁观不肯相救?”

    “发书与彼,未得回信。”

    “哦?!?”洪武为之一怔,随即再度笑问道:“既然事情未定,将军何以就此献出城池?”

    “某虽然未得回信,已知大势去矣。如今冀州之地以为将军所得,量我小小度陶弹丸之地不过三千人马如何能够抵御冀州全州数万之众?前者不降拒书抗逆,不过为将者之本分而已。如今本分已尽、更无胜算,但至将军驾前领死。何故再行无谓抵抗,以致生灵涂炭呢?”

    钟离一语既出,洪武赞许轻轻点头。随即微微沉默之后,不禁再度开口询问。

    “将军目下无兵可用,若是有兵有将能降我否?”

    “为将五要,能战则战、不能战则守、不能守则走、不能走而降、不能降则死尔。今战不能战、守不能守,只得归降。若膝下有兵有将,便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忠贞气节暂且不提,但以同为乱世悍将之名定于战场与将军一决雌雄实乃平生所愿。”

    “将军之言壮哉。”

    但听钟离胤所言,洪武不禁由此感叹。缓缓一声轻叹之间,不禁再度含笑说话。

    “度陶虽然无兵,幽州南皮、蓟城却雄踞四州军马。将军适才既言为将五要,何以不先走反来降耶?”

    闻听洪武再度询问,钟离不禁一声冷笑。

    “阎柔虽然仁义,毕竟不是将略之才。今虽有雄兵,必然不能为我所用。既不能胜,早晚必为将军所擒。某度陶之战败北,奔走去降阎氏兄弟是一辱也。届时阎氏兄弟又为将军所擒,我再降将军是两番受辱。既然如此,不能战而走试问又有何用?”

    “将军所言是也。”洪武轻轻点头,不禁第三次询问:“将军往来投我,我若杀将军必然背上害才之名。我若用将军,又恐将军有诈不能信任。如此矛盾,将军可否为洪武一决否?”

    洪武一语出口,钟离胤一声浅笑。

    “某既来降,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将军一向行事有度,既早有决策试问如今又何必却来问我?”

    “嗯~此言有理。然而将军孤身来投,不怕我就此轻视了你吗?”

    “无兵可用,穷困来投。如今败军请降,孤身、倾城既都是请降试问又有何分别?将军若不肯信任就此杀某,某从容就死便是。如若用我,日后才干若何即见分晓。如此常理之道,某试问有何故在将军面前以此一争短长?”

    但听钟离胤之言,洪武随即赞许点头。一声轻叹之间,已然亲自下坐来到钟离胤的座前欠身施礼。

    “为试将军之才,某适才出言顶撞还请见谅。一番言论,已知将军才干不菲。今来投奔,实乃洪武之万幸也。”

    但见洪武礼遇,钟离随即也起身离座拱手施礼。

    “将军不弃鄙见,某定当厚报。如今冀州平定尚不足以震慑阎氏兄弟,今某愿带领一队人马替主公去取并州之地。限期一月,如届时不能得胜某甘愿提头来见主公。不知新来投奔,主公可就此相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