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农家女子常戚戚 > 24.小花(二)
    小花是个苦命的孩子,爹娘早早地去了。她上头还有个哥哥,兄妹俩由老李头老两口做活养着。

    老两口年纪大了,做活也有些力不从心了,家里头日子便过得有些不好。小花的哥哥大山早早地去镇上做了学徒,倒也给家里省了点口粮。

    小花是个懂事的孩子,年纪小小就开始干活了,她经常上山割猪草,玉琴和她碰上了几次,小姑娘家一起说说话,做做活,也有些感情。至于玉珠,确是第一次见到。

    小花平时和玉琴说话挺自在的,不知是不是因为多了个玉珠,才支支吾吾的。

    玉珠见小花欲言又止的样子,很是识趣地拿过空篮子,打算让两人好好说说话。

    “玉琴,我先回去收拾一下,省的娘说我。”

    “玉珠姐,你先走,我马上就来。”

    玉珠和两人挥挥手,往家里走去。

    家里头的皂还有挺多的,具体没数过,不过百来块总是有的。她和玉琴两天估计卖了有七十多块,秀山村总共那么点大的地方,估计再想卖就有些困难了。

    皂虽然是必需品,但村里人过日子省的很,一块用上个两三个月还是不难的,不说剩下的皂能不能卖出去,到哪里去卖也是个问题。

    玉珠觉得有些头疼。

    而且总卖家事皂也不是回事啊,洗头水虽说有秦恒帮着,可一个铺子光有洗头水也撑不起来啊。

    玉珠心里隐隐有了想法。

    这次和玉琴一起玩玩闹闹做买卖她觉得很开心,看到家事皂被村里人接受的时候开心,赚到铜板的时候开心,就是做皂忙活的时候也开心。

    可玉珠也看的明白,这回多亏了玉琴,要不是她,自己一个人根本做不来那么多肥皂。也是多亏了玉琴和村里人相熟,有一张做买卖的巧嘴,她们的生意才能开了张。

    玉珠也知道自个儿身上的小毛病,她大约是被爹娘宠过头了,对其他人在意的太少,才养成了现在的性子。

    改估计是很难的,而玉珠也是没这个毅力的。

    知道归知道,可做却是另外一回事。

    玉珠回到家还有些矛盾,索性拿过了医书来看,暂时先不管这些了。

    玉琴回来得挺快的,玉珠的医书不过翻了三两页,她就到家了。

    玉珠回家的时候就凉了两杯热水,这会儿温温,刚好适合人喝。

    玉琴接过玉珠递过来的水,喝了一口,便开始说道:

    “玉珠家,刚小花问我能不能赊块皂给她,她手头只有三文钱,问我能不能先赊块皂,剩下的钱她慢慢还我。”

    赊皂?这个玉珠还是头一回听说。

    她看着玉琴眼里有希望和同情,在想到小花的打扮,心里有几分明了,小花家大概是有些困难的。

    玉珠想了想,还是要问问情况。

    “玉琴,小花家里很困难吗?怎么想到要赊皂?”

    “玉珠姐,你不知道。”

    玉琴颇有些不符合她年纪地叹了口气,缓缓说道,“小花她爹娘都没了,平时都是靠李爷爷和李奶奶做活养着。李奶奶年纪大了,光是种菜就每天累得腰酸背痛,她也不让小花做重活儿,只让她喂喂鸡,割割猪草。家里的衣服都是李奶奶在洗,她不让小花碰冷水的。”

    玉琴说着,眼里的难过和同情更重了。

    “小花现在都是跟着李奶奶走,才勉强要了捶衣服的活计,可有时候还是被落下。她很心疼,听到王婶子说咱们的家事皂好用,心里头就有了想法,可钱又不够,所以……”

    玉琴说着,期待地看着玉珠。

    玉珠听了心中也很是感慨,她没想到秀山村还有这样贫苦的人家,老弱孤幼,日子怕是过得油里煎似的难熬。

    不过赊皂能顶一时,也当不得什么。

    玉珠突然想到了秦恒的话。他说她得了三娘娘的福缘,也要担这因果。虽然她不明白福缘因果怎么做,但想来帮着秀山村的人,那位三娘娘应该会高兴的。

    玉琴看玉珠久久没说话,心里头有些着急,小花人挺好的,她说会还就一定不会说空话,三姐姐不认识小花,可能以为小花是个爱占便宜的。

    “三姐姐,小花是个好的,她不是爱占小便宜的人,你相信她一次。”

    “玉琴,你别急。”玉珠拉着玉琴坐下,继续开口道,“我不是不想赊皂给小花,这皂又不是什么金贵东西,看着你为她急的样子,就知道你们平日里要好,送她也没什么关系。”

    玉琴听玉珠不是不同意,心头的紧张就放了下来。

    “玉珠姐,不用送啦,小花我知道,你送她,她会不好意思收的,也是我平时和她关系好,她才会开口赊的,她真的很好的,要不是为了她奶奶,她也开不了这口,那三文钱估计也是她哥给她的,她攒下来,估计一直舍不得花。”

    “她还有个哥哥?”

    “是啊,大山哥也是个好的,在镇上杂货铺里做了几年学徒,现在都能拿月钱了,玉珠姐你放心,小花肯定能还上的。”

    玉珠看着玉琴一脸着急替小花说好话的模样,心里头像是喝了甜酒酿似的,暖呼呼,甜滋滋。

    就是因为这样好心,所以才能对她的娇气那么容忍吧,玉琴是,玉兰姐也是,还有大伯娘,二伯娘。就是常常念叨她懒的奶也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却穿到这样和善的家庭,也许就是三娘娘给她最大的福缘了吧。

    玉珠又给玉琴续了杯水,让她缓缓气,说道:

    “玉琴,回来时我就在想,咱们在村里头卖了两天皂,剩下的,估计有买的也不会太多了。可要是去别处卖,家里人肯定不同意。刚好你和我说小花的事,你说要是让小花她哥哥替我们去卖,她们家也能赚些银子,你说好不好?”

    替她们卖?

    玉琴心里头有些困惑,问道:“玉珠姐,你是说像货郎那样吗?可货郎的货都是拿钱买来的,小花家没那么多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