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农家女子常戚戚 > 11.少女情怀总是湿
    村长家在秀水河的东头,两人到时朴实的老村长正拿着竹片编簸箕。秦恒作了一揖,说明了来意。

    村长忙邀请两人入屋详谈。

    秦恒在玉珠眼里一直是个嘴欠不饶人的,此时见他彬彬有礼,侃侃而谈的模样,一时竟有些陌生,待再看他神采飞扬,身姿如松如柏,不禁有些痴了。

    昔年梦里佳君子,化作墙头折梅人。

    玉珠呆怔了许久,出了村长家脚步也是虚虚浮浮,整个人似走在云端,飘忽随风,惶恐无待。

    到了家中,打湿了帕子,以水敷面,才有了些许清醒,顿时羞得面红耳赤,恨不得躲在屋子里,再不见人才好。

    隔日,秦恒来送松针时,玉珠自个儿躲在屋子里,只打发玉琴出去见人。秦恒因急着上京,也未多做逗留,只留下东西,转身骑马离去。

    玉琴回到院里,寻了个空筐,将松叶尽数倒入,才拿着进了玉珠房里,见她双手托腮,靠坐在床头神情似羞似恼,伸手拍了一下她的肩。

    玉珠如受了惊的兔子,猛地直起身,回头见是玉琴,舒了一口气,又觉有些失望,往门外张望了几眼。

    玉琴憋着笑,将手中的筐子塞到玉珠怀里,打趣地说道:“三姐姐这是在瞧什么呀,刚刚人在时不出去,这会儿可是想了?”

    玉珠听了,脸更红了,两只手抠着筐子,吱吱呜呜地让玉琴闭嘴。玉琴哪里肯听,玉珠放下手中筐子作势要打她。两人追闹了小歇才消停。

    玉琴到底身子强健些,还有余力问玉珠这一大筐子松叶有什么用场。

    玉珠喘了一口粗气,说道:“昨日你和我说家里的皂角没了,正好我在三娘娘山上看到一片马尾松林,想着做些洗头水来用用。”

    玉琴听了这话,小嘴惊讶地张开,忙伸手探了探玉琴的额头,怔怔地说:“玉珠姐,你没发烧啊,怎么说起胡话来了,要不我去寻秦婶子给你要包香灰来?”

    玉珠没好气地白了她一眼,愤愤地说:“我这都是医书上的方子,你不信与我一起做。”

    玉琴神色犹豫,玉珠“噌”地一下站了起来,拿起筐子,拽着玉琴往灶房里走。

    两人到了灶房,玉珠拿起蒸笼,铺上纱布,将松针淘澄干净,铺上厚厚一层,玉琴这时倒是有眼色,拿过柴火和火石,帮玉珠点起了灶火,只嘴上疑惑地问了一句:“玉珠姐,你整完这叶子,这蒸笼还能蒸馒头吗?”

    “当然能。”玉珠小脸神采奕奕,语气也带上了几分得意,“这松叶可是一味药呢,还带着清香,不用洗都能蒸。”

    玉琴一脸不信,可看玉珠兴致勃勃的样子,不好打击她,只默默烧火。

    玉珠看着蒸笼慢慢冒出白烟,突然想起来,这松叶有了,可浸制的水还没呢,她看了看玉琴,摇摇头,澧泉在山上,玉琴一个姑娘家拎一桶水来回怕是不行,就是行,估计娘知道了也会发作她。要不就拿井水凑活吧。

    玉珠嘱咐玉琴看着火,转身去自己房中拿了些蜜糖出来,蜜糖发酵,是天然温和的起泡剂,想着前世用洗头水时泡沫细腻,丝丝滑滑的感觉,心里头更想将这洗头水做好了。

    玉珠让玉琴帮忙点起平时张氏给她煎符水用的小炉和紫砂煎药壶,取了水缸里的井水烧上。想到没有发酵用的容器遍问到,“四妹妹,你平日里用来腌菜的小坛子可还有多?”

    玉琴点点头。

    玉珠眼神亮了起来,又说到:“那你能不能借我用用?”

    “行啊。”玉琴说完站起来,走出灶房去拿坛子了。待她回来,玉珠的松叶已经蒸好了。玉珠将蒸好的松叶连带着纱布铺在案板上,拿起擀面杖,为难地看了玉琴一眼。

    玉琴明了,接过擀面杖。

    玉珠将纱布卷成一个包状,让玉琴敲打,过了半刻,又让玉琴来回碾动,如此又过了半刻。玉琴累得坐到了一旁的小杌子上。

    玉珠小心地拿起纱布包,将它放入汤碗中,使出吃奶的劲,将松叶汁水过滤出来。然后打开布包,将泥一般的松叶肉倒入煎药壶 ,狠了狠心,拿过小瓶装的芝麻油,倒了半瓶下去,开始煮了起来。

    见玉琴还累着,也不好再劳累她,只能自己去地窖取了些大豆、酒糟。将煮好的松叶肉与大豆弄作一坛,蜜糖加入酒糟弄成另一坛。

    为了犒劳玉琴,玉珠殷勤地替她捏了捏手臂。

    发酵浸渍大约需要三四日,玉珠怕闻到味儿,在玉琴的默许下,将坛子搬到了玉琴的住所,和那些腌菜坛子做伴儿。

    秦恒回来时,坛子还没发酵好,玉珠看着秦恒从马上解下包袱,兴奋地接了过去。她已经三日没有洗头了,觉得头皮都是发痒的。匆匆打发秦恒,就走进了院里,招呼玉琴过来。

    玉琴刚在腌渍黄瓜,被玉珠叫来,手上还是一股腌菜味,玉珠眉头轻皱了一下,还是拉住了她的袖子,一起往自己房中走去。

    到了屋里,玉珠将包袱放在床上解开,一块块形状、香味各异的香皂呈现在了两人眼前。玉珠拿起其中一块雕成了兔子模样的,只觉得这时代的人手艺可真巧,这兔子活灵活现的,竟是让她有些舍不得用了。

    玉琴也是一样,看看这块,看看那块,只觉得哪块都好,又觉得是玉珠的东西,哪怕心里眼热,也不敢随意翻看。

    玉珠见了,觉得很是过意不去,玉兰和玉琴两姐妹在家中总是茫茫碌碌的,她以前也是个懒的,也不与她们多亲近,真是傻,哪里有比自家姐妹更亲热的人了,更何况,这两人还是那般好,换做别人家里,有个好吃懒做的堂姐妹,只怕斗鸡眼一样早就争吵起来了,可这两姐妹只管勤勤恳恳做好自己的事,虽然行事作风与她迥然有异,但从平日的言行里可看出来她们的善意。不说玉兰,作为姐姐,总是照顾妹妹们的情绪,就是玉琴,虽说有时候爱打趣几句,但要是喊她帮个忙,也是二话不说就应了。

    玉珠想着拿起两块香皂,一块花朵形状,一块小猪模样,递给玉琴。

    玉琴看着手上精致的香皂,心里很是复杂,三姐姐与以前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