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曲径通仙 > 第19章 萍水相逢结伴行,强忍仇痛伺机动
    ( )    那紫砂四剑客走后,白轩便对张翠英道谢了一番。二人相互相识了一番,白轩便请翠英在这客栈喝酒,算是报答解围之恩。二人坐下,点了几样小菜,一瓶酒,便斟酌起来。

    一边喝着酒,一边谈着话,翠英问起白轩的身世,白轩自叹一声,倒下一杯酒,说道:“我本是孤儿,十岁便出来闯荡江湖,浪迹天涯,吃了不少苦头,后来得紫龙宫紫阳真人怜悯,收我为徒,并传授武功,而方才那四位,是我的师兄,是这长江一带有名的剑客,被江湖人称为‘紫砂四剑客’。”

    张翠英惊讶道:“听那四位是因为那什么《紫阳心法》才要杀你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白轩答道:“这《紫阳心法》乃是家师自创的一套内功心法,家师曾凭此闯遍大江南北,后来还创立紫龙宫,自成一派。这紫阳神功的厉害,自不用说。然师傅他老人家人老体衰,特别是近些年来,还得了风湿,就在半年前,家师一病不起,未能立下遗嘱,将紫龙宫掌门之位传给何人亦没有说,便西去了。自此,紫龙宫便乱成了一团,为争得掌门之位,有实力的人各位一派,弄得紫龙宫四分五裂、鸡犬不宁。我本无心争名,亦无心那掌门之位。可不曾想,近日回去凭吊家师,住了几日,紫龙宫中那《紫阳心法》便被人偷了去,众人都将矛头指向我,如今紫龙宫的人一见到我,便要杀我,好不讲理!那《紫阳心法》根本不在我这里,就算他们杀了我,亦找不出那心法来!”言毕,又喝了一杯闷酒,好生郁闷。转而问道:“听姑娘的口音,不像是本地人,不知姑娘来此是为何事?”

    张翠英说道:“小女子是从天台县北上才来到此地的。”于是将自己的境遇和寻找李良的事说了一遍,只是言语之间有意隐去了那遇见仙人,碰见蛇妖的事情。说完,张翠英又说道:“我明日将继续北上寻找李公子,不知白公子将去往何处呢?”

    白轩又叹一声,道:“茫茫江湖,四海为家,去哪里还不是一样,去哪里又何妨呢?”

    张翠英说道:“小女子与公子萍水相逢,在人海中相遇,也算得上是缘分,眼下公子正被紫龙宫的人追杀,如若公子不嫌弃,与小女子一同北上如何,如此一来,公子可躲开仇家,二来结伴而行,相互有个照应。”

    白轩迟疑片刻,说道:“你我孤男寡女,如此恐怕不妥吧?”张翠英道:“何必管那世俗的眼光呢?你我心净意明,没干那男盗女娼的龌龊事情,有什么不妥的?”白轩闻言,不再犹豫,当下便答应了。之后又谈了许多话,直到二更,二人才各自回房睡觉,在此不细说。

    次日鸡鸣时分,二人便租了一只船,过了长江,继续往北行进。日过正午,二人走得累了,便决定找一家客栈,休息片刻,顺便吃一顿饭,等有了力气再继续走。

    进入客栈,点了几样简单的小菜,要了一壶酒,二人便吃了起来。刚动筷子不久,便听旁桌的人在议论。

    一个身穿青衣的男子说道:“昨日夜里发生了一件大事,大家可知?”那身穿黄衣的男子答道:“什么大事?”那青衣男子道:“昨日夜里,在这家客栈对面的福来客栈发生了人命事件。”那黄衣男子说道:“如今这世道,混乱得很,人命事常有发生,这怎么算是大事呢?”青衣男子说道:“重要的是那死的人不是什么平民百姓,而是官兵,而且一死便死了十来个,还有一个是带队的头儿呢!”那黄衣男子听了,惊讶道:“真有此事!谁人那么大胆,敢杀官兵!”青衣男子道:“听说是那些官兵从长江南岸抓回来的壮丁,还有一个女子。”

    一听到这里,张翠英便知那二人说的那壮丁定是李良,于是连忙放下筷子,走到那二人面前,作揖问道:“二位大哥,请问方才二位所说的那个壮丁是不是叫李良?”那青衣男子打量了一番翠英,不禁为翠英的美色所迷,痴了一会儿,才说道:“好像就是李良,记得不太清楚,如今外面墙上有通缉令,去看看便知。”翠英又问道:“不知他杀人之后逃往何处了呢?”那青衣男子答道:“这我就不知了,想必是逃往北方去了,长江南岸如今正在抓壮丁抓得如火如荼,他若是往回跑,岂不是自投罗网?”当下翠英谢过两位,酒菜也不吃了,便和白轩一同出去,寻那通缉令。

    寻得那通缉令,一看,果然是李良!李良的画像旁边,却还有一个女子的画像,此人很是年轻,却没写上姓名。翠英见了又急又担心,不知李良如今处境如何,恨不得化作光芒,一下子飞到李良身旁。

    白轩见张翠英一脸焦急,便安慰道:“张姑娘莫要心急,想必他走得不远,我们现在往北方赶去,定能在几日之内赶上他!”张翠英也认同白轩的说法,当下二人买了两匹良马,鸣鞭往北方赶去。

    到日落时分,已赶了四五十里路,却不见李良身影。张翠英虽然着急,无奈日近黄昏,不能再赶路,于是又寻了家客栈,住了下来。

    众位看管如今一定很关心李良的境况吧,众位莫急,且听我细细说来。

    自那日张翠英在山中迷路不归,李良父子便在村子的周围寻了个遍,却仍不见张翠英的身影,便知张翠英可能误入天姥山深林中迷了路出不来。次日,李善安便唤了村里几个熟悉天姥山地貌的大汉,一同往天姥山深林去寻找,可寻至日落时分,却仍不见翠英人影,无奈之下,众人只得打道回府。其实此时翠英和康梦然已被钟石和周青芸救了去。

    之后村里人又在天姥山中寻了几日,都是无功而返。到了第五日,大家都认为张翠英生存无望,也就不再去寻了。可李良却深信张翠英还活着,于是准备独自入山寻人。可还未等他动身,便有十几个官兵闯入村里,来抓壮丁。

    那些官兵像上次胡雄带的土匪那样,将村里所有人都召集在晒谷场,然后将十来个年轻的男子都抓了起来,说是要服兵役,李良便是其中之一。

    李氏夫妇不肯,便对那官兵的头儿跪下磕头求情,额头都磕破了,那头儿却无动于衷,还说再烦他便一刀捅死李善安。李善安救子心切,哪里会听那官兵头儿的话,还在不断磕着头。

    那官兵头儿被惹恼了,一转身,便拔出刀来,往李善安身上捅了一刀。李善安哪里吃得下这一刀,当下便断了气。孔氏见丈夫被杀,便冲上去拼命,那官兵头儿命令几个士兵,对孔氏一顿暴打,当即将人打死。

    李良见状,愤怒之极,血丝青筋都暴突了出来,面目狰狞地看着那些官兵,官兵见李良如此凶狠面目,都心生害怕。

    李良本想上去拼命,可一想到父母如此惨死,若是莽撞,不但报不了仇,还会白白送了性命,岂不是无颜面对死去的父母?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于是当下强忍着痛,跟那群官兵去了,准备伺机报仇。

    李良有如此想法,是因为他此时怀里有两本武功秘笈,他是想等自己练就一招半式之后,再与那官兵拼命,会更有胜算。这秘笈李良是如何得来的呢?自张翠英失踪之后,李良便食不下咽,坐立不安,甚是担心思恋,夜里总会去张翠英的房间走动,以解思恋之情。一日夜里坐在张翠英的床头,床头席子角上露出一本书的一角,出于好奇,李良便翻动那席子,发现了这两本秘笈。李良本不想要这两本秘笈,只想带在身边,等找到了翠英便亲手交给她。可不曾想家里会发生如此变故,于是那两本秘笈便一直都放在他身上了。

    被官兵抓去之后,李良除了想着如何报仇,便是思恋翠英,夜里经常借着月光偷偷看这两本秘笈,既能学武为报仇做好准备,又能解思念张翠英之情。这一看,李良便一发不可收拾,完全被书上的功夫所吸引了,于是便偷偷在心里记了下来,等一有空,便偷偷练习。

    李良记性很好,悟性也不差,不出一个月,便将《聚气神功》练到了第四重,那《飞花剑谱》只因无剑可使,只在心里默练,很难有突破,所以才练到第二重。

    不过,练到这种程度,便足已对付那些官兵了,于是,一个夜里,李良打定主意,趁着夜黑风高,准备去报仇。可恰在此时,却横生意外,打乱了李良的计划。欲知后事,且听下回分解。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