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郡主的救赎 > 94.告发
    浮生若梦  昨日如意生辰, 宫里送了好些个赏赐来静园, 光贡锦就有十六匹,如意转身就赏给麦冬和半夏一人一匹杭绸,这会子半夏已经裁了料子在做新衣。

    麦冬将镜台前的胭脂水粉归置整齐,又去收拾如意换下的裙裳,却遍寻不着那件红色褙子,只得走出来问半夏:“郡主昨日穿的衣裳呢?”

    半夏手中一顿,很是诧异:“昨夜不是你伺候郡主就寝的?”

    麦冬也觉得奇怪:“我亥正进来时,郡主已经睡下了,以为是你守夜帮着安置的。”

    半夏摇头否认道:“不是我……”

    寝间突然传来一阵闷闷的呻吟声。

    如意头疼欲裂, 帐内还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酒味。恍惚间以为一切都是梦, 觉得现在还是新年的时候,她见麦冬在撩纱帐,随口问:“王爷呢?”她生平只醉过两次, 十六岁的生辰宴和赐婚时的除夕宴。

    麦冬微愣, 将纱帐挂在金钩上:“郡主在问谁, 端王还是成都王?”皇帝未曾封哪位皇子为王, 说的这两位王爷是和圣上非一母所出的兄弟。

    如意瞅着麦冬还算单薄的裙衫,猛地惊起:“现在是哪一年?”

    麦冬木讷道:“丙寅年。”

    如意的脑袋仍旧有些痛, 抚着额头试探地问:“昨儿个我生辰?”

    “是啊。”麦冬似是松了口气,去端温在红泥小炉里的蜜水, “郡主先喝些水润润喉。”

    半夏从雕花橱中取了几件干净的衣裳过来:“郡主现在要起床么?”

    如意狐疑地打量半夏一番, 语气淡淡地说:“吩咐人打热水进来, 我要沐浴。”

    半夏应了个“是”, 出去传话。

    麦冬嘿嘿一笑:“郡主昨晚去找徽州侯,后来如何回来的?”

    如意也不清楚自己怎么回来的,而且像是一下子回到三年前,只继续平躺着说:“喝多了,不记得了。”

    麦冬当她在害羞:“那——郡主讨到生辰礼物了么?”

    这点如意倒是没忘记,不禁嘟囔道:“小气鬼。”

    麦冬强忍着笑意,也不戳破她的“失忆”,只提醒她:“今日壹招仙的雅集,郡主可别迟到了。”

    不知从何时兴起的,长安城中有家世且为嫡出的公子小姐们,会于每月十八休沐这日下午,在白锦河边的壹招仙里小聚,已然成了风尚。

    自及笄后每逢雅集,如意必定盛装赴会,只为遇见陆西墨,虽然徽国公府就在静园东面,两府之间仅仅隔了条“半尺巷”,至少在壹招仙里,她可以多看他几眼,若是玩曲水流觞点到陆西墨,还能一睹他抚琴时的风采,简直叫人赏心悦目。

    再不济,临到雅集结束时,她都能找借口与他同舆回府,那是他们为数不多的独处机会。

    如意盯着淡粉色的帐顶神游:若是梦,太过清晰;若不是梦,难道自己重活一次?为了打消这个荒谬的想法,她当然要去壹招仙验证一番。

    记忆里,怀远侯府庶出的小姐,在今日给自己送了份迟到的生辰礼,当时有人嘲讽过杨小姐,还是陆西墨出言帮其解的围,为此如意很是不快活,礼物也未曾打开来看,更是随手一放不知丢哪去了。

    究竟是与不是,一去便知。

    ·

    因为守夜的缘故,半夏呵欠连连,如意让她先回围房休息,离开东暖阁的时候,半夏没忘带走还未缝制好的裙子。

    沐浴净口完毕,如意穿了身粉白相间的齐胸襦裙,梳了个垂挂髻,并在两边各簪了支攒花金步摇。

    麦冬拿了条海棠色的薄纱披帛过来,如意觉得颜色刺眼,眉头微蹙说:“换一条。”

    麦冬以为她不喜欢这个式样,于是换了条桃色绣花的锦缎披帛,倒觉得她的装扮较往日素净了许多:“郡主今日的穿戴和平时不太一样。”

    如意对着铜镜将额前的碎发捋到两边:“总觉着以前跟老鸨似得。”

    “郡主。”麦冬被这话给吓到,“若被王妃听到奴婢们可就惨了。”

    “我随口说说而已。”如意用螺子黛沾了些水轻轻描眉,又问,“母妃和世子呢?”

    麦冬如实告知:“王妃和世子一早去了长信宫。”

    ——去见慈惠太后么?如意想了想,毫无印象,竟觉得有些庆幸:“备膳,再准备轿辇。”

    随意用了些午膳,一切准备妥当后,如意走到府邸门口,下了石阶回头望向门楣处,府匾上“静园”两个鎏金大字格外耀眼。

    记忆像剪影般重叠在一起:三年前,弟弟朝显棠仍旧是世子封号,没有封王娶妃,静园没有更名为荣王府。最重要的是陆西墨还活着,自己也未曾应旨和亲突厥。

    ——是梦,一定都是梦。

    ·

    壹招仙的小厮弓着腰将如意领至六层顶楼的齐云阁,这会子到的人不多,都恭敬地同她行礼。如意面色不佳,旁人不敢贸然同她主动搭话,那些前来聚会的人,大都有着自己的小群体,时常三三两两凑在一起,同官场无异。

    陆西墨随后而至,一袭白衣锦袍纤尘不染,束着卷云纹锻带的头发顺滑地拢在身后。如意一看到那张俊朗的脸,心如鹿撞,在他看似无意地望过来时,如意连忙收回目光,转身走到东面凭栏处,极目远眺白锦河上的画舫,蓝的、绿的、灰的,并在心中一二三四地数着。

    不知数到第几只,杨三公子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参见安阳郡主。”

    如意眉心一跳,故作镇定地回头,只见杨瑞身边的女子对她福了福身子:“臣女杨艳给安阳郡主请安。”女子举止大方,丝毫没有初次参加雅集的拘谨感。

    杨瑞跟着拱手解释道:“臣知晓于礼不合,可府中就这么一个庶出的姊妹,自幼也曾请先生教过几年书,臣斗胆带她出来见见世面,还望郡主莫要介怀。”

    如意向来不会轻易地给别人脸色看:“无碍,多些人也热闹些。”

    杨艳这才拿出一只精美的雕花木匣,用双手捧给如意:“得知郡主昨日生辰,臣女也不晓得郡主喜欢什么,还望郡主笑纳。”

    如意不禁怔在原地——是真的,一切都曾经真实地发生过,现在是让她重新再经历一次么?

    杨艳的双手仍旧举着,边上已经有人嗤笑道:“何时壹招仙的雅集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