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一段时间易程安都宅在帝都二环的小公寓里,除了每周的表演课要上一下,中途回剧组补拍了几个镜头,过得甚是惬意。

    “我发现算卦和表演有些地方是相似的。它们都有一定的规律:卦有卦象,表演有派别;卦有天时地利人和,不动中有变动,表演有技巧经验灵感,分流中有融合……”易程安从大沧安排的表演课上回来,回想了一下这几天的感悟,认真地拿出笔记本写日记。

    之前的“陈晨”一角实在是偶然遇之,除了一些类似站位之类要求基本功的事,整个拍戏过程也没有在其角色上花费太多精力,何况有张老在一旁保驾护航,他很容易就把握了这个某种意义上和他相似的“人”。等他放开后,这个角色对他来说并不是hard级别的难度。

    但他在表演的路上的的确确还是新人,特别是在上表演课的时候,那种生涩而新鲜的感觉还存在,像是一下子从“陈晨“被打入了原型,一切又从头再来了。易程安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心里也并不慌张,他只要像做几何题一样,找到那把破题的钥匙或者找到一条辅助线,一切都能接着进行……冷静才能让人思考。

    用面部表情、声音、手势和效仿来表演,展现给观众的只是凭空创造的感情的假面具。这种方法的演员设计出一套各式各样的表现手法,通过一些外部手段来假装塑造人物的各种情感。这种匠艺的表现手法被称作“橡皮图章法”。

    “例如疑惑就皱眉,仇恨要低声呵斥,愤怒时拳头紧攥……农民工吃饭时大声大气,军人走路时抬头挺胸……什么样的情感和人物阶层用什么样的表达方法吗?”易程安动动大拇指,轻轻把笔绕着食指转了一圈。

    这种方法有利有弊,且带有一定的机械性。易程安回想了一下第一次表演时的状态,当时总想着该怎样去体现,情感的抒发道路有种被堵塞的感觉:“所以必须用一定的辅助手段来刺激观众。”

    不过,过激狂乱的兴奋状态会给人空洞无力的感受。

    之前有个周播的节目邀请过几位电影学院的毕业生。易程安记得,在一个请大家即兴表演的环节中,有一位男生演了一个因分手而愤怒的人。他声音洪亮,面部狰狞,像一头发怒的雄狮。现场的观众全都被惊诧了一下。那时他还因其爆发力的表演而暗自感慨,怎么平时节目里的演员没有这号功力。现在想来,这种表现太过夸张了,大概就是处于“放”而没有“收”的状态吧!

    今天就暂时记到这里了,易程安不甚满意地把东西放在一边。前几天他回校拍了毕业照,帝国大学那边就算完成了学业。至于一群学弟学妹哭着喊不要走什么的,习惯就好啦(摊手)!等那群书呆子发现自己的学长去了娱乐圈什么的……

    想到这里,易程安有些期待地笑了下,漫不经心地点了点膝上的剧本。

    “你知道林殊筱吗?”

    他回想起那天胖大海对他说的话。林殊筱,哪怕是他这个之前从来不关注娱乐圈的人也知道她。在他还没搬出寝室前,有一段时间内每天都要听到这个名字。其中一个室友将她奉为心中女神,时不时地念叨一下她的才貌,并且半夜三更亲自查了一番论坛里黑林殊筱黑得最厉害的人的ip。

    时过一年,娱乐圈大浪淘沙多少人。他之所以还对这个名字有印象,实在是因为当时这个人太红了。林殊筱不是科班出身,一朝被选作帝国当红导演季闽春的女一号,成为“季女郎”,出演了一部3d大片,票房破二十亿,引起一片哗然。

    一夕爆红,可谓名利双收。可惜影片余热刚过,就被人爆出往日丑照,附加一堆黑历史,简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终于洗也洗不白。之后参加了几个活动也被抨击,当时谁都能踩着她做对比。红了几个月就没有再出现她的消息。他室友也没有再粉林殊筱了。

    “潘果果也是”女郎“出身,除了是科班,哪里和她不一样?结果现在是一个天,一个地。林殊筱的经纪人大概是想给她增点名气,却没把握好方法。也许公司和导演都想再炒作一下价值吧……导演本身很有争议也很大牌,各路配角全是大咖,就她一个白板小号。电影筹拍时选中她就是一种宣传。不过,能把握机会也能双赢不是?”

    听起来和他的情况差不多?不,还是不一样的。他当然知道胖大海肯给他说这些是什么意思。

    “是不是科班有时候很重要,有时候却并不重要。这个我们等会儿说。一件事,在张导这种级别的导演身上,发生类似这次男二号的事件的概率太小了。”

    易程安当时笑而不语,这应该是一场各方的博弈吧。大概是回想起他说自己是“算出来”的机会的话,胖大海一脸“你别闹了”、“真拿你没办法”的表情。这年头说真话一个不信,第二个还是不信。

    “现在你很幸运。你要知道,多少新人或者群演跑了多少龙套,从电视剧的边边角角一步步提升演技,得到认可,再转战电影——电影和电视剧又不一样,他们需要及时意识到这点,转变自己多年的表演习惯,当然,以上的前提是他们没有一个像大沧一样的娱乐公司作靠山,也没有一些不错的人脉去公关。在这条道路上,在还没有红的时候,随便什么都可能发生,大部分的人都夭折了。出头的那些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其中遇到贵人提携是一方面。”

    “有一些资源的人同样需要一步步来。能一步登天的少之又少,本身过关,背景也过关。大多数人都赞同先去文艺片磨炼演技,拿上一两个奖项,向投资商、制作人和导演证明你的能力,从而有机会出演大制作。有些成功的例子,像现在正火的柳微微,但是失败的更多,像当年的新月奖影后姜枝,现在已经不知道在哪里了。一个影后为什么折戟沉沙,这个原因还是放一边分析。”

    “在娱乐圈有个很奇怪的规律,就像在红毯上男艺人很难像女艺人那样把礼服穿得多姿多彩,男艺人比之同样条件的女艺人还要难出头,虽然不一定,但事实上,女人关注男人的同时还会关注同性,但男人关注女人的时候很少对同性进行鉴赏。”

    “你可以看看现在的电视电影,红的男艺人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出演商业电视剧、电影出身,一些是流行歌手转型,另外的就是比较低调、正统出身的视帝一类,那些人的受众年龄普遍偏大,很多并不为人所熟知。哪天你在电视上看到一个人,觉得演技非常好,但是你完全想不起他的名字来,这些人往往有帝国一级演员的认证,只为圈子里的人知道。”

    “urse,我的意思就是我并不赞同从文艺片开始。但是你已经演过《三天两夜》了,而我的态度就是,这其实是一个比较好的开局。最近几年很难遇上这样一部片子:既有文艺的一面,又有商业的一面,而且不是那种不伦不类的烂片,打着人文关怀的浅薄意境实则是爆米花片,结果成了四不像。至少我从张老那里拿来的短片就很不错。所以我说你很幸运,一出演就是电影的男二号,而且是帝国名导张老的作品。文艺成分:可能冲奖——运作后能有提名就算回本了。商业价值:受众不少——能让你为人所知。只要电影放映的时候你表现得不差,那么名气有了,演技的认可度也有了。”

    “既然已经从电影踏步,那么轻易不要回去演电视剧,如果是帝国台系列的不在此列,这个原因不必细说,哪怕是最红的淮南台和星空台也要慎重考虑,因为如果你要名气和片酬,完全可以出演大型商业片,你想发展一下演技,随时可以关注文艺剧本。说到这里,我的意思很明显了,所以你可以看一下我准备的那一沓剧本。”

    “最后一点,哪怕你是男一号,每十分钟就要出现七分钟,但没有能经得起观众考验的本事,你就跟男五号六号七号没什么两样。再多的手段都是附加的,只有演员本身的才是最重要的。一般人都说演技之类的只占演员的百分之三十到三十五,但我要对自己的艺人说:你要好好磨磨演技,这就是你主场的底气……”

    易程安回忆起胖大海的一番话,不得不承认金牌经纪人果然有两把刷子。虽然他在读了一些资料后有点哭笑不得:没演技的时候,外貌、手段这些是最重要的;有公关、人气、交际这些东西之后,演技又成为了最重要的。但有一点是对了的,演员拿作品说话。明星和演员还是有不同的。若一个演员不是因为作品而是因为美貌或波折的情史而名字流传,这可真是一件颇感悲哀讽刺的事情。

    至于这个剧本,是他从其中选出来的,学霸表示自己还是有一点选择困难症。

    这是部喜剧电影,本身也针对寒假档和新年档,讲述的是月国王子月嵘在出使花国的时候遭遇意外,被花国聂小小从河里捡到,却狗血失忆,两人一路寻找月嵘的身世、家人。

    而另一边,使团一边偷偷寻找王子,一边让王子身边的带刀侍卫程峰假扮王子继续完成使命。结果程峰遭遇花国公主花好美的青睐。两男两女鸡飞狗跳,共同解决难题,其间有聂小小的拜金老爸、花好美多愁善感的母后,还有一帮不靠谱的路人推动,爆笑连连,最后好事成双,花好月圆,也是常见的大团圆结局。

    这部戏的导演是圈子里的喜剧名导成叶,他执导的几部电影反响良好,票房不错,这次也是大投资,听说准备邀请一些老牌谐星参演。

    易程安抚了把旁边的狗头,豆豆“嗷呜”一声看着他,似乎在问他有什么事。易程安拍了拍蠢哈,大狗继续趴着啃起司棒。

    剧组要找的应该是男、女三号及以下的角色吧,但他猜想胖大海看中的就是月国王子这个角色。没有跟他商量就直接塞给他一堆剧本,其中未必没有考察的意思。月嵘是主角,但只是之一。以他的眼光看,阵容强大,经典喜剧,有爆笑有泪点,再好不过。况且以胖大海的能量,将他塞进剧组也不是太难的事情,就要看是男几号了,如果是试镜拿下的话当然更好。

    但有点问题,而且……易程安看着身边的玻璃小桌,上面放着另一个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