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万历中兴 > 第二百五十二章 全民军户
    ?麻贵身体笔直地伫立在万历面前,长年在外领兵作战,养成的自然是军人那种静气十足的习惯,这点,倒是和李成梁那样即使学着站军姿,却依旧看不到神气的老人不同。

    即使大明本来就不用处处磕头,但是即使是弓腰,带给人的感觉也并非是朝气的,这点李成梁做不到,但是比他小十多岁的麻贵,却在过去的十多年里纠正了过来。

    皇帝说话前一动不动,这点麻贵养成的习惯倒是‘挺’和万历的胃口,在他心中,军人本应该是这个样子的,跪、拜、扣头,这些习惯不应该属于军营,也不属于军人,甚至不属于大明。

    “三千万太少了,只有三千万,满足不了大明的需要,这是你们大都督府的主意还是兵部的主意?愚蠢!”

    伫立了许久的麻贵终于等到皇帝皇帝说话了,而且一上来就并非夸奖,而是一个愚蠢的训斥。

    “臣和兵部研究了一下,觉得三千万足以满足大明现在的需要。”麻贵顿了顿,随后又解释说道:“更何况……”

    “更合理更多的话朝廷可能不堪重负!”不用麻贵解释,万历就替他把想要说出的话说了出来。

    “大明的领土现在多大?新得到的领土又有多少的人居住?未来我们甚至得到整个扶桑,你告诉朕,三千万足够了?”万历盯着麻贵问道:“朝廷要‘花’费多少钱是户部的事情,不是大都督的事情!”

    被训斥的麻贵除了‘露’出羞愧的表情之外,没有丝毫的言语。

    军人和政治家的区别,李成梁能够找到的理由麻贵找不到,作为大都督,麻贵只是单单以军人的身份考虑着问题。正如万历所问的,三千万够吗?以军人的身份来看问题,麻贵显然知道,这个数字是不够的。

    三千万不够,六千万不够,甚至一亿五千万都不够!

    没错,这些数字都指的是大明的人口,指的是大明人口中,军户籍贯的那一部分。

    大明军户近三百万户,军户人口数目仅仅只有不到两千万,只有大明总人口的十分之一,而这些人口,才是这个超过一亿人口的国家真正利用的了的人数。

    这个数字显然不能满足万历的需要,更不能满足大明的需要,一亿五千万散布到大明的土地上,都显得单薄,更何况区区一千五百万,万历更是不打算让继续让大明的国民体制维持在这种畸形的状态了。

    “至少六千万,甚至七千五百万,朕希望见到的是这个数字。”万历说道。让军户人口越来越多,然后调出中原,开发大明新得到的土地,现在土地已经有了,移民已经成不得不考虑的事情的了,所以军户扩充,一定要尽快。

    “皇上,军户人口不可超过一半。”麻贵赶忙说道:“军户待遇太好,倘若军户与民户各占一半,势必将起冲突!”<div id="ad_250_left">

    “哦?”万历疑‘惑’了一下,随后马上明白了麻贵的意思。

    有些东西很容易想到,但是却同样容易被忽略,万历显然发现自己忽略了什么。

    军户已经有了特权阶级特征。

    义务教育的权力、征服土地的优先分配权,大明的军户比起民户起来,显然更像一种特权阶级。当然,也有些不对,因为军户比起民户来,承担着强制兵役的义务,所以军户的权力是他们的义务换过来的,并非铁杆的庄稼,容不得他们不劳而获。

    但是即使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特权阶级,他也已经算是某种特权阶级了,所以,这个阶层的人数少于民户时还好,大家还只能羡慕,而当军户人数和民户对等甚至多余民户的时候,这种羡慕就会变成不满和怨恨了。

    “朕已经说了,只能多不能少!”即使知道其中的弊端,万历也丝毫没有放手的意思,这件事的解决方式其实没有那么麻烦。

    “但是……”

    “全民军户制度改革,朕要在三年内看到。”万历打断麻贵的劝谏,说出了自己的决定。

    “啊?!”听到万历的话,麻贵显然不能保持住一直保持的严肃了,因为这个消息,实在是太惊人了。

    “告诉内阁,让他们草拟诏书。”万历抬手给张鲸做了个手势,随后说道。

    用一句俏皮的话来说,凡是用钱能够解决的事情,那都不是事。

    当然,说这句话的前提是先有足够的钱才行,而万历作为皇帝,而且有着扩招带来的利益,显然不是缺钱的皇帝。

    军户的数目太多容易造成民户的不满,那就给全民加入军户的机会。军户已经完成了义务教育,现在也不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因素,而且普及的程度最多也就后世小学的水平,直接称为‘童生普及率’也不为过,最大的问题实际上就只有钱了而已。

    “军户普及所需,朝廷与内帑各出一半,以后每年照旧。”一口气承担起全国一半人口的军户化资金,其中自然是义务教育占大头,但是万历却一点都没有‘肉’疼的感觉,比起普及天‘花’疫苗的时候所表现的豪气多了。

    没钱的时候什么都干不成,有钱的时候许多事情都迎刃而解,虽然过程中养了一帮大地主大商贾大官僚,但是好歹让万历现在有足够的底气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把大明的人口利用起来,这件事从万历登基的时候就打算这么干,现在终于快成功了,本来还稳妥点再缓一步,但是既然一次到底更稳妥,万历就没有继续熬耐心的打算了。

    让义务兵和义务教育同时完成,万历已经有点迫不及待了。

    这是给大明百姓的福利?

    不,当然不是。

    万历没有那么好心,即使他穿越之前同样属于平民的,但是当了二十年的皇帝,站的角度自然也是统治者的角度。

    军户普及为的是更多的兵源,把原本的军户制度和刚刚兴起的募兵制统统废除,石星军户义务兵制度,同样是为了更好的适应扩张。

    至于义务教育,那也是借鉴了原本历史上普鲁士普及教育提到士兵战斗力和工人能力的作用,至于民主、自由什么的,那是什么东西?万历可是丝毫没有刻意帮助大明百姓提高维护自己权利思想的发展的打算。

    权利是靠自己争取的,倘若平民有想要更多权利的需求,那么皇室为了保证自己不会被推翻,自然放出更多的利益,但是倘若让皇室白送权利给底层,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物质上万历能够能够做的有很多,但是‘精’神上,显然,他也没有揠苗助长的能力,这种事情还是‘交’给李蛰这些进步思想人士来的好。

    就这样,在张鲸‘肉’疼地看着皇帝把大笔一画,将内帑每年的收益近一半都投入到大明的军户普及中,大明人口的全面利用,终于开始提上了日程。

    海陆大都督府自然全都举双手赞成,这等于是扩张所需要的兵员越来越多,对于战争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民间同样不会反对。军户的待遇高于民户,已经让许多人都眼馋许久了,能够成为军户,享受军户带来的利益,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当然,也有对于那个兵役的要求而胆怯的人存在,但是这并非硬‘性’的制度,而是自愿形式的,而且一直有效,当周围的人分到足够的利益,这些踯躅不前的人最终也纷纷选在能够获利最大的决定。

    当然,反对的人依旧存在,而且依旧是那帮人。

    朝堂上反对万历的声音一直存在,抑制皇帝使用权力,一直都是他们自觉的任务,这次还有朝廷缺钱的理由。只可惜,胳膊是拧不过大‘腿’的,当大多数人能够获利并认同的时候,少数人即使不甘心,也只有妥协的份。

    皇室支付全民实现军户的诏书最终顺利执行了,这是圣天子的仁德,是大明对于治下万民一视同仁的象征,无论是牛痘还是军户普及,万历都用内帑的钱给皇室买足够的名声。

    当然,这种状态没有持续多久,大明军户普及的消息没有泛起太大的‘波’‘浪’就被另一个消息给掩盖住了。

    大明藩属倭国平秀吉下令全国侵入大明的另一个藩属,亲儿子中的亲儿子朝鲜,并且在九州岛附近部署重兵,不臣之心一目了然。

    耳光甩的响亮。 △≧miào△≧△≧gé△≧

    那个被言官们保证,必须优待的倭国平秀吉闹事了。虽然打的是朝鲜而不是大明,但区别并不大,因为比起历史朝鲜仅仅是亲儿子来讲,现在的朝鲜几乎等同于特别行政区了。

    历史上倭国打朝鲜大明尚且不能容忍,更何况是现在?

    刚刚担任首辅赵志皋现在终于明白申时行卸任的时候为何会对他抱有同情的目光,显然,老狐狸早已经知道他的这个首辅是干不长的了。

    “老狐狸!”赵志皋只得暗骂对方是叛徒,然后老老实实请辞,让王家屏接替他的位置,当然,‘请辞’的不仅仅是他一个人,朝堂上被‘请辞’人足足一大帮。

    中小地主阶级已经堪用,万历已经不需要用到这些大地主大官僚们起带头作用了,是自觉下去,还是被后起之秀顶下去,他们自己看着办。

    如同历史上的万历,倭国的事情,让万历连上朝的兴致都没有,只是呆在宫里默默地‘操’纵着朝廷上下进行着换血。

    阅读本书最新章节请到.;;;;x.;;m,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sj.;;;;x.;;m,清爽无广告。敬请记住我们最新网址;;;;x.;;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