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万历中兴 > 第一百一十九章 万历的自信
    ?没有时间理会自己的内阁首辅以及海陆大都督们正在私下交流着什么事情,至少从万历的角度上考虑,除了他们白痴地想要造反,其他的事情万历并不会在意。

    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绝对不会只建立在强大的军事实力以及百姓能够吃饱上,人们思想的自由同样是较为重要的因素。

    自己帝国之下,百姓只能吃的起红薯,受到严重思想压迫,那么离中兴和盛世什么的,肯定有着极大的距离。

    想要养成宽松的政治环境,皇帝的态度自然异常重要,万历就是这么考虑的。

    当然,他要是知道自己的大臣正在心里诽谤自己的私人生活,并且打算把谣言传播到朝堂之上,还有开盘下注什么的,估计就不会有现在这么好的脾气了。

    他是个仁慈的皇帝,不会使用刑法重责自己大臣,但不使用皇帝的强权却给自己的大臣使个绊子什么,却还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让自己大臣脸上一副踩到狗屎的表情,万历还是完全没有心里负担的。

    就比如之前他就亲切地过问了他的都御使海瑞海青天的私生活,在海大人悄悄地让家谱抬着轿子趁夜抬着两房新罗婢进门的时候,为了表示对这个经常在朝堂和奏疏上纠正(骂)他不正行为的官员很关心,万历可是让内廷替他送了点‘新婚贺礼’过去,顺带着还给了些戚继光老家的特产。

    老家伙显然为此郁闷了很长一段时间,至少在连着一个月的时间里在朝堂上保持沉默,但等到风头过去之后,他却立马展现了‘以直报怨’的糟糕心态,按照自己的本心在奏疏中开始对万历进行新一轮报复,言辞之犀利,所用辞藻之华丽,直让万历感慨,这要不是骂他的文章,他肯定乐意收藏起来,可惜,通篇除了找尽理由骂他之外,就没有其他内容,收藏这种看着作弄自己的文章,万历还没有兴趣变态到那种地步。

    闲话到此为止,万历确实不打算过问自己的大臣们正在商议什么私事了,因为大洋另外一案的战报在经历过无数风浪之后,终于传回大明了。

    美洲的战报以及欧罗巴的最新局势消息,被一起呈现在他的面前,对于打算建立环太平洋帝国的万历已经许多大明官员来讲,远洋传回来的消息肯定值得关注。

    最为让万历有兴趣的消息,以及他受到无聊的网络知识普及历史坐标,英国和西班牙之间的那场‘决定’两国未来的战争,已经要打响了。

    好吧,消息时去年的事情,现在世界已经步入万历十六年,那么,战争显然已经发生过了,只不过这个鸽子放出去都会被老鹰吃掉的年代,传递消息的速度太慢,万历不可能那么快知道而已。

    不过在万历自己来看,不知道结果的是大明的这帮具有历史局限性的家伙们而已,而他,身为一名穿越者,一名先知是‘料定’这场战争的结局的。

    “英格兰必将获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当着几位大臣的面,万历怀着无比地自信说道。自信从哪里来,当然是从前世的网文中来的!

    西班牙人在美洲获得了大量的财富,但他们却把财富用于贵族的挥霍,那些本来应该投入到军费以及国家建设中足够西班牙成为霸主的财富,却被贵族买许许多多的宝石、香料、丝绸以及瓷器等等产品。

    大量的消费没有刺激西班牙的经济和工业建设,反而让英国、法国等国家逐渐完善了自己的国家,并在后来逐渐超过了不思进取的西班牙,成为欧罗巴大陆最强的国家。<div id="ad_250_left">

    这一切的转折点就是马上要发生或者已经发生了的英西海战,英国运用了长炮放风筝的战术对付西班牙人跳帮作战,以劣势的兵力战胜了百战百胜的西班牙无敌舰队,从此西班牙一蹶不振,英国等国家逐渐成为殖民世界的主力。

    没错,这就是万历的了解,他半吊子的历史老师就是这么教的(我的初中历史老师就是这么教的-),他后来在网上了解的也是这样的。

    英国人能够获得胜利是由英国优越于西班牙人的制度决定的,是由英国国内比西班牙人先进的手工业决定的,这其中又要扯到一些历史的必然性等问题,总之英国人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对了。恩,万历就是这么认为的。

    若是没有大明的插手,英国会走向最后的胜利不错,但是那估计还是要些年月才会发生的事情,算上后起之秀的‘海上马车夫’尼德兰,英国击败这些对手,在维多利亚时代成为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离现在还有几百年呢,英格兰若是能够取代西班牙纵横海上,那么掌握着世界大半财富的西班牙王国,岂不是太名不副实了。

    “英格兰会赢?”申时行先对对于皇帝的判断充满疑惑,从美洲传来的消息,是西班牙拥有一支连大明都重视的舰队,对付只能依靠私掠船和武装商船撑门面的英格兰,竟然会失败,这显然是不能理解的事情。

    要说西班牙的舰队名不副实,可据大明了解的战绩,西班牙之前的海战,简直是百战百胜呀?从哪里可以看出最后获取胜利的会是英格兰?

    “所以说,申时行你不懂战争。”万历一副秀优越感的样子,“西班牙人的工业能力不如英格兰,所用的战术也不如英格兰,火炮射击距离比西班牙人要远的多的英格兰人,一定能够获得最后的胜利!”

    是这样吗?申时行扭头看了看戚继光,海军大都督显然比这里的其他人都有发言权,但是显然,作为大明海军最高的统帅,戚继光远远没有万历的那种乐观,甚至陆军派的李成梁同样对英格兰人能够胜利不看好。

    万历乐观的说法简直让人以为西班牙人没有射程距离较远的长炮似得!实际上,把西班牙人当做敌人的大明海军,非常了解西班牙的战术。

    万历十年之前西班牙海军使用的战术都是传统的跳帮作战,短炮的作用不过是靠近敌舰之前的威慑而已,放上一两炮就没用了。

    由于万历皇帝对于海军有着超前的认知,在打造一支海军前就强调了海战中火炮射击的重要性,当初的海军虽然对皇帝的战术不以为然,但后来却也只能瞪大眼睛发现比起西班牙那落后的战术,新的放风筝战术无疑更加优越。

    所以,大明的海军总能一次又一次的在和敌人的战斗中胜利,西方的霸主西班牙在远东的海洋上,只要被大明的舰队碰到,就只有被吊打的份。

    但那也只是万历十年之前而已,西班牙又不是傻瓜,每次都被大明用优秀的战术给揍得鼻青脸肿,怎么还会墨守成规地使用原先的那种落后的战术。

    万历十年之后,大明遇到的西班牙战舰就开始学会使用长炮进行远距离的射击了,尽管他们由于以往海军的传统,依旧有最后采用登船俘虏敌舰跳帮作战的习惯,并且他们的西班牙大帆船对于发挥火炮优势火力上,有些不足,但对于火炮远距离打击的使用,却是明确地上心的。

    就如同戚继光看到的事实一样,西班牙学会了线性战术的事实也让李成梁感觉到,英国和西班牙之间的战争远远不会是万历皇帝所想象的那么容易。

    欧罗巴这种处在战乱大陆中的国家没有不善于学习的,墨守成规只有被淘汰的命运,实际上,即使是历史上,西班牙也已经看到自己海军战术的劣势,腓力二世在战争之前还特别考虑过这件事,但当时已经太晚了,西班牙没有足够的时间做针对性的训练,可这个时空,西班牙人拥有超过了五年的时间学习了这个战术。

    英国人有取得最后胜利的可能,因为从林凤的情报那里得知,英国人在风筝战术中显然有一手,这点即使是大明也不得不赞叹,倘若西班牙人只能发挥出半吊子的水平,那么英国人确实还能掌握些优势,但要说英国人取得最后的胜利?显然,无论是李成梁还是戚继光都不看好,两国国力之间的差距太大了。  8☆miào8☆(.*)gé8☆.$.

    那个万历皇帝口中手工业能力较弱的西班牙有着即使无敌舰队战败也依旧能够重新武装起一支舰队的实力,而英国人,失败了一次就只能歇菜了。

    “不要管他们这些欧罗巴国家如何的火并!大明现阶段的任务是继续扩大在美洲的势力范围,朕希望朕有一天看到一个属于大明的美洲!”把话题回到大明的重点目标上来,看着已经了解孙承宗率部顺利挺入墨西哥城,一路高歌猛进消息的大臣们,万历豪气地说道:“为了大明的美洲!”

    “为了大明的扶桑洲!”

    文人们还不至于为万历激励人心的言语而激情澎湃,老家伙们最多脸色潮红,一副吃春药的模样而已,跟随着万历附和都是武官,可惜,他们的口号一点都不然万历高兴。

    跟着我喊一声‘美洲’会死吗?这帮人对于这些毫无意义的东西偏执到什么程度!万历心中想到。

    不会跟着瞎吆喝的武将还有戚继光李成梁等人,老头子们只能无奈地耸耸肩,事情到底会发展成什么样他们可说不好,但愿如同皇帝所想的那么顺利。

    不过无论最后如何,大明的战略任务都是继续扩大美洲的势力没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