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万历中兴 > 第三十一章 大喜
    ?

    万历十年,西元1582年,帝国的一切如常运转着。

    大明朝的皇帝万历如今无聊地呆在宫中,翻看着自己手中的一册《永乐大典》,寻找些自己感兴趣的知识。

    “张鲸张诚,你们可知道这《永乐大典》来历?”实在太过无聊,万历干脆随便找些话问道。

    “皇上,奴才自然晓得。”二张太监对望一眼,眼中同时疑问,谁回答?

    “张鲸,你先说。”万历指着张鲸说道。

    挺了挺胸脯,让自己看着气势更足些,张鲸回答道:“《永乐大典》乃是成祖永乐大帝年间编撰而成,全书共5册,历时六年而成,初名为《文献大成》,后由成祖皇帝赐名为《永乐大典》。”

    “张鲸公公所言不假,但说错了一点,如今皇上手中拿着的却不是原版,实乃先皇嘉靖年间重新抄录的副本,抄录依旧是六年方成。”张诚补充道。有一点他们两个都没说,永乐大典的编撰人是有名的大学士解缙,不过这个人不得好死,自然不会不长眼的说出来。

    “到底是小看你们两个了。”万历点了点头,问问题的时候他确实没想到自己身边的两个太监能够知道,一时间忘了自己身边的太监实际是由内廷教出来的高学历人才,自己平时喜好什么都系,自然都有所掌握。

    “告诉申时行,朕要他重新抄录一份《永乐大典》,干脆用印刷术吧。”万历想了想说道。

    “皇上,单单抄录就需六年,若是刻板,工程量之大,不知到什么时候才能完成。”张鲸提醒道。整本书3。7亿字,还不包括一些图画,这要是刻板印刷,那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完成啊。

    万历也是拍了拍脑袋,确实有些多,但一想到现如今他手中的这些书籍,在后世两套都失散损毁,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仅仅剩下几百卷,心中却更是想尽办法传下去。

    张诚看万历沉默不语,建议到:“不如先挑选一些刻板,分批进行,看看如今什么有用,先印刷一些试试。”

    好主意啊,万历眼睛一亮,永乐大典包含的内容太多,自然哪些对这个时代最有用就先印刷哪一些好了。

    “好,那就……”

    “皇上,大喜……大喜呀!”万历话没说完,门外就有太监急匆匆赶来汇报到。<div id="ad_250_left">

    “皇后又有了?”万历皱着眉问道,什么事情能够称得上是大喜呀。

    “额……”小太监瞬间卡住,连忙道:“不是,是李如松和麻贵将军的捷报。”

    “捷报?”这两三年李如松和麻贵天天闹腾,捷报隔不几天就有一次,大的小的都有,自己已经见怪不怪了,什么大事能够特地报告。

    “李如松和麻贵两位总兵攻占了归化城。”小太监汇报到。

    岂料万历听了这话却并不高兴,严厉地问道:“朕不是命令过他们,不许攻入归化吗?”

    心中也不由气恼,早告诉他们不得进攻归化,不然蒙古人放弃了固定据点,想要降服就困难多了,现在竟然还如此,但转念一想,这两个人也是可以的统帅了,怎么能私自这么做,除非有了什么变故,除非……

    一旁小太监继续汇报:“皇上,俺答汗死了。”

    俺答汗死了,万历不由得一震,老家伙是这个时代草原上最难缠的对手了,草原蒙古的号召力不容小觑,这也是自己等待的原因,难怪李如松和麻贵进攻归化,看样子蒙古汗位的事情有些问题。

    万历的猜测没错,确实是蒙古的汗位出现了一些问题,对于以往的蒙古来说,可能很正常,但对于如今明朝逼得甚急的情况下,就是要命的问题了。

    俺答汗死了,谁能成为新的蒙古大汗,最有力的继承人自然是实力最强的长子乞庆哈才是,但乞庆哈在接连败给李如松和麻贵等人之后,威望大减了,许多以前支持乞庆哈的蒙古部落首领见到明朝不好欺负之后,态度动摇了,能够和明朝进行贸易的机会越来越少,部落能够得到的资源自然越来越贫乏,是继续和明朝开战,还是老老实实向明朝称臣纳贡,好好过日子呢?这是各部面临的问题。

    如果没有这场战争,现在还是主战派的乞庆哈在登上汗位之后,也会因为政治需要,以及贸易需求,老老实实向明朝称臣纳贡,边关维持平静。 c≡miàoc≡c≡阁c≡

    但现在这场战争是明朝先发起来的,自然情况发生了变化,乞庆哈不能向自己的父亲那样向明朝称臣,那时候还能说是为了贸易需要,现在在称臣,就是彻彻底底的认输了,到时候还怎么让草原上的各部臣服?有资格成为黄金家族继承人的又不止他一家,所以乞庆哈不愿意投降,也不能投降。

    那么,北遁漠北去吧,这个主意一出,就遭到以三娘子为首的一帮人的反对,若是能够和明朝和谈,谁乐意跑到漠北去受苦,归化城万历三年时才建好,现在才过几年,刚刚兴盛的蒙古又要逃到背面受苦。

    一句话,只要明朝接受投降,那就老老实实投降称臣,跟着乞庆哈一起逃到漠北冰块,这日子爱谁过谁过,反正这样的事他不干。打了那么多败仗还想要继承蒙古大汗?让众部族臣服,做梦吧。

    归化城里吵吵闹闹,双方谁也奈何不了谁,三娘子一怒,干脆让人带着密信南下去见明朝将军去了。

    见了李如松和麻贵等人,一句话,只要明朝承认自己的布塔施里是蒙古大汗,那自己愿意将归化城献出,和明朝合作,对付那些不愿意臣服的蒙古各部。

    好事啊,接到密信的李如松和麻贵心中想到,打到现在不管是练兵还是解决蒙古,目的都完成的差不多了,终于等到能够收尾的时候了,一方面将信件转交往京城,但战事逼人,错过这村就没这店了,相信皇帝陛下会理解自己的,两人带兵快马加鞭赶到归化城,靠三娘子里应外合迅速控制住整个城市,擒住不少不乐意归乡的蒙古各部首领。

    但稍微遗憾的是让乞庆哈给带人跑了,得,这下功劳少了,麻烦多了,麻贵和李如松面面相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