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权力巅峰的女人 > 27.第27章 赢在时间 清太宗孝庄皇后博尔济吉特氏(1)
    1625年,即明天启五年,一个蒙古少女在家人的护送下,来到了盛京,即今天的沈阳市,嫁给当时后金可汗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皇太极为妾,这个少女,即是蒙古科尔沁贝勒塞桑的幼女,姓博尔济吉特,名布木布泰,她也被后世称为“孝庄太后”。

    当时,在遥远的大明皇宫中,明朝皇帝朱由校正忙于在御花园里做业余爱好木工活,大太监魏忠贤把持朝政倒行逆施。谁也想不到,在远方举行的那场婚礼,对这座紫禁城意味着什么。

    这场婚礼,新娘布木布泰十三岁,新郎皇太极三十四岁,她并不是他的妻子,他的正妻是布木布泰的姑姑哲哲。

    十一年前,也是同样的场景,同样的经历,同样的婚礼,布木布泰的姑母哲哲也是同样从科尔沁来到盛京,嫁给当时还很年轻的皇太极。对于作为政治同盟的后金和蒙古科尔沁部落来说,联姻无疑是最好的手段,也许下一任后金的可汗,将会是科尔沁首领的外孙,血缘关系是最可靠的合约书。

    然而,大妃哲哲在嫁给皇太极十一年以后,仍然没有办法生下一个儿子来,而此时皇太极早在娶哲哲之前,已经妻妾成群,儿女成行——继妃乌拉那拉氏生了长子豪格、次子洛格和长女,元妃钮祜禄氏生下第三子洛博会。然而这些儿子中,却没有一个是蒙古博尔济吉特氏的外孙。这两个部族的联盟关系只开花不结果,无疑是令人不安的。

    生不出儿子来似乎不能怪哲哲,自哲哲嫁给皇太极后的十一年里,皇太极的生育纪录上也是一片空白,前三个儿子都是娶哲哲之前出生的,似乎这十一年里,皇太极东征西讨,并没有让他的妻妾有怀孕的机会。

    然而科尔沁草原却不是这么想,甚至这对于哲哲自己也成了一块心病,她害怕自己已经过了生育年龄了,她必须要为自己和科尔沁草原找上一位继承人。

    此时努尔哈赤已近垂暮之年,四贝勒皇太极继位的呼声极高,而皇太极自己也在积极筹谋中,作为妻子的哲哲自然很清楚,甚至主动相助,拉上娘家蒙古科尔沁部落做支持。

    在哲哲嫁给皇太极十一年后,在哲哲和其兄塞桑的策划下,焦急不已的科尔沁草原又送来了另一个博尔济吉特氏——塞桑的女儿布木布泰。

    对此联姻之事着急的不只是科尔沁草原,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在积极地开疆拓土,少不了蒙古科尔沁部的支持,后金对这次婚礼极为重视,给予的不是一个纳侧室的待遇。皇太极亲自去半道上相接,大汗努尔哈赤亲自率领着自己的诸妃和诸贝勒摆下仪仗,出城十里迎候。

    小姑娘布木布泰给姑姑带来了吉祥,她嫁到盛京的第一年后,因这时候皇太极有较多的时间留在盛京,所以大福晋哲哲终于怀孕了,尽管生下来的只是一个女儿,惊喜不已的哲哲却因此恢复了信心。这时候后金的政权也在交接中,第二年,努尔哈赤去世,皇太极联合其他几个贝勒,逼迫大妃阿巴亥殉葬,自己登上汗位。

    于是,生下一个儿子,成了摆在哲哲和布木布泰面前的紧迫事儿。然而世间事不如人意十常八九,越着急越不来,姑侄俩倒是一直有机会怀孕,可生出来的都是女儿。在布木布泰嫁给皇太极之后的九年时间里,哲哲生了三个女儿,布木布泰也生了三个女儿。

    而这个时候,庶妃颜扎氏生下第四子叶布什,侧妃叶赫那拉氏生下第五子硕塞。皇太极已经是后金的可汗,他的疆土越来越大,后宫的女人也越来越多了,自然能够替他生儿育女的人也会更多。皇太极通常在灭了一个部族之后,会同时将对方的妃子收纳在自己后宫,眼看这个队伍很有渐渐扩大的趋势,哲哲的正宫之位也在摇摇欲坠中。

    于是,焦急不已的科尔沁草原又送来了后备选手,布木布泰的哥哥吴克善为皇太极送来了蒙古博尔济吉特氏的第三个女人,布木布泰的姐姐海兰珠。

    似乎博尔济吉特氏直系已经没有美女可送了,因为这一年海兰珠已经二十六岁了,还嫁过人。但是对于他们来说,这是最后一个可以争取的机会了,与其送一个年轻未嫁但魅力不够或血统太远的少女,不如送一个真正的美人过去。

    非常奇异,皇太极也娶过科尔沁的女子,也曾经宠爱过她们,比如哲哲与布木布泰,但在他的心中,也只不过把对方看成是一个女人,跟他喜欢的其他女人差不多,不同的只是她们还带着家族背景而已。

    但是海兰珠却不一样,这个有过婚姻经历的少妇柔媚无限,激起了皇太极前所未有的感情,他平生第一次投入了爱情。皇太极对海兰珠的宠爱超乎异常,仅仅一年,尚未生育的海兰珠的地位就远超过早来了九年的妹妹布木布泰,高居后宫次席之位,连正室哲哲的风头也让她压得黯然失色。

    海兰珠来得正是时候,第二年,蒙古末代大汗,察哈尔的林丹汗死在青海,继位的儿子额哲在后金的大军之下,不得不归降后金。皇太极接收了蒙古察哈尔部,同时接收了林丹汗的传国玉玺和林丹汗的许多妃子,后宫中顿时多了许多如花似玉的美女。

    紧接着,1636年,皇太极宣布正式登基为帝,称“宽温仁圣皇帝”,将国号由后金改为大清,并改元崇德。并定下后宫“五宫制”,分别是:中宫为清宁宫皇后哲哲、东宫为关雎宫宸妃海兰珠、次东宫为麟趾宫贵妃娜木钟、西宫为衍庆宫淑妃巴特玛、次西宫为永福宫庄妃布木布泰。

    五宫皆是清一色的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其中中宫皇后哲哲,关雎宫宸妃海兰珠,永福宫庄妃布木布泰来自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麟趾宫贵妃娜木钟和衍庆宫淑妃巴特玛则是来自于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是皇太极所接收的察哈尔林丹汗的妃子。

    如果可以自己做主的话,布木布泰是绝对不愿意看到姐姐海兰珠的到来的,这意味着她成了姑姑哲哲的弃子。在皇太极的后宫,没有儿子的哲哲仍可安枕无忧,因为她是无可动摇的正宫皇后。而对于布木布泰则比较尴尬,皇太极的宠爱早已不再,眼看着后宫越来越多的美女出现,她似乎仍可以说她来自高贵的科尔沁,她还有皇后哲哲的撑腰庇护来自我保护。但是随着海兰珠的到来,连这一重身份也似乎无以为凭了——连哲哲都放弃她了。

    后宫五宫的分封,更是显得她地位降低,宸妃海兰珠、贵妃娜木钟、淑妃巴特玛,一个个都比她晚来得多,甚至她还为皇太极生了三个女儿,她的地位却不如嫁过人的未曾为皇太极生育过孩子的这三个宠妃。显然若不是因为看在皇后哲哲和科尔沁草原的面子上,她连五宫主位都入不了。相形之下,二十四岁的布木布泰显得光彩黯淡。然而上帝给人关上了一扇门,也许就能够给人打开一面窗。

    封妃之后的第二年,二十八岁的宸妃海兰珠终于怀孕了,这个消息令得皇太极欣喜若狂,他的儿子已经有七个了,可还是为了和自己心爱的女人共同孕育孩子而高兴。皇太极对海兰珠的感情已经不是帝王对妃子的感情了,而是爱情。海兰珠的封号中用了帝王才能够用的“宸”字,海兰珠住的叫关雎宫,来自《诗经》上的爱情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虽然此时皇太极名义上的妻子是哲哲,但是很显然,皇太极以此举动来表明,海兰珠才是他真正情感意义的妻子。

    海兰珠怀孕的消息,终于令皇后哲哲也不安起来。以皇太极对海兰珠的宠爱法,将来海兰珠若是一举得男,他是不是有可能废了她这个总也生不出儿子来的皇后,而立海兰珠为皇后呢?看来,这似乎是很有可能的一件事。

    在皇太极的后宫生活了二十多年,深知皇太极个性也精于权术的皇后哲哲很快做出了决定,以她皇后和长辈的身份,不可能自己失了身份亲自去和海兰珠争宠,但是她可以利用失宠已久的另一个侄女布木布泰来牵制海兰珠的坐大。

    这也许是哲哲的平衡之术,也许是布木布泰抓住了机会影响了哲哲,总之,姑侄俩又重新坐到一起来,哲哲决定再次推出布木布泰,由她在海兰珠怀孕的时候侍寝皇太极。

    对于皇太极来说已经审美疲劳的布木布泰比不得那些年轻美貌的新宠,想要十拿九稳而非只是一夜侥幸得子,而是借这一次机会重新翻身,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非得过三关不可,不是一个人能够办到的。首先要皇后哲哲的帮助,其次要有正当宠的海兰珠的许可,其三还得皇太极本人愿意才行。

    要从正专宠的海兰珠手中夺宠,非得有人出面说服海兰珠不可,而这个人自然当仁不让的就是皇后哲哲。海兰珠怀孕期间,势必不能继续霸占皇太极,而在这期间若有其他妃子怀孕了,海兰珠又不能一举得男,则大有可能被他人分去宠爱。眼前就有贵妃娜木钟和淑妃巴特玛在虎视眈眈,其他庶妃侧妃也都不是坐着吃干饭的,之前就在皇太极登基为皇帝之前,有两个后宫女人在皇太极偶然一幸的机会下生下了皇六子与皇七子。与其让别的女人得利,还不如由海兰珠安排同为一家人的妹妹布木布泰侍寝,不管两人谁怀孕,都是自己人,这话说动了海兰珠,她同意了。同时,这也是皇后哲哲的双保险措施,不管哪个侄女生下儿子,都算在她的名下,如果两个都一齐生男孩,正好可以左右牵制,她这个皇后位就安稳了。

    机会垂青于有准备的人,在崇德二年七月,继宸妃海兰珠生下皇八子之后,崇德三年正月,庄妃布木布泰在长达十年的苦盼中也终于生下了皇九子福临。

    两个儿子两重天,让人不由地诧异,同样是孩子的爹,做人怎么可以偏心成这样。

    皇八子降生,皇太极欣喜若狂,这孩子是他最心爱的女人所生的儿子,又是皇太极称帝后诞生的第一个儿子,算得上真正的皇帝长子。他的诞生,让皇太极宣布大赦天下,整个宫中内外盛京上下举国大狂欢,这个孩子出生的一切待遇视同嫡后所生太子,甚至于不顾群臣的骇异,宣布要立这个连名字还没有的孩子为皇太子。

    这个他最心爱的孩子,皇太极甚至不愿意像他其他儿子那样轻率地取名,而是要召集饱学儒士,上合天象下合地理地去商议,这孩子将是他的太子,他正打算挥师中原,也许这个孩子甚至会成为整个中原的皇太子、皇帝,做成他和他父亲努尔哈赤梦想不到的事业。

    皇太极对皇八子寄予了极大的梦想,然而,不知道是先天不足还是什么原因,皇八子自出生以来就一直体弱多病,才活了几个月就一病而亡。

    皇九子福临降生的时间,恰在皇八子去世两天之后。他的老爹沉浸于心爱的皇八子去世的悲痛中,他的出生显得冷冷清清。

    相较于皇八子出世时的普天同庆,福临的出世连最微小的庆祝都没有,皇八子刚死,谁敢找这不痛快去?

    因为孩子降临在永福宫,皇太极只匆匆地为孩子起名福临,余下的就根本没心思管了。他儿子生得多了,除非是他心爱的女人生的,否则也没怎么往心里去。虽然这对福临很不公平,但奇怪的是,后来连福临自己,也继承了这份独对爱人的多情和对其他人的冷酷。

    因为皇八子的夭折,令多情而脆弱的海兰珠经不起这一打击,思子成疾,渐渐成病。

    无论皇太极给予海兰珠再多的宠爱,再多的封号,再多的荣耀,也难以挽回海兰珠渐渐流逝的生命,在皇八子去世三年后,海兰珠终于香消玉殒。这时候皇太极正在攻打明军守卫下的锦州城,接到海兰珠垂危的消息,居然不顾战事正在吃紧,丢下整支军队五天之内昼夜兼程赶回盛京,却在赶到之际听到海兰珠刚刚去世一天的消息。皇太极杀人盈野血流成河眉头也不皱一下,面对爱人去世的消息居然崩溃到当众放声痛哭,完全不顾自己是皇帝之尊,哭得毫无形象,甚至于哭到休克,足足五六个小时醒不过来,吓得文武百官以为他哭死过去,乱成一团。

    让人无法想象,皇太极这样一个争霸天下的人,竟然会在感情上如此深情,如此执着,甚至是真正的不爱江山爱美人。接下来的日子里,皇太极的举止一片混乱,他不停地对别人也对自己说:“朕生为抚世安民,岂为一妇人哉!”越是这么说,他越是陷入此中难以自拔,他近乎病态地沉湎于对海兰珠的悲悼之中,为她举行国丧,因在她的丧期不够恭敬还处罚了两个亲王。

    海兰珠的死,像是令皇太极完全失去了生气,他的身体也迅速垮了下来,海兰珠死去两年之后,皇太极猝死于皇后哲哲的宫中。

    皇太极的死,引发了清王朝的又一次帝位之争,也将布木布泰推到了一个历史的关键转折点上。

    对于从来没有被皇太极真正爱过的布木布泰来说,皇太极和海兰珠的感情令她难以理解,这样一个帝王,竟然会为一个女人疯狂,而她只能做一个远远的旁观者。但是幸而,他给她留下了一个儿子。一个能够继承皇位的儿子。

    皇太极死后,皇位的大热门人选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睿亲王多尔衮与皇太极的长子肃亲王豪格。这两人不但各拥势力,而且军功赫赫,但是又有致命的缺陷。两黄旗只肯拥立皇太极的儿子,而豪格又出身低微。于是多尔衮想了一个折中的主意,他可以拥立皇太极的儿子登位,但必须是出自五宫后妃的皇子。

    皇太极的儿子虽然很多,但是满人一向“子以母贵”,继承人只能从五宫后妃的孩子中选择。豪格虽为皇太极的长子,但是他的生母乌拉那拉氏身份低微,尽管他战功显赫,甚至可以参与军机,但显然皇太极从来也没有把他当成继承人考虑过,这一点,恐怕所有的王公亲贵心里都很清楚。整个五宫后妃中,只有麟趾宫贵妃娜木钟生下了皇十一子博穆博果尔,时为两岁;永福宫庄妃布木布泰生下了皇九子福临,时为六岁。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