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山河重振GL > 第7章 北返
    靖康元年十一月十六日,鞑靼东路五万大军兵临汴京城下。汴京城池甚大,金人四万兵马草草的围住四个城门,剩余的一万轻骑开始扫荡周边村镇。赵景下诏,命天下兵马速来救援京师。

    两日后,鞑靼西路军亦到达汴京,至此两路合围,鞑靼开始并力攻城。京城七万兵马分五军,登城守卫。同时,兵部尚书向赵景保举一位名叫郭京的市井游民,言此人通方术,可以退敌。赵景大喜,封其为成忠郎,赏赐金银财宝无数。郭京于是招募士兵,不问能力,只问生辰八字,数日后便招齐七千七百七十七人,被钦宗留作后用,甚为优待。

    五日后,康王单骑出现于磁州城外,宗林派人快马加鞭告知京城,康王还活着。消息送到京城,满城百姓欢喜,赵景却险些气炸了肺,可是他也无力追究康王为什么那么命大,反而派出使者,封康王为安国、安武军节度使,让其与河北守将速速救援京师。

    京师危机,天下百姓惶然。宁陵县内,大街小巷依然繁华热闹,众人却神色忧虑,所谈论的都是关于金兵围城的消息。

    一片如临大敌的紧张气氛中,韩澈坐在路边的小茶摊内,悠哉的抿着茶。京城被困,郭京登场,该发生的都发生了,只不知康王现在怎样,按理说消息也该到了。不知道赵易落水是放出的消息,还是真的遇到了金兵,如果这次因为自己这一变数导致康王没有逃脱金兵的追捕,真的身亡了,那又该如何?

    赵氏直系皇族无一幸免,那就要从赵氏宗室里选一个人当皇帝。这样的话选择可就太多了,无论选谁都会有无数人不服,赵氏宗室成员恐怕会争相自立为帝,加上各地揭竿而起自立为王的草寇、手握兵马的地方将领……另一个媲美三国五代南北朝的时期就会到了,那么还用跟着赵凌月做什么,自己干一番事业就得了……

    韩澈正在想着收武将,纳谋士,揽天下英杰,成就一代女帝大业的时候,忽然一个人影猛的摔在她对面的凳子上:“老兄,我和你一桌,不……不介意吧。”

    “……”韩澈想说你都坐了,还问我做什么。不过看此人尘土满面,累得要死的样子,也就原谅他了。

    “无妨,兄台可是从北边来的?可有什么消息?”

    “是,有,有大消息!”小二已经连忙上茶,这人猛的灌了一口茶水,长出一口气,然后吼道:“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康王殿下没死!”

    没死的话,不用形成天下无主,诸侯纷争的情况了,也好。众人呼啦一下围过来,那人开始高谈阔论,韩澈一脸淡定,快速的想着以后要走的路,仿佛那人洪亮的声音并没有响彻耳际。

    “康王殿下出现在磁州!”

    “宗将军快马告知陛下,陛下大喜,封康王殿下为安国、安武军节度使!康王在外面,天下的兵马都有了主心骨,不用各自为战,乱哄哄的在京城旁边瞎整啦!”

    “哈哈,你问我为什么殿下这么命大?那当然是因为殿下不惧鞑靼,潇洒赴金营,其大义感动上天!殿下遭遇金人游骑,逃亡途中,得神人崔府神君赠马,过河后,你猜怎么着?”

    韩澈顿住,蹙眉。

    “那马便跑了,夜间殿下见一崔府神君庙,庙内有一泥马……”

    “噗——”韩澈一口茶水尽数喷在那人脸上,茶水混合着泥土,直将那人弄成了大花脸。

    “……你这小子,哥哥我知道需要洗脸了,你这也不用这么提醒吧!”

    “对不起对不起……”韩澈连忙起身赔礼,旁边的人连忙递帕子的递帕子,叫小二乘水的叫小二,并且催促道:“大哥莫停,再细细的说,怎的知道这只就是驼康王殿下过河的泥马?”

    那人胡乱的擦完脸,嘿嘿一笑:“少年人就是容易大惊小怪,听老哥再讲啊……”

    韩澈哭笑不得的与众人一起听着,要不了多久,泥马渡康王的故事就会被编成评书,在全国流传了。不过这时代还真是充满人文情怀,人与人之间保持着最基本的礼节和友好,和自己那个时代有的一比啊……这样的文明,一定不能让它再受荼毒了。

    韩澈回到院子里,吴芍芬正在指导赵凌月格斗术,两个十五岁的少女一拳一脚,煞是认真。韦氏坐于门前看着二人,刑氏不在外面,估计是因为有身孕在屋里待着。两人见到韩澈,暂且停止练武,韩澈把听到的消息告诉三人。三人直到此刻,才彻底的放下心,康王果然没事。

    于是韩澈道:“既有了殿下的消息,臣明日便出发去磁州,告诉殿下这边也是安全的,让殿下放心。我走之后,有劳吴妹子照顾好主子了。”虽然她们有足够的钱买丫鬟,但这种形势下,还是没有外人的好,只能由吴芍芬一个人辛苦了。

    “韩大哥放心。”吴芍芬轻松一笑。又不是逃亡途中,这里安全的很,她可以应付。

    韩澈笑着点头,与赵凌月对视一眼,赵凌月道:“母亲,我也想去哥哥那里。”

    韦氏不解道:“什么?你去添乱做什么,况且这一路甚是不方便……”不方便的不是安全问题,鞑靼军采取的是直取汴京的策略,河北诸县尚且有很多都没有陷落,京东一带更是安全,加上韩澈的护送,安全是没有问题的。可韩澈虽是下人,也是男人,更有可能是赵易登基后的肱骨之臣,公主与臣子单独行路,怎么说的过去。

    韩澈始终没有告诉刑氏和韦氏自己是女子,刑氏性子羞怯,不怎么熟,韦氏是长辈,又太过严肃。此时韩澈知道韦氏的顾忌,还是说不出真相,于是和赵凌月交换眼神,想让她帮忙说了——可是赵凌月神色悠然,根本不想管,又不是她的事。

    韦氏看着这二人眉来眼去,警惕心大起,虽说韩澈救了她们的性命,可这也是为臣子者该做的事,就这样把她的女儿骗走了?

    两人浑然不知,韩澈还在纠结欲死,赵凌月已经从别的方面劝道:“母亲,我们明日清晨出发,傍晚便可到磁州城,只是护送一路而已……我担心哥哥做的太绝情,不救京师,我想劝劝他……”

    韦氏根本没听进去,只是漠然看了韩澈一会儿,淡淡道:“好,去吧,一路小心。”

    赵凌月大喜,谢过韦氏后便去收拾东西。韩澈也如释重负,这就同意了,还以为要劝好久……

    第二天清晨,两人拜别众人,出发北上。然而二人走的路线并不是韦氏等人认为的从京城东面远远的绕到磁州,而是一路北上,离得汴京十分近,直向鞑靼游骑很有可能出现的地方而去,仿佛在去送死。

    如果韦氏知道还不削了自己……韩澈暗笑,对赵凌月道:“多谢公子信任,此去当有惊无险,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两个时辰后,两人所到的地方已经行人稀少,一片荒凉,处处是鞑靼掠过所遗留下的痕迹,偶尔可见散布于野的百姓尸体。两人打马行走在这里,都压抑的喘不过气,仿佛是走在地狱,而不是齐朝疆土上。事实上也正是如此,鞑靼所过之处,尸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根本就是人间地狱。

    赵凌月神色愤然,数次欲进入村镇看看情况,都被韩澈拦下,说不急于一时,到目的地再看。

    正午时分,二人到了祁鸣山南麓,韩澈松了一口气,对赵凌月道:“赵兄想看什么,便可以看了。不过也没什么好看的,金人到过的村镇还能怎么样……不用去看的。”

    赵凌月脸色苍白,咬唇不语,径直打马,向不远处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庄走去。韩澈紧紧的跟上,也不再阻拦,赵凌月这次没有经历汴京沦陷和被俘的巨大变故,也许看看这惨象,会磨练意志。

    临近村庄,韩澈让赵凌月在后,自己先行。到了村口,两人下了马,已经依稀闻得到血腥气。韩澈想着里面的惨象,忍不住道:“不必去看了吧。”成长什么的,经历国破家亡之痛,必然会成长。

    赵凌月牵马,将马匹拴在桥洞下,韩澈叹口气,随之藏了马匹,和赵凌月一起进了村。

    阳光正浓,却依然挡不住冬日的寒风呼啸,凛冽的风夹杂着血气扑面而来。村中小道零星散着的尸体如她们在路上看到的一样,已经变了颜色,爬满虫蚁,地上的血迹也早已干涸,都已死去多日了。

    赵凌月沉默,不再前进,良久后迈步走到第一户人家前。院门大开,可以看到院中也陈列着尸体,一位老人和一个孩童倒在血泊中,脸上仍然残存着惊慌和愤怒。

    韩澈持剑紧紧跟随在旁,胸中已被怒火填满。两人继续前进,庄内人家无一不是院门大开,两人挨个搜去,仿佛是在期待根本不可能有的幸存者,不过这些人无一例外,早已没有了气息。

    终于,一户人家的院内门前没有了尸体,不过,大概是死在屋中或街道上了。韩澈小心翼翼的持剑挑门,看到的景象却让她呆立当场。

    赵凌月神色冷漠的上前,韩澈赶忙挡住道:“不必看了,走罢……”

    赵凌月推开韩澈,固执的上前。

    只见屋内的土坑上,躺着一具浑身赤/裸的年轻女子,肚子已被剖开,里面躺着一个干涸的婴儿。而她的身上更有遭受凌虐的痕迹,炕下却躺着一个男子,双眼早已浑浊,却依然满面的不甘和愤怒。

    赵凌月怔了片刻,猛然奔出院外,扶着围墙不住喘气,胃中不断翻涌,更多的却是无与伦比的气愤。良久,她狠狠的一拳砸在墙上:“总有一日,我会尽诛金贼,以慰百姓在天之灵!”

    韩澈静静的跟在一边,双眼亦散发着寒意,总有一日,她会直捣黄龙,以雪万民之恨。

    可是这到底都是为什么……以后不要说女真人和汉人,就连不同星球之间的人类都会亲如一家,可是现在异族之间,竟如此……也罢,早有前辈用血的教训证实过,对待主动挑衅的野蛮群体,一定要毫不留情的消灭,否则就是对自身高等文明的残忍。自古野蛮战胜文明无一不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悲剧,对待残忍的一方只能先以暴制暴,然后以高等文明教化之。就像千年前玛雅族人与昂力星球的一战,万一昂力星球的人赢了,那么玛雅人被全灭,将是整个星际文明的倒退,并陷星际于残忍极端的统治下。现在的有些女真人,与禽兽无异,唯有战胜他们,将他们的百姓归于自己的教化中,才不致于产生人类文明的倒退。

    良久,赵凌月眼圈通红,浑身冰冷,声音亦忍不住发颤道:“走吧。”

    二人转身向村外走去,却在这时,村外却传来一阵马蹄声。这个时候不该有这么多金兵,不过保险起见二人仍然藏在了一处小巷内,随时准备撤往后山中。

    不多时,一队身披铠甲,手持兵刃的士兵列队而入,韩澈看了看,正是齐朝士兵的服色。这个时候齐朝的军队什么时候这么纪律严明了,直让她想起了一个将领,不过不会这么巧吧。

    那些士兵军容齐整,面色愤然却并不大声喧哗,井然有序的进入各户中,抬出尸体陈列到街道上一处。两人明白了,这股军队在为百姓收尸。

    二人松了口气,走出去,为首的那将领警惕抬头,见到是两个齐朝少年放下心来。那将领颇为年轻,约莫二十四五岁,五官俊秀,剑眉皓目,面庞刚毅,上前抱拳道:“吾乃陕西制置使麾下部将,奉命前往汴京勤王。两位小兄弟何故到此危险之地?”

    赵凌月上前,抱拳道:“将军有礼了。只因我们二人的亲人在这一带,却已杳无音迅,现在料想金人已经在全力攻城,无暇他顾,所以北上到这里来看看。”

    赵凌月语气悲伤,又夹杂着愤怒,那将领了然,叹息道:“金贼可恶,我大齐必将驱除金贼,还百姓一个安宁。”

    韩澈在一旁看着这二人,忽然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再看看周边有条不紊几百人的小分队,韩澈终于忍不住开口道:“将军麾下纪律严明,比之寻常官军不同,小弟甚是佩服,不知将军高姓大名?”

    那将领愣了愣,随即笑道:“不敢当小兄弟谬赞,在下只是一个小小的部将,管辖这几百人当然容易,让兄台见笑了。既然兄台相问,在下顾启,字长君。”

    居然真的是顾长君!韩澈惊叹,该说这二人果然是天生一对,相遇的引力如此之大么?自己的加入,倒让他们提前认识了。韩澈满眼赞叹的看着顾启和赵凌月,果然郎才女貌,十分般配……

    赵凌月蹙眉,像看神经病一样回看韩澈。顾启咳了一声道:“不知两位兄台尊姓大名?”

    赵凌月拱手道:“无名之辈,赵凌。”韩澈跟着拱手:“无名之辈,韩澈。”

    韩澈话一出口,顾启神色大惊,随即喜道:“韩澈,可是汴京城外刺伤呼延宗弼,夺其印信的韩澈?”

    韩澈反应过来,也是大喜,顾启尚未扬名,只是一个管辖几百人的小部将,而自己已经扬名了,这位当世名将结交的得来全不费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