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山河重振GL > 第2章 乱世
    韩澈在熟悉的眩晕袭来的时候便立刻知道这是在进行时空跳跃——帝国领土的各星系离得十分远,多以光年计,跨越这么远的距离需要宇宙飞船进行时空跳跃。而她在没有坐飞船的情况下有了这种感觉,说明她大概是被什么组织挟持了……

    于是,韩澈做好了充分的迎接恐怖组织大本营的准备,然而这个恐怖组织做的真是太不客气了,不仅没给她准备好说的过去的着陆点,而且以一个被虐杀的俘虏来刺激她。韩澈内心悲凉:老爸,我将为了帝国舍身成仁,在舍身成仁前争取给你传递点有用信息——然而这可能吗……

    韩澈警惕的站起,随着韩澈一动,宗林终于回过神,拔剑上前直指韩澈脖颈:“何方妖人?竟敢惊动殿下。”旁的侍卫也纷纷醒悟,拔刀欲上前,被宗林用眼神制止,只好在原地谨慎以待。

    这恐怖分子说话的口音真奇怪……而且这发须皆白的老人一身古代的武将铠甲,唔,还是齐朝的,这人和自己一样喜欢齐朝,不知道能不能以这个为切入点套近乎得到好点的待遇。不过这人问的话很奇怪,什么妖人,殿下,他不知道自己是谁?这人后面站着一个十八/九岁的少年,确实身着古代齐朝的亲王服饰,这……

    韩澈不答,一双眼睛四处乱瞄,好么,四周全是身着古装的侍卫和百姓,并且都是束发的男子,连一个女人也没有。恐怖组织怎么会这么奇怪,而且这里似乎是大街上,四周林立的也都是古朴的百姓房屋,没有任何现代建筑。该不会是,穿越了吧……

    韩澈欲哭无泪,那么基本是回不去了,她是有多么“幸运”才能摊上这种事……穿越到另一个宇宙需要多么大的能量和巧合啊,就是那些时常在本宇宙时空跳跃的飞船,失事跑到另一个宇宙的可能性也很小,就被她给赶上了?

    一时韩澈陷入与父母亲人虽生离而等同于死别的痛苦中,神色恍惚,泫然欲泣。宗林一直绷紧着神经密切注视着韩澈,此时见她一会儿警惕,一会儿悲伤,觉得十分奇怪,但也不敢大意,见她不说话,又将刀锋逼近道:“你是何方妖人,意欲何为?”

    刀刃冰冷的气息让韩澈回过神,现在还是想想怎么应付当前的局面吧。自己在众目睽睽之下从天而降,看来不是当妖人就是做神棍了,要怎样才能显示出自己是一个毫无恶意且本领高强的神棍呢——

    韩澈还未想完,就被忽然跌进视线的一个人打断了思路。韩澈落点比较低,好多人还不知道里面发生的事,还有很多人在争相挤进来打王朗,其中一个百姓高喊着“什么妖怪,王朗那厮是妖怪老子也打”奋力挤进里圈,噗通一声跌倒在韩澈侧方视野内。众人:“……”

    众人都默默看着那个破坏肃杀气氛的人,唯有韩澈心头剧震。齐朝,严冬,王朗,百姓争先上前欲打之,一个发须皆白的老将和一个年少的亲王!这应该是北齐靖康元年十一月的磁州城吧!

    两个月前,鞑靼大军第二次南下侵齐,其西路军攻下上一次不能攻克的太原城,鞑靼大军已经能够两路合围汴京,大齐气数将尽。

    五日后,鞑靼两路共十万大军便会陆续抵达汴京城下,皇帝会命唯一在外的亲王赵易不必去金营,并封其为河北兵马大元帅,让其率河北兵马救援京师。

    一个月后,皇帝会命妖人郭京率所谓六甲神兵守御宣化门,郭京大开城门自己逃亡,金人遂进城,汴京沦陷,钦宗亲自手捧降书入金营乞降。至此,鞑靼更加骄横,一应供应均向齐朝索取,而钦宗仍抱以鞑靼抢掠完便退兵的希望,大肆为金人搜刮汴京财富,以致于朝廷大员竟无马可乘,步行上朝。

    两个月后,鞑靼要求钦宗再入金营,钦宗一至,立刻被扣押。半个月后,金主下诏,废钦宗及太上皇为庶人。至此,北齐自太/祖开国,到钦宗共九位皇帝,历一百六十七年的王朝宣告灭亡。

    四个月后,鞑靼洗劫汴京及周边城镇完毕,由于其担心接掌不了如此辽阔的汉人江山,会另立齐室臣子张邦彦为异姓新帝,建伪楚政权作为统治中原的傀儡。之后,东路军带着席卷来的大批金银珠宝,西路军押送着赵氏二帝、皇子、公主、驸马等宗室三千人以及宫女、工匠万余人北上。赵氏皇族除康王外尽数被掳掠到蛮夷之地,堂堂公主嫔妃一路被金兵奸/淫,其屈辱简直为历代王朝之最。

    而现在,韩澈穿越到的时间正是鞑靼已经渡过黄河,将要兵临汴京城下的时候。事实上,这个时候帝王若能坚持主战,不搞议和,以汴京城池之坚,加上康王的兵马,是可以渡过这次危机的。然而韩澈仍然觉得汴京已经没救了,以钦宗的优柔寡断,懦弱无能,那些忠心耿耿坚持抗争的臣子也不能挽回颓势,更何况自己一个女子?自己怎么可能有机会参与此时汴京的朝政,钦宗又怎么可能听自己的话。

    然而虽然钦宗不会听自己的话,另一个重要的人却是会听的——天赐良机,让她来到此时正迷惘而急需人才,并且日后会成为皇帝的赵易身边。说起来,刚刚还在此人的陵墓前,现在就站在真人面前了,上天的安排还真是奇妙。而且青史留名的平阳公主赵凌月,自己也是有缘一见的了!

    韩澈看着历史上鼎鼎大名的老将宗林,并不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装做万分疑惑的轻声说了一句:“奇怪,师父不是说将我传送到有帝王之气的人身边辅佐他么?怎的不是皇宫,而是这个鬼地方。”话一出口,宗林立刻脸色大变。

    韩澈这话说的极轻,除了近距离挟持她的宗林,任何人都听不到。宗林思量片刻,果然不敢隐瞒,使个眼色让一个侍卫替他用剑指着韩澈,自己退到赵易身边,附耳说着什么。赵易听罢,也立刻神色大变。

    韩澈默然站立,看着这个因上一次主动出使金营而拥有十分的声名,将来却会一路逃窜,万人鄙视的逃跑天子。年轻的亲王神色冷峻,身着亲王的正式服色,白衣为里,绛纱为袍,正带着探寻的目光打量自己。韩澈仔细打量片刻,假装突然大吃一惊。

    赵易笑了笑,和宗林又商议了几句,宗林便再次上前,朗声说道:“此人来路不明,着令收押磁州府衙,严加看管!”

    收押磁州府衙,而不是跟随康王北上。韩澈内心笑了,赵易已经决意留在磁州,他果然在这里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侍卫应诺,便有人上前欲来拉扯,宗林淡淡道:“不可造次。”侍卫们便收剑,走到韩澈身边伸手道:“请。”

    韩澈迈步,众人都伸长脖子看着这妖孽或者仙人,只见此人潇洒飘逸,目光澄澈,面庞柔弱却丝毫不惧严寒,寒风中穿的甚是单薄,果然有神力或妖力在身。从天而降这种事,绝对可以称得上惊天要闻了,要不是现在正是与鞑靼交战的紧张时刻,陛下没有空闲,这种事恐怕会惊动到天子那里吧!

    想到与鞑靼的战争,众人终于想起来在街上的目的,于是纷纷大声道:“奸贼已死,请殿下不要再去鞑靼军营了!”

    赵易心中喟叹,罢了,就算不去会招致朝廷降罪也就这样吧,如果自己一去不回,恐怕自己的母妹妻儿享受着用此换来的荣华富贵也不会开心。于是赵易大声道:“好,众位百姓,本王便听诸位之言,暂且留在这里!待寻得机会,誓杀金贼,为陛下分忧!”

    众百姓见目的达到,又打死了一个奸臣,终于心满意足,齐声欢呼。赵易又安抚了一会儿百姓,待激愤的人群散去后才骑马往回赶。

    另一边,韩澈被请上了一辆马车,很快便到了磁州府衙。侍卫径直将韩澈带到府衙内的某个不算简陋的偏房中,便退到房门外把守。室内炭火熊熊,温暖如春,韩澈寻了个椅子坐下,便开始发呆。一路上已经想好了对策,此时再没有可以分心的事,韩澈不由自主的又想起了另一个世界的亲人——自己这样消失,他们一定会非常着急吧。

    不知过了多久,门外传来侍卫行礼的声音,韩澈赶忙收了悲色。门随即开启,赵易走进来,转头吩咐想要跟进来的侍卫退下。侍卫神色担忧,然而还是退了出去,韩澈暗笑,赵易的武艺可是比这些侍卫好多了,跟这么两个侍卫进来也没用。可惜,在重文抑武的时代唯一热爱习武,敢于赴金营的皇子,最后竟成了逃跑天子。

    韩澈起身,躬身抱拳:“参见殿下。”赵易笑道:“不必多礼,先生请坐。未知小先生高姓大名,师从何处?”

    韩澈并不坐下,勉强理解着奇怪的发音,用着在对方眼中同样奇怪的口音说道:“姓韩名澈,清澈的澈,无字。师从天水岛。”把首都星球天水星作为学艺的“仙界”也没错,且天水星身处茫茫宇宙,犹如汪洋中的岛屿,唤之“天水岛”来忽悠人,有意境。

    赵易惊疑道:“天水岛,与我赵氏皇族郡望天水郡可有关联?”

    “关联是有的,说来话长……不急于这一时,待天下安定,当慢慢告知殿下。”韩澈忍住了扯皮的冲动,草草带过,这文诌诌的对话真是太不适应了。

    赵易笑了笑,此人故弄玄虚,刚开始说的“辅佐有帝王之气的人”多半也是故意为之,要引起他的注意。不过人家有故弄玄虚的本钱,众目睽睽下从天而降,不会说官话却又气度非凡,不像是目不识丁的地方平民,或许是在哪座山上隐居之人刚刚入世也说不定。却不知道此人是否有真本事,也该试一试了。

    于是赵易问道:“先生以为,本王该不该去金营?”

    韩澈笑道:“自然是不去的好,不去的话顶多被朝廷怪罪,去了却有一生陷在北国苦寒之地的可能。更何况,不去也未必会被朝廷怪罪。”

    赵易奇道:“为何?”

    “鞑靼两路大军已经渡过黄河,汴京富贵就在眼前,他们怎么可能贪图小小的金钱、领土便宜,就此返回?上一次,鞑靼西路军不能攻克太原,东路军尚且兵临汴京城下,这次能够两路合围,又怎么会中途议和?此时议和,多半是想令朝廷掉以轻心,五日内,鞑靼军必然再次包围汴京。到时候陛下召集各路兵马勤王,须得有一个统领,殿下身为唯一在外的皇子,是号令这批兵马当仁不让的元帅。”

    赵易的眼神倏然亮起,韩澈继续道:“若汴京解围,殿下领救驾大功,陛下就算忌惮殿下,也多半只会收了殿下兵权好好抚慰。若汴京沦陷,殿下身为唯一幸免的皇子……”

    韩澈没有说下去,答案显而易见,赵易会是唯一有资格继承大统的人。真正的天命在身,只要在外面待着,什么也不用做,皇位自然就是他的。

    赵易豁然开朗,起身抱拳道:“听先生一言,茅塞顿开,若本王能……渡过此次危机,定不负先生厚恩!”

    韩澈赶忙还礼,赵易连声道谢,请韩澈坐下。两人落座,赵易面上喜色过后,却又现出担忧的神色。韩澈心知肚明,于是再度拱手:“在下愿前往汴京,救出殿下的母妹妻儿。”

    赵易犹疑道:“不好办,母亲身为后妃,连皇宫都不能轻易离开,更何况……”

    韩澈笑道:“不妨,我有一计,当可无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