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穿越到穿越文里 > 第二章(偏心、露马脚)
    白翠翠虽然也对原主的遭遇深表同情,但却也没到为了她“感同身受”的地步。可不知道为什么上天就是给了她这么一个“舍己为人”的安排。

    “天啊,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呀,居然会这么倒霉。”白翠翠自从接管了这具身体后,这5天过得可真是比过去二十年来过的都“精彩万分”,这还不仅是生活上吃、穿、用的差了很多,最倒霉的事多了一帮子的极品亲戚。其中就属原主的奶奶白高氏段数最高,这一天到晚的不闹上几回,她就不舒坦,不信你听这会子就有开始了:

    “人都说养儿防老,养儿防老,可为啥老婆子我的命就这么苦啊!”院子里,白高氏一边摔着木盆,一边扯着嗓子干嚎着,顿时引得乡里乡亲的都驻足观看,“这原以为,人老了就能享享清福,可没想到自个儿都还没受用上,可人一个小丫头片子反而整天窝着享受起来了。”

    “就是就是,这家里上上下下的哪里不需要忙活,整天就知道偷懒。”二婶小高氏也帮腔道。“本来家里就没几个钱,还整天就知道买药吃药,这是要吧家底都败光啊。”

    闻言白高氏说的更起劲了。于是当着众人的面便巴拉巴拉的数落个不停,那样子仿佛她口中的人不是她孙女,而是她仇人一般。。。。。

    最后还是白老爷子出来了,才就此作罢。

    当然要说这白高氏此人偏心,那可还真是偏得没边了,单说这次原主的事,虽然原主是有错,但那也是条人命啊,更何况那是自己的亲孙女,居然看到原主血流不止的模样后,还一脸嫌弃地说出

    “这种丢人现眼、败坏家门的东西,死了算了,还理她作甚”并对于白父和陆氏要求送白翠翠去就诊一事,更是多加阻挠,且扬言道

    “你们以为咱们家是开钱庄的是吧,怎么着,看大夫不要钱啊。”

    “我可告诉你们,要钱没有,想要命的老婆子这条拿走”说罢,更是一下子坐在地上,哭着喊着白父没有良心,不孝顺她这个当娘的,可怜她当初一把屎一把尿的把他拉扯大等等诛心的话。反正在她眼里除了老二一家其他人她就没在心上过。

    可同样是请大夫,只是换成老二家的白小虎,她就呼天抢地的连嘴都急的上火了,还非要白父放下手中的活,不准他先把菜送去县里酒楼,定要白父专程陪她带白小虎去看大夫,还说什么“我让你办点事你都要推三阻四的,你媳妇叫干啥就干啥”“果然是有了媳妇忘了娘,早知道当初就不该把他生下来”等等,结果喊了一会儿见白父一直不作声,便又骂白父是个不孝子,就会处处忤逆她,这是要把她气死什么的,最终使得白父不得不推了手头的事陪她给白小虎去看病。

    当然,这并不是指说白父当时不该陪着白小虎去看大夫什么的,只是这其一,尽管说在古代随便一个感冒也许就有可能会要了人的命,但那也不过是一个说法罢了,如果都是向这般说的那样,那难道古代的人就都不用活了吗?更何况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穷人自然有穷人的活法,谁家没有备上一两块生姜或是几把怯寒的草药呢?

    其二,不说那时白小虎病得并非是很严重,可就算是严重了那也有他爹白大贵在啊,又哪里需要轮到白大富这个当大伯的来代劳,更何况家里的钱财基本上都是由白高氏和白老爷子在管着的,

    其三嘛,做人自然要有信用,做生意亦然,况且对于玉溪村的大多数人家过得是什么日子,大家都是清楚的,而白家当初要不是白父擅长专营,搭上了县里百福楼的关系,能够在乡下把收购的新鲜的果蔬卖给酒楼,好从中赚一些差价,就凭家中那几亩田地,说不定现在白家可能连一碗糙米粥都吃不长久。可就是如此,当初白父不是什么也没说,还是依了白高氏的话去做吗。。。。。

    当然,越是这样,两相对比才更让人觉得心寒而已。所以事情闹到这,最后白老爷子才不希望因为给白翠翠看病一事,跟长子离了心,起了什么分家的心思。因而阻止了白高氏的胡搅蛮缠,发话让白翠翠去看大夫。不然的话,我想就是刚刚穿越而来的白翠翠,恐怕也要立马就到地府去跟阎王报到了!

    其实,家里的情形白老爷子心里也是清楚的,虽然老二比较孝顺(呵呵,是吗?),但却不是个有本事的,而老三呢,确实是老实本分,可凭他那个性子也就是个种田的料,这要是年景好倒罢了,万一遇到个荒年,那么大的一家子又怎么养活得了?这最终不还是得依靠老大吗,所以就冲着这个,纵然平时老大这两口子闹腾了点,那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过去了。(显然,在白老爷子的心中,白父和陆氏的做法在老爷子看来也是不和他心意的,对此,也只能说,果然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只是相对于白高氏的做法,白老爷子的显得更加高明些罢了。)但事情真的都能如白老爷子的意吗。。。。。。

    尽管白翠翠对于自己穿越到这里一事不能释怀,但无论如何是人就总是要生存的吧,她总不能就因为这样儿就要死要活的吧,当然,那也不能说她不怀念在现代的亲人朋友,只不过可能是她这个人的适应力相对于他人来说比较强吧,如果这样闹一闹就能让她立马穿回去的话,她当然会闹,但这可能吗?与其那般要死要活的样,还不如就此接受呢。所以尽管她心里还是感到难过,可面上却已经能够微笑着面对一切了。

    于是,在忍受了白高氏整整五天的指桑骂槐,或是那时不时就把锅碗瓢盆弄得“哐哐”响之后,当即乘着伤势好了些,便立马就起身了。

    “白翠翠”的家位于大山脚下的,虽然树木很多,周围景色宜人,平时去山里摘野菜、蘑菇或割点猪草什么的倒是很方便,但相对的离村头通向安平县的路自然就远了些,而除了她家之外,也就只有3、4户人家,要知道玉溪村虽然贫困了点,但也是有五六十户人家的中型村落。“白翠翠”家是祖孙三代同堂的,所以,尽管看上去除了平时吃饭和会客的堂屋,以及一间厨房和杂物间,居然还有六七间屋子,不知道的还以为白家的日子有多么好呢,

    但其实,白家除了白老爷子和白高氏外,老大家就有五口人,老二家五口,老三家三口,总共十五口人,可想而知那六七间的屋子就算不得什么了。

    而白翠翠平时都是和其他三个姐妹住一屋的。于是待她起身,在狭小的屋里借着黎明的微光,穿好衣服后,便出了屋子在前院的井边,取些水洗漱后依着记忆绕过堂屋找到厨房,便走了进去。

    “娘,三婶,我来帮你们吧。”看到在灶间忙碌的陆氏和李氏,白翠翠立马出声说道。

    “怎么这么快就起来了,你身子都没好利索,赶快回去歇着”陆氏看着已经坐到灶头烧火的女儿,一边手上忙活着,一边对着女儿喝道。

    “翠翠,你娘说的对,你身子还没好全能,待会儿又病倒了怎么办”李氏听到大嫂陆氏的话,抿了抿嘴,赶紧表态道“左右我和你母亲忙得过来,你还是再去去歇会吧。”

    听到李氏的话,陆氏只是隐隐地挑了挑眉,便接着说道:“你娘我还没死呢,轮不到你在这里瞎操心。”听到陆氏的话,李氏更是把头垂得低低的,似是没听到般,转身到门后提起木桶就准备去喂猪了,

    虽然陆氏说的隐晦,但白翠翠知道她指的是这几天白高氏的所做作为,因此,怕是她为了这个才起来的,虽然也是有这些因素,但也

    “不是,我就是觉得躺了几天,骨头都躺酥了,想着起来活动活动。”

    闻言陆氏也只能瞪了女儿一眼,说道:“怎么让你躺着还委屈你了不成?哼,我呀,看你也就是个劳碌命。”说罢,便又从灶边的架子上往木盆中捞起一把青菜,一边放在菜板上熟练地切着,一边对白翠翠继续说道“你看看那些个大户家的小姐,哪一个不是娇生惯养的,怎么不见她们因为这个,就弄出病来的?”

    白翠翠听到陆氏打趣她的话也不在意,从身后赶忙又塞了些稻杆到灶里去,抬起头对陆氏笑道:“我哪能跟人家比啊,她们是大小姐,我算什么,不过就是个村姑罢了。”听到女儿的答话,陆氏倒是有些吃惊了,就连炒菜的动作都停下了“你以前不是最听不得别人说你是个泥腿子吗?怎么这会自己就说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