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一草一甘露 > 正文 第六十一章 家庭矛盾 对错实在难断清

正文 第六十一章 家庭矛盾 对错实在难断清

 热门推荐:
    ( )    真是一个多事之秋。( )

    刚刚缓和了与杜家的矛盾,乣妹与姑妈曾氏又拉开了婆媳大战,弄得吴瑞德要跟养育自己多年的养父母翻脸。这场家庭矛盾的爆发,看似来得突然,实则隐患已久。

    吴之明与妻曾氏早年育有一女,名唤吴瑞芬,天颖聪慧。后来生的几个小孩都一一夭折,吴之明膝下无子,封建的思想催动着他们夫妻,迫于无奈才收养了年幼就遭遇父母双亡的刘有,改名吴瑞德。希望刘有长大以后感恩戴德。

    刘有自打进入吴家,每天天一亮就得起床,上山放牛割草,晚上回来还要磨面,苦活累活一览包干,实际上就一免费的仆人而已。而年长一岁的姐姐吴瑞芬却每天背着书包上学,享受着千金小姐般的待遇,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吴之明对待亲生女儿跟养子的双重标准,村里人都看在眼里,明在心里。

    对于刘有来说,只要能找到一口饭吃,再怎么苦怎么累他倒也无所谓,谁叫自己不是人家亲生的呢?两种待遇倒也在情理之中。可是吴之明是个死爱面子之人,他既不想让别人说他虐待养子,又不得不防着刘有。平日里走亲访友,吴之明都故意将刘有带在身边,他要让刘有变成一个彬彬有礼,言听计从的乖儿子。

    吴之明自认知书达理但却不肯让养子学文化。因为他得防着养子有一天会变心不跟他姓,殊不知这种防备所积累的是一股子怨气。倒不是说刘有忘恩负义,只是如今他与乣妹还没有孩子,二老就开始信神信鬼,整天胡乱猜测,还对乣妹故意刁难,搞得家里乌烟瘴气的。刘有实在难以忍受。

    曾西北原想劝说姐姐家和睦团结,不料被八姐当面打脸,说他不会教女儿。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曾西北还是头一回做。可是事关女儿的幸福,他又不得不出面管。结果自己被弄得灰头土脸的回了家。

    “你八姑妈太过分了。竟然当我面说我不会教乣儿,她不知你们的娘走得早,乣儿当时只有半岁,能养活她,已经是菩萨保佑了,我要怎样教她嘛!要不是看在那几年接济过我,我会把女儿许到他家?”曾西北一回家就一肚子火。

    “爹啊!我都说了。人家的家事叫您别管,您又不信,这倒好,连姑妈都跟你闹开了。”曾济荣道。

    “不管?你妹妹在他们家呀!既是婆媳又是姑侄。整天吵架这像话吗?”曾西北道。

    “您都说了,乣妹是姑妈的亲侄女,她还能吃了乣妹不成,家屋之事,吵吵就过了。”曾济荣道。

    “过?恐怕过不了了。瑞德已经跟乣儿搬出你姑妈家了,还有啊!瑞德已经改名叫刘有了。我看是跟你姑父他们彻底闹翻了!”曾西北道。

    “啥?搬了?那他们住哪儿?您不是说您去了能阻止吗?怎么会这样呢?”曾济荣道。

    “阻止个屁啊!你姑妈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乣儿身上,我能说啥?还有你姑父,还说知书达理,他就一老顽固。不但不说好的,还在我面前大骂你妹夫是畜生,我看他比畜生也好不了多少。”曾西北道。

    “那乣妹她们搬出去究竟住哪儿?”曾济荣开始紧张妹妹的处境,毕竟兄妹连心,从小相依为命,本以为只是闹些小矛盾,不想会这么严重。

    “能住哪儿?住你姑妈家后山的山洞。”曾西北道。

    “什么?住山洞里头?这什么年代,去住山洞?不行,我得把这事告诉我大哥。姑父也真是的,当初非要高红大马的来接乣妹,如今竟把乣妹逼得要去住山洞?他现在就不怕人笑话他了?”曾济荣道。

    “你妹夫都改回刘姓了,你姑父怎么还会让他们住在你姑父家里呀!你跟你大哥说了也没有用,你大嫂就快生了,他能回得来吗?他回来也无济于事,再说了,在你姑父姑妈面前,你大哥说话的分量能比你爹重?”曾西北道。

    “不是啊爹!我是想,现在妹夫他们搬出姑父家,嫁妆可能还允许搬走,但以姑父的性格,一斤粮食也不会分给他们的。我想跟我大哥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让乣妹跟妹夫回来住他的房子,反正我大哥的那屋子也一直空着嘛!”曾济荣道。

    “还是我儿想得周到,不能让你姑父唱高调,把我的女儿撵出来了,别以为就能饿死她。此事不用跟你大哥商量,爹可以做主。把乣儿跟你妹夫接过来,先借些粮食给他们吃,让他们在后山开一片地,来年就能养活他们自己。”曾西北道。

    “妹夫跟姑父真的没有和好的可能了?”曾济荣问道。

    “不可能了。”曾西北道。

    曾济荣原本只是想,妹夫跟姑父也许只是一时赌气,先让妹妹跟妹夫回来住一段时间,等双方气消了,有可能还回到姑妈家去。见父亲说得如此肯定,看来还得为妹妹多打算一些。如今不光是大嫂要生孩子,自己的爱人李素素也正怀着第三胎,往后就会减少重活,自己的负担也不见得轻松。

    乣妹跟丈夫刘有搬出吴家,开始了自己的艰难生活,对于哥哥的好意,夫妻二人先是感激,但碍于娘家人面子,怎么也不肯搬回后家住。只是跟两个哥哥家借些粮食来度日。曾济荣知道光靠粮食怎么能生活,于是又借给妹妹一百块钱,让妹夫能够油盐齐备。

    说来也奇怪,在山洞里住了几个月,乣妹就有了妊娠反应,整天想吃酸的。刘有对乣妹体贴入微,可谓百依百顺,照顾有加。到山上摘野果,到曾济荣家摘未成熟的桃李。

    素素也是身怀六甲,但对酸辣食物毫无胃口。看见小姑子对酸啾啾的果子狼吞虎咽,担心她会吃会身体。

    “乣妹,您能不能别吃得这么难看啊?这都没熟,你吃了不怕闹肚子啊?”素素道。

    “不会的三嫂,你看着这些不想吃吗?我不吃就会流口水。我听人家说酸男辣女,看来我怀的是男孩。你怀的是女孩吧?我就是要拼命吃,生个儿子出来气死那两个老鬼,敢说我不会生。我吃......”乣妹在嫂子面前一点也不遮掩她那不雅观的吃样。

    李素素也听过酸男辣女。虽然她知道小姑子说这话不是针对她自己,但说着无心。听着留意。素素前两胎生的都是女孩,要是这一胎也不能生男孩的话,她觉得会很对不起丈夫。

    为了让女儿过得好一点,曾西北就喝令刘有两口子搬到曾济元的屋子里住。让乣妹跟着素素一起养胎待产,刘有就跟着曾济荣一起跑些小生意,等庄稼成熟了,就帮着收割。

    吴之明老两口听说乣妹一般出吴家就怀上了孩子。气得七窍生烟。

    “气死我了,这小丫头一出咱家门就有了,难道真是跟我们相冲?”曾氏道。

    “冲啥?这都怪你,整天说人家不会生。结果把德儿也得罪了。白白养了他十几二十年呐!”吴之明道。

    “哎!早知这样,就好好的说了让他们到山洞里去圆房,咱们就能抱上孙子了。”曾氏道。

    “不是你的就不是你的,就拿德儿来说,我们养了他这么多年。最后还不是变成白眼儿狼。”吴之明道。

    “要不,你去跟他舅舅说,咱们之所以吵架,是因为找神婆看出来的,这样他们夫妻才能有孩子。现在既然怀上了。就回来养着。”曾氏道。

    “要说你去说,我才懒得说。芬儿不是马上就要结婚吗?想抱孙子,就得报自己的亲孙子。”吴之明道。

    “芬儿生的孩子,再亲可也不姓吴啊!说说,没准儿他们能回来,我知道,德儿还是很有孝心的,就是乣妹太横了。”曾氏道。

    “别再贪便宜货了,你将人家改姓吴,人家迟早也会改回去。只要是亲孙子,就别管他姓什么了。”吴之明倒是想开了,自从刘有改回原宗,他对于奇货可居,借子传承这种事已不抱幻想了。

    曾西北的八姐硬是厚着脸皮来找曾西北商量。说前些日子是自己说话无礼,恳求弟弟原谅。并央求弟弟说服乣妹他们回家,为吴家留一脉,以后和和气气的过日子,等她跟吴之明百年之后,刘有要改回原姓他们也无话可说。

    “姑妈这是多余说的啊!到时候您人都不在了,就算您有意见,您还能说话吗?”曾济财道。

    “怎么不能说,起码我在阴间可以保佑他们,如果他们不回家,我跟你姑父真是伤心,养了德儿这么多年,难道真要鸡报(孵化)鸭子空欢喜一场?”曾氏说着就痛哭流涕的,想以此博起同情。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啊!事情都到了这一步,我也不好跟乣妹两口子说什么?我去劝你们的时候,还被你骂我教女无方,当然了,乣妹她娘死得早,还以为乣妹养不活。我一个当爹的,就这么一个闺女,他的性格全随了我。刀子嘴豆腐心。你们来接乣儿的时候我就说过,乣儿不懂事儿,姐姐跟姐夫得多担待,姐姐既然担待不了乣儿,又何必强求。”曾西北句句说中要害。

    “这都怪我呀!是儿媳妇,又是亲侄女儿。我以后一定会好好担待她的。”曾氏道。

    “姑妈就别在这里装可怜了,您说我们走出吴家就会饿死,但现在我们还活的好好的,让您失望了。”乣妹挺着个大肚子走了过来,刘有跟曾济荣都没在,曾济财也是听说姑妈来了,才来弟弟家来看看。

    “乣儿,你不要再说这种话了,做不成婆媳怎么说她也还是你姑妈,不能没规矩。”曾西北道。

    “是,爹!姑妈,以后咱们就这种关系,我觉得很好啊!这俗话说得好啊!‘姑妈当婆婆,赛过活阎罗。’”乣妹还是不依不饶的一口尖酸话。

    “够了!乣儿,你还说?”曾西北道。

    “怎么不说啊!爹,反正都被姑妈说我没教养了,说一句,说一百句,也最多还是没教养,姑妈,您说对吧?不过姑妈跟姑父大可不必低声下气的来把咱们分家的事又拿来旧事重提,我爹说得对,怎么说您也还是我姑妈,小时候全靠你们家那几斤米,我才能长大。将来您跟姑父百年之后,我们同样得给您披麻戴孝,刘有是你们养大的,自然会给你们扛帆(当地道教葬人所用,一般由儿子扛)的。”乣妹道。

    “那你们是不打算回家咯?”曾氏道。

    “您说呢?”乣妹道。

    姑侄之间的隔阂,始终无法化解,好在新亲不成老亲在,之后大家谁也不愿意提起这件事。至于当初的谁对谁错,实难断清......

    ps:

    欲知后事精彩,敬请期待......

    求收藏、求订阅、求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