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七棺童子 > 第227章 楼兰下沉
    第227章楼兰下沉

    刑台三丈宽,两丈长,用漠北黄岩垒建。露天刑台,经历风雨侵蚀,凹凸面生长的青苔早已干枯,只剩下点点斑迹。

    “这座刑台,少说有百年岁月!”何夏抚摸着黄岩,喃喃自语道。

    何夏顺着刑台,目光移到石柱上。石柱并不粗,一人就可环抱。

    石柱旁女子,历经几十载,只剩下皮包骨,她紧紧守望着天空,枯指死死抓住石柱,试图依附石柱向上挣脱。

    干尸表情复杂,有悲伤、有期盼,有失望……光一张面孔,就囊括万千钟态。

    何夏在石柱和干尸上,发现两个细微点。女子眼窝下,有血痕。只是,苍茫岁月席卷,血痕化成毫不起眼的棕红线,红线滴溅石柱上,不知什么原因,残存了下来!

    何夏凭借这点,断定干尸女子不是被人刻意搬上刑台。

    悬疑、神秘、一切透着古怪!

    楼兰不知什么时候,俨然成为空寂死城,只留下干尸女子,不得不说,此事太怪了!

    突然,何夏有所触动,伸手抚摸了干涸的血迹。

    “血迹!这……”何夏想到什么,没等他细细思索。石柱下方震耳欲聋。

    这声音和地震轰隆极为类似。

    突然,何夏见到平生最恐怖的一幕。

    干尸女子黑洞洞眼窝,竟朝外涌着鲜血。没错,是鲜血。

    何夏以为看错了,不由朝石柱旁靠了靠,一股血腥味扑鼻而来。

    鲜血按照以前轨迹,再次流到石柱上。

    石柱上方,一行字迹,在血液的浸染下,突显出来。

    “你来了!即便知道,又能改变什么?与你息息相关的故事,早已是过往,就让风沙掩埋这一切吧!掩埋吧!”

    何夏读着石柱上文字,心生莫名伤感,这是一个绝望之人,临死前绝笔。

    到底是谁留下的?

    不容何夏多想,石柱上文字被鲜血浸泡后,自行溶解消失!

    最后只剩下“掩埋”二字!

    骤然间,何夏心底萌生不妙感觉。他紧握卦币,随空一扬,任凭卦币落地生象。

    何夏扔了数次,将卦币内容组合在一起,终于清楚那不妙的感觉来自何处!

    何夏大叫一声,连忙朝玉门关外跑,口中念念有词:“楼兰再度掩埋风沙中……这是从沙中淘出的死城!”

    何夏刚跑几步,身后轰隆声不绝于耳。何夏不敢回头,生怕耽搁逃跑的时机。

    没错,事实正如何夏推演的一样,楼兰要沉寂地下。

    楼兰四周,沙石激涌,如水浪般将楼兰包裹其中,此时,灰尘弥漫,能见度极低。

    何夏清楚感觉到,脚底沙石不安分的躁动。

    何夏不由得加快脚步,心中默念着:“千万不能埋在这里,千万不能埋在这里!”

    不知是何夏祈祷起了奏效,还是何夏身手敏捷,前脚刚踏出玉门关,随后,玉门关直接下坠,仿佛被某种引力拉动,向地心降落。

    楼兰原来的遗址,自然被风沙抹平。

    何夏一直闷着头,朝关外远行。直到,身旁沙雾淡了,何夏才停歇脚步,转身回望。

    身后,那一片黄沙,早已没有楼兰的踪影!

    何夏不敢想象,一座几万人城楼,转眼间,湮没沙土中,这真是人为的?

    沙雾清明,天空豁然,何夏站在原地,一遍遍回想刚才发生的一切。

    如果何夏所猜不错,楼兰的沉没,与他脱不开关系。石柱刻字之人,似乎正等着何夏的到来,然后一并将他掩埋到金铄黄沙中。

    殊不知,何夏已是占者,预测未来,勘测过往,早就不是什么难事。

    何夏暗自庆幸,反而是“占者”身份,保住小命!

    何夏不信邪,不管付出什么代价,一定推演出谁要加害他!

    何夏满腔愤怒,几乎失去理智,随空抛洒着卦币,推演有关楼兰的一切。

    此时,何夏违背了促局者中心法则,用理智分析卦象。因此,连卜了几十卦,何夏一无所获。

    心头戾气散尽,何夏恢复平静,联想刚才行径,不禁哑然失笑,刚才一幕,如果让神秘女子看到,没准嘲笑一番。

    一个连中心法则都把握不住的促局者,如何在大局中,淡定的运筹帷幄?

    突然,何夏感觉脑子一震,心底有所触动。

    按照特殊轨迹,想起在梦府,那几行深奥的话语。

    “你来了!不枉老夫助你一场。不要怨恨老夫的决定。梦使,她在等你!”

    “是他?梦褚?”何夏发现,这个推测不切实际。他与梦褚只是梦府见过一面,再此之前,两人毫无交集,虽然梦褚看起来,与记忆中某些人出奇相似。

    何夏始终搞不明白:梦使,她在等你!这句话真正含义。

    何夏没能将楼兰死亡,引渡到古塞城县衙、富家,不免有些失望。

    小小失败,并不影响“促局者”穷尽心思,掌控变局。

    北疆死亡,最开始从楼兰传出,到达漠河城。

    漠河城、楼兰、古塞城互成犄角之势。

    漠河城是宗派信仰地,全城十几万百姓,百分之六十信仰的宗教。

    中土盛名的道教、佛教在漠河城很难立足。反而是本土教宗,风靡一时。

    漠河城最有名的是:鬼师教、圣母祠、古尸宗。

    三派实力旗鼓相当,漠河城中虽然还有其他教派,大多成为三教附庸,任三教随意差遣,大多担负替大宗教拉信徒。

    说也奇怪,古尸宗三年前立派,按道理说,只能算上三流教派。

    没有想到,三年时间,古尸宗青云直上,门下信徒数以万计。

    古尸宗一跃成为漠河城实力超群的教派,甚至可以和鬼师教、圣母祠叫班。

    三派为了争夺信徒,明争暗斗不断,在壮大门派上,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这三门,异常神秘。在漠河城民眼中,宗教之人,都是土洞爬鳖,披戴着黑斗篷,神秘兮兮的。

    北疆大范围死亡,漠河城无从幸免,可是,死去的大多是普通百姓,信徒反而平安无事。

    这个节骨眼,三教再度兴盛,普通百姓相商加入哪个宗教。

    自然,也有一些小教如雨后春笋般浮出,然后以漠河城为中心,朝四面八方蔓延。

    本文来自看书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