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绝代吕后:惊世传奇 > 183.第183章 最后的送别
    刘邦一再追问我画中女子的下落,他就想弄清楚这世间到底有没有如此绝丽的女子,被他的一再追问,我有些恼火了,愤怒地朝他吼道:“告诉你,她就是阿房宫的女主,始皇帝的爱妃,姈贵妃娘娘,她的心已经随始皇帝长埋在了骊山,再也不会心仪任何男人,只有始皇帝才配得到她的爱恋,千年万年……,像你这样薄情的人不配拥有!”

    刘邦惊恐地望向了我,着实被我这失态之举所震慑,他没敢再往下追问,我气呼呼地招来了所有的大臣,当着众臣的面向他询问了宰相的接替人选。

    “皇上,曹参之后,宰相的人选可选何人?”

    “王陵可以,陈平辅助。”刘邦答道。

    “那么继二人之后,谁又能担当此任呢?”我接着问道。

    “周勃可以,他忠诚老实,可先担当太尉一职。”刘邦接着答道。

    “那周勃以后,又有谁可担任呢?”我再次问道。

    刘邦听我又问他宰相的接替人选,有些不耐烦地喊道:“到那时,你我都不在世了,还操心那么多干嘛,你还能辅佐盈儿一辈子吗?”

    想一想,刘邦说的也有道理,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他又不是先知,上哪还能任命宰相的人选呢,我识趣地闭口不问了。

    刘邦强撑起身子,命人牵来了一匹白马,取血于酒中,逼迫大臣们歃血为盟,并下了最后一道圣旨“非刘姓者不能封王”,强迫大臣们喝下了血酒,他才满意的卧于榻上。

    待众臣散去,我屏退了所有的宫人,寝殿内就只剩下我夫妻二人,我没好气地对刘邦说道:“刘邦,你到死还都紧护着你的江山,令我吕雉佩服不已,你死后,这江山你还说了算吗?难道我吕雉还能去霸占自己儿子的江山吗?你真是多此一举!”我不屑地瞟了他一眼。

    刘邦拉过我的手,让我坐在了他的身边:“姁儿,你别误会,我这样做都是为了太子着想,你想想,我们初定江山时,封了八位外姓王,多数都要造反,还是一家子的人可靠些,盈儿生性太过仁慈,你总不能一辈子都辅佐于他,待你也老去了,还有谁能控制住这些外姓王的反心。”

    我听刘邦这样一说,心情平复了不少,见我不再怒气冲冲,刘邦又搬出了无赖的脸皮,又向我询问道:“姁儿,你说画中的女子已随秦皇陪葬了,你认识她了?能和我讲讲她的故事吗?世间真有如此绝丽的佳人,没能一睹她的芳容,真是可惜了,秦皇真是好福气呀!”

    说着,说着,刘邦又将他的脸贴向了画中的女子,那深情的模样,倒还真像个痴情的人,他的这一举动,让我不禁大笑出声:“刘邦,如果画中的仙子就站在你面前,你会怎么样呢?如果她再能给你跳支舞,你又会怎样呢?”

    刘邦诧异的眼神中有了神色:“如果这一切都能实现,刘邦我这辈子就知足了,死而无憾了!可惜我没这个福分,姁儿你就不要拿为夫的寻开心了。”

    “凡事皆有可能,也许众里寻她千百度,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皇上你去桃花林转转,说不准会有偶遇也不成。来人,送皇上移驾桃花林。”我喊来了宫人。

    “诺!”只见几个宫人将皇帝刘邦抬到了龙撵上,抬起就走,刘邦有些疑惑的喊道:“姁儿,你这是要干什么呀?”

    “送你去见画中的仙子去。”我回答道。

    “姁儿你不要闹了,这宫中哪里有什么仙子,别再折腾我了!”刘邦几乎哀求的说道。

    我没再理会他,命人一路将刘邦抬进了桃花林,命两名乐师在桃花林外候命,下令任何人不许踏入桃花林半步,违者就地正法。我换上了一套粉红色的蝴蝶舞裙,梳妆了一番,竟自走进了桃花林。

    刘邦看到我这一身的打扮,忽然笑了起来:“姁儿,别闹腾了,这些年为夫也不曾看你跳过舞蹈,还不如宣戚姬来跳呢,我知道姁儿的这片心意就知足了,我们还是回宫吧!”

    “刘邦,我之前的话还没说完呢,这画中的仙子不仅是大秦的姈贵妃,而且还是当今的大汉皇后,念在你我二十多年的夫妻情分上,我满足你刘邦这最后的愿望,也算我吕雉送给你最后的情怀!”说完,我撕下了脸上的这张人皮面具。

    当一张和画中一样倾城的容颜,跃然在刘邦的眼前时,刘邦不禁大惊失色,身体都开始微微地在颤抖,他甚至半天都没有说出一句话,不可置信地望向了我。

    “奏乐!”随着一声令下,桃林外奏响了乐曲。

    随着悠扬的乐曲,我在桃林中跳起了那支《飞天舞》,长袖击空飞旋,婉如天外飞仙,飞舞在桃花之中,花瓣如雨下,舞姿弄清波。桃花衬绝丽,万花皆失色。

    一曲勾魂摄魄,令心激荡的舞蹈,招来了数百只蝴蝶,虽然我没有喷百花玉露,但是蝴蝶仿佛受了迷恋一般,纷纷踏至与我一起共舞,交织成了一副唯美的画卷,看的刘邦如痴如醉,久久都回不过神来。

    一曲舞蹈完毕,我飞身来到了刘邦的面前,刘邦拉住了我的手,眼泪刷地落了下来:“姁儿,我刘邦有眼无珠,珍宝就在眼前,我却不曾珍惜过,可悲可叹,我刘邦真的不配得到你的爱恋,如果时光能倒流,我一定会痛改前非,好好的爱你!”

    “说什么都晚了,我吕雉死都不会和你同穴,我吕雉只有一件事欺瞒了你,乐儿其实是我和始皇帝的女儿,我之所以容颜不老,因为我吃了那颗长生不老丹,现在你知道了一切,死也该瞑目了吧!”

    “姁儿,你还在恨我,就不能原谅我吗?”刘邦强撑着说出了这句话。

    “没爱过,谈不上恨,我心中只能容下始皇帝嬴政一人,嫁给你,只是要完成我的使命,要让这天下太平。”我绝然地说道。

    “你是爱我的,要不你为什么始终都戴着,我送给你的七彩宝石手链?我不相信你没爱过我。”刘邦拽着我的手不肯松开。

    “这条七彩宝石的手链,曾经是始皇帝送给我的生日礼物,这是他亲手设计命工匠打造的,我一直都不曾离身,就在我逃出阿房宫时,为了骗取赵高,我才不舍地将手链摘下,戴在了替身的手腕上,这手链是我和始皇帝爱情的见证,我再也不会让它离开我的身边了!”

    “这不是真的,我不相信,我……”,话还没有说完,刘邦握着我的手垂了下去。

    他去了,就这样的离开了这个世间,我抚摸了一下他的脸,在他额头上印下了一吻:“刘邦,你安心地去吧,你我注定是这样的结局。”

    我没有掉下眼泪,因为我对他已经麻木了,我不知道他是带着遗憾离去,还是没有任何遗憾的离去,他的死,现在对我来说,可能是我的一种解脱。

    公元前195年,刘邦驾崩,我封锁了这一消息,现在国家内忧外患,刚平定了反王不久,国家还动荡不安,外面还有匈奴虎视眈眈,如果现在报出了刘邦的死讯,无疑是对动荡局面的雪上加霜,我暂时将刘邦的尸体存放在了冰棺之中。

    远赴燕国的陈平将樊哙带回了长安,并没有按照刘邦的旨意将樊哙杀害,我对陈平褒奖了一番,并晋升陈平一级,有重新将樊哙官复原职,仍然统领天下的兵马,继续扫平反王的余党,国家这才从****中恢复了太平。

    在加强了边关的守卫后,我才向天下公布了皇帝驾崩的噩耗,并举国为皇帝刘邦哀悼了三日,我亲自为皇帝送灵于咸阳的皇陵,一路上,戚姬哭的死去活来,一副情深意重的模样,到了皇陵,她更是趴在棺椁上哭泣着不肯下来,我对她终于忍无可忍地吼道:“哭什么哭,皇上死了都得不到安生,再哭,我让人把你也直接封到棺材里,让你去殉葬!”

    戚姬听后,一骨碌从棺椁上爬了下来,一声也不敢吭,我从锦盒里拿出了那副画,打开后,最后看上了几眼,戚姬看到我手中的画像,眼睛一阵的雪亮:“皇后,这画中的女子是谁啊?长的可真绝美。”戚姬小心翼翼地问道。

    “这是皇上最钟情的女人,皇上最爱的女人!”我没好气的说道。

    “我怎么没见过这个女人啊?皇上什么时候喜欢上的?难道他在宫外还有别的女人?”戚姬在那猜疑了起来。

    “你有完没完,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在这里吃干醋。”我怒斥道。

    戚姬吓的站到了一旁,没在吭声,我命人拿来了笔墨,对着画卷思索了一会,便提笔写下了一首《忆秦娥》。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待笔墨干后,我把画卷卷好,放在了刘邦的身旁。

    “好一首李白的《忆秦娥》,写出了我的心声,写出了我的一生,就让这副画代替我吕雉陪伴你刘邦吧!”我心中叹息地想着。

    这世间唯独李白的诗句,能表达我所有的心绪,可能同是痴情人吧,我最后看了一眼刘邦的仪容,命人封上了棺椁,从始至终,我没为他流下过一滴眼泪,或许我对他再也没有任何感情,也许我的心里他根本就不曾停驻,从此我心中再无爱恋,有的只是一腔为造福天下苍生的热血,在权利的道路上,我越走越远,整个天下都操纵在我的手中。

    为了盈儿能安稳地当上这一国之君,我付出了一般母亲所不能付出的代价,此次,皇帝的葬礼都由陈平一手操办,虽比不上秦皇的陵墓规格,但也不失皇家的威仪,望着一旁我将来的棺椁,我心中现出了厌烦之色,生前我们夫妻已经离心离德,死后还要和这薄情郎葬在一起,真是人生的悲哀,我默默地在心里发誓,这辈子我都不会和他葬在一起,我死也要去骊山,永远守在嬴政的陵墓边。

    运送棺椁时,长安城的百姓自发地沿着道路两旁来送行,队伍拉的很长,延绵数里,甚是壮观,百姓眼里噙着热泪,不停地挥手送别,刘邦虽然不是一个好丈夫,但却是百姓心中的好皇帝,他结束了数十年的动荡天下,让百姓都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他的政治功绩是不可抹杀的。

    走出陵寝,我没有不舍的惜别,没有任何的眷恋,我没有为刘邦陪葬任何一位嫔妃,也没有任何一位嫔妃肯为他殉葬,或许这都处于人的求生本性,或许刘邦根本也没有什么生死相随的爱情,他一个人孤零零地躺在了陵墓里,没有任何人的陪伴,这也是我对他最大的惩罚。

    乐儿对于刘邦的死,脸上没有任何悲伤的表情,她对刘邦给予自己的伤害已经痛彻心扉,心都已经麻木了,仿佛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人离去一样,面部表情显得是那么僵硬,而盈儿却哭了整整一天,他心中记住的永远是父亲对他的好,哪怕是一次微不足道的关心。

    回到长安的皇宫中,我解散了所有的后宫嫔妃,有子嗣的,都随儿子去了封地,没子嗣的都遣散出宫,给足了她们生活费,不限制再行改嫁,我唯独没送戚姬去赵国的封地,因为她还没有交出毒害乐儿的解药。

    我暂时将他安顿在了后宫,等盈儿完成了登基大典,我在收拾她,虽然乐儿现在有所好转,但我仍然不敢想象她十年后,毒发身亡的惨状。

    三天后,新皇登基,盈儿坐上了皇帝的宝座,年号孝惠,时年十九岁的孝惠帝,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最年轻的皇帝,看着盈儿走上高台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他那飒飒的英姿,沉稳的风度,让我这个做母亲的感到了欣慰,我的眼眶中噙满了热泪,激动的心情难于言表,这份荣耀,是对每个做母亲的最大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