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绝代吕后:惊世传奇 > 175.第175章 皮影戏的由来
    在密室中,我用薄纱撑起了一面纱墙,后面用夜明珠衬托,不时地发出璀璨的光芒,照得整间屋子如梦如幻的,命剪纸的工匠剪出了一对龙凤,和一个圆盘大的月亮,用细丝穿在上面,钉在了纱墙的两侧。

    打开门窗,风一吹进来,龙凤就不停地摇晃,仿若真的一般,为了营造仙境的烟雾缭绕,我命制香的工匠造出了会冒红烟,和紫烟的檀香,着实将自己都带入了其中,别说还真有些仙境的意味。将安装的要理都写在了丝帛上,命密探悄悄地送到了乐儿的手中,乐儿当天晚上,就将这纱墙布置在了婆婆朱氏所住的房间,乐儿让婆婆坐在了梳妆台前,梳起了秀发,营造了一屋子的仙雾缭绕。

    明月高悬于室内,龙凤在屋中飞舞,朱氏在铜镜前梳妆,婉如一位仙子正身处在天宫之内,所有的士兵都被这一奇景所震慑,纷纷下跪在门前,祈求仙人的保佑,就连在暗处的一行黑衣人也望而止步,都不禁远远地跪拜了起来,朱氏被神话了,将士们都对她敬畏,再也没有任何人再敢去私自偷窥,接连几日,黑衣人也没再出现。

    我派出大量内卫前去保护朱氏,乐儿这才安心地被快马送回了长安的皇宫,见到女儿一脸的憔悴模样,我心疼的泪水不断滴落了下来,一把将女儿拥紧在怀中:“乐儿,母后好担心你的病情,瞧你都瘦成什么样子了!母后没用,没能保护好你的一家,让乐儿跟着受了一路的苦,母后心疼啊!”

    “母后,乐儿的命好苦啊!本想离开皇宫过平静的生活,但是这个父皇就是不成全女儿啊!总是在我的幸福上划下一道伤痕,母后,求求你救救张敖吧,他真的与刺杀一事无关,乐儿不能失去他,肚子里的孩子也不能没有了亲爹,母后,乐儿都怀有两个月的身孕了!”乐儿哭的是那样的伤心。

    听着女儿的哭声,我心如刀绞,但此时盈儿还小,还不是逼刘邦退位的时候,何况刘邦又刚刚打了胜仗,此时要逼迫他退位,有野心的异姓王,必将借此造反,现在刘邦又对我起来疑心,这让我很是为难。

    我一边安慰着乐儿,一边派人去楚国收集证据,希望能早日为张敖洗清冤屈,乐儿整日以泪洗面,虽然我和天牢的狱卒们都打过了招呼,要好好地对待张敖一家,可乐儿就是放心不下,天天都跑去探监,眼睛天天都哭的很红肿,这样下去,我真怕女儿吃不消,早晚身体要垮掉的。

    这日,我正在寝宫开导着乐儿,只见,一位密探跑着来禀报事情,一副很着急的模样:“禀报皇后,今日匈奴使者前来长安,请求皇上将长公主许配给单于,希望能和大汉联姻,永结秦晋之好,皇上已经同意了匈奴使者的请求,三个月后,就要将长公主远嫁到匈奴,和单于合婚!”

    听后,我不禁后退了数步,倒吸了一口凉气,乐儿则当场昏了过去,我不停地摇晃着女儿:“乐儿,乐儿你醒醒啊!不要吓母后,母后再也经受不起这样的离别了,快传太医,快啊!”我急切地对宫人喊道。

    少时,太医急匆匆地敢了过来,为公主把了脉,我急切地询问道:“怎么样了?长公主什么时候能醒来?病情严不严重?”

    “回皇后,长公主由于长期睡眠不足,加之有孕在身,又急火攻心,需要静养一段时间才能康复,让长公主好好睡上两日吧,臣给长公主开些保胎药,一日两次煎服,切记不要让长公主的情绪太过于激动了。”太医叮嘱道。

    太医开完方子就退了出去,我吩咐宫女好好照顾长公主,我则去了剪纸工匠那里,命工匠用最柔软的羊皮,剪出许多人物和马车,寻访来了民间木偶戏的艺人,将羊皮剪出的人物和木偶的操作结合在一起,并连夜写了一个剧本,让艺人们配音排练。

    我想以皮影戏的形势,向大臣们揭露刘邦的荒唐,让大臣们都为长公主打抱不平,迫使刘邦收回成命,日夜赶排了七天,终于熟练地排好了,这场关于长公主故事的皮影戏。

    一切布置妥当后,我向满朝文武发出了邀请,让大臣们都带上家眷来未央宫观影,唯独没邀请刘邦,因为我知道他好凑热闹的个性,不用请都会自己来到的。文武百官都应邀前来了,无一缺席,连匈奴的使者都被我请了来,我备好了点心和水果热情地招待了大臣们,对于我的新发明,大臣们都充满了期待,见所以大臣和家眷都到齐了,我开始主持道:“各位爱卿,今天请大家来未央宫,是来让大家欣赏一出皮影戏的,是哀家新创的剧目,在这里哀家也不多做解答了,大家看后自会明白,何为皮影戏,现在需要灭一下蜡烛,大家不必惊慌。!”

    还没等我说完,只听宫人来报:“皇上,戚妃娘娘驾到!”

    只见,刘邦带着戚姬兴匆匆地走了进来,众臣都起身跪拜道:“恭迎皇上驾到,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都平身吧!皇后,有新奇的玩意也不叫上朕一起分享,要不是听宫人回禀,朕就要错过这次的观影了,听说皇后排了一出戏,朕也好奇,这就过来凑个热闹,快开演吧,朕都等的着急了!”

    我没有理睬他,刘邦没趣地带戚姬坐上了高台,一切准备就绪后,皮影戏开演了,顿时,未央宫中安静了下来。

    首先开场的是,一位妻子带着三个孩子送别夫君出行的场面,主要突出的是里面的那个小女孩,在送走父亲后,毅然帮母亲承担起了家务,她经常下田和母亲一起劳作,还要看管年幼的弟弟,幼小的年纪背上了沉重的家庭负担,劳累的汗水滴滴答答的直往下流,但是面对困苦,她脸上依旧绽放出了笑容。

    终于等到父亲功成名就的回来了,接一家人前去团圆,随之,路上又遇到父亲的仇家追杀,一家人做在同一辆马车里逃跑,母亲为了引开追兵,毅然跳车向另一个方向逃跑,结果被俘虏,小女孩担心母亲的安危,抱着年幼的弟弟在马车中哭泣,父亲不但没有安慰,反而将姐弟两人无情地踹下了马车,车夫气不过,数次将姐弟两人送回马车内,这一场景反复上演了五六次之多,车夫还差点为此被这位父亲所斩杀。

    只听,台下的武将们拳头捏的咯咯直响,都恨不得上去将这位父亲给撕碎,我不屑地瞟了一眼刘邦,他正在不停地擦拭着额头的冷汗,手一直地在发抖。

    皮影戏继续上演着,虽然台词不得,却演的逼真,演到伤情处还配有音乐,使人更动容不已,大臣的家眷们看到此处都已是泪眼朦胧了。戏中演到,在车夫的一再坚持下,姐弟终于和父亲逃到了安全的地方,后来,父亲做了大王,母亲也被放了回来,但当母亲回来的那天,这位父亲早已经将还幼小的女儿,当做政治筹码给嫁了出去,临嫁那天,小女孩整整哭了一夜,她是如此的无助,不禁睡梦中都喊着母亲。

    母亲回来后,小女孩的父亲已经另有新欢,母女两人只有对望着月亮,才能捎去自己的思念。看到此处,文武百官都看明白了,都无奈地摇头叹息了起来。

    当皮影戏演到,女孩的父亲去探望她一家时,强迫女儿将姬妾送到了自己夫君房中时,小女孩在门外整整哭泣了一夜,而他的父亲却在盘算着,如何能将美貌的亲家母弄到手,看到此处,不明真相的家眷们都群起激愤了起来:“皇后,这戏演的是真实的事情吗?要是现在发生的事情,就应该把戏中的那位父亲给千刀万剐了,虎毒还不食子呢,这样的父亲简直禽兽不如!”

    “大家安静一下,都坐下接着往下看,看完后再发表言论!”我示意大家都安静下来。

    刘邦有些坐不住了,但又不好意思中途退场,明显地感到,他看我的目光充满了杀机,我无视他的目光,端坐于椅子上继续观影。

    皮影戏越演越精彩,这位父亲第二次又来到了女儿家,此时,亲家公已经被他弄的羞愤而亡,家奴看不下去了,在女孩父亲的下榻处,埋伏起了杀手,幸运的是,女孩的父亲临时去了别的地方,才躲过了这一劫,后来有人告密,这位父亲将女婿一家都抓了起来,还要将怀有身孕的女孩远嫁他方,女孩听到消息,随即昏倒了过去,演到此处,皮影戏落下了帷幕。

    当烛光再次亮起,家眷们都开始议论纷纷了,大臣们都各自示意自己的家眷不要多言,家眷们似乎也觉察到了一二,很多人都不再出声,脸上都流下了眼泪。

    “各位爱卿,皮影戏演完了,哀家想,公道自在人心,经过也向各位演明白了,想必大家也猜到了剧中的主人公,就不用哀家在挑明了,至于戏中的小女孩要不要另加他人,就等爱卿们明日投出你们的决定票了!”

    “皇后请放心,我们这些做臣子的,一定会投出自己的良心票,这皮影戏好看,能演出人心的善恶,萧何提议,皇后能否将皮影戏广泛地传入民间,让百姓们都能通过皮影戏,从中领悟到做人的真谛,分清人心的善恶,比空读圣贤书要明事理的多!”萧何直言不讳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萧丞相,你的这个提议不错,哀家就将这皮影戏推广到民间,让艺人们编演出更多的好戏,以供百姓娱乐,从中也能起到寓教于乐的效果,让天下更加和谐!”

    此令一下,全场都响起了欢呼声,大臣们带着家眷都离开了未央宫,我派侍卫都将文武百官,安全地送回到了府上。

    刘邦一脸不悦地坐在了原位上,我打趣地问道:“皇上,这皮影戏演完了,不知合不合您的心意,因为排练的匆忙,许多细节还不曾加入进去,赶明,我再排演一部完整的皮影戏给您欣赏,我想你一定爱看的,我忙活一整天了,也累了,就不奉陪了!”

    刘邦气的,想要开口说着什么,却生生地咽了回去,一掌将糕点拍的粉碎,我大笑着离开了未央宫,可我的心却在滴着血,笑声中伴着泪水,无声地滴落在衣襟。

    我下令打赏了所有参演皮影戏的艺人,艺人们都高兴地领了赏银,这些艺人在民间成立了一个皮影戏院,不断地有大量的皮影戏向民众开放,儿我编排的这个剧本,却被我明令禁演,毕竟这是家丑,不宜宣扬出去。

    自此,皮影戏在民间广泛地流传了开,成为了一种新的艺术,为百姓带去了无穷的乐趣,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

    第二天早朝,大臣们纷纷上奏折反对公主远嫁匈奴,朝野上下一片反对之声,刘邦坐在龙椅上如坐针毡,他的人品再次受到了群臣的非议,武将纷纷请旨,不惜为此和匈奴一战,次日,我邀匈奴的使者见了一面。

    “使者,前日哀家也邀你看了皮影戏,不瞒你说,戏里的那个小女孩就是我的女儿,大汉的长公主,戏中演的没有任何欺瞒,我想使者你回去好好劝一下你们的单于,不要在毁了公主的幸福了,我大汉愿意找出天下最美丽的女子,送给单于,哀家不想为此引发两国的战争,能否说动你们的单于,就要看使者您的了,哀家也没什么好的礼物作为赔罪,使者就将这颗夜明珠带给你们的单于吧,也略表哀家的歉意。”

    “皇后您言重了,皇后和公主的遭遇实在令人同情,在下回去一定向单于说明,我们的单于也是通情达理的好大王,我想单于会接受皇后的提议,皇后请放心,明日在下就赶回匈奴,您让公主安心养胎就是。”

    使者回到匈奴,很快就来了书信,他们的单于同意了以美女和亲,刘邦为了挽回声誉,将一名漂亮的宫女收为义女,赐公主封号,代替长公主嫁到了匈奴和单于合婚,乐儿自此逃脱了远嫁匈奴的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