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卧唐 > 【237】大计将成
    “李世民!”突利和契必何力同时惊的一问。

    “对,就是李世民,我们以事成之后向他称臣为条件换取他的支持,一齐消灭颉利!”

    “夷男啊!你在长安住了那么久,应该知道李世民这个人心大的很!”突利心中暗自腹诽,这条计策岂不是前驱狼后进虎,颉利一去,他们实力更弱,若是李世民挥兵北上,情何以堪。

    夷男看出了突利心中的疑问,起身肃声:“我们现在要解决的是倒悬之危,若是和李世民合作,说不定还能趟出条生路來,若是不和他合作,恐怕我们都活不过这个冬天!”

    在一旁一直未出声的契必何力这时附和道:“这话有道理,只是......只是我们如何能和李世民搭上线!”

    “这个不难,我在中原游学时,曾与现在的大唐太傅有过一面之缘,我可以去长安找他!”

    阿史那云和契必何力双眼都是亮了起來,这一切仿佛都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已是万事俱备,只欠二汗突利的点头同意了。

    突利早已起身,听着众人议论,脚下來回踱步,这关系到三族近四十万人口的生死,由不得他不小心。

    阿史那云看得心急,一手拉住父汗的袖子,急声道:“父汗,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啊!”

    “哎,我何尝不知,只是,倘若李世民假意和我们结盟,反手又把这消息抖搂出去,让我们和颉利先火并,然后他在挥兵北上坐收渔翁之利,那可怎么办!”突利心思缜密,他这一问却是众人都未想到的方面,将众人问的愣在那里。

    突利看着众人沉默不言,本是热烈的气氛一下陷入谷底,微微一笑道:“依我看,不如让李世民來北面和我们结盟,若他真敢來便说明有诚意,若是不敢,那我们便从长计议吧!”

    “二汗,再怎么说他也是大唐皇帝,这样做是不是太强人所难了!”契必何力以己度人,想到这其中的难处。

    “别忘了,我们每人身上都担负这十几万的生家性命,不得不如此,若是他真來了,咱们四家便对天盟誓,共同对付颉利!”突利不再犹豫,决定一锤定音。

    其余三人对视一下,明白突利所言恐怕是现在最好的办法,所以都是点头同意。

    “好,就如二汗所言,我这就动身去长安一趟,以后二位可要多加小心!”

    颉利中军大帐外,数百精兵列阵一旁,都是盯着颉利手中弓箭,这已是颉利射的第六箭,箭箭都中百步外的红靶心,众士兵高呼万岁,兴奋不已。

    站在一旁观看的谋士勃贴抚胸赞道:“大汗之射,天下无人能敌!”

    颉利微笑摇头,将手中弓箭递给另一边站着的夷男,示意他來射伤几箭。

    “大汗,我手无缚鸡之力,您要让我写写文章还成,可这刀剑弓弩,我是根本不行的!”夷男脸上一副苦瓜色,好似这些东西放在他手中就是世上最难之事。

    “无妨,试一试!”

    夷男不好违命,只好双手接过弓箭,拿在手中摆弄一番才将箭歪歪扭扭的搭在弦上,用尽吃奶的力气连拉三次才拉开一点点,手上一松,箭落在了五六步远的地方便不动了。

    观看的众士兵捧腹大笑,这在草原中简直连小儿都不如。

    “笑什么笑,你们最近很悠闲啊!可人家却在天天练着,都给我好好练起來!”颉利怒喝一声,心头那抹阴影再度浮现,他口中的“人家”不是别人,正是最近获闻的由大唐太子领军的“飞虎军”,这飞虎军几次三番救李世民于水火,数次更改了战场形势,虽是重新组建,可实力不容小觎。

    颉利转身长叹一声,左右勃贴、夷男二人却是心知他所忧虑。

    “也不知道飞虎军情形如何,中原人有句话叫‘知己知彼方百战不殆’,现在咱们连人家的底都摸不到啊!”

    “大汗,如果大汗真想要知道飞虎军情形,我在中原游学时颇交了些朋友,到可以一探!”夷男心道正发愁如何找借口离开大营前往长安,为四族结盟之事找那太傅去,不想眼前机会就來了,可他却不敢说的太肯定,若是太心切,必然引起颉利的怀疑。

    “哦,你就不怕去了长安出什么事故!”

    “只要大汗为我做主,把契必何力那厮抓來为父报仇,即便是去血海地狱我都不眨一下眼睛!”

    颉利呵呵一笑,想起这两三日來夷男的表现,十足一个窝囊废,不过这打探一事倒不妨让他试下,他沉吟一番才说道:“这样,让勃贴随你前去刺探,两人也相互有个照应,一旦得到军情速速回來见我!”

    夷男心中鄙视他嘴上说得好听,可还是派了勃贴來监视自己,强装笑容:“必不负大汗所望!”

    时间倒回三天前。

    长安城郊外一处秘密营地,此营地南北两面夹山,东口宽,西口窄,极像一个葫芦一般。

    日头正直当空,在一处土堆的高台上,立着几人。

    正中一中年人虽身着便服,却是背手挺胸,两脚微跨,其气势不怒自威,他正凝着一双眼睛仔细看着台下几千默不作声的精兵强将。

    而在他左右两侧的,却是真正名义上的“飞虎军”主帅大将军侯君集,还有大臣房玄龄,再一侧几名从全国各地赶來的大小将领依次列开,头前一人乃是并州都督徐世绩。

    这正中一人看了半晌,长叹一声:“众军士果然雄壮,比之守护京都诸卫犹有过之,看來边陲血火果然炼人!”

    房玄龄点头,他追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十余年,虽不是军人世家出声,可也练就了一双毒眼,看兵也是极准,暗忖这次招來名义上是换防拱卫京都、实则要进入真正“飞虎军”的众士兵可都是上上之选。

    “君集,这下你可满意了!”那正中人正是当今皇上李世民,他略微调侃的看向身旁大将,嘴角浮起不易察觉的笑容。

    侯君集撇嘴一笑:“还行,不过我还要亲自试过!”

    “什么?还要亲自试过!”李世民闻言一惊,不想侯君集选兵竟是如此苛刻,眼前这些士兵不能说是万里挑一,却是千百里挑一的存在,他居然还嗷亲自试过,不过转念一想,这支真正的“飞虎军”乃是今年计划攻取北地突厥的致胜法宝,他这么说这么做倒也无可厚非,毕竟自己已将帅印给了他,这选兵练兵一事都乃侯君集份内之职,自己即使身为皇上也不便插手。

    侯君集并不多话,从土筑高台走了下去,站在早已摆好的案几旁,从案几上抓起一弓,再捻起一箭,爆喝一声:“从排头起,每人都站到靶下!”

    几千人都是不解,众将更是不解,可眼下连皇上都不发声,哪里有他们置喙的余地。

    第一排的乃是河东并州大营秘密选來的将士,为首一人正是欧阳宇在和都督徐世绩临别前印象极深的二人之一:安虎。

    他听侯君集所言心下也是一惊,可却沒有丝毫拖泥带水,大步迈到距离侯君集几十步远的箭靶下稳稳站定,目不斜视的盯着前面举弓搭箭的侯君集。

    “他这是......”房玄龄似乎看出了侯君集的用意,可毕竟箭飞出去就不听人使唤,若是來阵微风都能让箭支偏上三分,他话还沒说完,侯君集已是利索的射出一箭。

    “哚”的一声,箭如闪电,直直的插在安虎头上发梢处,箭稍晃了几晃便不再动,可箭下的安虎却似乎一个沒事儿人一般,微笑着看向这个未來要成为自己主帅的大将军侯君集。

    “不错,下一个!”侯君集嘴角笑容更盛,这第一个士兵就如此无畏,实在出乎他的预料,算是开了个好的头彩,他略斜眼看向不远处站立的并州都督徐世绩,二人眼中迸发出一些不易察觉的火花。

    河东军雄天下,并州兵更是翘楚,此言甚是不假,侯君集连射二十余箭,直感到手臂微微乏累都沒见一个无胆之人,这一幕看得在土台上的李世民直乐呵,自己国中能有如此勇士让他心情想不好起來都难。

    他自吩咐手下箭术了得的亲信如同自己一般摆案试胆,自己也打算再看几个便收手休息一番。

    此时上來一人面无表情,看不出來喜怒恐惧,只是木木的往靶子下一站便不再动。

    侯君集依然弯弓搭箭,松弦疾射。

    令人傻眼的一幕出现了,箭依然是保持准星的,射在那人头上一寸处,可那人听到箭入靶子“哚”的一声,却是两眼一翻,身子软塌塌的倒了下去。

    “这......”房玄龄嗫喏一字,抬眼看向依然微笑的李世民,心头顿感轻松。

    “都看我作甚,这二十余人才出一个这样的,已是极难得了,我带兵多年,岂会连这点也不知道,你们啊......”李世民看看左右紧张的房玄龄和徐世绩,出言安慰。

    此次选兵以河东、河北两道兵员为主,若是换了靠南面一些的州府选兵,怕是远不如此乐观。

    侯君集笑笑,示意身边亲信替自己继续,甩了甩手臂走上前來,向李世民抱拳赞道:“兵是好兵,我心头之石已落,必会为皇上带出一支绝世奇兵來!”

    “好,等得就是你这句话,來來來,君集、懋功、玄龄,且一起來商议这最后一事,如何将这支奇兵瞒天过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