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卧唐 > 【221】炼钢
    楚天和云娘前脚后脚的到来,欧阳一丝睡意也无.索性起身收拾一下,喊了五郎一起去置办打铁器具原料,自己是第一回购置,五郎跟师多年却是熟悉无比,该买什么,不该买什么一清二楚,至于铁矿石和生铁熟铁倒是买了不少,以备试验用。《纯》欧阳只是买了几具大号的红陶坩埚备用。

    待两人回酒楼,身后拉了足足两辆大车,动用了五郎近二十两银子才将一堆东西置办好。

    待送货的将车拉到门口却并未进酒楼,欧阳直接安排将所有东西送入对面已购置下的店铺中。他们这边刚动手搬回来,楚天已是风风火火的从对面酒楼跑来,带着两个徒弟一齐搭手,选了一间靠里院的通风大厢房将东西摆设好,又从酒楼的建材中现取了泥土砖瓦开始砌炉造小窑,忙得不亦乐乎。

    欧阳依照自己看过的资料略加修改了一下炉子的结构,及至天色大黑众人才收手。楚天被女儿楚湘唤了三次也不几步之遥的酒楼吃饭,只好差李金来领了个打杂的将伙食带到这里,和自己的三个徒弟兼夜开工。

    欧阳不得不佩服这老头子的钻劲儿,甫一得理论便要动手实践,一刻都不愿耽误。他作为主事者当然不好离开,更是想亲眼看一看这位大匠出手,索性也留下来陪着三人疯。

    楚天亲自上手,三个徒弟加欧阳打下手,由于欧阳是第二次打铁炼钢,所以只能负责拉风箱鼓火这项“光荣而伟大”的工作。及至累了满身臭汗,第一锅钢铁出炉,楚天淬火后看了一眼便扔在一旁,准备以后回炉再造。不是因为其它,而是按照欧阳的理论,火温不能够保持高温,现在他们还没烧出焦炭,用的仍是石炭,只是想试验一下,不想第一炉就以失败告终。

    五人不再动手,楚天等人意识到若是没有焦炭,想要炼出欧阳所说的钢铁简直不可能,几**眼瞪小眼又想继续试验,又想天色大亮,赶紧找个地方炼焦炭去。

    欧阳看着四人苦色,知道他们心切,心念电转间快速思索有没有什么方法能提高温度,让他们哪怕只见到一点儿进步也好。皇天不负有心人,欧阳想了一刻终于想到一个折中的法子,就是把现在手中的单向风箱换掉,替换成欧阳记忆中的“双向活塞式风箱”。

    这东西很妙,极其简单。在一个其作用如汽缸的长方形箱子中,活塞被推进和拉出,将羽毛或折叠的软纸片楔进活塞的四周,以保证在其通道上既不透气又润滑(它是近代活塞环的始祖)。箱子的两端各有一个气阀:当活塞被拉出时,空气从远端被吸进来;当它被推进时,空气则从近侧被吸进来。在向里和向外的两个冲程中,空气被吸进汽缸;而在这两种情况下被压缩部分(即在活塞的另一侧)的空气被推进到一侧室中,并在那里通过排气口或喷嘴被喷射出去。它不仅能鼓风,也能喷射液体。(明朝《天工开物》有记载)想到便做,欧阳也被几的“职业精神”感染,找来现成的木板和材料,又将原来的风箱卸了,取了上面的皮,自己指导,五郎动手,噼里啪啦的制作起来。半个时辰之后,周围邻里的热闹声渐小,几人终于将这新式风箱制好并连接在鼓风口。再一次开始了痛苦与欢乐并存的“打铁炼钢之旅”。

    双向活塞风箱果然不是盖的,欧阳起初用起来还不顺手,待拉了没几十下,便知道用力之巧。楚天在旁边看的已经迫不及待,又催促大伙赤膊上阵。这一次算是有些起色,被夹着的生铁板到了一定温度融化的速度极其快,楚天将此时的火焰颜色又仔细观察了一下,继续操作。

    过了小半刻,楚天手上一轻,夹着的生铁已经快要融化完毕,就连手中的坩埚钳也有爆裂的迹象。他顾不得多想,将钳子扔到一边,用早已备好的泥草混合物将口封上,闪到一侧开始盯着融化后的铁水流出。

    欧阳拉的满头是汗,即使是大冬天,也热得受不了。他不敢将门打开,否则风箱鼓进去的空气是寒流那就会降低其内温度,直接影响脱碳去杂的过程。

    月上中天,烛火摇曳。

    五人丝毫不觉疲倦,炉火正旺,他们眼中的神情比起炉火也不让半分。待铁水流出,搅动一番,便开始稍稍冷却,淬火锻打。叮当之声不绝于耳。

    楚天不愧是前朝官府大匠,虽然年近六十,可抡起大锤丝毫不见力怯。欧阳看了半天才摸到点儿敲门,足发力,腿传上,腰增力,双臂发。可以说两脚和腰部是发力的关键,这老头子抡着近二十斤重的大铁锤虎虎生风。

    一把剑在楚天和三个弟子轮番敲打下渐渐成型,四人锻打了不止一个时辰,加起来不下两三千下。欧阳不得不佩服他们的体力,俗话说“千锤百炼”方成器,这四人近三千下的锤打,想让其中的杂质脱离不了都难。

    “好了!”楚天低喝一声,扭身抓过身后凉水的陶壶,咕咚咕咚牛饮起来。欧阳等四人一看也觉口渴,饮水声响成一片。

    “啊——”五郎满足的一抹嘴巴,也不去管那流满胸襟湿透衣服的凉水,走到打成的剑旁仔细看了起来。

    欧阳不是行家,所以跟了上去,和五郎挤头相看。只见这剑青光冷幽,剑身笔挺,隐隐有云纹泛出。五郎两眼放光,“哎呀”一声惊道:“师父快来看,果然不同!”

    欧阳看得不明不白,从外表来看,只是颜色泛青一些,多了一些云纹而已,至于这么夸张么?

    楚天闻言呵呵一笑,笑骂道:“废话,你当为师喊停是闲得慌?”

    五郎摸了摸脑袋,尴尬的笑了几声,和扭身凑在一起观看的两位师兄指指点点,讨论起来。

    欧阳听了一会儿,才明白为什么说不同了许多。首先剑身色纯,不再像上一把如同泼墨一般欧阳斑点,其次云纹泛生,纹路清晰,虽然没有遍布剑身,却是多了好几片,这说明剑中杂质比之上次要去除了不止一倍,而且生铁的“渗碳剂”作用明显发挥了作用。还有其它几点,欧阳无法再一时间仔细辨识,却在一旁听得不住点头。

    楚天笑眯眯的看着四人凑在一起嘀咕,将手中陶罐放下,揉了揉肩膀和腰部,放松起来。

    又过一刻,楚天将手指贴在离间分毫的表面,确认已是冰冷,三指一捻将剑抛向空中。众人的目光都追着看去。

    “叮”的一声,剑尖儿竟然在未开锋的情况下凿了地面大青石一个一寸不到的小坑。晃了两晃并未倒地,竟是立在那里。

    “果然!”楚天眼中精芒一闪即逝,伸手握住剑尾,平提后又舞动几下,看得欧阳不太明白。

    他一边舞动,一边开始讲解:“平提剑具,则颇觉重量;单握剑尾舞动几下,却又轻若无物。这便是好剑的特征之一。

    因造剑者得在打造刀剑时,一面处理一面调整刀剑之平衡、力点、重心、手感以及长短,足令使用者感觉称手,亦不会因长久操练,而导致手腕肌肉受伤。再教你们一门绝窍,且看剑身,虽然不是毛孔密布,却也有一些,此乃成宝剑的特征!”

    楚天话声一落,付生等三个徒弟都是抱拳作揖,脸上泛起激动之色。恭声道:“多谢师父传授!吾等定当谨记在心!”

    欧阳一愣,想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这原来是楚天没有教授过的东西,今天却说了出来。他正要有模有样的称谢,楚天却是伸手止住:“八郎你不必如此,他们是我徒弟,如此说话乃是应当。有些东西我本想再磨练他们一番再告诉他们,不想遇到你将这法子说了出来,我索性便教他们一些,你听了若懂便学了去,不用谢什么。若不是你将此法告之于我,我今日万不会有此畅快,说起来,他们还是沾了你的光!”

    欧阳咧嘴一笑,心道竟还有这样的事,这三个徒弟跟了楚天大十几年,楚天竟还有绝招没教。想起自己听过的一句话“教会徒弟,饿死师傅”,难道楚天也是如此?转念一想却全盘否定,这老头子肯定是觉得他们心性尚未达到自己要求,也不管他们过了而立之年,只怕早早教会他们对他们不好。

    这老头子是爱徒心切呀!

    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欧阳抬头问道:“伯父,听你所言,难道你是剑术高手?”

    楚天一笑,脸露傲色:“高手谈不上,只要一剑在手,普通的几个懂武之人近身休想。”

    “那我观大哥怎不会剑?”

    “八郎,你这问他们几个当年也或明或暗的问过。老夫钻研此道不止三十年,不是你今日提醒,我还入不了真正的门道。若是再将剑术教授给他们,那他们分心之下,可能做到青出于蓝胜于蓝?天下之大,其道无穷,莫小看任何一门,一辈子怕都不够用啊!”楚天语重心长,淳淳教导起来。

    欧阳闻言心中暗呼一声惭愧,肃容行礼:“伯父,小子受教!”

    “哈哈哈哈——”......

    五人耗了大半夜,又继续做了两次四个时辰,都已是腰酸背痛。后面进步不再明显,应该是没有用焦炭之故,也有可能是新方法上手还不熟悉流程和关键点,总之不是那么容易罢了。希望已存,倒不急于一时。

    欧阳连手脸都未洗,回了酒楼后宅倒床就睡。这一觉睡的踏实,无梦无想,鼾声大起,待日上三竿也未见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