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卧唐 > 【212】厨子来了(下)
    这一问却将所有人的目光转到欧阳身上,别人不知,但此女厨师心中的惊讶丝毫不亚于欧阳。

    当他喊出“油”时已经让她足够吃惊,这青绿色的液体正是荏子油,她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从自己已故的师父孤本中学来炼制而出。不想这个站在一旁邋里邋遢的青年竟能一口道破。这盘“冰咕咾”也是从师父孤本中学来,据师父生前推测大唐识得此菜之人不出一个巴掌之数,可这青年竟然也认识。

    难道他也是此道高手?还是他的师父也是天下有数的厨道高手?

    种种疑惑涌上心头,让她有些失态,脱口而问。

    欧阳咧嘴一笑,正要回答,那边老太太却是惊呼一声:“宇儿!五郎,七郎......你们都回来了!?”

    八人穿过人群来到老太太身边,齐齐跪下叩首道:“孩儿见过娘亲(义母)!”

    “好!好!回来就好,快起身让为娘看看!”老太太一看八人,心中大喜,脸上的褶子瞬间平整许多,脸上散发出夺目的神采。

    这一拜倒是解了大家疑惑,都知道了那个出声的青年原来是酒楼老太太的儿子。

    女厨师站在自己的灶前沉思片刻,旋即恢复平静,开始端着自己的“冰咕咾”向这边走来。

    老太太仔细端详了自己的八个儿子,松手将云娘和楚湘放开,她早瞧见五郎和七郎那不停瞟向二女的眼神儿,哪里想阻着两对鸳鸯的团聚?起手抚了下鬓角的银丝,笑道:“众位乡亲,众位街邻,此酒楼的东家便是我儿欧阳,今日老身攢越暂代聘请大厨之事,但我儿回来这里就交给他了。儿啊,来见过大家!”

    欧阳点头上前一步,转身面向众人,挂上迷不死人不放心的笑容,抱拳朗声道:“小子欧阳宇见过众位叔伯姨婶、兄弟姐妹!小子在这里谢过大家前来捧场,时值如此盛事,我只希望大家看得精彩,吃得香、胃口开,待我们酒楼开张之日,大家还能再来捧场!”

    “一定一定!”

    “那是自然!”

    众人当然不会泼冷水,只看这阵势,又看到两位大厨的绝活儿,待这酒楼开张之日必定要来一饱口福。恭贺之声四方响起。

    欧阳笑着向众人再作揖,转身朝十四位大厨点了点头,示意他们继续。

    十四人早已将自己的拿手绝活儿盛盘装碗,托着走到十人的“公众评审”席前,弯腰一一轻在座的十位男女老少过口过目。换做平日他们是万万不会如此亲自伺候食客,只是今日来就是冲着一月三十两加年底分红,说不定得了东家青睐还有店里的股份拿,这样好的待遇莫说晋阳,就是放到长安都是闻所未闻。

    天上掉馅儿饼的事儿这是头一遭,也可以从这馅儿饼中看出东家对大厨地位的认可,对这个职业的尊敬。要知道这个时代可是正儿八经的君子远庖厨的时代,若不是生活所迫,一般人不会选择厨艺这一行。种种原因早在他们来的路上已经想透,不需别人亲口点明。所以尽力发挥之余,也要客窜一把“店小二”亲自将这十位请来的评审伺候好。

    第一位厨子来自陇右道凉州,做得乃是饧面和腊肉,都是地地道道的家传手艺,不求精美,但求可口。众位评审吃了之后有喜有忧,褒贬不一。而第二位厨子来自江南道泉州,只这赶路的辛苦便可知一二,寒冬季节赶路至此先要乘船半路,再换马车翻山越岭,小二李金来站在欧阳身旁如数家珍一般将所知信息一一轻声讲解给欧阳。他所做的乃是湖头米粉和鱼粉粥,这都是当地极富特色的东西,这时十位评审尝过之后都是点头,至于最小的三岁那一位,则是一口气将不多的尝品吃尽,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那来自泉州的大厨一看,喜上眉梢,忍不住无声的笑了起来。

    众位厨子一一过场,都是将少量的食物放在每人盘中,既不影响速度,也不怕评审吃饱导致无法品评后面厨师的手艺。

    及至第九位并州大厨将刀削面浇卤端上来时,坐着的十人早已按耐不住,刚才只观其手法,便知道这位厨师必不是平庸之辈,每个人都是猴急的将不多的刀削面盛入盘,用筷子吸溜吸溜的吃起来。

    “好吃!”

    “香啊!咱晋阳咋没见过有这么好手艺的!”

    至于那个孩童评委,则只知道在那里塞着满嘴面“呜呜”出声了。

    欧阳眉头一挑,朗声道:“给我来一份!”

    那面食大厨闻言,眼中一亮。这可是酒楼东家亲自开口品尝的第一份,怎能不心喜?

    他三步并作两步上前,亲自取了一个干净的瓷碗,将面和卤调在一起,双手奉上。

    欧阳并不接过,先取来一碗清水净口,又用湿巾净了手,方才微笑着双手接过。

    只这一番动作,那名并州面食大厨便有几分感动,这已充分证明了自己路上的猜想。这东家人虽年青,却是如此看重自己所做的刀削面,竟要先净口净手,双手接过品评。这是尊重,对这手绝活儿的尊重,对社会地位卑微的厨子的尊重。

    欧阳接过瓷碗,先是观赏一番。每叶刀削面都有半指长短,最厚处目测不到半厘米,最薄处已是透明,估摸只有几层纸那么薄。长短厚薄都是极为统一,那卤也是鲜艳夺目,在白白的面食上极富色彩感。

    “好!”欧阳未品先赞,取筷启食。

    面入口,香软并具,竟如一只鱼儿在自己口中游动一般,甚是滑溜。待自己几口嚼下,厚薄不匀的大幅度口感变化让欧阳暗叹自己有口福,吃了几口已是把持不住想要如同牛嚼牡丹一般几口吃尽,吃它个酣畅淋漓。

    欧阳忍住了,一直保持一种速度将面和着卤入口细嚼,充分享受其味其口感带来的愉悦。

    “好!”欧阳食毕,再次净手,盯着面前明显比自己大很多的厨师问道:“这位师父,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在您眼中,这碗面代表着什么?”

    欧阳赞了两声,又来一问,早已将所有人目光引来。这一问更是问得突兀,似乎和今天的比赛不着边,又似乎极富涵义。

    那大厨闻言也是一愣,不想面前的年青东家竟问出这样难回答的问题,低头沉思片刻,呐呐道:“东家,俺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只是,只是这刀削面乃是娘亲在世时亲传,起先我并不在意,可及至娘亲走后我才开始练习,不为其它,只是一种对娘亲的念想,时间久了,每次做这刀削面时都能想起娘亲待我种种亲爱,我想......这,这碗面代表着对娘亲的思念更为多些。”

    “好!”欧阳笑容更盛,这位大厨的回答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但惟独只一份思念却是融入了自己后来的活计中,回答甚为朴实,可却直击心灵。

    欧阳连叹三声,转身对李王氏躬身一礼道:“娘,这酒楼我虽是东家,但须禀明娘亲。我观这位大哥,手艺没得说,人品更是好。我欲当场相聘!”

    老太太早在一边将发生一切落入眼中,微笑着点头应过。

    欧阳方才转身作揖,微微躬身面向这位并州大厨平静道:“您若不嫌弃,请在小店屈就。月俸十两,年底花红,外加干股半成,若能长久于此,一成封顶!待做够十五年可退居养老,月俸照发!”

    “什么?!”

    “啥?”

    “我没听错吧?”

    欧阳没说一句,众人便是一愣。一段话如同连续撞击的大锤一般,将所有人击打的一愣一愣,简直要疯了!

    月俸十两也就罢了,还年底花红!还半成干股!最让人吃惊的是,待做够十五年不做时,居然要以十两银子月俸的标准将其养老至终!

    所有人的表情都已僵化,有的下意识得去掏耳朵,以为自己听到了天方夜谭。

    欧阳看着众人表情,心中暗中感叹,他只是将前世的养老金照搬到这里,不想众人就要发疯。这在前世只是一种最普通的福利制度,却在大唐人心中引发了一场大地震。

    他之所以现在将这种制度现在拿出来,一是要告诉众人自己对他们的重视,自己的求才若渴;二是要在自己以后所有的生意中将这项制度推广开来,将人心聚拢,也同时福泽众人。

    欧阳看着仍在僵立的众人,摇头苦笑,若再这么僵下去,只怕后面的五位厨师的拿手好菜就要凉了。

    他正要出声,不想面前的面食大厨双手“啪”的抱在一起,眼中泪水滚动,拜道:“娘在世时说过这世上有将心比心的东家,六年来我从未见过。不想今日得见!某江童愿一辈子在酒楼中供职,至死方休!”

    欧阳哈哈大笑,扶起江童道:“只管放心做!咱们酒楼的好日子不远了,某是谋着大唐第一而去,咱们共力相扶!”

    旁边的大部分厨师都是看呆了,心里百般滋味不知如何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