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卧唐 > 【120】拜师(上)(精修)
    正房内,欧阳宇和老翁相对而坐。

    老翁低头沉思,身前矮几上放着一个黑色木杯,杯中飘起袅袅茶香。一缕明亮的光线从屋顶缝隙处射入,光线中可见浮动的微尘。

    欧阳宇默不作声的正襟危坐,心绪起伏,他知道老爷子是要和他说正事了。

    自他清醒后的第二天,就从小猴子嘴里知道了眼前的老翁就是他的救命大恩人。小猴子伶牙俐齿,颇有说书的天分:当日堡前大战的种种细节,讲的是跌宕起伏、活灵活现。由此他知道了唐军的惨重伤亡,知道了新兵“憨子”,老孙头......等等不一而足。

    他知道了凶险战阵中飞杖疾点,遇神杀神、遇魔杀魔,他又知道了老翁飞枪救命、震撼战场,他还知道了老翁搜罗珍贵药材给自己内服和药浴,不惜消耗功力给自己推拿舒经,最后在他日久不醒的情况下用了极耗寿元的“换经术”,才把他从阎王手中夺回。当然,后面这些情况是小猴子从老翁和杜叔的对话中知道的。

    杜叔就是老翁身边那面目黎黑的中年人。

    “换经术”岂止是在换"经",那是在以命换命。欧阳受此深恩,每欲提起此事,总是被老翁用眼神和手势阻止。同时欧阳宇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老爷子会对自己这么好?“换经术”这种东西谁会用在至亲以外的人?

    “小子,你是个有来历的人啊。”老翁端茶啜了一口,抬头叹道。随后从身后拿出了几样东西,放在面前的矮几上——打火机、军匕、手机,还有断成三截儿的复合弓,最后是那本《无相》。

    欧阳宇看到几样东西便觉头大,抬头望向老翁,口中呐呐不能言,要知道这可是千年后之物,如何能一时半会讲通透?

    老翁却眼神平和,没有半分凌厉,也没有半分探询。只是静静的看着他,可欧阳宇面对这样的眼神,越发不知如何作答。

    说假话?他怎能欺骗自己的救命大恩人。说真话?可真话能说吗?!难道告诉老翁:我是“穿”过来的!而且是千年后穿过来的,唯一的结果,怕是面前的老翁认为这才是假话。

    欧阳宇额头沁沁汗出,艰难的挣扎道“这个,这个,晚辈实在无法说清楚。”,说罢惴惴不安的低头等待着对方的怒火。

    “好!当说则说,不当说则不说!七尺男儿就得有担当!”

    欧阳宇抬头看了看笑吟吟的老翁,一时满头雾水。“老夫今年八十有三,一生游遍三山五岳、海外奇域也有涉足,奇人异事多有所见,你不必惶恐。”

    “嗯......昨日你在院中所使功夫奇特,是老夫所未见,但观其意不脱一个‘圆’字,不知可对?”

    欧阳见老爷子转了话题,大感轻松;一听此言,又大是佩服。太极拳从阴阳图而来,认为世界万物相交相融、相斥相生,延绵不绝,形如太极,其经义、拳路岂不就是一个“圆”字?而这个“圆”字却是被只见过一次的古人一语道破。让欧阳宇大是叹服。

    他恭言回道:“回老爷子,此拳名为‘太极’,经义正如您所言,小子拜服!”

    老翁微微一笑,谈性大发:“此术用来修身养性却是极好,要知‘圆’乃造物规则,试观世间万物,无不有‘圆’。大到日月,小至林木、种子。活者人禽,死物沙粒、水滴无不含‘圆’。唔,以此意创拳,令人气血缓缓流转,营腑养胃,不伤筋骨,却是奇术!” “ 不知此拳可是令师传授?若能见此奇人,可为快事!”

    欧阳听此千年前古人高明见解,正听得津津有味、yy连连之际,忽听到最后两句,一下又被点到罩门,不禁大汗。全然没看到老顽童嘴角那一丝狡黠的笑容。

    老翁看欧阳宇困窘模样,轻笑两声挥手道:“小子,不逗你了,你这本《无相》从何而来该是能说吧?”

    欧阳宇如逢大赦,赶紧回到:“这是一个名叫袁天罡的人所赠。”

    “袁天罡?”老翁默思片刻,笑道:“是占门的那个小神棍!真是空有‘机’实无‘缘’!”

    欧阳宇却不敢接老翁的话,只得忙把遇到袁天罡之事,以及练此功遇到种种奇怪之事详告老翁。

    老翁听后沉思良久,直到欧阳宇认为谈话已经结束时,又郑重说道:“这本《无相》,我揣摩良久毫无所获,以我眼光若看不出门道,那天下间能看懂之人恐已不多......”

    老翁言语平淡,却透出睥睨天下的傲意。

    “可怪的是,你这小子居然从中练出了功夫,这却是不可理喻,老夫给你疗伤期间,曾详查全身经脉,果然大异常人!你可曾有什么奇遇,或到过一个...一个......”

    老翁从谈话开始,每一句言语都展露出无比自信,此时却像遇到极大困惑,蹙眉苦思。

    “正是,晚辈曾跌入一个极大的风洞,其后昏迷,后来才......”欧阳宇细听老者辨事推理,以有限的细节几乎洞彻真像。一句大实话,一句足以暴露真像的大实话脱口而出。说到最后,语音已微不可闻。

    老翁闻言,却丝毫没在意话中的另外含义,轩眉急问:“那个,那个风洞里是何异像?”

    到了此时,欧阳也没了顾虑,答道:“那洞上宽下窄,其色如墨,深不见底,旋转如轮。洞中巨力将小子像面团般抛来扯去!几息间小子就失了知觉。”

    老翁闻言拍几而起:“这就对了,正该如此! 我看你经络五零十散,无一通顺,无一在位。骨肉腑脏却无异处,曾苦思不解,原来为此!”已老翁之博闻多识,洞微查幽,已很少有事如此伤神。今一得真像,登时喜动颜色,击掌大乐。

    老翁沉思有倾,微闭双目朗声吟道:“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即是无相。”,稍倾复吟:“道者何也?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其大无外,其微无内;......杳杳无际,至幽糜察;......成者有云:‘生生成成,今古不移’,此谓之道也。......”诵罢目注欧阳问道:“小子可知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