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卧唐 > 【099】北行(二)(爆③)
    待欧阳宇落座,徐世绩指着那文士对欧阳宇说:“小郎,此是我的好友,姓杜名涛。”又指着欧阳宇:“闻松,这就是我给你说的少年英杰,欧阳宇了。你二人都是人中之龙,日后可好好结交。”

    杜涛起身礼道:“欧阳宇小兄的诸般惊人事迹,懋功已尽告之,如不是出自懋功之口,真不敢相信你小小年纪竟文武兼通,惊才绝艳,今日与你相识,幸甚幸甚!”

    欧阳宇起身看那杜涛,此人身材匀称,胖瘦适中,开阔的天庭下,一双细长的凤目熙熙有神,谈吐清朗,意态从容,一副大家风范。

    这杜涛却也真是个人物,今年二十八岁,此人自幼聪慧异常,读书过目不忘,遇事智计百出,其祖常对人言:“此吾家千里驹也!”,他不像那些世家大族中的纨绔,颇为自爱。曾拜多位大家名师为师,虽然平日待人谦和,却是傲骨天生。

    徐世绩所言,他颇有不信。这点心思却是从他的话中就可以听出。

    欧阳宇眉眼通透,又是再世为人,险恶浊世中混老了的人物,如何看不明白?即恭敬还礼道:“杜兄不可谬赞,些许小事,都是长辈们鼓励后进之言,怎可当真?小子可不敢当!”

    随即请教都督何事,原来杜涛成年后多次拒绝了家人推荐的朝中清贵之职,似这等胸中丘壑纵横、聪慧天生的人物,家族中已有杜如晦般杰出人物,如何肯在朝廷中混日子?一意要去边陲立大功,建伟业,不负胸中所学。家人苦劝无效,只好放弃。

    此次先去淮南道看望一位母族长辈,转路前往云州军中效力。来到并州顺路拜访好友徐世绩。

    徐世绩深知现在旅途险恶,虽然杜涛带着几个勇武家丁,但徐世绩还是害怕有了闪失,待要派人护送,奈何手下合适的人选都各有要事,无法前往。

    正觉为难时,突然想起欧阳宇说过这两日要去云州,不禁心中一喜。即让歌夜把欧阳宇请来商议。

    谈笑间府中酒宴已经摆好,徐世绩领着三人一同入席。

    寒风啸啸,蹄声踏踏,残阳西斜,通往忻代云的官道,兽影无踪,人迹淼淼。

    不时有几个圆蓬蓬的蒿草团子借着风力时动时停,滚过路面,越发显得四野空旷荒凉。

    从并州出发已经四日,为保安全,徐世绩派他的卫队副手刘宇轩带了十名骁勇军士随行护卫,加上杜涛和他的四个护卫以及欧阳宇一行十七人二十一骑,仅四天功夫,就赶出了三百余里。

    刘宇轩是老军伍,无论赶路住宿都安排的妥妥帖帖,行军时前方放出三名军士哨探,队后三人殿后。余下四人在两侧前后游弋。

    刘宇轩三十**,乃是盛年,中等身材,体型匀称,如果脱下戎装,会让人以为是个饱读秀才,其实他本是一势微的士族之后,也好读了几年书。只是因屡考不中,又逢天下纷乱,故投笔从戎。一直在徐世绩军中效力,十数年中,也立了几分功劳,现已任翊麾副尉。

    此行他对都督让欧阳宇随行之事颇有微词,一方面是由于其身为氏族之后的高傲,认为都督太过看重这个无根无底的庶民。另一方面,他可不认为这个“幸进”的毛头小子真有多少本事,一路上,他只和杜涛攀谈甚欢,将对方照顾的无微不至,近乎于谄。却甚少和欧阳宇搭话。

    随行军士虽对欧阳宇之人之事颇有所闻,但头领如此冷淡,他们也就不好和欧阳宇走得太近。至于杜涛的四个护卫,就更不必说了。“宰相的门房七品官”,他们连刘宇轩都不放在眼里,更遑论其它。

    到是此行的主角杜涛不像其它人一般做作,不论内心如何,倒是时不时的和欧阳宇温言搭讪,在无形中被隔离在外的欧阳宇对众人的冷漠恍如未觉,没有表现出任何异色。当行则行,当言则言。既不故作豪言,也不低声下气。

    无事时,只是自得其乐的操练马术,这种表现让杜涛看在眼里大感讶异!这份沉稳、宠辱不惊的休养,即使在世家大族中重点培养的人才里都不多见,更别说此子是出身草根的稚龄小子。就凭此,欧阳宇在杜涛心中的份量增了几分,其实他不知道的是,在欧阳宇的眼中,他才是后生小子。

    众人的行为和心理欧阳宇洞若观火,却又视若无睹。他已经明了这个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时代特征,他知道自己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改变什么。就当没看见,我行我素好了。

    不是苦思自己的“大计”,就是磨练自己的马术。

    其实在来到并州后,他也经常去郊外驰马练箭,他明白在这个时代精熟的马术和一手箭术有多重要。

    他的坐骑是一匹青白二色的三河马,体高腿长,甚是雄俊。可惜马龄稍稍大了些,战场冲杀会后力不足。此马是在草云山遇匪时所获,到并州后交给歌夜寄养,虽然他隔三差五到城外遛马,但跑长路还是第一次。

    欧阳宇头上戴了一顶俗称“三片瓦” 的狗皮帽子,嘴上蒙一条布巾,遮住了口鼻和脖子。只露出了一双眼睛。他身上穿了一件白色的光板儿羊皮大敞,没有像众人那样挂上各色的布面,在他的潜意识中,冬季里白色是最好的伪装。

    骑行中的欧阳宇四处打量了一阵,心里有些狐疑。几天来虽然路途中人迹稀少,但也总会有三瓜两枣的人马经过,却不像今天从前半晌对面过来的一辆拉着皮货大车外。就再也没见到一个出气儿的“活物”。

    “大家听好,再赶三十里,才到今天的宿处大石台,别给牲口留力了。加把劲,到了地方就能喝上热腾腾的羊汤了。”

    行进中刘宇轩打马冲上了一个土堆,向远处张望片刻,回头喊道。

    随着喊声,白色的气雾从他口中喷吐着。

    在这种鬼天气赶一天的路,饶是众人身体强健也早就浑身僵硬,听到喊声,想想那热腾腾的美味羊汤,众人兴奋起来。夹紧马腹,催马小跑。

    前方三四里处,是一片起伏不停的丘陵地带,稀稀拉拉的杂木林子和密密麻麻的灌木杂木,遮蔽了众人的视线。

    大家伏低了身子赶路,一个外号“三娃子”的军士头上的皮毛被一根斜向路面的树枝挂了一下,差点掉落,三娃子在众人的哄笑中一边儿手忙脚乱地抓帽子,一边儿“仙人板板、龟儿子”的乱骂。

    一片嘲笑当中,小驰中的欧阳宇忽举头皮一紧,背脊一麻,一种无由的战栗在心中升起。

    他左手使劲一勒马缰,战马嘶鸣,人立而起,他厉声大吼:“停下,停下,小心敌袭!”

    注1:杜涛,字闻松。徐世绩,字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