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生女造反日记 > 正文 第5章 窝囊
    ( )    就这么打打闹闹的,重阳节很快就到了。( )

    毕夏和武红瑛亲自去集市上买了几盆开得颇为旺盛的菊花,不是什么贵重的品种,但看着就觉得喜气。周妈妈也亲自做了九层高的重阳糕,上面还摆了两只白色的羊羔状的小馒头。

    “咦,为什么要在重阳糕上面放这羊啊?”武红瑛正在收拾行李,准备回武家武馆里过节。

    毕夏一边帮她打包行李,一边回头看了一眼,“两只羊,重羊(阳)嘛!”

    武红瑛啧啧有声,“你们读书人就是讲究,我们家过节向来都是插根茱萸就完事儿了,连菊花都不买,更别说做重阳糕了。我娘能分得清糖和盐,我和我爹就要偷笑了!”

    毕夏笑了笑,“那我让周妈妈给你打包些重阳糕吧,这个顶好吃了!”

    武红瑛刚走没多久,毕惊穹就带着他的同窗好友们回来了。一群远离家乡的半大少年们刚开始还有些拘束,待饭菜上了一半后,也就放开了,一个接一个地会说话,直把周妈妈逗得笑了一晚上。

    “你说的是对的。”酒宴快散的时候,姬彻突然坐在了毕夏对面,一脸的义正言辞。

    “啊?”毕夏扭过头来,不解地看了姬彻一眼。

    “书本上经常说,要以德报怨,我也一直是这么做的。可是,那次你说我优柔寡断之后,我回去仔细想了想,觉得你说的很对。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毕夏抽了抽嘴角,看着眼前一脸诚恳的姬彻,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

    眼前的姬彻似乎有些喝醉了,并没有注意到毕夏的神情,“我从小就没了父亲,是在叔叔家里长大的。”

    “叔叔家里也不富裕,所以大多数时候,我都是由哥哥带着长大的。”

    “后来哥哥长大了,成了亲,嫂嫂对我却很不好。”

    “我一直想着,哥哥养大我不容易,倒也不曾对哥哥说过嫂嫂的坏话。”

    “有一天,我无意中听见嫂嫂在跟邻居抱怨,说我长这么大,却一事无成。胸无大志,只会种地。”

    “明明嫂嫂说得是实话,我却很不甘心。于是我就跑来了长安,想要在太学里学成一身本领,好回去告诉嫂嫂,我不是个一事无成的窝囊废。”

    “临出发前,哥哥给了我些盘缠,说是这么些年来,我帮他种地卖粮食的钱。后来,嫂嫂知道后,就把这些钱要走了。”

    “我不想跟哥哥说这事儿,怕他跟嫂嫂吵架。于是便借了叔叔家的驴,拉了一驴车的土山货,一边卖货,一边赶路,就这么来了长安。”

    “路上遇到了很多事,我总是想着以和为贵,便不愿多做争执。”

    “后来进了太学,认识了很多人。他们嘲笑我家境贫寒,总是欺辱我。我却总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忍了吧。”

    “直到那天,我看见你哥哥当众英雄救美,不知怎么的,脑子一热,我就冲了上去。”

    “虽然最后受了点儿伤,但我却很开心。我觉得我活了这么多年,这是我第一次凭着自己的心愿去做事,而不是忍耐着、压抑着自己。”

    “我以为我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可是你说,那个卖唱的姑娘是另有目的的。那个时候,我觉得自己好像做了一件傻事一样。好像自己努力摆脱名声的束缚,凭借自己的心愿去做事,是没有任何结果的一样。”

    “我混混沌沌了几日,觉得自己像个傻子一样。直到你那天骂醒了我,你说我优柔寡断!你说我瞻前顾后,为了自己的名声,反害得别人遭罪!”

    “我感觉自己就像做了一场梦一样,突然醒了过来。你说得很对,我就是个懦夫!”

    毕夏看着眼前醉眼朦胧的姬彻,叹了口气。

    “妹妹,他是真心想要改变自己的。你不知道,他不仅开始去武馆习武,也开始改变自己,不再逆来顺受,开始学会拒绝别人无理的要求了。”毕惊穹端着酒杯,坐在了毕夏身边。

    “他说他很感谢你,要不是你那天骂醒了他,他现在还在过着以前那种逆来顺受的生活。”毕惊穹耸了耸肩膀,有些无奈地看着面前半垂着头的姬彻。

    毕夏摇了摇头,叹了口气,什么也没再说。

    自从那日酒醉谈心之后,姬彻似乎彻底把毕惊穹和毕夏当成了亲人,时常借宿在这里。一来二去的,周妈妈索性收拾出了一间客房,专门放姬彻的行李被褥。

    姬彻时常和毕惊穹在书房里讨论天下大事,每当他们讨论到情绪激动、难以自持,忘记了吃饭之时,毕夏便会端着周妈妈专门做的果腹糕点,送进书房。有时,听到姬彻和毕惊穹争论起来的时候,毕夏还会插几句嘴。

    “贲泱又是削藩,又是改革官制,我看啊,那些贵戚豪强们可要对他不满了。”毕惊穹提起当今的皇帝贲泱时,很是不屑。

    姬彻点了点头,很是赞同,“最近几年,战争不断,赋役繁重,刑政苛暴,老百姓心里都不安得很。”

    毕夏翻了个白眼,把手里的果盘放在了桌子上,“说话这么文绉绉的,谁听得懂啊!”

    毕惊穹也不恼,反而笑嘻嘻的,“我们在讨论国家大事,你不懂的。”

    毕夏不屑地扬起了下巴,一脸的骄傲,“谁说我听不懂,你们不就是在说那个‘毒杀了上任皇帝后,自己造反做了皇帝’的贲泱么!”

    毕惊穹故意装作一副惊讶的表情,“哟,巾帼女英雄啊,还挺了解国家大事儿!”

    毕夏哼了一声,很是傲娇,“你们这群书生啊,没事儿就爱讨论国家大事,说些狗屁不通的大道理,还自以为很了不起。”

    毕惊穹不乐意了,“我们怎么就狗屁不通了?”

    毕夏转身坐在了椅子上,抬头对毕惊穹说道:“你们天天说得那个削藩啊,改革官制啊,这些我都听不懂。”

    “不过呢,我知道,贲泱这个皇帝肯定是做不长久的了。”

    一听毕夏这话,姬彻笑了,“我和毕兄也是这样觉得的。”

    毕夏看了姬彻一眼,然后继续说道:“虽然你们说的那些我都听不懂,但是我倒是常常听街坊们说起贲泱的那些光辉事迹。”

    “先不说他毒杀先帝,光是他最近做的荒唐事,就让人吓得掉了下巴呢。”

    “据说啊,贲泱为了凑齐‘五湖四海’中的第四海,西海,便强行逼迫羌人献出了青海郡,变为五湖四海中的西海。”

    “我还听说啊,因为西海地广人稀,为了增加那里的移民数量,贲泱一夜之间增加了数百条法令,一下子抓了上万的新罪犯,全部发配到西海去了。”

    “如此荒唐透顶的行为,也就只有贲泱才能做得出了!”

    毕惊穹挑了挑眉毛,“哟,分析得不错,这水平都快赶上我们太学里的学生了。”

    毕夏扬起一个灿烂的笑容,“那当然了,也不看看我是谁。”

    “对了,你刚才说,贲泱这个皇帝做不长久,这是什么意思?”姬彻有些疑惑地问着毕夏。

    毕夏叹了口气,“别看如今还是一派风平浪静的模样,好像没什么危险,但其实啊,汹涌的波浪都隐藏在最下面。若是今年突然大灾荒,比如黄河改道什么的,到时候那些吃不上饭的人们,估计就要造反了。”

    毕夏一语成谶,一年以后,黄河改道,哀民遍野。各地的农民纷纷起义反抗贲泱的j□j,占山为王,成立了各路“绿林军”。

    集市上摆摊的商家明显少了许多,粮价也涨得飞快。长安城里的人们苦不堪言,便是之前收毕夏绣活的布庄老板娘也不得不打算卖掉布店了。

    毕夏数了一下自己的小金罐后,当机立断地从老板娘手里把布店盘了下来。

    “妹妹,你买布店做什么?先不说这年头生意不好做,单说这布匹的来源,我们压根就不懂啊。”毕惊穹听说毕夏把布店给盘了下来,很是疑惑不解。

    毕夏笑嘻嘻的,“我又不傻,当然不会开布店啦。哥哥,你说,这年头,什么生意最好做?”

    毕惊穹愣了愣,“这年头哪里有好做的生意啊?”

    这时,一直站在一旁的姬彻有些不确定地开了口:“卖粮食?”

    毕夏点了点头,冲姬彻笑了笑,然后扭过了头,对着毕惊穹说道:“哥哥,你记不记得,当初我们从毕府老宅子里搬出来的时候,我趁机把娘亲嫁妆里的那几块田地的地契也给要了出来。”

    毕惊穹迟疑地点了点头,“好像是有这么回事。”

    毕夏一听毕惊穹还记得这事,便不再卖关子,“这两年,我让庄子里的王叔把地里收割的粮食都存了起来。如今,也攒满了一个仓库呢,这些足够我们开店卖粮食了。”

    “有了粮店的收入,我们也不至于坐吃山空了。”

    听了毕夏这话,毕惊穹倒是叹了口气,摸了摸毕夏的脑袋,没有说话。谁家的姑娘不是娇养着长大的呢,别人家的女孩子这把年纪的时候,还只会绣些帕子,描些小花样呢,偏偏自己的妹妹却要开始操劳一家人的生计。

    毕惊穹紧紧地抱住了毕夏,眼眶有些泛红,“傻妹妹!”

    毕夏不明所以地回抱住了毕惊穹,拍了拍他的肩膀。

    站在一旁的姬彻,看见这一幕后,又是羡慕又是惆怅。即便自家的兄弟姐妹之间没有这么浓厚的感情,姬彻还是不可抑制地想起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