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斗战圣雄 > 第三百一十四回 山村过节
    他们顺着河流一直向下走,走了好半天,山脚下果然有个水潭。()东岭子山势不高,三面环山,溪水从山沟里蜿蜒而下,汇聚在这里,幽然成潭。

    水潭很大,周围尽是茂密的高草,鱼儿腾跃,岸边的青蛙“扑通扑通”的往水中挑个不停。

    来的人都是在山里长大,对于撒网捕鱼个个都是门外汉,小贵子常来此地,见过别人撒网打鱼,也学着撒网的样子,把渔网一点一点的捋在手里,身子一转,把渔网抛到水中。

    撒网也是一门技术,看似容易,到自己的手里却不听使唤。第一次渔网没有打开,一条线似的抛入水中。拉上来一看,渔网里除了一团乱草和两只小虾米之外什么也没有。

    哥几个轮番尝试,谁也没能把渔网撒成一片。绰号叫屁蛋儿那个汉子道:“把那破玩应收起来吧,我看上面那个水泡子不是太大,咱把上游的流水给它截住,在把这水泡子给它掏干,估计里面会有很多的鱼。”

    屁蛋儿的建议得到大家伙的赞同,十几个壮汉开始动起手来,挖土搬石头,在上游叠成一道几尺高的堤坝,在北面挖了一道水渠,把水引到了别处,这样一来,这个大水泡子就变成一个死水潭,哥几个拿起水桶,开始往外掏起水来。

    足足忙活了两个时辰,水终于所剩不多了,眼看着鱼群乱蹦,哥几个不等把水掏干,就迫不及待的抓起鱼来。

    水中鱼儿即多又肥,不一会儿的工夫,便抓来十多条大鲫鱼,每条都有六七两重,一一抛在地上,活蹦乱跳。

    小圣、襄土、襄君在岸边捡鱼,把一条条大鲫鱼放到水桶里。

    此时日已西沉,暮色渐重,小圣看了看天色,道:“天快黑了,这鱼也抓了不少了,还要赶路呢,咱们回家吧。”

    众人抬头看了看天色,似乎余兴未了,恋恋不舍地上了岸,望着两水桶的鲜鱼,心里说不出的高兴。

    屁蛋儿道:“今天就是来晚了,要不然能抓三水桶。”

    一个叫二牛的汉子道:“真要抓三水桶的鱼我怕把你撑出屁来。”

    屁蛋儿把屁股一撅,“嘟”的一声,果真放了一个响屁,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屁蛋儿还想耍个活宝,一旁的大奎用手捅咕他一下,提醒道:“弟妹在那呢,以后说话注意一点。”

    屁蛋扭头看去,见襄君正在不远处玩她抓的那两条小鱼呢。吐了一下子舌头,再也不吭声了。

    众人回到李家庄时,夕阳已经被西面的大山吞没,淡蓝色夜空中,星辰隐隐,晚风清凉。小贵子家的院子里,人头涌动,一堆堆篝火熊熊燃烧,映红了一张张笑脸。

    篝火旁欢声笑语,人们围坐在火堆吃着烤鱼,喝着自酿的美酒,各家的媳妇们也来帮忙,襄君和她们称姐道妹的,还真把自己当成小圣的媳妇了。

    襄土却在一旁闷闷不乐,拿起鱼来就往嘴里塞,把酒就往嘴里倒,似乎只有大吃大喝,才能一解心头的烦闷。

    篝火熊熊,觥筹交错,欢笑喧腾之声远远地传到山里。

    襄君一手拉着小贵子的媳妇,一手拉着二牛媳妇,美滋滋地向篝火前走来,对小圣道:“当家的,给我留一份没有?”

    没等小圣答话,襄土插嘴道:“这家伙,可真快啊!连小圣哥都不叫了,干脆叫起了当家的,我看入洞房也快了。”

    襄君白了他一眼,喝道:“闭上你的臭嘴,吃鱼也堵不上你的嘴!”

    说完襄君挨着小圣坐了下来,小圣知道襄君初次吃烤鱼,怕她不喜欢这烧烤的味道,特意从李海川家拿来几味中药,磨成粉末,与辣酱搅拌均匀,在均匀地涂抹在鱼身上,在篝火上反复翻转,登时四周尽是一股奇异的浓香。

    小圣把一条烤熟了大鲫鱼递给了襄君,道:“你先尝尝,这个味道怎么样。”

    襄君起初吃一口咬下,只觉得鱼香四溢,再一品味,甘甜微微带有酸意,不像是鱼肉,而如浆果,再三细嚼,竞似有千种滋味,变化多端,无可细表。

    襄君极是喜欢,一连吃了两大条。

    众人也都品尝了一下,都说好吃,小圣亲自为大家烤起鱼来。

    新月当空,晚风送凉,小圣手中端着一大盘子烤鱼,一扭头瞧见襄君笑吟吟地望着他,秋波迷离,在篝火的照耀下,跳动着火焰的光泽,眼神是那般的熟悉,又是那般的动人,让他想起了谁,又忘记了谁。他的心突然怦怦乱跳了起来。

    稳定了一下心神,自问道:“难道我真的喜欢上她了吗?”

    书说简短,农历五月,正是农忙的季节,见这些童年时代的伙伴们,认可放下手中的活计也来陪伴自己,心里很是过意不去。

    翌日一早,小圣与襄土、襄君正要告辞,却被李家庄的村民苦苦挽留,几次人已经到了村口,又被拉了回来。

    盛情难却,襄土和襄君在村子里又玩的乐不思蜀,三个人一商量,决定过完端午节再回悬云山。

    李家庄地处偏远,村里的百姓仍保留这昔日平等之风,虽然对村长等人十分敬仰,却是由衷敬佩感激而生。

    村民们的生活虽然不算富裕,但颇为悠闲,渔猎耕种知足安乐,从来没有任何严律例束缚,如同远在天外一个国度。

    小圣自幼跟师父长大,除了在道观里读书习武,要不就是悬壶济世游历四方,很少体会过有家的感觉。这次到了李家庄之后,发现人人友爱,家家和睦,彼此之间宛若亲人。

    李海川如父,襄君如妹,襄土和昔日的伙伴们好似兄弟一般。

    自从师父走后,十余年里除了在秀才村有过这种家体验,从未这般温馨安定,发自内心的快乐。每日夜里睡着的时候,嘴边也总是挂着微笑,便连那梦境也是色彩熙暖的。

    既然决定在李家庄过节,小圣打算给全村父老送些礼物,于是叫来襄土、襄君商量。

    襄土一听要给全村子人送礼,那需可要花多少银子啊?便说道:“小圣哥,村子这么大,起码有上千户人家,一家给一点,就得花光几百两银子,我认为咱不能挨家挨户的都送,就挑和你和你关系不错的,每家多给一点就算了。”

    小圣道:“我虽然是在悬云山长大,但李家庄就是我第二个家乡,我看个家都不富裕,借着过节的机会施舍一点爱心。要是平日,村民们还未必要呢!至于我那些儿时的伙伴,我给他们多少是情谊间的事,与此事不同,你们就是帮助我想一想,咱们买一些什么礼物送给他们好。”

    襄土道:“过节了,当然是送一些酒肉好啦。”

    襄君道:“全村上千户人家,要买酒买肉得拉几大马车,况且这里距离县城这么远,要走两天的路程,等拉到家里,不得放臭了。以我之意,还是送一些银两实在,这样不但方便,还能为村民解决一下燃眉之急。”

    小圣笑道:“还是我妹妹聪明,就这样定了。”

    襄土问道:“小圣哥,你哪来的这些银子?”

    小圣道:“此次降妖,玉帝赐我一百朵金花,每一朵都价值连城,更何况我官拜护天公、乾坤护使,我一念咒,财神爷就把银子送来。”

    襄土羡慕不已,把小圣拉到一旁,吞吞吐吐地说道:“小圣哥,你那些金花就送我一朵呗,过节了,我想送给襄君一样礼物,可寻思了好几天,也不知道送她什么好。”

    小圣笑问道:“你是不是对襄君有意思啊?”

    襄土脸一红,挠了一下脑袋,嘿嘿一笑道:“我也不知道,反正挺喜欢她的,只是看她对你好,我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小圣笑道:“我只是把她当成妹妹看待,没有别的意思,放心吧,既然你要送她礼物,我就给你两朵,一朵送给襄君,另一朵留着以后自己用。”

    “你们俩背着我嘀咕什么呢?”

    襄土正要道谢,却被襄君的话语给打断了,襄土连忙答话:“没……没嘀咕什么,只是说说我们俩之间的事。”

    襄君道:“你们俩有什么秘密可谈的?一定和我有关!告诉你兔子,你胆敢在小圣哥的面前说我的坏话,我可饶不了你!”

    小圣道:“别胡思乱想了,走,咱们找李先生和村长去。”

    兄妹三人径直来到李海川的家里,恰巧村长也在,小圣便把自己的心愿说了出来,村长感激不尽,连连夸他是在世的活菩萨。

    快乐的时间总是过得格外飞快,眨眼间端午节过完了,再住下去以免影响村民们生产,尽管乡亲们诚意强留,三个人还是告别了李家庄。

    在李家庄这几天里,看望小圣他们的人确实很多,每天都乱到后半夜睡觉,回山后,这一清静,那困倦之意立时涌将上来,三个人当下各回房内,吃了些水果,便沐浴休息了。

    小圣心中兴奋,翻来覆去,脑中尽是这几天欢聚时的情景,十分眷恋,心里暗道:“人间有情有义,真好!”过了好一会儿,不知不觉地沉沉睡去。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