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斗战圣雄 > 第二百五十五回 蝙蝠山避险
    蝙蝠山原名叫仙洞山,在万兽山的东南面,相距约有八百多里远。 此山的东、北两面临湖,西面环山,只有南面有一条通道,直通南海。

    山虽不高,但十分陡峭,四面全是悬崖峭壁,山的顶部,有一个三丈大的洞口,终年喷云吐雾,深不见底,更不知通往何处。

    洞内常年流水,石壁上有三十六个行宫,七十二个洞穴,正和天罡地煞之数。机关重重,玄机处处,不知哪个仙人在此修仙过。

    蝙蝠原本就是兽族的一个种类,五百年前,也成在万兽山栖居,原因是它长相与鸟类相似,为此同族的一些兽类把蝙蝠视为异类,不但加以歧视,尤其那些野猫、猞猁、野狐等一些灵巧的动物,把它们当成了主要的猎物。

    蝙蝠屡遭杀戮,数量逐年的减少,尽管虎王五令三申要求保护,但猎杀者常常以捕捉野鸟为名,把蝙蝠当做食物。

    一次虎王到这座山下的湖中游玩时,登上此山,他登高远望,见山下有水,盛产鱼虾;山上又有悬崖洞穴,湖光石色,绝美清幽。

    虎王本想留作自己享用,但见蝙蝠在万兽山饱受欺凌,便把这座山赐给蝙蝠。

    蝠王是一只修炼一千五百年的吸血蝙蝠,两翼尽展约有一丈,体大如狐,长着一对灵耳夜眼,白天关闭神眼,耳朵可听千里之外的虫鸣声。

    夜里耳眼同用,不但听得到,眼睛也能看到八百处野猫的活动。虽然蝙蝠战斗力不强,但他们能早早预警,外加又有洞穴藏身,五百年来一直在安稳中度过。数量也与日俱增,由原来的十几万只,猛增到几千万只。

    此次万兽山遭劫,吸血蝙蝠早已听到,只是爱莫能助。后来听虎王要来这里避难,为报虎王的大恩,他早早为虎王准备好了行宫和藏身之处,并亲自下山迎接。

    正南方的远处,丘陵如碧浪起伏,朝阳艳丽,白云悠悠。近千头大型野兽在辽阔的荒原上急速狂奔,千蹄踏下花草纷飞,草丛中的各类昆虫被惊飞了起来,引来许多的燕子和鸟群,它们在围绕着兽群的四周,上下纷飞,争先恐后地捕捉着食物。

    一口气跑了八百多里,野兽们已是疲惫不堪,刚想停下来歇息一会儿,忽然眼前烟雾茫茫,什么也也看不清楚了,好像一下子坠入雾都一般。

    兽群连遭伏击,心里本来胆怯,见到这种怪象,又惊又怕,莫头向后就逃。

    虎王道:“大家不要慌,前面就是蝙蝠山,待本王查明真相在往回走。”

    千只野兽向后退了几十丈,虎王道:“本王对前面喊上几嗓子,前面要是蝙蝠山,我想蝠王一定下山迎接。”

    师爷阻止道:“虎王且慢,这样恐怕不妥,以臣之意,不如派出探兵到前面打探一下,蝙蝠家族在万兽山饱受欺辱,会不会记恨成仇?会不会是他们故施烟雾,不让我们进山?如果是这样,蝠王早就没有收留我们之意,还不如另寻别处。如果大王把他们强喊出来,就怕他们再施诡计。”

    虎王很自信地说道:“放心吧,吸血蝠王是个重情重义、知恩图报的正人君子,绝不会干出落井下石的事情来。”

    师爷还是有点不大相信,又提醒了一句,“大王,你可得想好了,古今皆如此,谁都愿意锦上添花,没人愿意雪中送炭,别忘了,我们是一伙被人追杀的难兽啊!况且我们这一上山,还会给他们带来麻烦甚至是劫难,我想蝠王不会不考虑的。”

    虎王道:“等见面再说,毕竟我俩素有交情,即使不敢收留,也不自于把我们送给大黑熊吧。”

    虎王向前走了几步,把手圈成喇叭筒,对前面喊道:“山上的蝙蝠们听着,快告知你家的大王,就说万兽山的虎王求见!”

    师爷的心“砰砰”直跳,生怕蝠王引军杀了出来。那一千兽兵更是虎目圆睁,随时做好了应战的准备。

    工夫不大,忽见烟雾中亮起一道白光,如闪电一般划破云雾。“吱呀呀”的一阵开门声响起,山门大开,眼前却是另一番景象。

    风轻日明,眼前豁然开朗。只见蝙蝠山悬崖突兀,蝙蝠绕石横飞,石壁上倒挂着密密麻麻的蝙蝠,唧唧喳喳。山下桃花盛开,不知名的野花绚烂地开遍整个山坡。

    门的两旁整整齐齐的站着两排蝙官蝠吏,个个衣冠整齐,垂手而立。蝠王站在门前,见虎王到来,远远地跑了过去,还未到近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两手向上抱着拳,两眼淌着眼泪。

    哭声说道:“大王,万兽山遭劫,小蝠早已知悉,只是修为太浅,没能前去解救,小蝠罪该万死!”

    虎王紧行几步,来到蝠王的面前,用手相搀,道:“蝠王不必自责,蚁妖强大,此劫非你能解,不去正好,就是去了也等于飞蛾扑火,我虎王丝毫没有责怪之意。只是今落难到此,还望蝠王暂且收留。”

    蝠王道:“大王说的是哪里的话呀!大王对我恩重如山,小蝠刻刻铭记在心,只是无法相报,今大王有难,小蝠愿赴汤蹈火。”

    虎王道:“我这一来,说不定会给蝙蝠族带来多大麻烦,蝠王可要三思啊?”

    蝠王道:“我蝙蝠族能有今天,全仰仗大王赐山之恩,莫说麻烦,就是灭顶之灾,我吸血蝠也无怨无悔!在臣的心中,天地间只有一个大王,那就是您啊!告诉您吧,我吸血蝠这辈子,生是虎王的臣,死是虎王的鬼!行了,不说了,山上的行宫密洞,臣都已准备妥当,请大王和诸位随我上山。”

    众兽跟着蝠王来到洪湖岸边,虎王道:“你不是让本王住在湖里里吧?”

    蝠王笑道:“我一个小小的蝙蝠哪有那个能耐。”

    说话间,伸手往山下一指,道:“大王请看!”

    众兽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不为诧异,只见周环山峰,遍布石洞,洞外是一大片茂密的树林,万鸟齐飞,展翅在蓝天白云下颇为壮观。

    虎王道:“我记得以前没有这些山洞啊?”

    蝠王道:“我蝙蝠族本事平平,自然要以洞穴藏身,否则有天敌来袭,那就大大不妙了。故此我率山上的众位兄弟,耗时百年,才将这山谷凿通,这百条山洞四通八达,里面设有机关,能关能闭,即使用水火来攻,也奈何不了我们。”

    虎王问道:“那山门前的烟雾也是用来护山的?”

    蝠王点了点头道:“正是,正是。”

    虎王赞道:“蝠王目光长远,居安思危,值得我虎王学习和借鉴呢,如果本王能和你一样,早有防范之心,也不自于有今天。”说完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众神兽见虎王如此悔恨自己,都默不作声了。穿过一片小树林,就到了山下,群兽拥着两个大王走进了山洞。

    见这山洞极为宽敞明亮,原来除了长明灯外,石壁上还嵌着上万颗夜明珠,黑暗中桀然生辉,把整个山洞照得如同白昼一般。

    山洞千曲百转,旁洞枝生,蝠王把这上千野兽安排完毕,又把众兽带到一个大的山洞里。洞内极为宽敞,有五六间房子那么大,好像把整座山腹都掏空了一般。

    地面上有上百张条形长桌,桌面上摆放着各样的酒菜,有鱼、有肉,还有色泽各异大小不均的鸟蛋。

    群兽又激战又奔波的,早已饥饿难耐,见到如此丰富的酒菜,大吃大喝了起来。

    一夜无书,次日一早,蝠王慌慌张张地跑进虎王的卧室,叫道:“大王,大事不好了,大黑熊亲率几万蚁军朝这奔来。”

    兽族分布极广,种类也不下万种,虎王在各部落中威望很高,若活在世上一天,各部落就不会轻易归顺,因而大黑熊要想成为兽族之尊,必须要除掉虎王。

    万兽山的战势基本得以平息,在大黑熊的威逼利诱下,山上的兽群基本都得以归顺,剩下一小撮虎王的死党,虽在暗中鼓动,但也泛不起什么波澜。

    黑蚁精见大功初步告成,当日就率大军回到了天恒山,准备攻打下一个族落,就是西海的西海湾。

    临行前留下五千神蚁大军,并把二黑熊、野狼精、地缚灵三个妖王也留在山上,目的就是助大黑熊早日杀死虎王。

    当天晚上,万兽山大摆酒宴,他的心腹手下都得到加官进爵,自然十分快乐。席间猜拳行令,热闹异常。

    可虎王一日不除,大黑熊怎么也快乐不起来,喝了几口酒后,便把弟弟二黑熊、野狼精、地缚灵招到兽仙宫中。

    熊天海道:“虎王一日不除,本王也就一天也快乐不起来,我只担心他去了哪个大的族落,在召集天下,在兵伐万兽山,那时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目下虎王还没有好的安身之地,我想不如趁胜追杀,将他一举歼灭。”

    二黑熊道:“可我们不知道这大笨虎逃到哪儿去了,怎么追杀啊?”

    大黑熊道:“据眼线报知,虎王率残余部下向东南方向逃去,中午时分就不见了,从时间、方向推断,虎王是去了蝙蝠山。”

    野狼精一股身站了起来,道:“那还等什么?我们就连夜发兵,踏平蝙蝠山!”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