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梦里阑珊意未明(清穿) 下部 > 第72章 锁泪
    也许命中注定这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更是多事的一年。有的人走,有的人来,往复循环,络绎不绝。

    天猛于虎,不用宫中下令,城中已见萧瑟。门窗紧闭,大小商户虽不至于落锁停业,但除关系生计的买卖生意基本都不见往日的繁荣,自是意料之中的。而真正揪心的,是百姓人人的惊恐,犹如被久涝海岸的鱼,翻着细嫩的肚皮,睁着一双黯然无神的眼珠,那是一种藏在精神力的怖色。令初春回暖的大地涂染一抹灰色。像一笔盎然的水墨,陡然间失去了生气。满城寂寂,似乎提早抽干了血气的壮年男子,剩下嶙峋的骨肉,虚张声势。

    “安茜,初五就是十六的大婚了吧?”

    安茜没有回应,我不得转身又扬声问了一遍。

    被我搅得无法,她索性扔了手里的活计,嘟了嘴硬声回。

    “自打良主子白事完了,爷就一直没有露面,可见城里的疫情有多紧张!内务府的人日夜加急,甚至万岁都急得几个晚上合不了眼。昨儿个,您在门房也看到了,街上除了采办的百姓哪还有什么闲人?!就连疫症附近的百姓矮房,都禁足的禁足,隔户的隔户。更别提十六爷的大婚了!”

    我自然知道安茜说的句句在理,嗫嚅着。

    “我……我只是放心不下依兰她……”

    “格格!今时不同往日!现在是什么时候?随时都要出人命的!不用我说话儿!您能走出咱们的府门,我都不会拦您!”

    安茜长出了一口气,犹豫了才开口。

    “您忘了那天咱们得到消息,正好从教堂回来的时候,府里阿穆胡兰怎么传的王爷的话儿了!让奴才们个个儿睁大了眼睛,陪着一万个小心,以免各院主子有个闪失!还特令几个侍卫看好了东西两院,西面两个拜堂,咱们这边可是足足五个呀!您难道还不明白爷是什么意思么?!”

    原本还踌躇左右的心思随着安茜的话,一下子松了弦。

    怎么能不明白?

    那疫情的中心是哪里?

    是张府呀!

    康熙为何夜不能寐?疫情紧张的因素固然,更重要的是张廷玉如今重孝在身,远在乡里,可是他唯一的血脉,一个不足三岁的男孩,正在承受病痛的折磨,躺在死神的怀抱里。孩子在京城生养,本来就是康熙当年对停官守孝的衡臣的重诺,为的还不是衡臣能够毫无牵绊地替他送走张家二老,也一了一个帝王对半生风雨不离不弃的知己最后一点心意。可结果呢?这样的晴天霹雳,让他一个旁观者都接受不了,更何况作为一个允诺的帝王,一个年过半百的老爷子,让他如何对为父的晚辈衡臣交代,又如何对新死的老张大人交代?

    如今人心惶惶的已不仅是寻常百姓,就连朝堂之间也敏锐的嗅到了一股焦灼的味道。康熙三番五次大发雷霆,对大小官吏痛批怒斥,弄得朝廷里人人都成了闷葫芦,多一个字都不敢妄言,就怕无端惹来老爷子的狂躁。可是如此下去也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即使内务府日夜不歇,作为其顶梁柱的老八虽以身作则,也难逃老爷子的苛责,几次狠骂其办事不利,养了一群不知所谓的饭桶,平日里主子都不放在眼里,飞扬跋扈惯了,如今捅出这样大的篓子!更言这事儿没有完,早晚要好好清算这笔糊涂账,给内务府的官老爷们捋捋毛!这哪里还是宣泄,简直就是将疫情转移到了朝廷。可见康熙对此事的看重,暴露了他对张家老小的愧疚已再无可抑。

    而饶是如此,京中仍然封锁了消息。且不说远在千里之外的安徽,就连广安门外的百姓也都对此一无所知。一道宫门,内外却冰火两重天!这样的煎熬谁能承受的了!

    也正是这个时候,张廷玉得了雍王爷的消息,孤身犯险,一路北上,不到一个月就感到了京城。一时令本已心火不下的康熙老爷子更添几分尴尬与难堪。私底下狠狠呵斥了老四的先斩后奏。可毋庸置疑的是,老四的这一举措是合了所有官员的心,张廷玉此行之意也毫无悬念,无非也是为了解救众人于水火。但这其中的酸辣也只有衡臣一人心中明了。

    深明大义,顾全大局?谈何容易!

    于是,一生戎马不屈,风尘尽踏的康熙,在一个本应困顿的午后,与衡臣一番久违的长谈后,执拗地拉着这个在他眼前一寸寸长大的晚生痛哭流涕。

    当然,这些自是皇家极*的秘事,若无拜堂,更无从知晓。

    就连阿穆胡兰也动容。

    当年撤三藩、擒鳌拜,如此险境,犹可谈笑之间,樯橹灰飞烟灭,那是何等的杀伐决断,大气磅礴。可这又能说明什么呢?他不是神,他是人,为人子,为人父!这其中的苦涩,谁还能比他更能体会!

    倏忽一念,想起多年前,宜妃对我含泪讲述康熙对张英多年沙场相随的感念,又对痛失廷瓒的亏欠,如今又添上若霱这一笔,如何不让康熙旧伤发溃?!

    “安茜,你说的我都明白。于情于理,我都不能出府!”

    可是……

    可是什么呢?难道我恻然于那不曾谋面的孩童如蓓蕾一样的凋敝?

    既然如是,我又能做什么呢?

    是的,一切不过源自我那强烈代入感所带来的恐惧。

    恐惧什么呢?

    恐惧背负未知有、无可能的灾祸,抑或悲剧!

    有句话正应了安茜对我跟随理想,放逐生命的劝慰。don’t carry the world on your shoulders!可一个在我认识中跳跃的生命,我就连背负的勇气都没有!难道只能缩在自己伪装的壳里,做一个啃食残余腐肉的蚌,等待幸运之箭失准偏离,允许自己如此也能淬出耀眼的珠,赐予我解脱自己,解脱命运的勇气么?

    又或者说,我连看一眼他的资格也没有了么?

    我只是拒绝和幸运之神的赌博,我只是想亲历自己一手促成惨事的可能,这样也不可以么?

    我只想问一句,若霱,真的是我吗?是我的道来改变了你的轨迹?又或者,你真的存在过么?又与我的投入有着多大的干系与因果的牵连呢?

    可我知道,没有人知道,就连若霱自己,也找不到答案的。

    “安茜,张府……的公子情况如何了呢?”

    安茜哀哀一叹。

    “没有什么消息,重兵把守,个个都是万岁的亲卫,拜堂也只能得到一些外围的消息,多半还是从内务府和太医院得来的。不过,据说情况并不乐观。”

    说着迎面撞见的是一大一小的两人,无声无息地伫立在高高低低的丛间,画面里含着不经意的矛盾与冲撞。

    脚下一顿,我忍住转身的冲动,挺直了背。不远的苏妈妈显然早看见了我。我摆了摆手,示意她不必多礼,迟疑着上前了几步,侧身蹲下,面对着犹矮我方寸的小人儿,低声唤。

    “弘旺……”

    明明是晴空高阳,我情不自禁地轻声细语,怕惊动了午后酣睡的谁。

    饶是如此,我的声音似乎还是打搅了他,他浑身一个激灵,缩做了一团。

    我也不气馁,料想是身为王爷府年幼的大阿哥对这样的称呼还不熟悉,更何况,这也是我第一次开口叫他的名,就连自己都有些不自在,更何况听者是个孩子。

    “在干什么?”

    我抬眼扫视了院中孤零零的苏妈妈,又看了看安茜。两者均是期待与惶恐。

    意料之中的,我们久久没有等到答案。

    一连十数日,我心知安茜言之有理,刻意地拒绝了一切消息的来源,但是又心存忐忑,思及十六与依兰的大婚在即,很多个夜晚都不好入睡,导致午睡时间被拉长。不过这样不安分的心情,也得以让我日日流连院中的草草。起先是间断的几日,后来是连续数日,我与安茜同弘旺、苏妈妈的不期而遇。

    也许是出于对孩子的担忧,又或许是为了纾解自己对外事紧绷的神经,我同苏妈妈的对话开始频繁了起来。

    “小主子今儿个可睡得好?”

    只要是关于弘旺的,苏妈妈似乎都乐不得,哪怕日日无新,无数次重复的话题,也乐此不疲。

    “睡得好,今儿个大早不劝不哄,自个儿就喝了一大碗安茜姑娘送来的细面燕麦糊糊。”

    我颔首。

    “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想吃什么,少了什么,就跟安茜说,东院这里没这么多规矩,让孩子多放松放松心性儿。

    哦,对了,大好的春天正是好时候,以后大清早的晨省能免则免吧,让孩子睡个好觉,别折腾了孩子。”

    苏妈妈需应着,后又连连摇头。

    “这怎么使得?”

    安茜忙笑道。

    “怎么不使得?前儿兰姐儿还在的时候,也没有晨省过,我瞧着倒不如改到午省,以后小主子午睡好了你再抱来给福晋请安也是一样的道理。”

    我听了也一乐,倒是省了自己的不少事儿,早上何止于互相折腾忙活呢。

    “就照安茜的意思办。”

    苏妈妈虽然口里不敢接话,但也是合了心意的,不再反对。

    “小主子可曾开口了?”

    听我有此一问,苏妈妈眼里一暗,只是摇头叹气。我抿了抿唇,和声道。

    “来日方长,不急于一时。有什么要紧的,就直接过屋儿来找我,屋儿里就安茜一人,别怕什么不方便的。我这儿从来没有多少规矩。”

    见我竟未动怒,还流露出对关心的意思,苏妈妈也笑眯了眼,胆子也大了起来,开始与我攀谈。

    “老奴代小阿哥谢福晋的关爱。小主子自洋和尚那里回来以后,虽然也一直没有开口好转的意思,但倒是愿意出屋子走动了。就是还那样怕见人。”

    我仔细听着,没有打断。

    “以前小阿哥是好说歹说也不愿出门儿的,奴才们又不敢强来。

    吃的穿的如今也都是经了福晋的眼,还有特别嘱咐厨房做来的新菜式,王总管前儿还派人做来了新样子的衣裳,别说小主子,就连老奴活了这么大岁数,也是头回见着,自然都是极好的。安茜姑娘也时时惦记着来瞧上一眼,小主子虽然没有开口,老奴相信也都是看在眼里的。小主子这般聪明的人儿,眼见福晋那样记挂,不会忍心福晋为他这样烦心伤神,总会好起来的。”

    我不理会她的奉承,敷衍一笑。看我没有再搭话的意思,也适时的收了声。

    我掂量着又近前几步,挨到了仍旧一动不动的小人儿面前,刻意娇声地与他说话,虽然我知道得到回应的几率小之又小。

    “弘旺……我是舒晴……我们重新认识……好不好……”

    小心翼翼地抬手轻握他紧攥的小拳头,还好,没有发抖,只是僵着胳膊,我也不与他较劲,顺着他的力道,转身指给他看。

    “瞧!咱们是邻居呢!以后咱们就是好朋友了,我就住在那里,愿意的话,就来找我玩儿,好吗?”

    苏妈妈对我的言谈有些惊讶,随即垂了眼,再不开口。

    不是不着急,相反我心里像起了火一样,浇也浇不灭。可又能怎样呢?

    面前只是一个未通事理的孩子,他哪里知道,他的自闭会给我,给这个东院里的上上下下带来怎样的祸事。若不是如今京中疫情要紧,胤禩尚无精力顾及家事,否则贤亲王独子痴傻聋哑的消息传出去,这是要出人命的大事呀!我的处境才转好没有几天,必将又一次跌落谷底。

    想到这儿,我心里又急躁了三分,手里也使了力气。

    “咱们这就去瞧瞧,好不好?看看屋里有什么宝贝呢?

    嗯,有奶酪酪,蜜糕糕……”

    大约是我的急切感染到了这个不安的孩子,一双小手忽地使力,我一个趔趄就坐在了地上。而由于力的反作用,眼前的小人儿也摇晃地厉害,索性我也没有蛮力相向,他只后退了几步,转身一溜烟的跑进了自己的阿哥房。自始至终,没有多看我一眼。

    这出人意料的一幕,俨然把苏妈妈吓得不轻,嘴里连连告罪,手里更不知如何是好。眼睁睁看着安茜把我扶起,前不敢扶,后不敢退,好不难受。

    我自嘲一笑,自知还是自己过于心急了。

    “不是什么大事儿。快回去仔细照顾小主子吧!别让他受了惊吓。刚才是我不对。”

    “格格?”

    安茜欲言又止,多少也看出了我的不耐。

    “没事儿。只是想到了从前碰到过类似的孩子。”

    “格格以前见过?”

    “是呀,那个孩子……嗯,父母离异……嗯,就是他的父亲休了他的母亲……

    少时,和母亲感情非常好,本来也是个伶俐健康的孩子,可母亲离开以后,他的父亲公事繁忙,照顾不周,后来就……”

    安茜自然明白我说的意思。

    这就是我为何能够一眼看出弘旺的异常为何。我在英国义工时候遇到的那个叫做比利的自闭男孩儿,突逢家变,刺激了他年幼而又脆弱的心神,又得不到亲人适时的关心和照料,于是就紧紧关起了心门,再不为任何人打开。直到我离开英国那年也没有好转,那一年他已经七岁,患病整整两年。

    不由得又想起了路易斯。比较而言,若论家变的惨痛,路易斯是最令人痛心的,出生不久的孩子究竟要有多大的毅力和勇气才能够走出阴霾,生活得活泼鲜亮?

    是了,他们最大的不同就是路易斯幸运的遇到了王太太,那个孤寡的女人。或许正是因为那个孤单怪癖养成的女人,她把所有对情感的寄托都放在了一个金发碧眼的孩子身上。无意中救了自己,也救了那个可怜的孩子。

    那么,弘旺呢?

    一岁多被迫与生母分离,咫尺之距,可能就是一辈子也翻越不了的丘泽。那个时候,有谁在他身边给他最无微不至的照拂与救赎呢?

    苏妈妈?

    不,她给不了。她是见惯了满族母子关系亲属冷暖的奶娘,那些诸如父母之爱,不仅弘旺没有,是这所有满清王朝都缺失的,让她一个奶娘怎么弥补?又岂是单单一个在贵族后院里来去惯了的老油条可以取代的!

    “安茜,你说……

    你说……我与弘旺那孩子如何?”

    经此一问,安茜半晌没有回答,直随我进了屋,才考虑着缓缓开了口,避重就轻。

    “格格这么说,安茜也不知道怎么回答。

    由我看,小主子表面上是乖巧和顺惹人疼爱的,但是骨子里,却是一股子倔强难驯的,不然也不会……”

    安茜的眼光果然是独到的。

    “继续说下去。”

    “格格怎么想的,我不知道。但……

    但安茜有几句话寻思着还是要讲的,小主子已然这样痴痴傻傻,再不讲恐怕就来不及了……

    那时候,格格大病初愈,喜欢在园里溜达溜达,好几回看到了小主子像见了什么避不可及的人似的,转身就走。起初两三个月里,小主子才学了走路,还不利索,也就眼巴巴地看着您回了屋,好久苏妈妈都拉不回屋。后来,学会了跑,几次抓了您的衣角……”

    我心下一惊。

    “还有这样的事儿?”

    安茜无奈地点了点头。

    “是啊……格格当时心里烦闷,哪里注意得到这些……几次格格急着走,小主子手里不放,差点被格格大力带倒,都是苏妈妈硬生生把小主子的手掰开的。”

    扶额长叹,我为自己完全空白暂歇的记忆惭愧,好不可笑。

    “安茜,你的意思我明白了。”

    我一直在深究自闭的症结在哪里。

    是庶福晋?是哪家的妯娌?是苏妈妈?还是哪个不自量力的奴才?

    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症结很大可能就在我自己的身上。

    转眼月余,眼看就要入夏,而疫情也火急火燎地进入了最紧张和恐慌的阶段。因为就现代的医理来讲,炎夏高温湿热,是细菌病毒蚊虫最易滋生的季节,所以对于医疗技术尚不足昌明的今时今日,酷夏最易导致传染病猖獗泛滥的原因也就不难解释了。

    果然,甫入四月,京中又有多起感染者被送入北郊的官立医馆进行严密的监视与隔离,而且多为幼子,并且已有死者,其中成年人、儿童各半。而一直苦苦支撑的张府,也传来了告急的消息。康熙不顾众人反对,微服出访,探视若霱。

    康熙五十年,四月中,若霱不治。

    “没了?”

    我失神地怔忡在院中央,身旁正与我闲话的苏妈妈立时噤声,领着弘旺的手止不住的发抖。

    “没了……”

    我幽幽地叹,方才的笑意凝固在脸上,成了一张僵硬的面具。

    葛特字字敲在了我的心上。

    “今儿个一早没的……

    小公子的后事儿还没来得及办,万岁爷就把张大人召进了宫。

    据说是担忧张大人接连失亲之痛,怕有个万一……”

    是啊!衡臣现在该是如何的痛彻心扉呀?!

    若霱出生在京城,得来之不易,就连康熙都心知肚明,恨不得抱来宫中教养。彼时,衡臣已返乡守孝,这一回说起来才是他们父子的第一面,竟未料到是如此收场。

    “格格……”

    低头,安茜手中的锦帕,汪汪着一抹水渍,又有谁还能切身体会这酸涩难抑的丧子之痛呢?

    是我吗?是因为我?是我一手造就?

    对不起,我帮不了你……

    掬一捧泪,艳阳下,漫生无边灰暗的渺茫。

    作者有话要说:2011.8.1更新完毕!

    背景音乐是久石让大人的《a chinese tall story》:

    这一部分需要解释一下的是,张若霱历史上确有其人,只是出现在了澄怀主人年谱里,也就是张廷玉执笔的年谱,历史上公认的张廷玉长子始终是张若霭,因为张若霱没有成年就死于天,所以女主不知道张若霱的存在,也就造成了她的负疚感,始终觉得是自己的出现造成了历史的偏差,结果不言而喻......

    下一次来补全本章,本周五之前一定来更新!

    另外,希望大人们多多留言和抓虫哈~哪怕只言片语,回回也会得到莫大的鼓励!谢谢大人们~

    ==============

    补全完毕!周五办公室太忙,一直忘了来更新!今天补足!回回可以告诉大伙儿,对舒晴的大虐已然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