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烽火青春 > 6.第006章 深入虎穴
    在“湖心岛”东侧最窄的一段水面上,有十几个青年男女撑着两条小船,正在向“湖心岛”而去。前面那条小船的船头上,坐着一位年纪稍大的男人。这男人有三十来岁,身材魁梧,穿一身浅黑色衣服;脸宽鼻阔,面色微红,头上罩着一顶紫色的毡帽;一看就是个性情豪爽的人。在后面那条小船的船头上,坐着一位二十岁左右的姑娘。她身材高挑,穿一身浅紫色衣服,面色白里透红,脸庞上宽下窄,呈瓜子状;乌黑的头发扎成两条长辫子,盘在脑后;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干什么都不服输的主。在年轻姑娘身边,还坐着一个年纪稍大、容貌十分雅致的少妇。他们,就是奉游击队长陈耀星之命,前往“湖心岛”看望赵婉玲的“客人”。前面那条船上的男子,是被土匪掳去的赵婉玲的叔叔赵武华;后面那条船上的年轻姑娘就是郑紫若。郑紫若旁边的少妇,是赵婉玲的一个远房嫂子。</p>

    由于此处长年积水,当地人就在这里种植了许多苇子。苇子生得十分旺盛,足有一人多高。赵武华他们的两条小船,轻盈地穿插在芦苇从中。在小船周围,绿油油的苇子鲜嫩欲滴,清悠悠的湖水微波荡漾,再加上到处都是的浅白色苇,真是要多美有多美。这些战士置身于如此美丽的景色中,也暂时忘记了勇闯虎穴的凶险。一路上,他们说着,笑着,玩着,闹着。不知不觉,就到了湖心岛村头。</p>

    赵武华压低声音说:“到啦。大家要小心应对!”</p>

    大家庄重地点点头。那种嘻嘻哈哈的气氛一扫而空,都换上了一副严肃的神情。</p>

    两条小船在缓缓地靠岸。</p>

    岸边上早已站满了人。其中几个中年男女站在最前面,迎接他们。在稍远的地方,还站着两排持枪荷弹的匪兵。</p>

    赵武华知道,这是土匪们对自己不放心。他转脸望了后面那条船上的郑紫若一眼,郑紫若会意地点点头。两个人先后下了船。那几个中年男女赶紧迎上来,陪着笑脸说:“一路上辛苦了。村里都备好了酒菜,快到里面歇着吧。”</p>

    “好,好!”“不客气!”赵武华和郑紫若都随声应付着。</p>

    这时,其他人也都下了船。他们在那些人的陪同下,向村里走去。</p>

    赵武华等几个男人被让到了一间大客房里。里面早有几个男人在等着。见赵武华他们进来,里面的人都站起身,热情地说:“你们都是贵客。快请坐,快请坐!”</p>

    大家分宾主坐下后,赵武华便冷冷地问:“你们哪一个是管事的?”</p>

    其中一个年纪稍大的中年人站起来,歉逊地说:“我叫夏怀忠,是这里的招待主管。”</p>

    赵武华又问:“关于你们司令的婚事,你能作主吗?”</p>

    夏怀忠:“能。我是黑司令的全权代表。”</p>

    “好,那我就说啦。”赵武华接着说:“我是赵婉玲的叔叔。我们昨天已经答应了你们的求婚,想必你们都知道吧?”</p>

    “知道,知道。”夏怀忠连忙说。</p>

    赵武华:“现在我就谈一谈我们的条件。”</p>

    夏怀忠:“好,你说吧。”</p>

    赵武华:“第一、婚礼要隆重。我们赵家在这一带也是有名望的家族。不算名门贵族,至少也是富裕之家。要举行一个与之相称的婚礼。第二、婚期由我们决定。我侄女从小娇生惯养,平时在家里说什么是什么,要星星不给月亮。结婚日期要由她自己决定。第三、我侄女从小爱在外面跑,还喜欢舞枪弄棒;这些习惯结婚以后也不能改变。”</p>

    “还有吗?”夏怀忠问。</p>

    赵武华:“没啦。”</p>

    夏怀忠:“这三条都没问题。我们完全答应。”</p>

    赵武华这才说:“那以后我们就是亲家了。还请夏主管和黑司令多多照顾。”</p>

    夏怀忠:“好说,好说。”</p>

    ……</p>

    在赵武华与他们交谈的同时,郑紫若和那个少妇也被他们领进了赵婉玲的寝室。赵婉玲的寝室不很大,里面的摆设也很简单。有两个丫鬟和赵婉玲作伴。郑紫若她们进屋时,赵婉玲正坐在床上,跟两个丫鬟低声交谈。看到自己的远房嫂子,赵婉玲立刻站起身迎过来,兴奋地问:“嫂子,你来啦?”</p>

    那少妇也连忙迎上前去,拉住赵婉玲的手,关切地说:“婉玲妹妹,你这几天过得怎么样?他们没有难为你吧?”</p>

    赵婉玲说:“我这几天还好。他们没有难为我。”</p>

    绝顶聪明的赵婉玲,发现跟自己的远房嫂子一块来的是个陌生的年轻女子,就知道这里面一定有“事”。于是她向两个丫鬟吩咐说:“我要跟我的家人商量我的婚事。请你们两个在外面把守,没有我的允许,谁也不许进来。”</p>

    “是。”两个丫鬟答应一声,转身走了出去。</p>

    那少妇见屋里没有了别人,这才压低声音说:“妹妹,我们是来救你的。”她接着便指着郑紫若说:“这位姑娘是八路军游击队的郑紫若。让她跟你说说吧。”</p>

    郑紫若走过来坐到赵婉玲身边,然后低声说:“你叔叔已经和我们游击队联合起来,正在准备营救你。我们计划利用举行婚礼的机会,将你救出,同时采取里应外和的办法,将黑魔王的老巢一举端掉。”</p>

    赵婉玲十分高兴:“我现在由黑魔王的老婆看管。她对我还不错,没有难为我。我本来是准备在入洞房的时候,和黑魔王同归于尽的。我连怎么弄死他的办法都想好了,现在看来是用不上了。唉,我这几天的心思都白费了,还真有点可惜。”</p>

    郑紫若笑了:“你真乐观。在这种情况下,你还有心思说笑。”</p>

    赵婉玲:“这是天性,没办法。我就是在临死的那一瞬间,也一定会是笑着的。”</p>

    郑紫若又嘱咐说:“你要想办法应付他们,千万不能让他们看出破绽。”</p>

    赵婉玲:“我知道。”</p>

    随后,郑紫若和那个少妇就以“陪伴赵婉玲”为名留在了“湖心岛”。只有赵武华、王三胖、钱六申等几个男战士返回赵家寨。</p>

    从“湖心岛”回来后,赵武华向陈耀星汇报了郑紫若与赵婉玲会谈的情况。陈耀星听后,马上对赵武华说:“你立即通知黑魔王,就说你们赵家虽然不算富甲一方,但在附近一带也是数一数二的。现在要往外聘姑娘,要置办一套像样的嫁妆,至少要拉六七大车。当然,这些赶车的和干活的,都要由我们的战士经过乔装改扮组成。这些同志到了那里,要想办法留在那里,尽快与郑紫若她们取得联系。同时,我已经调查过了,‘湖心岛’北面水面最宽,达到十六七里地,水面上长满了茂密的芦苇。由于这里水面最宽,难以途涉,所以黑魔王的防卫也很松懈。从这里一上岸,就是湖心岛村的北门。我们可以把我们的战士全部隐蔽在这片芦苇丛里。等到里面的枪声一响,战士们迅速从芦苇丛里冲出,尽快攻进湖心岛,与里面的战士会合。”</p>

    赵武华问:“婚期定在哪一天?”</p>

    陈耀星思考着说:“我们还要购买嫁妆,至少需要五六天。我看就定在阴历九月初五吧。”</p>

    赵武华兴奋地说:“好,这按陈队长说的办!”</p>

    ……</p>

    在举行婚礼的前一天,赵武华率领刘振祥、王三胖等二十多名战士,将他们给赵婉玲置办的所有嫁妆,其中包括三张方桌、六把椅子、三个立柜和六铺六盖,以及许多日常用品,用六辆大车运到了湖心岛东面的水边,再装上八条大木船,运到了湖心岛。然后,他们被黑魔王安排在一个大院里,设酒宴进行款待。在酒席上,有几个年纪稍大的战士佯装喝醉,有的东倒西歪,有的干脆就躺在地上。湖心岛村的人只好把他们搀扶到一个大房子里,让他们休息,并让随行的战士们照管他们。就这样,二十几个战士借故留在那里。到了下午,他们以“几个人仍然未醒酒”为由,继续留在湖心岛村。</p>

    第二天凌晨三点钟,陈耀星率领所有的游击队战士,撑着五十多条木船,从北面悄悄接近了“湖心岛”村北的芦苇从。陈耀星乘坐的木船冲在最前面,在一人多高的芦苇从中,轻盈地向前滑行。这些船一进入芦苇从中,立刻被茂盛的芦苇遮蔽,在外面根本发现不了。陈耀星站在船头上,望着周围一片一片的芦苇从,心想:“这可真是个打游击的好地方。将来我们和日寇周旋,一定要把这里开辟为根据地。”</p>

    这天天还没亮,郑紫若和那少妇就起了床。她们来到赵婉玲的房间,开始给赵婉玲梳妆打扮。天刚放亮时,就见一个丫鬟走进来说:“夫人来看你啦。”</p>

    “黑魔王的老婆来啦!”郑紫若和那少妇都感到十分好奇,不由得向门口望去。就见一个端庄秀美的少妇,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屋来。让郑紫若感到意外的是,这少妇很年轻,比自己也大不了多少。看着少妇的身影,郑紫若简直无法想像,这样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孩子,竟会嫁给一个十恶不赦的土匪头子。……看着看着,郑紫若心里涌起一股不可名状的感觉。</p>

    就在郑紫若低头沉思的功夫,黑魔王的老婆已经走到赵婉玲身边。她拉起赵婉玲的手问候了几句后,又转身走到郑紫若身边,关切地问:“大妹子,晚上休息得好不好?我们这里人手不多,照顾不周,还请大妹子多多原谅。”说着,她拉住郑紫若的手,并将郑紫若的手握在她的双手里。郑紫若感到很奇怪,就在一愣神的功夫,感觉到她将一个小纸团塞进自己手里。郑紫若不知底里,也不敢声张,只好将小纸条攥在手心。等黑魔王老婆走后,她才打开小纸条。只见上面写着:“你们的行动被识破,黑魔王准备在拜堂时对你们动手。望你们提前行动。切记。”郑紫若看完纸条,脑海里飞快地思考着:“这是怎么回事?小纸条是黑魔王的老婆送来的。这就是说她要帮助我们。这到底是真是假?……”</p>

    郑紫若顾不得多想,慌忙找到赵武华,把小纸条交给他。赵武华看后,也十分吃惊。他紧张地分析说:“这至少可以说明两点,一是我们的计划已经被黑魔王识破;二是他的老婆想帮助我们。”</p>

    郑紫若疑或地说:“她是真心帮助我们,还是设置的圈套?我们还难以分清。”</p>

    赵武华说:“不管是真心还是圈套,我们的计划被敌人识破,这都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我们应该马上采取应对措施。”</p>

    郑紫若严肃地点点头。</p>

    赵武华继续说:“我们原来的计划是在下午动手。现在黑魔王老婆送来的纸条显示,敌人将在拜堂时,也就是午饭以前对我们采取行动。我建议,我们的行动提前到今天上午十点钟,打敌人个措手不及。你看怎么样?”</p>

    郑紫若思考着说:“好是好,可我们怎么通知外面的人呢?”</p>

    赵武华:“不用通知。我们定的就是以枪声为号,并没规定具体时间。外面的同志已经在今天凌晨,赶到北面的苇塘里隐蔽待命。也就是说,什么时候里面枪响,他们就什么时候往里攻。”</p>

    郑紫若:“好,那就按你说的办!”</p>

    ……</p>

    赵武华立刻大声说:“刘振祥、赵小贵。”</p>

    “在。”两个人都来到赵武华面前。赵小贵是赵武华的儿子,赵婉玲的叔伯哥哥。他从小也爱好舞枪弄棒,学过一些武术。</p>

    赵武华:“你们两个人再带领两名战士,尽快找到黑魔王。听到枪响,立即将黑魔王控制起来。让他命令所有匪兵停止反抗。”</p>

    “是。”</p>

    赵武华:“王三胖,你带领一个班的战士把大门口和其他地方的岗哨,全部除掉。”</p>

    “是。”</p>

    赵武华:“郑紫若,你带领几个战士把黑魔王的老婆控制起来。”</p>

    郑紫若不解地问:“黑魔王的老婆可是暗中帮助我们的人。我们也要挟持她吗?”</p>

    赵武华:“我们只是挟持她,并不伤害她。这一点很重要,一定要记住。虽然她的来历我们还不清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她和黑魔王不是一样的人。”</p>

    郑紫若会意地说:“我一定保护好她。”</p>

    赵武华:“其他人和我一道赶到宴会大厅,控制住所有参加宴会的匪兵。大家注意,今天上午十点钟开始行动。以我响枪为号,大家一齐动手。只要能和敌人对峙五分钟,外面的同志就能赶到。”</p>

    “好。”大家都点头答应,然后便分头准备去了。</p>

    ……</p>

    上午九点半,刘振祥和赵小贵就带名战士开始寻找黑魔王。先到黑魔王的卧室,没有;又赶到他的新房,仍然没有;……最后来到宴会大厅。黑魔王正在这里与匪兵们喝酒。刘振祥他们悄悄凑到黑魔王身边,做好了准备。这时,赵武华也领着十几个战士来到了宴会厅。临进大厅时,赵武华低声对战士们说:“那些匪兵用的都是长枪,喝酒时都不带在身上;他们要想反抗,必须到放枪的地方去拿枪。这一般我们都可以发现。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那些当官的,他们用的都是手枪,一般都带在身上。不管是谁,只要他伸手掏枪,就立刻击毙。”战士们都点头答应。进入大厅后,他们分别站到匪兵的四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p>

    此时,黑魔王也有了几分醉意。他脸色红红的,在一张桌子上和匪兵们大喊大叫,狂饮着。</p>

    十点钟到了。赵武华突然掏出手枪,对天放了两枪,大声喊道:“都不许动!谁动就打死谁!”</p>

    就在大家愣神的一刹那,刘振祥和赵小贵迅速扑上去,一个人抓住黑魔王的一只胳膊,将其牢牢地控制住。紧接着,跟在后面的两个战士也冲上去,将两只枪口抵住了他的后胸和后腰。</p>

    赵武华又大声说:“都把手举起来!谁敢反抗就打死谁!”</p>

    匪军官兵都乖乖地举起了双手。黑魔王转过脸来,望着赵武华问:“你们是……?”</p>

    赵武华:“我们是gcd的游击队!”</p>

    一个土匪头目悄悄将手放下,伸到腰内掏枪,被刘振祥开枪击毙。接着又有两个小头目想掏枪,也被战士们击毙。有三个战士走过去,将匪兵靠在旁边墙上的一排排的长枪收起来。随后,他们又走上去,将那些土匪头目身上的手枪也搜去。</p>

    这时,就听外面枪声大作。一个匪兵慌慌张张地跑进来,边跑边喊:“报告司令,外面有大批军队冲进来。”等他跑进大厅一看,顿时也傻了眼。</p>

    不大功夫,就有很多战士涌进大厅,将这些土匪包围在当中。</p>

    黑魔王见大势已去,呆呆地站在那里。</p>

    陈耀星走上来,和赵武华等人一一握手。随后才向大家吩咐:“把这些土匪押下去!”</p>

    “是。”几个战士将土匪押走。</p>

    ……</p>

    五分钟后,郑紫若、赵婉玲陪着黑魔王的老婆走了过来。陈耀星、赵武华、窦路山、刘振祥等人都迎了上去。郑紫若指着陈耀星介绍说:“这是游击队队长陈耀星。”</p>

    陈耀星握住黑魔王老婆的手,热情地说:“谢谢你,黑夫人!”</p>

    黑魔王老婆连忙说:“别叫我黑夫人好吗?我叫陶翠格。也是被黑魔王抢来的。我虽然跟他过了三年,但我一直偷偷打胎,没有给他生孩子。”</p>

    ……</p>

    本书来自 品&书#网 /book/html/32/32540/index.htm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