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百岁 > 第一百四十七章
    正月初二那日立春,等到十七过完了上元节朝廷重新开印的时候已经到了雨水。正月中旬的天气已经暖洋洋的了,心急的人已经脱下了厚重的衣,穿着秋日的装束也不觉得寒冷。</p>

    等到正月十八早朝的时候,今上忽然下了几道圣旨,把毫无准备的大臣吓着了。封敬王为钦使,京郊守卫营翊麾校尉单臻为平西大将军,令征伐澣莫族夷为平地洗雪去岁之耻。</p>

    若是打仗大臣们或许觉得无事,毕竟这些年安定太久了,澣莫族挑衅是该好好惩治一番彰显国威,只是敬王怎么是做的钦使,那个带兵的单臻是谁?守卫营的翊麾校尉,那不是个从七品的武官么,他是怎么就入了圣上的眼,一个从七品直接成了平西大将军,怎么也不该让一个普通人挂印啊。</p>

    众人好奇单臻是谁的时候,李玖已经见到了那传说中的一步登天的人。李玖窝在敬王怀里,坐在镜桦堂好奇地打量着下首那个一脸拘谨地年青人,看着是二十多岁的年纪,面对着敬王时没有其他人对着敬王时的谄媚或是自如,而是一种说不出意味的拘束,李玖瞧着他端茶杯的手都在不自觉地抖动,忍不住笑了出声,却被敬王制止了。</p>

    敬王看着单臻,面上的表情有些冷硬,只说了几句不必感恩,若是你没有什么本事我也不会轻易推荐你,若是你这次不能成功,回来的时候本王也只能把你的尸身捎带回来了。单臻的脸色变了变,而后放下手里的茶杯,恭敬地表达了谢意和决心。</p>

    单臻走了之后李玖才从敬王的怀里下来,问了一句父亲你们两个要去打仗啊。方才敬王没有说了多少,李玖依然听到了几句关键的都护府、带兵、出使,猜着就是敬王要领兵出去打仗。敬王点了点头,回是啊要去很远很冷的地方打仗,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到时候你要照顾好阿娘和弟弟,乖乖地等父亲回来给你带你喜欢的小玩意儿。</p>

    单于都护府兵力充足,单臻和敬王走得时候只领了一万五的骑兵,一路纵马直往单于都护府而去。李玖原本想去送行却被敬王妃拦下,敬王妃领着她登了皇城明德门的城楼,站在城楼上看着一条长龙飞过,所经之地飞起滚滚烟尘,瞧着就有一种壮阔的豪迈在里面。李玖踮着脚尖往下不住眺望,等过了许久才恋恋不舍地收回视线,跟着敬王妃下了城楼。</p>

    敬王离开皇城没几日,皇城郊外的安福院就被一窝忽然流窜过来的山匪劫掠烧杀,一院子近千难民一夜之间死绝,安福院也被烧的只剩下一圈外墙。李玖当时正和李玉衡在信和殿偏殿找书,躲得远远的也听到了今上愤怒责问的声音。</p>

    安福院难民一事,负责此事的九门司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九门司的首领直接夺了官位贬出皇城,今上又从金吾卫里挑出一名能力卓绝的接任九门司,并负责接管安抚难民、重建安福院的事情。司天监勾玉大人卜卦之后禀报说是安福院地势不好,建在那里容易招致灾祸,应该再选一处福地另外修建。今上点头同意,让勾玉在郊外重新选了一处福地,这才重新修建了安福院安置难民。</p>

    流窜过来的山匪则直接销声匿迹,饶是出动了羽林卫的人查看,也看不出山匪的踪迹,一时又引起了民众的恐慌不安,渐渐地流言四起起来。李玖和慕辞上街去的时候,就听到街上议论纷纷,说着山匪是精怪所化之类,更有甚者站出来指责今上苛政,故上天降下天罚示警,言谈间更有指责今上不顾民意写罪己诏请罪的意思。</p>

    李玖听了他们的议论就愤怒起来,她心里今上一直是威严正直的帝王,到了百姓的嘴里就成了一名昏君庸君,天气异样流匪作乱居然全怪罪在今上身上。李玖想着就觉得气愤,正想跳出来与那些人争论的时候被慕辞拦下。慕辞至少比李玖懂得,此时两人若是站出来只怕会激起更大的波澜,忙领着李玖出了茶馆,送她到敬王府门前的时候才解释了一番。</p>

    皇城混乱,其他的地方也在蠢蠢欲动,波涛汹涌中似乎有什么事要冲破一层和平掩盖破土而出。李玖跟着梁丘娘子学舞的时候觉得宫里的人也有了变化,三三两两聚在一处絮语,见有主子过来立刻散开,一副没事人的模样继续忙着自己的活。</p>

    李玖不喜欢宫里这样的气氛,回去和敬王妃提起只说自己不想跟着梁丘娘子,愿意在府里跟着敬王妃学舞。只是敬王妃自敬王走后就生了重病卧床,无暇看顾她,听了这话只以为她是撒赖不愿意跟着梁丘娘子学舞,一时懒得劝直接把人送去了太后宫里,只说自己无心看顾李玖托太后照料几日。</p>

    太后见敬王妃病情严重,更是亲自出宫探望了一次,把慈安殿的太医留了两个在敬王府,又托了太医院的院判过来守着,诊治出敬王妃不过身子虚乏,调养数日即好才算安心,带着不情不愿的李玖回了慈安殿。原本敬王妃还想把李璟送进宫里,只是李璟无论如何都不愿跟着太后入宫,她才只得作罢,调养的时候寻着闲暇照看他。</p>

    李玖入了宫更是不耐,宫里的流言这些日子不仅没有遏制的趋势反而日益严重了起来。李玖和李玉衡走在路上都能听到絮语声,连做噩梦都是因为梦到了一群议论纷纷的宫人。</p>

    李玖原本还不知道流言的内容,只是下意识地觉得和自己或是敬王有关。直到那日和李玉衡在园里遇到几位妃嫔,敬王妃教导李玖,对后宫妃嫔向来敬而远之,故李玖只和凌后一人亲近,与其他妃嫔都是不怎么样的关系。贤妃穿着一身春装立在池里,娇笑着和李玖两人打了招呼,道了句“九郡主”。</p>

    “本宫看这一身气派,称一句九公主怕是也没什么的吧,呵呵……是本宫失言了……”</p>

    贤妃的话音刚落,那边陈贵妃的声音已经传过来,带着微微的笑意,目光却如淬了毒一般投在李玖身上不曾移动,涂着鲜艳蔻丹的长指抓着一朵牡丹,却忽然又掷在地上。</p>

    李玖没听懂她话里的意思,仍是心里不由自主地震颤,而后把目光放在一旁的贤妃身上。就算不明白那话的意思,李玖也能觉出其中的恶意和不屑,忍不住抖了抖单薄的身子。贤妃在一旁娇笑着打断陈贵妃的话,又笑着回了一句九郡主身上气度不凡,大致都是敬王妃教导出来的,毕竟是宫里出去的人。那句“宫里出去的人”李玖怎么听怎么别扭,脸色苍白地看着两个妃子一唱一和。</p>

    当天晚上回了太后慈安殿,李玖就开始发热,在梦里不停叫嚣着什么,反抗着身边流着毒液的植物和动物,直到醒过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三日的午后。孙嬷嬷见她醒了,一边吩咐使女服侍,一边忙不迭地去请担心了三天的太后。</p>

    李玖这一病可吓坏了太后,听说于贤妃陈贵妃有关更是生气,直接罚了两人在佛堂抄写经文,一边赶紧吩咐孙嬷嬷把太医请来。太医诊治后说是邪风入体,这些事日又精神紧绷,小孩子本就容易受了惊吓,这才会一下子病倒。太后一听说受了惊吓,直接又把贤妃陈贵妃的经文翻了一番,这才安心照顾起李玖。李玖从敬王府带出来的只有一个嬷嬷一个使女,太后遣自己身前的孙嬷嬷来看着,才算是安心一点儿。</p>

    李玉衡听说李玖醒了,连忙带着自己看着嬷嬷熬好的补药端来,劝着她喝下去不少。李玖这一病整个人都瘦了一圈,原本饱满的脸颊也凹下去了不少,太后瞧着都觉得心疼,一时间竟然红了眼圈,埋怨自己没有看好李玖,实在是辜负了敬王妃。李玖赶紧起身安慰太后,一边就把自己生病的经过说了一遍,带着贤妃陈贵妃说的那两句别有用心的话。</p>

    太后听完李玖的叙述就生了大怒,捶床骂到两个不争气的贱人啊,一边安慰着李玖不要听宫里的流言蜚语,一遍就吩咐孙嬷嬷把凌后喊来。一旁的李玉衡连忙接了一句祖母放心,我平日跟着李玖,绝不会让人在她耳边胡言乱语说不该说的话。李玖默默想着不该说的话是什么话,一边喝着太后亲手喂得汤药。</p>

    敬王妃很少亲自喂过李玖,偶尔会为了哄她拿着调羹喂上两口,最后不是嬷嬷接过去了,就是李玖自己拿着调羹自食其力。现在太后把喂了李玖一整碗的汤药,李玖只觉得享受了与往日不同的待遇。</p>

    凌后原本在凤安宫里为十四皇子启蒙,听了太后传唤也不知是何事,直接就抱着十四皇子穿着便装过来,没想到这一来却正好撞在枪口上。太后本就有心发作脾气,见了凌后就出口呵斥她的衣装,衣衫不整没有国母的威仪,接着又训斥她怀里的十四皇子,身为嫡子却一味溺宠,以后如何成器。凌后晓得这是谁触了太后的逆鳞,故而也不反驳只是听着,等到太后骂累了才试探着问一句谁惹了母后生气。</p>

    这话一出口太后面色就更加阴沉,转口说道这几日宫中流言怎么没人管,闲言碎语都飞进哀家的慈安殿来了,哀家还以为皇后打算不问世事了呢。一提到宫里的留言凌后就僵硬了身子,抱着十四皇子也觉得后背冷汗涔涔,跌跌撞撞地回了一句近日身子不适,后宫居然出了这么大的纰漏惊扰母后,儿媳回去定然肃清后宫,整顿宫庭。</p>

    凌后虽然在宫里长了两三年又做了皇后,与太后的关系却总是像隔了一层,不如太后于敬王妃的关系亲密。此刻得了凌后的保证太后也不好说什么,冷哼一声之后开始问她身子如何,说着又在她肚腹那边转了几眼,压低声音问了一句莫非又有喜讯了。凌后方才的身子不适本就杜撰,现在听了太后的问话只觉得一口气梗在胸口吐不出咽不下,僵笑着回了一句母后莫打趣人了。</p>

    太后警告过凌后之后,这皇宫里里外外果然清净了不少,连一些别有用心的妃嫔也被敲打一番,安安分分地在自己宫里寻些乐趣。等到李玖可以下床走动跟着李玉衡学舞的时候,走在宫道上已经看不到凑在一起碎嘴的宫人,也跟着心情舒畅起来。</p>

    (说好了加快剧情嗯哼就这样剧透明日将有大事发生^=_=^)</p>

    本书来自 品&书#网 /book/html/32/32264/index.htm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