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百岁 > 第一百三十二章
    李玖过了年就算是七岁了,敬王妃直接吩咐她跟着李玉衡进学,听夫子先生讲习课业。教习宗室子弟的先生换了一个,是年前才留在皇城里的一个外放官,陆府的大公子陆庭笙。说来好笑的是,陆庭笙当年科举就是因为成绩不佳,二甲中间的名次,被陆大人一番运作才外放去了外地。年前考核因为政绩好,才被征召了皇城里。本以为会找个好官,现在今上给他找的居然是教宗室子弟读书的活。</p>

    跟着李玉衡读书还不算,因为梁丘娘子的兄长梁丘乐师进了乐坊,敬王妃想也不想又直接拜托了梁丘乐师教李玖两个孩子学习乐器。棠朝现在正好是琴筝衰落,胡乐盛行的年代,敬王妃于琴筝上就没什么造诣,只是箜篌和胡乐比较精通。梁丘乐师继承了他的叔父,也是推崇胡乐的乐师。</p>

    梁丘乐师为人和善,教习李玉衡李玖的时候也是以胡乐为主,多教箜篌琵琶,只是铁质的琵琶不易抱起,两人学了不久就放弃了,转而专心致志地学起箜篌来。</p>

    李玉衡李玖两人可算是忙碌起来,每日先跟着梁丘娘子学习两个时辰的舞,再去找梁丘乐师学箜篌,午后就去陆庭笙教书的地方,听陆庭笙的一番与众不同的言论。不得不说陆庭笙虽然科举不行,但是许多典故趣事也是信手捏来,讲习的时候也是言语幽默,把一群孩子哄得欢笑不断,连李玖都对这个与人不同的先生大有好感。</p>

    这样子忙碌了好几个月,等到五月底天气渐热的时候,敬王妃选了一日较为清凉的午后,一边哄着李玖李璟午睡,一边温言细语地问了一句。</p>

    “团子,阿娘领着你和阿酣去晋州探望外祖父,外祖母和舅舅如何?”</p>

    李玖不解地眨眼,她只知道敬王妃荆氏,和太后祖母出身一族,不过还不知道敬王妃母族荆府就在晋州,故而敬王妃这话一出口她就懵了。敬王妃见她的模样忍不住发笑,解释了一番李玖才算明白。</p>

    前几日荆家的人往敬王府传信,说荆府老夫人生病,怕是熬不过几日,现在心里只惦记着敬王妃这一个没见过几面的幺女,只希望在临走前看一眼惦记许久的人。按说荆府老夫人生病,敬王妃回去侍疾也是孝道所在。只是敬王妃心里仍觉得心里堵塞,像是有些说不出的抗拒在里面。</p>

    李玖依旧是懵懵懂懂的样子,对于从未出过皇城的她来说晋州就是远在天边的遥远地名,和慕府老太爷讲过的东北琉州一样。听了敬王妃的话心里还有要去远行的欣喜,对着敬王妃的话点头答应和小世子阿酣去晋州,就开始幻想着晋州的风光和外祖母的模样。</p>

    小世子李璟刚满一岁,就因为整日酣睡不醒,被敬王妃调笑着取了一个阿酣的诨名,与李玖的团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李玖初听这个名字就喜欢上了,对着床上睡不醒的小孩子一阵“阿酣阿酣”地喊着,最后告诉敬王妃她喜欢这个名字。</p>

    过了几日敬王妃就开始准备往晋州去的事,打点行装收拾东西。敬王妃自记事就未去过晋州,出嫁后也没有往晋州省亲过。因了外戚不入皇城的规矩,敬王妃也不曾见过荆族的子弟,这第一次归家省亲当然也要准备许多东西。相比于忙碌准备的敬王妃,李玖可是轻松多了,往宫里去了几日,就不愿意再进宫学舞读书,而是在家开始胡闹。</p>

    这次省亲大约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李玖一想到要和慕辞分别几个月就觉得不开心,那几日整日地缠着慕辞说自己要去晋州的事。那时候慕辞已经退出了武学,只在家受慕府老太爷的教训习武,见李玖日日来寻他就算是耽误了习武,他也是忍不住高兴,和老太爷告罪后就领着李玖上街去玩。</p>

    慕辞李玖自认识后就喜欢手拉手上街玩,皇城的大街一片热闹繁华,池园胡同朱雀街,汉人胡商夹杂在一起吆喝,偶尔还有上街表演的胡姬舞女。本来李玖独自出门就算带着嬷嬷使女,也不敢往人多嘈杂的主街上去。有了慕辞后就算两人带着仆人不多,也是可以放心地上街玩耍。李玖特别喜欢皇城东市小刘庄巷路口边的汤圆摊子,平日里被慕辞领着总喜欢去那里吃,这几日更是天天缠着他过去。</p>

    小刘庄巷路口边的汤圆摊子,是一个年岁挺大的老婆婆支的摊子,只有简易油布支起的棚子,三四张长凳桌椅,一口永远冒着热气的汤锅。暮色四起的时候开始支摊,繁忙的时候还会有一个妇人帮着老婆婆。端上锅的汤圆馅料没有宫里的复杂多样,永远是黑芝麻的,清亮的汤水里还有少许的桂,腌渍透彻的桂带着一股甜香,吃在嘴里也是和敬王府厨娘做好端上的完全不同的味道。</p>

    李玖喜欢坐在最靠里面的长凳上,喊老婆婆要两碗热腾腾的汤圆,然后和坐在自己对面的慕辞清点一天来买了什么东西,胡哨胡饼,糕点葫芦一样样数过,旁边跟着的仆人使女远远地在巷子里躲着。</p>

    慕辞也已经是十岁的孩子,年前的时候身子抽条长高了一截,身上温润的气度不改,半长的头发散下来,端正坐着看着李玖笑着啃着一串葫芦,琥珀眸亮晶晶地映着初夏时灿烂的霞光。</p>

    老婆婆早已熟悉了经常来她这里吃汤圆的两个精致孩子,笑眯眯地端上两碗汤圆和粗瓷的勺子,顺手又擦了擦那张年代久远的桌子。李玖看着面前那碗热腾腾的汤圆咽了咽口水,拿着勺子就要开动。对面的慕辞皱了皱眉,抢过李玖手里地勺子抽出一块干净的帕子擦了又擦,这才递给了李玖。只是李玖耐不住等待,已经拿了另一个勺子吃了一口,正含着一口咬了一半的汤圆看着慕辞。</p>

    “二哥哥,你也次呀……”</p>

    慕辞无奈地在李玖的额发上抚了一把,把那略长的额发拨到一边,这才低头无奈地看着自己面前的一碗汤圆。五月末的天已经很热了,坐在阴凉的地方也能察觉皇城里的热气,一旁一棵榆树上似乎躲了两只蝉,不停歇地知了知了地叫唤着。这样的天气里,慕辞对那一碗汤圆真是没有兴致,索性瞧着李玖一脸欢喜地吃喝,不时帮她拍一下后背顺气。</p>

    李玖跑了一天大约饿狠了,不一会儿就把自己面前的一碗汤圆吃完,连汤水都喝的一滴不剩,喝完放下碗就开始偷瞄慕辞那一碗还未动过的汤圆,偷偷地咽了咽口水。</p>

    慕辞瞧着她馋猫的模样好笑又好气,看她脸颊上还残留着汤汁和桂,无奈地叹气从怀里抽出另一条帕子,帮她擦着脸上的东西。李玖瞧着那帕子角上绣了两只颜色古怪的蝴蝶,忍不住问了一句哪里来的。一瞬间慕辞的就古怪起来,胡乱地说了一句随手拿的就扔了去,问一句我送你回府吧。</p>

    李玖摇头,半天才支支吾吾说了一句没吃饱,脸已经红得和番商带来的狼果一样。虚岁七岁的小姑娘已经略懂了爱好,不似刚认识的时候随性哭闹,想吃什么就撒泼撒娇也要尝一口,也知道这个时候不该说没吃饱这样的话,只是还是说了出口。</p>

    慕辞复又坐下揉了揉她的脑袋,这才坐下把自己碗里的汤圆分了一小半给李玖,推到她身边说了一句再吃点儿吧。慕辞怕她吃多了积食,也不敢把一整碗全给了她,就分了一半,瞧着李玖低头不语乖巧吃喝的模样慕辞本来不觉得饿,现在也有了食欲,忍不住拿勺子吃了几口汤圆。</p>

    待李玖吃完,慕辞才问了一句吃饱了没,这回李玖红着脸点头,跟着他站起来才说回家。慕辞从袖子里摸出几个零钱放在桌上,拉着李玖的手往海棠坊走回去,桌子上的东西自有身后跟着的仆人收拾,也省了两人拎着的功夫。</p>

    刚走了两步李玖的步子就慢下来,慕辞见她面色发白连忙问了一句怎么了,李玖摇了摇头,憋了半天最后憋出了一句吃撑了。方才坐着的时候吃得太急,吃完了也不觉得撑,刚站起来走了两步就觉得吃多了不舒服,走路的时候胃里也是一阵阵的难受。慕辞这厢正埋怨自己糊涂,李玖说没吃饱怎么真就又让她吃了许多,那一碗的分量就不小,她一个小姑娘吃了一碗半指不定怎么难受。</p>

    慕辞陪着李玖在路边坐了一会儿,等她好些了也不忍心她走路,直接背着她起身往海棠坊敬王府去,一路上还不忘柔声安慰着李玖。因为以前李玖也动不动就喜欢让慕辞背着,现在两人身后的仆人也只当没什么大事发生,只拎着东西没有现身。</p>

    李玖回了敬王府还是觉得不舒服,敬王妃给她揉了好一番也不顶用,连带着晚上的宵夜也没有再用。敬王回来一见李玖哼哼唧唧的模样就吓了一跳,差点儿就要跳起来去喊太医,最后被敬王妃拦了下来。积食本就不是什么大事,敬王这风风火火地闯进宫里不知道的人还指不定怎么揣测呢。</p>

    敬王妃见揉肚子没用,低声吩咐嬷嬷去取什么东西过来,一边赶敬王去看顾一下小世子。敬王正心疼着自己难受的女儿哪里肯离开,固执地留在屋子里不肯离去。李玖也不算特别难受,只是撑得胃里翻波涌浪,觉得随意一开口就能吐出来。嬷嬷过来递给敬王妃一个小瓶子,木塞塞得严严实实也不知装了什么东西,李玖正在猜测的时候,敬王妃就拔开小瓶子的木塞放在了她鼻下。</p>

    李玖鼻尖瞬间飘着一股说不出来的难闻气味,她一时控制不住就伏在床上呕吐起来,正好把秽物吐在嬷嬷刚准备好的痰盂里。敬王吓了一跳,赶紧拍着李玖的背安慰,一声声地难受么,要不要去请太医,说着还恶狠狠地瞪一眼拿来瓶子的嬷嬷。</p>

    李玖呕吐后只觉得神清气爽,先前胸口处那股沉闷的憋闷之气也消失了,觉得自己瞬间就舒服起来,索性抬头对着敬王妃笑了一下。敬王妃这才收起手里的瓶子,吩咐嬷嬷把痰盂挪开清理,一边准备了温热的帕子帮李玖擦着一脸泪痕。</p>

    (敬王妃明天就要声势浩大地归宁省亲去了哈哈哈幼年荆白要不要添一点其他属性呢嘿嘿明天揭晓哦^=_=^三更结束明天回见)</p>

    本书来自 品&书#网 /book/html/32/32264/index.htm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