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百岁 > 第五十章
    李玖不明白,为何暗五说只有疑犯。 只有确定疑犯,找到证据不就能确定凶手了么。怎么会一直找不到凶手!</p>

    宫里这几日颇不太平,圣上的小恙忽然加重,竟到了卧床不能处理朝政的地步。陈氏跋扈,日日在信和殿借照顾之名不肯离开,最后太后亲自出动使了四个婆子才把人架回承恩殿。</p>

    因为圣上病情,和御史台的不同意,皇贵妃陈氏也没能把她翻新好的承恩殿改名麟趾宫,所以还是承恩殿。</p>

    李玖和李玉衡进宫请安,听到了宫里许多沸沸扬扬的传言,有的几乎要传到宫外去。李玖本担心伯父,私下里写了书信关心,也没得召见,只能通过暗五告知才能确定圣上近况。</p>

    天子重病,令太子瑛监国,左相昆翳,右相陆庭笙从旁协助,处理朝政。羽林卫单臻戒严皇城,九门司全员巡夜,甚至金吾卫和监门卫外城的兵将也被抽调了一些。</p>

    李玖担心东宫,特意递了信想要进宫看看李瑛李璟两人。奈何李瑛一边侍疾,一边监国异常忙乱,李璟跟着他一起东奔西走,根本没顾上见李玖,只托人捎了句话说一切安好。</p>

    宫里的混乱似乎并未影响到勋贵的生活,清明的踏青会,赏香宴日日举办。敬王府收到的请柬都积了半尺,可李玖一场宴会都没去,整日陪着李玉衡在院子里吃吃喝喝,来了兴致还拿起慕府遣人送来的纸鸢去园放。</p>

    清明最不缺的就是雨了,随意一点儿乌云就能稀稀落落地下上两三天,带着微微的湿润与寒意,侵入人骨子里的阴冷。</p>

    雨后天晴,李玖拉着李玉衡走在园闲逛。李玉衡从袖里摸出一张十三公主送来的踏青会请柬,摇晃着对李玖一笑,桃眼波光潋滟,仿佛也被水洗过一般。李玖立刻就明白了她的意思,再想推拒却不知如何说,只得苦兮兮地点头答应。</p>

    李玉衡李玖与那十三公主向来不对付,遇到了就要冷嘲热讽一番,平时相见更是两看生厌。十三公主往敬王府递来请柬李玖明白,因为满皇城的勋贵小姐都请了总不能不邀请她这个郡主堂姐。可她想不明白李玉衡为何要答应。</p>

    两看生厌的三人,接受了邀请到了宴会上又能如何?砸了桌子是不行,那坐着互相冷嘲热讽有什么意义。</p>

    偏偏李玉衡就非要去一趟十三公主的宴会,宴会当日天光刚亮就把李玖叫起来打扮折腾。换了最繁复的衣裙,戴了最华贵精致的步摇钗环,最后又把李玖素白的面色抹的红润起来才停手。</p>

    李玖自李玉衡怀孕后一直顺着她的,可瞧见银镜里自己的模样,和一旁李玉衡华服艳妆的模样就额角直跳,恨不得起身把她狠狠地收拾一顿。</p>

    李玉衡都折腾的什么呢!华服严妆她本是没什么不同意,可是银镜里那般俗气的模样着实让人起火。满头的珠翠钗环叮叮当当,几乎把她梳妆台妆奁里的首饰戴了一半,腰间三四个环佩香包摇摇晃晃,臂钏璎珞玉镯玉戒也都戴了个全乎,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出去卖首饰的呢!</p>

    李玖攒起眉心拔着发髻上的钗环步摇,不顾李玉衡的劝阻全都拆了下来,顺道把那个高髻解散一半,重新梳了头发。</p>

    “喂,住手,本宫都弄得差不多了!”</p>

    李玖不理她,顾自咬着犀角梳在梳妆台翻检找出根白玉八宝如意簪,簪住长发。弄好后又扯下腰间的玉环玉佩和璎珞臂钏,只留一个素色荷包。</p>

    “我怕出去被山匪劫掠,公主就放过我吧!”</p>

    李玖起身看自己身上的衣裙,还好李玉衡晓得她不爱颜色艳丽的衣服,给她穿了一件天水碧的锦衫,外罩同色的广袖纱衣。</p>

    “你不怕出去后被人轻视,好歹还是皇城第一美人,若是被比下去我看你如何自处!”</p>

    “放心,这样打扮绝不会丢了三公主的面子,公主且安心。”</p>

    李玖使锦帕擦去脸上过多的胭脂,叹气对着李玉衡一笑。李玉衡今日穿着一身艳色描金的锦袍,高髻上带着的步摇熠熠生辉,衬得一双桃眼灿烂非凡。</p>

    李玖穿着这身当真不怕被人抢了风头,头上的白玉八宝如意簪是母亲留下的古物,但是上面几颗西洋的宝石就能抢走所有人的风头。还有塞了半袋子玉石珠子和香包的荷包,她可不信谁的荷包会有和她一样的味道。</p>

    哄了许久,李玉衡才不皱着眉头。两人用了早饭,又吩咐林嬷嬷在马车上准备了糕点茶水预备饿了,这才上车去了请柬上的地方。</p>

    清明节勋贵小姐的踏青会可不是约在院子里,大多约在皇城郊外的平谷地区。周围被家仆清场,摆好桌椅和垫子,预备好茶水和闺秀们惯常玩的那样,请几位压的住场子的贵女,就能放开了玩耍追逐。</p>

    十三公主的踏青会在凌云峰无常庵背后的空地举行,据说还邀请了无常庵的玄机大师制香。</p>

    马车辘轳地走了一个多时辰,方到了踏青会的地方。李玉衡下了马车,这才看到其他闺秀来了大半,都已三三两两聚在一处玩了起来。</p>

    李玖跟着下了马车,一手架在额前挡下过于明媚的阳光,一边打量着踏青会的举办地点。</p>

    空地摆了五六张黄杨木矮桌,铺了许多垫子和垫布,一个尼姑打扮的女人摆弄着手里的熏炉,红泥火炉上的茶壶冒着细小的泡泡,周围放着投壶射柳捞金鱼的用具,一堆闺秀围在一处谈笑风声,折柳编了环戴在头上。</p>

    如此盛景,倒也不算辜负了一番春光好韶华!李玖心里暗想,扶着李玉衡走去那一堆闺秀。</p>

    “诸位小姐来得可真早,本宫本以为会早来,不想却是晚了!”</p>

    李玉衡朗声说了一句,引来闺秀的目光。李玖收拾好脸上的表情,对着众人一个半福,互相见了礼。</p>

    凑做一团的闺秀让开身子,露出被簇拥在中间的十三公主。李玉归今日穿了一身艳粉的百蝶裙衫,头上华贵步摇翠翘微微颠颠。</p>

    “九姐姐三姐姐你们可是来晚了,阿归等得好心急,还以为你们不来了!”</p>

    十三公主露出一抹笑来,飞扑进两人面前,艳粉裙摆飞扬开来仿佛盛开的杏。李玉衡嗤笑一声,可不打算接下这沉甸甸的一人,直接扯着李玖退到一边躲过了扑来的李玉归。</p>

    “阿归妹妹谨慎些,本宫如今可是双身子,经不得磕碰。若有了什么意外,阿归妹妹背上谋害皇族的罪名,可要姐姐如何帮你呢?”</p>

    李玖无奈叹气,早知道李玉衡与李玉归不对付,但是没想到两人见面之后玉衡竟然会不顾年纪讽刺。暗中轻轻拉扯李玉衡的袖角,提醒她注意言行,而后笑着与相熟的闺秀打了招呼。</p>

    李玉衡未和亲时,与李玖一起就是皇城闺秀的领头者,像这类踏青会赏香宴都是李玉衡出面举行的,李玖负责招待众人。李玉衡和亲后李玖便深居简出起来,昔日相熟的姐妹也都出门,李玖便不再出席这种宴席。</p>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举办此类宴会的人转成了年幼的十三公主李玉归。十三公主向来与李玖两人不和,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李玖厌恶了这种感觉,更是不愿出席这些宴席。</p>

    如今重新出来,仔细一看现在出落得亭亭玉立的闺秀,都是自己记忆里的半大孩子,顿觉自己期已过,莫名地难受起来。</p>

    李玉归不死心地拉着李玉衡的衣袖,轻轻摇晃着,仿佛讨好。</p>

    “阿归不小心忘记了,听说三姐姐孕后一直不出门,姐夫也不在身边,如今出来,阿归瞧着姐姐脸色不错,也就放心了!”</p>

    李玉衡面色不变,从李玉归手里抽出自己的衣袖,丝毫不受那些话的影响反而冲着她一笑,桃眼犀利而妩媚。李玖笑着隔开两人,本打算在李玉归头上摸一把,可是对着那满头珠翠真是不知如何下手,只得在她肩上抚了一把。</p>

    “阿归这踏青会布置得不错,果真是长大了啊,你三姐孕后脾气不好,你别和她计较!”</p>

    李玉归笑着点头,恰好陆家的小姐下车,她就顺势去迎,临走前嘱咐两人随意玩耍。</p>

    待她走后,李玉衡扯着李玖找了一处安静的地方坐下。</p>

    “李玉归可是愈发嘚瑟了,也精明了不少,可终究都是上不得台面的东西!”</p>

    敬王府的马车过来时,李玉归定然是看见了,可并没有相迎,陆家的马车还未停下她人却依旧迎了过去,对比之下李玉衡终于发现,这个上不得台面的妹妹也是愈发上不得台面。</p>

    李玉归生母淑妃,原是贤妃的陪嫁侍女,不知怎么就受了圣上宠爱,得了封号。受封后这才爆出来,她在府里时竟然与府里仆人有染,圣上大怒将人赶入冷宫,不想这女人生下十三公主后又被接了出来。</p>

    淑妃出身虽低,但并不是奴籍,与贤妃娘家签下的也是活契,她父亲在地方也慢慢闯出名堂。因了这些,淑妃的地位才比三皇子生母的地位高了一些。</p>

    李玉归自小精明,可骄傲的李玉衡自幼看不起这人和她的性子,定名字的时候也在圣上身边撺掇,定了一个颇有争议的名字。</p>

    李玖吩咐明流去自家马车上拿预备好的靠垫软枕茶点熏炉,和其他一些零碎东西。在李玖眼里,李玉归是把该有的大件东西都备齐了,但细节上还是不够完善。若有身子弱的小姐待久了定然要出问题。</p>

    “何必计较那些,不过是个没及笄的小丫头,再多手段也未必能换来一个好归宿。玉衡有心想这些,还不如去和皇城其他闺秀打个招呼!”</p>

    李玖暗暗地想,如果手段足够就能掌握住自己的归宿,那李玉衡定然不会嫁去荒无人烟的草原的。这几年与棠朝交好的国家慕名而来,朝堂早有和亲打算却苦于没有成年公主。谁知等到李玉归及笄,等待她的会是什么呢。</p>

    李玉衡环顾四周玩闹的闺秀,只觉分外无聊,目光转了几转落在捞金鱼的一堆人里,看着那口青瓷大鱼缸,听着她们笑语开口。</p>

    “阿玖,以前捞金鱼的技巧,还记得多少?”</p>

    棠朝闺秀以捞金鱼为乐,捞得最多者会被奉为手巧之人。李玉衡倒是不会这些需要巧劲的游戏,李玖倒是其中能手,以前在宫里的时候几乎没有闺秀比得过她。</p>

    李玖勾起嘴角,一手拉扯着腰间与衣服同色的荷包,往大鱼缸那里瞧了几眼,看到一支金凤钗的彩头。</p>

    “不记得多少,但把那彩头赢来是没什么问题的!”</p>

    本书来自 品&书#网 /book/html/32/32264/index.htm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