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沈宅旧事 > 第十八章 他乡故人
    交租的日子到了,小金贵一大早,就忙着帮老大爷将雪白的稻米装入箩筐,激动的一夜都未曾好睡的他,连香喷喷的新米粥都未曾喝完,便一个劲地催着老大爷快走。 ()</p>

    老大爷口中的左老爷,名叫左宝贵,是左家庄的大地主,家里田地颇多,大都租与佃农耕种,自己只稳坐吃租,老大爷就是他家的佃户之一。</p>

    每到秋后收租之日,四面八方的佃农,肩挑手抬着颗颗汗珠换成的雪白粮米,将左宝贵家门外的大场地,排的是满满当当。散发着清香气息的新米,如小山一般,堆满着左家的大仓、小仓。</p>

    。。。。。。</p>

    小金贵与挑着米担的老大爷,第一个来到了左老爷家的大门前。此时,收租尚未开始,只有看守门房的,在低头打扫着场地。</p>

    心怀忐忑的小金贵,抬眼打量着眼前的人家:门楼没有自己家的高大气派;院子看上去也比自家的小多了。可在这地处荒远的小山村里,眼前的人家,已算得上是屈指可数,顶尖的大户了。</p>

    “只是不知道左老爷,会不会象自己的爷爷那样好心和善呢?”小金贵不无担忧地,在心里嘀咕着。</p>

    收租的时辰到了,左家大门已经洞开,左家老爷左宝贵,在家人们众星捧月般的围护下,走了出来。</p>

    原本三三两两,低语窃窃的佃农们,立刻安静了下了。伙计们已将收租所用的一应器械,摆放齐整。肩挑米粮的佃农们,正陆陆续续朝场地而来。帐房先生手把算盘立于桌旁,等待着左老爷的示令。</p>

    排在最前面的小金贵,忙抬眼观瞧这位左老爷,在他用来衡量对照的标准,自然是他自己的爷爷:只见这左老爷,身着褐色长衫,上面罩着蓝色团的马褂,看上去比爷爷年轻很多,身材也比爷爷高大了一些,而且还胖了不少;脸比爷爷的长,鼻子上还多了副眼镜,虽没有爷爷慈祥,却也斯斯文文,没有什么恶气--小金贵悬着的心,落下了大半。</p>

    。。。。。。</p>

    “诸位乡邻,辛苦!辛苦了!”桌前立定的左宝贵,双手抱拳向众佃户环转一揖,客客气气地说,“感谢老天护佑,今年丰调雨顺,让我们大家都有个好收成,都能吃上一口饱饭!希望咱们明年继续努力,再创新高!”简短的套话之后,他冲身边的帐房先生一挥手:“开始吧。”言罢,便转身欲去。</p>

    “等一等,左老爷!”未待左宝贵踏上门坎,手拉着小金贵的老大爷,紧追两步在后面喊道。</p>

    左宝贵闻言停住了脚步,回头奇怪地望着这一老一少。</p>

    “有事吗?大叔--”老大爷亦是左氏一姓,论辈份,老大爷当是左宝贵的叔辈。左宝贵不失礼数地问道。</p>

    “这孩子—您看这个孩子,您能不能帮帮他?”面对着左宝贵,老大爷一时竟不知该如何表达心里的意思。</p>

    “这孩子怎么了?您老别急,慢慢说。”左宝贵有点丈二金刚,他面露诧异,语气和缓地宽慰着老人。</p>

    老大爷顿了顿,稳定了下紧张的情绪,继续道:“这孩子是从土匪那里逃出来的,说家是沈家堡的,您去过省城见过大世面,您知道沈家堡在哪儿吗?”</p>

    “沈家堡?”老大爷虽词未达意,但左宝贵已明白了七八分,尤其是听到“沈家堡”三个字,忍不住高声惊问。</p>

    “跟我来,到家里说--”随即,左宝贵将这一老一少,让入了家门。</p>

    左宝贵何以对“沈家堡”如此敏感紧张?原来这里面有一段众所不知的渊源。</p>

    左宝贵并非平庸之人,年少时亦勤奋好学、胸怀壮志。民国元年,一心求学的他,在父亲的支持下只身去省城读书,半道上却突遇暴雨迷失了方向,误入了沈家堡。是沈家堡的堡主沈继祖收留了他,并让身染风寒狼狈不堪的他,踏踏实实安歇了下来。待病调理好之后,又亲自向其详细说明了路径,让管家沈安,一路将其送上了通往省城的官道。</p>

    左宝贵在省城求学三年,视野心胸变的更加开阔,本打算在外面闯出一片天地,可不幸父亲染病不治,他是家中唯一的独子,不得已,重新回到了老家这个把掌大的老山村,子承父业,做了个守业持家的地主。</p>

    尽管此事已过去近二十年了,却让他一直牢记心怀,特别感恩沈家老爷!所以,一听到“沈家堡”三个字,就倍感惊讶、亲切。</p>

    。。。。。。</p>

    虽同居一村,同一祖姓,老大爷却是第一次登左宝贵家的门槛,身处高房大院,老人家还真有点局促不安。</p>

    三人一同来至书房,书房内罗列着很多书籍,墙上挂满了字画。左宝贵酷爱读书写字,闲来便临摹名家字贴,故练就了一手的好字,墙上的字幅,多是出自他自己的手笔。整个屋子,透着一股浓浓的书香之气,没有半点乡野土财的味道。</p>

    面对左宝贵的不停问询,小金贵面无半分惧色,一五一十地逐一答复着。</p>

    了解的越多,左宝贵的脸上越多惊诧。他做梦也想不到,自己恩人的孙子,历尽千辛万难,竟然流落到此与己相遇!更不敢相信这个七岁的孩童,竟凭着自己的智慧和胆量,只身逃离了虎口!</p>

    一脸愕然的他,觉得自己象是在听人讲传奇、说故事!可看着面前这虽面带稚气,却从容自若的小金贵,他又不能不相信这一切都是事实。</p>

    世间的事就是这般的难以预料!他感慨着;气愤着;震惊着。。。。毫不犹豫地将小金贵留了下来,决定尽快让其与亲人团聚。他感到这是冥冥之中上天的安排,是上天给自己这个报恩的机会;也更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p>

    他对收留小金贵的本家大叔特别的感激,不仅免掉了他全年的租子,还给了他几十块大洋,以示谢意。</p>

    小金贵在左宝贵家安顿了下来,一应吃住全都是上好的。</p>

    左宝贵连夜疾书一封,第二天一大早,就让管家快马去往沈家堡。因为他深深了解,自己的恩人该有多么的心急如焚!接下来的日子,他就开始着手准备,如何安全护送小金贵还家的事宜。</p>

    。。。。。。</p>

    左管家到达沈家堡的时候,正是沈老爷忙着卖地筹款的时期。左管家的到来,无异于天降喜讯,让阴云笼罩了半年多的沈家大院,立时焕发了生机!</p>

    沈老爷颤抖着双手接过信,激动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p>

    吴氏—沈金贵的母亲,这个被思儿之痛折磨的死去活来,一向中规中矩的女人,未待丈夫把信读完,就忍不住失声大哭了起!</p>

    。。。。。。</p>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打扫一新的沈家大院,一大早就张灯结彩,笑语欢声,红灯高挂的大门外,一列排放着十几杆火红的鞭炮。管家沈安,喜气洋洋地指挥着手下出出进进,兴高采烈地忙活着。</p>

    大街的两旁,三三两两地聚集着好些乡邻,他们瞧着沈家这热闹的场面,相互低语窃窃着。</p>

    远远的一角,“阴阳脸”胡二,也在伸头缩脑地观望着,纳闷着沈家这异常的举动。</p>

    今天,是沈金贵还家的日子,被土匪勒索逼迫了半年之久的沈老爷子,要大摆宴席,酬谢恩人左宝贵,为机智勇敢的孙子,接风洗尘!</p>

    未正时分,一辆马拉的棚车,驶进了沈家堡,朝着沈家大院的方向缓缓而来。车上,就是被土匪劫持半年之久的,沈家长孙少爷沈金贵,和亲自护送其还家的左家老爷,左宝贵!车后,紧随的十几匹高头大马上,是左家身背长枪的威武的家丁。</p>

    得到信报的沈继祖,早就携全家老小,在大门外恭候着。</p>

    。。。。。。</p>

    车子,终于驶到了大门前,未待停稳,小金贵就迫不急待地跳下了马车,口里一边高喊着“爷爷-爷爷--我回来了!”,一边快速朝沈继祖飞奔过来。</p>

    看到久别的宝贝孙子,听着这久违的亲切的声音,老人家再次热泪横流。。。。。。他急急向前两步,张开双臂,紧紧的将小金贵搂在了怀里!老人家的嘴唇动了好几动,却一句话也没能说出来,只是一个劲不停地摸索着孙儿的头。。。。。。良久,才将孙儿送给他母亲吴氏的怀抱。吴氏抱着儿子,又高兴,又难过,心里象打翻了的五味瓶。。。。。。她双手捧着儿子的小脸使劲亲着,满眼的泪水,都滴到了儿子的小脸上!</p>

    沈老爷抬手抹了把眼睛,稍稍稳定了下激动的情绪,迈步向刚刚走下马车的恩人--左宝贵迎去!他双手握住左宝贵的手,使劲摇晃着。。。。。。曾经一面之缘的两位故人,谁也料想不到,此生会是这样的重逢!两位忘年之交,已无须客套,更无须言语,那种大恩不言谢的情义,早已深深融入在了彼此的心田里!</p>

    他们双双携手步入门庭,身后,是一串响彻沈家堡的,震耳的鞭炮声.</p>

    ......</p>

    本书来自 品&书#网 /book/html/32/32203/index.htm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