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穿越之食色系统 > 第四十四章 :名刀头筹
    卓亦忱深吸一口气,将身体微微前倾,左手抬于距离灶台砂锅约一寸的距离。他的注意力都落在面前的那只砂锅里,似乎不会让其中每一分细小的温度变化逃过自己的监察。

    赵菡在旁边凝神看着,始终静候差遣,但卓亦忱似乎完全可以一个人撑住全程。

    她发现每隔小片刻,卓亦忱左手的中指便会倏地轻轻弹出,与砂锅壁稍接触后旋即立刻收回,他的动作极快,若不是赵菡就站在他身边并且专注地留神观察,否则连她都很难发现这个细小的动作。赵菡心里冒出些疑问,更多的是好奇和赞叹。这是监察火候之法吗?

    的确,卓亦忱的双手已练得异常灵敏,他就是用这种方法监察砂锅中的温度。每测一次,他就会相应地调整一下火力大小,让赵菡扇风或是抽出柴火。底下仔细观战的看客们发现了,卓亦忱左手的中指每弹出几次,灶头上的火苗就会相应地有些变化,或明或暗,或旺或文,他会精确地告诉赵菡,此刻得放进去多少柴又得拿出多少柴。

    手指触壁调温的功夫,没有对温差的敏锐感觉和十几年以上的经验积累,一般厨师是无法做到的。卓亦忱以前的那双手伤痕累累,掌心布满茧子,对温差的感应绝不会像现在这般超常的灵敏。

    赵菡在惊叹神乎其技的同时,又暗暗佩服他敏锐的观察力。

    比试切磋的时间流淌得飞快,众位刀客的灶头上火苗都是越来越小。台下看客们屏气凝神,烹煮已到最后的关头,这场比试的结果也将呼之欲出!

    片刻后,卓亦忱下达嘱令,让赵菡即刻抽火。而周围的其他主厨也差不多都是这时候停火。名贯京城的福来酒楼,他们的头号名厨叫李肃,也是这次名刀会各个环节一直占据绝对优势的刀客之一。四十五片方干薄片的神技就是他创出来的。

    二刀关火的那一刹,李肃双手齐动,左手把着砂锅的泥耳将其飞快地移出灶台放在案板上,右手则迅速地揭开砂锅盖,开锅那一刹,一股妙不可言的鲜香立时随着热腾腾的蒸汽喷薄而出。那香味在大堂中迅速弥漫开,似乎是一把把看不见的钩子,钩住所有人的鼻息。几个定力稍差的年轻人情不自禁地向着擂台方向倾过身体,那姿态动作像是要随着香气飘去一般。

    李肃把满锅的干丝和汤汤水水全都倒入了一旁早已准备好的青瓷汤盆中,同时大喝一声:“九丝细缕汤,出锅!”

    砂锅中的热汤仍发出“咕咕”的轻微沸声。青瓷中细细千万根雪缕般的干丝蓬松而高耸,如同洁白团,簇簇喜人,其中更点缀着或黄或黑或青或红的各色辅料,九丝同浸在一汪清澈浓郁的鸡汤中,鲜香四溢,霎时间将人的耳、鼻、眼、口、心,所有的感观全都抓了过去。

    这一切完成之后,李肃拍拍手,同二刀一起站定对众人行礼,一身的豪气慢慢褪去。他不禁看向卓亦忱——这个最吸引他眼球的一个年轻刀客。

    卓亦忱不动声色,待到赵菡灭了灶火之后,他把砂锅徐徐端到桌上,在赵菡极为期待又兴奋的目光中他却没有揭盖,只谦逊地鞠躬说了句:“我的也完成了。”

    “既然诸位都已经完成,那就到了判出高下的时候。邵某可否有幸承品一二?”邵伯韫腰杆挺直地走上擂台,行走间步履沉稳开阔,一副精神烁烁的模样。邵老担任名刀会监审已有五年之久,素以公道明正著称,最后一句问话是例行公事客套礼节。

    众位刀客绝不会怠慢,一一答道好。李肃恭敬道,“那就有劳邵老先生受累。依照礼节,您可从那头先品尝起。”李肃朝卓亦忱做了个请的手势,“卓公子,请开锅吧。”

    卓亦忱却不慌不忙地将左手按在砂锅盖上,掌心在砂盖上摩挲了下,温和道:“李厨不必照顾我这个晚辈,我这儿还差了一点,烦请邵老先品尝那几位大厨的手笔。”

    李肃有点想知道卓亦忱口中的“差了一点”到底是指什么,但他没问。

    “好。”邵老走上两步,来到李肃这边的案台前。此时其他刀客也都纷纷起身,围拢过来。

    邵老从伙计手中接过玉筷,从汤中夹起一撮干丝,只见根根银丝整齐完整,细如纤发,他当下便赞了句:“好刀功!”

    的确,这种极为精细绝妙的刀法上,卓亦忱也自愧弗如。

    邵老左手托着,右手轻挪,将那撮淋漓带汁的干丝送入口中,细细品尝之后,评价道:“很好!方干细嫩爽滑却又不失韧性嚼劲,对火候的掌控更是妙到巅毫。这一道菜,绝对称得上是上上乘之作!”

    李肃问:“邵老,烦请指点这道菜的不足之处。”

    邵老笑着摇摇头,“没有。”

    邵老威信极高,那么他的口味和要求必然也是极高的,挑错总能一针见血。但这道菜却能得到如此之高的赏识和评价,李肃和二刀都不禁面露喜色。台下的看客忍不住一阵窃窃私语:看来这场比试的头筹,十之八`九要落在名厨李肃头上。

    果真,邵老继续品尝其他刀客的佳品之后,给出的评价都没有对李肃那么高,他公道地挑出不少缺陷和不足。一圈下来,邵老又来到卓亦忱面前,“卓公子?”

    卓亦忱点点头,揭开砂锅盖,把干丝倒入盆中:“请!”

    邵老从汤里夹起一筷子干丝,在半空中晃了两晃,微微皱眉道:“就刀法之精炼来看,卓公子似乎要逊色一些,择材的方干似乎也不及细嫩。”

    邵老并没有仔细看到众位刀客烹制的全过程,但他一句话便点明各个菜品的优劣,目光犀利,见识老到。照此态势,评价最高的李肃几乎是必胜无疑。

    李肃和二刀松下一口气,当即直觉头筹已在握。之前李肃和卓亦忱挨得近,他或多或少看到了卓亦忱烹制的全程,不管是一些细节处理还是掌握火候的法子,他都对这个人有些刮目相看,当时他便觉得这个人可能很不简单。其实,在场切磋的其他刀客李肃并未放在眼里,唯独旁边这个一个年纪轻轻的,他留了神。但卓亦忱在各轮环节上并没有夺得前几甲。

    不过既是斗菜,自然要等每一位刀客的菜品都入口细品之后,才能得出最后的结果。众人看着邵老将卓亦忱所烹的那筷干丝也送入口中,全都聚目凝神,静待他的下文。

    之后,邵老品评良久,却忽然摇了摇头,又轻轻叹息一声,似乎甚是失望和惋惜。

    等待中的众人全都一愣,不知他这声叹息究竟是什么意思。是惋惜卓亦忱还是略逊一筹吗?众刀客和底下看客们面面相觑片刻,终于忍不住问道:“怎么样,邵老,最终结果究竟是什么?”

    邵老略沉吟,“在座各位也都是厨界的个中高手,这样吧,在老朽说出心目中的结果之前,你们不妨也来品尝一二。”

    这下正好,底下的众人早就想一饱口福,当下各自拿着托盘和小碟上来,从几份九丝细缕汤中分别夹出少许,一一品尝。当然,他们着重品尝的是李肃和卓亦忱的那两道。

    顶尖的食客们先后尝了这两份九丝汤,相互间交换眼色,却都是默不作声。场内一时间静悄悄的,众人隐隐感觉到:这场比试的结果只怕是有了出人意料的变故。李肃和二刀脸上先前的喜色此刻也消失,代之以紧张焦急的神情。

    赵菡尝了之后,凑在卓亦忱耳边小声说,“我觉得每道汤的味道都很好,但你做出来的那份应该还是最美味的。”

    卓昀徐徐放下玉筷,看似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走到卓亦忱身边,似有责道:“都说了你大可不必做到极致,这下却是把头筹拿得稳稳的。”

    卓昀的声音不大不小,恰巧让台上所有人都听到。而且他说完这句话之后,邵老也点了点头,这无疑就是肯定啊!厅堂内顿时一片哗然。

    这下子卓亦忱也愣了,他从未奢望过自己能拿第一。而在场的其他刀客也皆是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

    李肃不服气道:“这怎么可能?他的选料和刀功乃至火候,皆不是最为出色。而我每一项都比他强,我怎么能屈于他之下?”

    “李厨,你这话不错,你的确每一项都比他强。”邵老又将话锋一转,“可惜,真是因为无论是在选料、刀功、配料还是火候上,你都已经达到极至,不过这正是你落败的原因。”

    “什么?”几位经验老道的名厨面面相觑,罕见的都露出一副茫然的神色,他们实在想不通个中道理。而除了卓昀和邵老心里跟明镜似的,在场的其他人包括赵菡,也跟大多数人一样摸不着一丝头脑。赵菡只是无条件地支持自己人,压根不懂其中缘由,她看了看沉默寡言的卓亦忱,疑惑地问:“我怎么越听越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