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清奋斗史 > 第70章
    收缴欠款的旨意,在雍正的高压政策下,弘晖执行的异常顺利,除了一开始的几个倚老卖老的大臣被抄了家,其他官员一看事儿不好,全都老实了,不敢在闹腾了,现在都发现雍正可不同康熙,谁的情面都不讲,一个不听话就抄家。

    看着不少被抄家的人家,先前的李大人很庆幸,还是自己识时务,一看这架势不好,立马还钱,不然就和其他几家差不多了。

    只有用了大半年,弘晖就高调的完成了任务,雍正对自己喜欢的儿子,毫不吝啬给弘晖封了端郡王,跟在弘晖身边这么长时间,也偷眼看了不少雍正的行事,其实抓着规律了,雍正还是很好伺候的,雍正对自己喜欢的臣子是很宽容的,但是他要是讨厌一个人,那就会下死手,不管怎么讨好都不行,不把你整残,整废,他是不算完。

    其实个性这么鲜明的主子,其实还是挺容易讨好的,在雍正面前真的用心做事儿了,不管是用什么办法,只要是一心办朝廷办差,雍正还是很大方的。

    在户部当过差的富灵阿,知道粮食税收的弊端,以前是没靠山怕麻烦,不想多管闲事,可是自打跟随弘晖之后,富灵阿是一心的办差,替弘晖排忧解难,只要弘晖好了,自己也就好了,现在二人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了,富灵阿了几天的时间,闷在书房里写了份粮食税收的计划,现在是雍正当家,而且这个皇上敢下死手,说不定真的会改革。

    弘晖收到富灵阿的计划单,也是认真的看了一下,又和几个幕僚多方讨论,觉得可行,就向皇上写了份奏折,私下递了上去。

    雍正也很新奇,要知道,自己当政这么长时间,弘晖还从来没写过奏折呢!都是有什么就说什么,这回能写奏折,雍正当然要先看看。

    这一看就不得了啊!这份奏折对粮食税收的利与弊分析的很是透彻,和自己心中的官绅一起纳粮,一体当差,添丁入亩,真是不谋而合,自己心里的改革,是因为多年掌管户部,而总结的,当年也给皇阿玛上过折子,不过被扣押了,但是这次是自己当皇帝,说什么也要改革。

    雍正是不大相信,弘晖知道这些弊端的,不是在户部做过的,根本就发现不了这里的猫腻。不过只要稍微一想,就知道是弘晖身边的人出的主意,不过也好弘晖身边有得用之人,就不用自己太操心了。

    不过这份奏折,雍正准备明年再实施,也就是雍正二年才会执行,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坐稳位置才行,特别是西北那边战事又起,根本就没时间双管齐下,不过弘晖还是要表扬的。

    奏折递上去后,弘晖的心里也是很尴尬的,不知道皇阿玛会不会支持这项改革,虽说实施起来困难重重,可是要长远看起来,还真是向利国利民的好事儿。

    虽说政策不会马上改革,可是端郡王说了,皇上准备明年执行,还表扬了富灵阿一顿,特别是奖励了富灵阿一方好的砚台,这可是贡墨,除了皇家,私人是不准使用的,富灵阿拿到砚台很高兴,最近太忙,冷落了几个孩子,正好拿着砚台哄哄几个小家伙。

    现在富灵阿可是端郡王手下的红人,几个堂兄弟中,就富灵阿混的最好,其他几位,最大官的是正五品的侍卫,另外两个还在六品上待着呢。

    庆林可是做了将近十年的侍卫了,中间就升了一级,可是武将的官职,和文官根本没的比,现在他年纪也算大了,也知道上进了,就想走走后门,弄个外放什么的,最好是外放个文官,这样也能比武将多收些外快。

    自家兄弟哪有不帮忙的道理,最后富灵阿通过端郡王的关系,把庆林外放到盛京当同知去了,而且还是平级调任,要知道一般武将想转文官,都是要掉下一级的,可见这次端郡王在这件事里出了很大的力气。

    西北战事和富灵阿关系不大,这回又不用富灵阿在起早贪黑的准备粮草,每天去弘晖那里听差遣就行了,这一年里除了皇太后死了,算是件大事之外,富灵阿过的也还算是凑合。

    西北的战事,朝廷又了大量的银钱,要不是之前把官员的欠银收上来,跟本拿不出钱来,雍正也挺狠的,把他看不上的官员,全都抄家免职了,抄出的银钱全都用在了西北的战事上了,就这样,满朝文武还要勒紧裤腰带,才让西北大捷。

    为了庆祝这次大捷,皇上开了恩科,也把停了三年的选秀开始了,再不开始,那些王公大臣可就要闹到皇上面前了,你说皇上不选秀,我儿子就不能娶亲,在这么耽搁下去可都成了大龄的青年了,所以这次的选秀比往年都要热闹,而且有一部分秀女年纪都十六七岁了。

    其实选秀和富灵阿没什么关系的,自己没女儿,妹妹们也全都嫁人了,可是谁让他是端郡王的‘秘书’呢!当皇帝的一定会给几个儿子再挑选几个女人的。

    富灵阿把这届的秀女调查个遍,每个都不放过,对身家背景好的,整理出个名单,交给了弘晖。

    富灵阿有些不满的道:“王爷,怎么说我也是朝廷命官,怎么能让奴才干这种事儿,调查秀女什么的,你手下那么多的下人,就可以办到,这不是杀鸡用牛刀吗。”跟着弘晖这么多年,富灵阿也不在像以前那么拘束了,和端郡王讲起话来,随便了不少。

    端郡王被富灵阿的样子逗笑了:“怎么觉得大材小用了,不是你说的,最近没什么事儿,想请假回家陪孩子的吗?要给你儿子相看媳妇。所以本王才给你这个机会,说不定你的儿媳妇,就会出现在这个名册里。”

    富灵阿被弘晖气的嘴角直抽,本来好好的假期,就这么被端郡王给玩没了,富灵阿还不能生气。

    弘晖打开秀女的这份资料道:“今年可不只有你儿子想要相看媳妇,本王的两个弟弟也要娶亲了,当然要好好研究一下了。”

    弘历和弘昼都不小了,前几天皇阿玛还说要给他们选个嫡福晋呢,自己娶福晋的时候皇阿玛才是个王爷,所以福晋的身份不算太高,这回两个弟弟要挑选福晋,弘晖当然要注意了,看看这些女人身后的势力,也好做到心中有数。

    富灵阿怎么会不明白弘晖的小心思:“王爷要是担心,这次的选秀,就选个身份高些的,身后助力多的侧福晋呗。”

    弘晖摇了摇头道:“身份太高,会对嫡福晋造成威胁的,不利于嫡妻管理后院,这样会造成家宅不宁的,得不偿失。”

    弘晖对自己的福晋还是很满意的,虽说出身不是太高,可是人品不错,样貌手段都不少,最重要的是连着生了两个嫡子,特别是第二子聪明伶俐很得弘晖的喜爱,在管理后院上是把好手,弘晖根本就不想给自己的福晋添乱。

    富灵阿的大儿子西喇布已经十二岁了,现在娶亲还早,可是提前定下来到是也可以,其实等到下次选秀的时候再看看也行,跟本不着急,不过这次想看看有没有好的人选,是因为家里出现了不同的意见。

    额娘乌雅氏,看中了自己娘家大哥的孙女,自从雍正上台,对乌雅氏一族不太友好,几个乌雅氏的男人都领着闲职,心中也有些帮帮娘家的意思。可是塔娜却相中了自己大哥家,图凌的小女儿,只比西喇布小一岁,要等到下次的选秀才能提起,这两个女人都不想让步,家里的气氛也不太好,没办法,富灵阿就想,再这次的秀女里,选个别人家的格格,那两家的格格都不要。

    不知道这古代是怎么回事,就愿意近亲结婚,比起乌雅氏娘家的格格,塔娜大哥图凌的女儿富灵阿心里是一百个不同意,血缘太近,就算这个格格教养的再好也不行,富灵阿可不想要个傻孙子,可是塔娜完全说不通,在这件事上,寸步不让,不是自己大哥的女儿,就不行,弄得富灵阿烦死了,怎么这些女人对自己儿媳妇的选择上,这么固执。

    西喇布可没富灵阿那两下子,能自己相中媳妇,对玛麽和额娘的人选都没意见,反正女人娶回来就是传宗接代的,娶谁都一样,只要能管家就行,这要求可够低的了,富灵阿都被西喇布的想法气笑了,这媳妇是要跟着自己过一辈子的,能随便吗?没办法,富灵阿就给西喇布做主了。

    对富灵阿最近的烦恼,弘晖多少也是知道一点儿的,西喇布那孩子弘晖也是见过的,是个好孩子,就是自己女儿太小,不然,非招西喇布做女婿不可。

    对这次选秀,不只是弘晖在乎,宫里的几位更是在乎,只要有儿子的,基本上是人手一本秀女的资料,都想给自己儿子添一份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