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长安 > 第108章
    卫珩许是担心夜色太沉,怕长安看不清路,所以命十个宫女来接她。宫女们总共提着八个灯笼,照亮了原本昏暗的湖心亭,也惊扰了湖面冒出头来的小鱼。

    因晏绒衣给她喂下的紫色药丸便是从鱼嘴里拿出,长安忍不住多看了两眼湖面。

    只能看到湖面水纹波动,并未瞧见惹人注目的大鱼。

    “晏姑娘,本宫该回去了。”长安起身,微微叹气,“夜深了,秋风又凉得很,你也早些回去歇息。”

    “公主请先回,我还想一个人静静。我一介草民,还得好好想想以后的路。”

    长安听此,挥手示意宫女们暂且退后。

    “你打算什么时候走?”长安问她。

    晏绒衣道:“也许就是明天,也许十天后。”

    长安低头思索:“晏姑娘,你,你可还有别的话要同我说?”

    晏绒衣沉默片刻,摇头。

    “真的没有?”长安追问。

    晏绒衣突然笑了,问道:“公主您憋了一晚上了,到底想说什么?”

    长安打量着晏绒衣,道:“今天晚上,我们吃的是家宴。”

    “所以……”晏绒衣呵呵笑着,笑了笑之后发现长安的话里有话,便说,“公主是想打探我的身份吗?”

    “不是打探。”长安叹气,不再逼问晏绒衣,“若你真是桓皇叔的女儿,我们便是姐妹。”

    晏绒衣收起笑容,眼角透着疲惫:“公主既然已经知晓,今日又何必绕这么大的弯子。早说不就完了,也省得我日日做戏。说真的,我都烦透了。”

    “大周尚存的公主,现在还好好活着的,已经没有几位了……”长安想起已经离去的几位皇姐,眼眶渐湿。

    自从卫家人夺了大周郭家的皇权后,大周郭氏皇族被暗害的暗害,被逼死的逼死。

    长安虽然这两年一直病着,可朝廷里的事,母后是知道的,只是无权过问,也不敢过问。

    卫珩放任卫家人暗中诛杀大周皇族中人,自然是从他自己的角度考虑。

    卫珩曾对她说过,说是为了小皇帝考虑,毕竟小皇帝这么小,字都还没认全,更别提亲理朝政。万一将来再发生桓太子案那便是对不起长安。

    晏绒衣不想和长安忆苦思甜,说道:“你不是还有你那个已经瞎了的太子大哥,已经当了小皇帝的八弟,还有你母妃。郭长安,你看看我。”晏绒衣指着胸口,“你好好看看我,我们家只剩我一个人!很多年前就是只剩我一个人的!”

    长安见晏绒衣气得眼圈都红了,忙宽慰他:“你别这样,我知道,我都知道是我父皇不好。他也遭了报应,被自己的妻子毒死,被自己的长子逼宫。”

    晏绒衣其实已经不嫉妒郭长安的,可是今天她这么一提旧事,她便不由得怒从心中来。

    先皇狠毒啊,连她父亲最后一个妾室都要赶尽杀绝,她此生唯一不会后悔的事,便是毒杀了先皇。

    原本,她应该享受和郭长安一样的童年,锦衣玉食,无忧无虑。

    她抬手擦去眼泪,长呼一口气,平复好情绪后说:“那你得谢谢我,我救人无数,却只杀过一个最该杀的。”她向前走几步,“郭长安,大约我实在不是一个狠毒的人,我好几次都觉得,我应该除掉你。以我的医术,加上你受伤中毒,半死不活的模样,我想杀你简直比捏死蚂蚁还要轻松,而且没人能察觉得到。”

    “我……”长安抿唇,不知如何回应是好。

    晏绒衣哼了一声,“你死了,玉大哥便不会因你而日日伤神,我也不会每回见了你,就想起自己的前半生。可是……”她叹气道,“可是我做不到啊。我居然做不到多杀任何一个人。每次看到你发病,我就想用尽自己的医术救活你。”她气愤地咬着牙,“我真是讨厌自己,竟会变成这个样子。”

    长安愣了许久,才明白晏绒衣话里的意思。

    “郭长安,大约真的是老天爷都在帮你吧。算了,说这些有什么用。你纵然病入膏方,也有人肯为你赴汤蹈火。我虽了了心事,却仍旧孑然一人,无亲无友。”

    长安道:“你不该如此妄自菲薄。其实我很羡慕你。换了我是你,我不敢说自己会像你这般控制住心里的恶意。”

    何况,你怎么会没有亲人?长安抿唇。

    “我也做不到像你这般,承受了两年多的续魂神丹的折磨,却能每次都在病发时咬牙忍住。”晏绒衣道,“我娘当年病发难受的时候,能把嗓子都壕哑了,甚是恨不得自己结束自己的命。”

    “许是你娘未曾吃过你配的缓解之药。”

    “看来,我天生是个好人。”晏绒衣自嘲般地咧嘴轻笑,“我连女人该有的嫉妒都没学会。”说话间,她脑子里浮现出卫珩的身影。

    那天她差点以为自己遇到了神仙。

    卫珩仿佛从天而降,救了她。

    她说多谢公子相救,公子的恩情以后我定会报答。然后她借口自己腿折,拉着卫珩陪自己好长时间。

    可是卫珩自始至终只是淡淡地应和了她的第一句话。他说,好,我以后需要了会问你来要的。

    “你喜欢的,可是你的玉大哥?”

    “是。”晏绒衣大方承认。

    只不过入宫后就不打算喜欢了。

    她知道卫珩心里不会有她,长安病了这两年,她更是清楚卫珩的心,又冷又硬又小,只存得下郭长安一个人。

    她估计,郭长安死了之后,卫珩的心也不见得会舍得放别人进来。

    所以,她已经不再称呼卫珩玉大哥,而是卫大人。

    “那以后……你还是有机会的。”长安嗫嚅着说出这句话,转身离开。

    走了几步,她又回头看着仍然坐在湖心亭里的晏绒衣。

    晏绒衣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亭子里,凉凉的秋风吹起她的衣角,她微微仰着头,出神地看着夜空中的那轮半月。

    脑海里冒出她那句:我依然孑然一人……

    长安鼻头一酸,竟不敢再多看。

    回到长安宫,卫珩果然还赖在那儿。

    案桌上的灯亮着,旁边放了一堆奏折。

    “今夜,你要睡这儿?”长安走上前问。她此刻已经不需要人照顾了。

    卫珩装作没听懂她的画外音,搁下笔,反问一句:“不然睡哪儿?”

    “你就不打算回你的将军府了?你原先住的沁竹居,我觉得挺好的。”

    “你若是想去,我倒乐意陪你过去住几日。”卫珩道。

    长安没理会他,却瞥见另一边的桌子上摆着几道点心,便走过去尝了尝,味道不错,清甜爽口,只是晚上不宜多吃,她吃了两块便停住。

    卫珩目光一动不动地看着她:“晚上,我听说御膳房给中仁宫准备了许多膳食。”

    “恩,见了母后和皇上,我心里高兴,母后也高兴,便多吃了些。”长安笑着走到卫珩跟前,抬头看着他的眼睛,问,“卫大人如今管着朝廷,难不成连我母后的吃食也打算管上一管?”

    卫珩道:“自然不是,只是想问问,那么多吃的都吃完了没?毕竟现在收成不好,有人还饿着肚子。”

    “哦?百姓的是,不是你们卫家人最关心的?”

    “百姓饿肚子,我自然会想方设法去解决。可若是,若是为国为民的朝廷重臣饿肚子了……”卫珩低下头,轻轻嗅着长安的发香,“公主您说如何是好?”

    长安想往后退,避开他,却被他的手挡住。她尴尬地轻咳一声:“那边有点心,卫大人若是饿了,我去给你端过来。”她转身想走,还是被卫珩圈在胳膊里,打个圈,又绕到了卫珩怀里。

    卫珩伸手点了点她的双唇,道:“晚上,我也想去找你用膳的。”

    “是吗?可我是陪母后皇上一起用膳的。”

    “所以我才想去。”

    卫珩自然知道,太后和皇上是长安的至亲,正因如此,他才更想要一起跟着去。

    他,他也希望自己是长安的至亲。

    是她的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