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贵女当家:种田捡个娃 > 第三十七章 先入为主

第三十七章 先入为主

 热门推荐:
    廖静文说得风轻云淡,可众人听了,却唬得不轻,兄妹俩合力击杀了大老虎?还一点伤都不曾受,你当我们是好糊弄的,还是那只大老虎病了?

    肯定是那大老虎生病了,没什么凶力,才让这兄妹俩给捡了便宜!

    众人这么一想着,就又都羡慕嫉妒恨起来,傻人有傻福啊,这么大的便宜让他们兄妹得了,真是老天爷不睁眼。

    那么大的一只老虎啊,光肉就得装上几个大木盆,阿文这死丫头就没想着村里人分分?哼,太不像话了,一点情面都不讲,分明就是一个养不熟的白羊狼啊!

    那么,廖家坎儿庄户们的日子,过得穷不穷?一个字,穷,两个字,很穷!家家过得那叫一个清苦,一年四季能吃上两回肉,那都是因为过年和祭祖的时候。而城里人吃的精米细面,更是难得见上一回。

    平常的时候,粟米,糙米,粗面是家常便饭,这还得是勒紧裤腰带省吃俭用的,才能吃到年头接年尾。那些家里人口多,孩子多的庄户,则是一年有半年不得不采山菜就和着填饱肚子。

    至于年富力强,会点功夫的,倒也能上山打个山鸡野兔什么的回来改善一下伙食,可那也得运气好能碰上,再者,自打这后山有了斑斓猛虎之后,就没多少人敢往深山里进。

    有那胆大,仗着自己功夫比别人能好一些的,就逞强进山了,结果,不是死就是残,被猛虎伤的不轻。赵柱子的爹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侥幸逃脱了虎口,成了残废,就把儿子赵柱子给卖身为奴了。

    廖静文看着眼前这些眼神漠然无神,却又带着嫉恨渴望的庄户们,心里莫名的就想起一句话来,越是贫穷的地方,人们就越自私狭隘!虽然这话很偏颇有失公允,但是事实上却也是如此。

    不是吗?先前原主廖静文病入膏肓,哥哥又是呆傻,他们村里人,谁伸出手帮一下?来破草房看一眼?眼下,瞧着自己得了虎肉,就都一个个理直气壮地认为,这东西就得该分给他们一些,不然就是不懂事,没良心。

    呵呵……人的劣根性大都这般自以为是,所以,眼前庄户们眼里的意味不用说也知道,他们现在心里差不多把自己和哥哥骂了几遍了呢。

    “阿文哪,那虎皮……虎皮你也丢了?”人群里有长者,是有些见识的,就颤抖着声音问道。

    还有一句他没好意思当众问廖静文,就是那虎鞭也一道扔了不成?可这话对于一个姑娘家的,不好问出口啊。

    廖静文微微一笑,并不介意跟大家伙说明,就笑道,“虎皮剥离之后,就在山上卖给了一个过路的了,就连虎鞭他都一起要了,一共是卖了二百一十两银子。”

    “嘶……”有人倒吸凉气,眼里的羡慕嫉妒更浓。

    “啊?二百一十两银子?”有人惊叫出声,不可置信地捂住了胸口,那地方陡然间跳得太快了,受不了啊。

    “天哪,二百一十两银子?这么多?呜呜呜……这辈子不干活都够了。”有人当场喜极而泣,就仿佛那二百一十两银子是他家所得一般,有些癫狂不知所谓了。

    二百一十两银子的巨额收入,让在场的人都震撼不已,同时也打击得不轻。全村人加起来,几年也挣不到二百一十两银子啊?

    廖静文故意说出银子的数目,就冷眼暗自观察着人群的反应。她到不是故意说出来嘚瑟的,而是觉着自己和哥哥有了这么一大笔的收入,迟早会让人知晓,而且遭人嫉恨是难免的。

    与其让这些人知晓后,不断地来找麻烦,还不如趁现在就理直气壮地说出来,反正有整治廖张氏和廖敏在前,自己在他们面前算是立了一个不大,但足以让人刮目相看的威风,有人想要再来找麻烦的话,也得想想今天的情形。

    不是吗?有些人是不能用你的热情,去填补他那欲壑不满的无底洞,只有先让他尝尽了贫苦,有了感恩的心,才能拉扯他一把,这时候,你的付出是值得的,否则,被他踩在脚底下他还认为理所当然呢!

    廖静文根本就不提分肉分银子,即便她看到有几个长辈都已经要开口了,就居高临下般的姿态朗声道,“各位长辈,明日阿文去趟镇里,准备购买一些日常用品,再买一些修缮房屋那一天的食材,后天准时动工。

    不过,这修缮房屋的麦秸和木杆还欠缺呢,若是谁家有余富不用的,请帮个忙送给阿文一些,阿文不胜感激。另外,明天谁家赶牛车去镇上?请告诉阿文一声,捎阿文一程。”

    这根本就不是求人的态度好不?话说的一点求人的意思都没有,气得人群里发出了一阵阵冷哼和小声的怒骂。

    你平白得了大老虎肉,得了二百一十两银子,怎么没说拿出来给大家伙分一分?哼……这会儿让咱们给你麦秸和木杆?你好意思张这嘴?

    越想越气,越想越不是滋味,白花花的银子,香喷喷的虎肉,太让人心情难以平定了,人群里好多人脸色极其难看,仿佛廖静文没把这些东西分给他们,就是犯了大罪一般,该死!

    可有些人想的还是挺明白的,虽然想着廖静文和廖东篱平白得了那么大的一个便宜,挺让人心里不好受,可是,细寻思寻思,这都是命啊!

    人家好命谁能挡得住好运来?!

    有想明白的,就爽快的答应道,“阿文哪,你放心吧,你赵三叔家还有一些麦秸,放着也是放着,平白的遭烂了怪可惜的,就给你们兄妹修缮房子用吧。”

    赵三叔,就是赵柱子的爹,拖着一条残腿,拄着棍子,首先开了口,说得很畅快。

    廖静文心里一喜,面上却没有显露出来,就微微一笑福了一礼道,“那就多谢赵三叔了。”其他的什么也没说。

    赵三叔第一个开了口,廖静文当然高兴,这就给了她一个拿银子赎回赵柱子的最当理由。

    从廖东篱说起赵柱子被卖身为奴时,廖静文就看得出,自己的憨哥哥对赵柱子这位从小长大的友伴,是心痛的,是无奈的,也是最伤心的。所以从那一刻起,廖静文就已经做好了打算,等赚了银子,一定要把赵柱子赎回来,不管多少银子都成。

    “赵三叔,您明个儿一定要来啊,帮阿文和哥哥拿拿主意什么的,我们也是第一次修房子,好多事儿都不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