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一枕桃花:官场女人也缠绵 > 正文 第二十七章 父母官的良心
    +

    第二十七章 父母官的良心

    下午三点半钟,村里终于发生了一起事件,团委书记小吴气冲冲地坐着村里专干的摩托车,赶回沂阳乡政府,一进杨曦的办公室,就上气不接下气地骂开了,他说,那个马肇军是什么东西,还摆那个谱,现在是改革开放了,以为还是在战争年代……

    杨曦让他坐下来喝杯水,慢慢说,小吴坐下来,竟不知道从何说起,那个专干却是心平气和地说,是这样的,乡里让我们先从村姐干部开始,然后是党员同志领头,马肇军也是党员,我们上门去动员他家里卖粮,马肇军说,过去交粮是支援前线,现在交粮交款是让你们这些干部上腰包呀,说说他就翻脸了,说干部只会吃喝挪用,老百姓年年上交钱粮,可是干部没有为老百姓干一点好事……说说就上劲了,还用拐仗打了吴书记。

    这个时候,张百川也过来了,张百川不知道马肇军的底,便听杨曦说话,杨曦说,小吴呀,你先去吧,下午我亲自下乡去,马肇军这一户由我做工作,你就不要去了。

    小吴走后,杨曦对张百川说,这个马肇军了不得,他上过朝鲜战场,负了伤,至今贴着脑胞还有一块弹片,在医院里死过几回了,连周县长都让他三分,有一次他组织全县伤残的人到县里去要求增加工资和待遇,民政上解决不了,推到政府,政府也解决不了,工资那是上面统一规定的。事实上也是,他们伤残军人,有的是四五年前参军的,打过日本鬼子,打过蒋介石,又上过援朝前线,现在的工资还没有在职的普通干事多,可是地方政府没办法呀!

    那次他堵住了周县长的家门,周县长愣是从后院小门溜走了,他们的方明棍把县长的院门敲得哗哗响,县长夫人开门接待了他们,一人发了一包上等的茶叶,还陪笑脸说,县长开会去了,让我给你们送包茶叶,夏天喝了解解暑。

    马肇军说,拿着拿着,都是人家行贿的东西,这辈子我们也喝不上……这些老骨头便被一包茶叶打发了。

    张百川说,遇到这些人,也真是没办法。

    杨曦说,是也是,不是也不是,事实上我们拿了政府的工资,没有替人民办实事,村里的公积金,没有用于乡村的基本建设,村里道路不通,桥梁失修,灌溉排涝都成了问题,今年发洪水,有的村,退潮一天就得救了,有的村三天庄稼还在水里淹着,为什么?排涝系统早堵了,我们认真问过吗?采取过果断措施吗?像老马这样的人,只是敢说话,才这样将我们的军!

    唉——杨曦叹了一口气说,我是沂阳人,我是这块土地上出生长大的人,我不敢给老百姓许愿,有时我更怕回家……

    张百川说,杨乡长,对沂阳农村的日常工作,由你作主,工商文教卫那一块,你就放手给别人抓,这次夏季征购结束后,党政好好开一次会,对沂阳的农村基本建设,好好讨论一下,特别是道路和排灌系统,让水利站的同志先做个调查上来,我们当一任干部,至少也要为地方做出一两件好事,才能让一方人民不至在我们走后都是怨声!

    杨曦说,听说杨河大桥省水利专家已经来勘探过了,如果近年杨河上能建桥,我们沂阳便在县城通往出海口的这条主干道上,成了穿乡而过的乡镇,那沂阳的交通就便利了,随之招商引资的工程会有长远发展,但又将面临着沿路上百户的拆迁问题!

    张百川说,好呀,如果真是这样,我们沂阳可要大变样了!

    下午,杨曦去了一趟二里村,找到了马肇军,杨曦开口就说,马老,我们的干部不会说话,上午得罪您了!

    马肇军说,杨乡长你也不要拿好话来套我,我今年一粒粮也不给,只给国家的农业税,过去种地主的地,都有心甘情愿交税,现在我不能亏国家,但是你们地方政府的筹款我一个不给!

    杨曦说,马老,我不是来向您要钱要粮的,我是来听听你到底有什么要求,对我,对我们地方政府有什么看法,您可以尽量说,能答应您,我答应您,不能答应,我们一起想办法,我是杨河人,和二里就隔一个三里,我妈和我弟弟杨光还在杨河乡下,我们都是一家人呢!

    马肇军说,闺女,你还是在套我,哄我呀,说实话,我在朝鲜战场上,美国飞机在头上飞,我们还是迎着机关枪向前冲,你马大爷没怕过死!现在来了一帮小杂种,还要硬扒我的粮,真是瞎了眼!像你这闺女说这番话,大爷给粮也是心甘情愿!

    杨曦笑了,说,大爷您是爽快人,说说您到底有什么看法吧?

    马肇军说,闺女,我这粮就是给你们,你们用飞机运出去呀?

    一句话,让杨曦顿时语塞了,是呀,一路进村时,刚刚下了一场大雨。杨曦虽然穿了水鞋,有几处路上还有很深的水,村里带路的村长,要背她过去,她还是自己淌水过去,想不到水一直湿了她的大腿,这村里哪有一条象样的路呀!

    杨曦当面表态,到晚秋潮头低时,一定给二里村修路!

    做好钉字户的工作,杨曦回来时,心情要好一些,晚上在食堂吃了饭,党政又召开联席会议,在白天反馈的情况下,调整了工作方法,杨曦再次在会上表明,对老百姓要多做思想工作,切不可动用武力!她说,我们下乡向老百姓伸手要东西,一年一度老百姓才有了说话的机会,让他们发发脾气,也能知道他们的心声,不一定是坏事。

    会议结束时,张百川走得迟一些,他向杨曦看了一眼,杨曦便知道他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