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梦断不成归 > 149 大劫将至
    霍笙借故要上茅厕,没等萧彧回应就撩着裙子往回走,然后依照以前的老法子从角落里翻出了墙外。

    杜栓很自然的已经恭候着了。

    “长公主。”

    她不耐烦的挥了挥手,“有何事?”土团团血。

    杜栓没先回话,而是径自跪了下来重重的朝她磕了一个头,“求长公主看在您与侯爷均是苏氏一族血脉的份上。求求您救救侯爷。”

    照理说,当年苏桓说好来大周做质子,总共三年,哪知半路上亲爹死了,自己的哥哥登上了皇位,紧接着上官贾士过世,上官遥君夺权内乱了许久,以致于苏桓回国一事就耽搁下来了。如果被人遗忘了,在这大周庸庸碌碌的偷享安乐也是不错的,但偏偏苏桓的哥哥苏复总时时惦记着他,三天两头就派些杀手来要苏桓的命,每次虽有惊无险,但这五年过得也是战战兢兢。

    苏桓本想念在当年他母妃与上官府的关系上,能求上官遥君保一保自己,但奈何作为质子的他书信往来都是被人监控着的。而且又怕被苏复中途截下,是以一直等着机会。

    这不,就听说三国会在迢骨城就进行土地划分一事商议,如此重要的事,上官遥君必会亲自去的,故而,苏桓才遣杜栓来求自己往日的姐姐霍笙。

    “这番迢骨城之行,不知祁王殿下可会与睿王一道前去?如果王爷去了迢骨城可否请公主帮忙,让王爷带一封信给七爷。请七爷尽快接侯爷回姜国。”杜栓无比期盼的问道。

    话说得这么清楚霍笙自是明白,所以才满是歉意的摇了摇头,“平都还有贤王在,阿彧得帮他九哥看着。”她说这实话是不想苏桓和杜栓误以为她不念骨肉亲情不肯帮忙。

    她瘪了瘪嘴。点着脚尖让杜栓起身,没帮上忙还让人家这么跪着她也不大好意思,又劝道,“云初当年给你们留下的手下也算是高手,若真想让上官遥君帮忙,为何不让他们帮你们送信呢。”

    说起这个,杜栓脸有郁色。

    “那些人只听上官家的话,称当年只尊六小姐的命令保护侯爷,所以除了保护以外的事情他们是不会做的,除非得到上官家人的其他指示。”

    呵呵。

    霍笙听了也甚为无语,这人都死了还守着那么个破规矩,也只有上官府的人能训练出这么一群死脑筋的护卫来。说起这个,不禁也让她想起了惨死在贤王府里的昆仑,那可是上官遥君身边的贴身侍卫。当年上官云初离家出走,上官遥君居然舍得将昆仑和西荷两个人派到了她身边,可见这姐弟情深;相较于自己,苏桓仅仅是让自己帮带封信而已,竟还要这般拒绝。

    看着杜栓告退离去的身影,霍笙还是抵不住内心某处的柔软,不禁叫住了他。

    “我会想办法帮桓儿带口信给上官遥君的。但是,我不以为回到姜国会比在这大周要强!”

    杜栓本是欣喜的回头,但听了霍笙最后一句话后也是一僵,但倒没再多说躬身道谢后便速速没入小巷的尽头。

    霍笙呆了呆,才拖着变得有些沉重的步伐走出巷子,一抬头便见到儿子萧暮昇已经醒了,骑在萧彧的肩头吵着要糖葫芦吃呢。也不知道孩子跟萧彧说了什么,就见到萧彧一脸苦闷的接过老人手里的整个插糖葫芦的桩子,别着头冲暮昇嚷嚷着,“小心你娘把咱爷俩给办了!”说完。自己也跟着孩子一道嘿嘿的笑了起来。

    丈夫和孩子,爱自己、自己也爱的人生活在一起,简单而温暖这才是幸福吧。霍笙想,如果云初还在,也会和萧临沅羲一道欢笑不断,可惜她始终放不下上官家,如果她能向萧临坦白自己的身份,如果她愿意和萧临一同面对前边的艰难险阻,或许他们就不是现在阴阳两隔的结局了。

    “云初啊,我或许该试试跟你走不一样的路,为了我的暮昇。”霍笙喃喃自语着走出了小巷朝着她的家人走了去。

    二月。

    汴梁迢骨城,为国之欢庆为迎来客而热闹。

    大周、姜国与汴梁只经过一日协商基本就将意见给定了下来,但因着汴梁皇帝孟逸云的好客也就留在迢骨城多耽搁了几日。

    孟逸云年约二十五,经萧临裴年息等人观察,此人的城府并没有想象中的深,与人交谈时偶尔还会露出几丝羞涩来,以致于让人捉摸不清到底是他太会演戏还是说是老天爷打了个瞌睡不小心扔下了自己的肉饼,恰巧就砸在了这叫孟逸云的脑袋上。

    但,提出只要三个城池余下九个让另外两国分这种慷慨建议的人,还是让人无法忽视他。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大周与姜国都同意逗留迢骨城。

    孟逸云也是想着隆重点,新年里才收了的庙会又着人给办了起来,就在两国启程离开的前一晚,也不知道是哪个不要命的竟然跑到了这迢骨城的行宫里行盗,汴梁的士兵也好城官也罢,一个个的如临大敌跟抄家似的在行宫里大肆搜索,就怕万一伤到了两国使者。这闹得鸡飞狗跳的,遥君也是没法清静的待着,便招呼着唐寅虎一道往那街上去溜达溜达。

    唐寅虎一下就乐了,他本想在这迢骨城拐几个汴梁美人回姜国的,但因为是跟着上官遥君一道,他楞是连窑子都没逛安分守己的令裴年息打趣儿他这是从良的节奏。

    所以,这一出了行宫唐寅虎就跟脱了缰的野马似的,这儿瞧瞧那儿看看的,抓着个摊贩手里的鬼面具就往脸上戴,还一个劲儿朝着遥君显摆。

    遥君淡淡的扫了他一眼就瞥见了河里星光点点的河灯,这让她忆起了昔日尧山镇时的情形,她撇下还跟孩子似四处打望的唐寅虎径自朝河岸走了去。

    她记得当时,苏桓在河灯里写了心愿说是要寄去给瑾娘,她没好气的泼了凉水,疾声厉色的告诉他没有鬼神之说,然而此时此刻的她竟期望真的会有鬼门关,黄泉路以及孟婆汤,还有站在奈何桥上等着她的那些人。

    她很想见到他们。

    “公子,需要放个河灯吗?老身家的河灯可是最为灵验的,喏……瞧公子这一脸的俊俏放了这河灯,今年定会娶妻生子,给家门添个大胖小子的。”

    哪儿就冲出个老婆子,拎着个河灯就往遥君怀里塞,只是大胖小子一杯提起,上官遥君的心里兀自一颤,手不由自主的就抚向了自己的肚子。

    老婆子趁着她愣神之际逮着她的这位客人就欢欢喜喜地往边上的亭子里带,“公子啊,这儿有笔墨纸砚,随您写什么都成啊!”说完,那张昨日黄花的脸赤裸裸的对着上官遥君媚笑。

    遥君叹了叹,从腰间掏出一小丢碎银子给她,这才终于摆脱了不停的聒噪声。可,看了看手里的这没甚特别的河灯,她撇撇嘴将其朝堆满宣纸的石桌上扔了去。

    ……

    “公子!”

    被人唤住,遥君微蹙着眉头转过头去看向方才就坐在圆桌边上摆弄手里木牌的女子,青衣棉袄,素样的珠钗,月眉星眼,朱唇一弯莫不让人心境一瞬明朗清晰。

    女子指了指石桌前的木牌,“小女子为公子占一卦吧。”

    遥君缓慢的动着眼珠子,嘴角微不可见的挂上讥讽,她不置一词的回首抬步欲走。

    那女子见状倒也不慌,只是眉间露出失望之色来,像是忍不住好心提醒道,“公子莫怪,小女子见公子印堂发黑大劫将至,是想让公子一定要好生渡劫才是。”

    大劫将至吗?

    上官遥君转身,半阖眼帘轻扬下巴,朗声问道,“从何看出的大劫。”

    女子抿了抿嘴将眉心的褶皱加得更深了些,沉了半晌才道,“天煞孤星,命中注定。”

    遥君,“……”

    戴着面具的唐寅虎玩得正欢呢,显然没能注意到早就不在的上官遥君;等他被良家女子啐着口水大骂采花贼被众人围观时才意识到,他把自个儿的祖宗给弄丢了。

    大腿一拍猛然转身“嘭”的一下就撞到旁人的肩头。

    “你大爷的,怎么走路的呢!”刚一骂咧完,唐寅虎就愣了。

    这不是大周国的睿王萧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