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七十七章 别府登青山
    嘉昭十年四月初五。
    今天是贾琮去青山书院录名读书的日子。
    昨王熙凤得了贾政夫妇的吩咐,已经准备好车马,又让平儿一大早带着小厮去了清芷斋,帮着一起搬抬出行箱笼。
    辰时一刻,贾琮便去了荣庆堂,依旧没有进去,只在门口磕了头,以做道别。
    不管怎么样说,荣庆堂里那位老太太也是他的祖母,年老为尊,磕几个头不算吃亏。
    只是外头的丫鬟婆子见了,都暗自点头,心里都说这能读书的哥儿就是不一样,心胸大度着呢。
    虽然老太太免了他的孝道礼数,但人家该有的规矩,一点不落下,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
    里面听到了消息的贾母,脸上有些羞眉臊眼的。
    前日怒气上来免了贾琮的孝道礼数,把事情抬得太高,如今有些下不来了。
    想出来露个面,但又没脸色出来。
    贾琮做完他的礼,却片刻也不停的离开,连犹豫的时间都没给贾母留下。
    荣荣庆堂出来,转到东面的荣禧堂。
    今日是大朝会,在京从五品以上官员都必须上朝见驾,贾政是从五品,虽不能上朝,赶上上朝的郎中又要事分派,一大早就去坐衙了。
    荣禧堂里只有王夫人坐在副座上,手里黏着佛珠,衣裳华贵,慈眉善目。
    “太太,我今日就要到书院录名读书,以后不能日日向老爷太太请安,特来向老爷太太拜别。”
    王夫人淡淡笑道:“昨儿我让你二嫂给你准备车马,置备出门要用的物件。
    要是还缺什么你尽管与她说,出门在外这些事可不能马虎。”
    贾琮答道:“东西都已得了,不再缺什么了,谢谢太太关心,贾琮出身微弱,在东路院几不能活。
    如果不是老爷太太恩义,如何能在西府过上安稳日子,贾琮时刻铭刻在心。
    去了书院必定刻苦读书,将来能有个好结果,也好报答老爷太太的恩情。”
    王夫人见他说的诚恳,脸上的神情也松了下来。
    微笑说道:“你也是贾家的子孙,既到了西府来过,我和老爷照顾你都是应当,你啊,老说这些话就外道了。
    如今一個人去外头读书,虽也带了下人服侍,但毕竟不像在家里,事事都要照顾好自己,读书用心是好的,
    但保重身子才是头等要紧的,将来读书进学,能和伱宝兄弟相互扶持,提振家声,便是对我和老爷最好的报答了。”
    贾琮嘴上只恭敬的应道:“太太的话,贾琮必定铭记在心。”
    可他心里却提着警惕。
    昨日贾母房里的几个丫鬟,过来和晴雯辞行,毕竟这一去,往后几年大家见面的时间就不多了。
    不是每个丫鬟都像鸳鸯那样精明,几个小丫头叽叽喳喳说话,就有人说漏了嘴。
    那天老太太免了琮三爷的孝道礼数,起因是太太在老太太气头上说了话,才激得老太太如此。
    事后晴雯自然愤愤不平的告诉了贾琮。
    王夫人会这样,其实贾琮并不意外。
    这本就是个不好相与的女人,原来的时间线中,晴雯、金钏这些红楼女儿都无端死在她的手里。
    这样的人不由得他不提防,好在后面几年应该在书院时间多,在府里的时间少,只要留意些也就是了。
    王夫人想了片刻,说道:“你还要去东路院和大老爷和大太太辞行,老爷交代让你二嫂和二哥带你一起去。”
    听了这话,贾琮心里对贾政也是一阵感激。
    他知道贾政怕自己去东路院辞行,会被贾赦夫妻为难,不想他外出读书第一天就生出事情。
    才想到让王熙凤和贾琏夫妇带着一起去,一旦生出事情,以王熙凤的干练也好扶持化解。
    绕过荣禧堂后面的风雨连廊,绕过一道挂满山虎的影壁,就进了王熙凤的院子。
    凤姐儿已经等在那里,要是再晚些时候可能就去荣庆堂请安了。
    贾琏也坐在一旁,脸上却有些不耐的神色。
    他这个人倒不会歧视作践贾琮这个庶弟,因为从小到大也不怎么来往,不值当。
    只是觉得一个出门读书的孩子罢了,去和大老爷拜别请安也要自己陪着。
    这些人打量自己就不怕大老爷吗,老头子不顺心起来打自己一顿可是常有的,所以平时没事他都是躲着的。
    再说就贾琮这个惹事精,大老爷最不待见就是他,带他过去可不要连累自己遭殃。
    可是贾政昨日特意交代,贾琏也不好不去,硬着头皮罢了。
    王熙凤是不怕的,她是媳妇,又有娘家和王夫人做牌面,贾赦绝不会对她说半句重话,一贯如此。
    王熙凤笑道:“琮兄弟,老爷可是真看重你,你去东路院请安,都让我和你二哥给你做门神,你面子可是不小。”
    贾琮连忙说道:“我到西府来过,都是二嫂给我张罗的院子,日常里事事关照着,贾琮心里都非常感激。”
    王熙凤笑道:“你记住二嫂的好就行,往后读书考做了状元,别忘让你二哥也沾沾文华气,你们啊可是亲兄弟。”
    贾琮也笑道:“二嫂说这话太见外,二哥是个厚道的人,从小到大可是连一句话都没骂过我,贾琮心里敬着呢。”
    听了这话,贾琏脸上的不耐烦也散了去,颇有些豪气的说道:“这有什么可说的,都是自家兄弟,骂你作甚。”
    王熙凤心道,这小子是个不简单的,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场面上一点不含糊,话语又带着些真心,让人听了舒坦。
    自己姑妈即想着将来给宝玉找个帮手,又不忘背后使绊子,她也不想想,就宝玉那德行能降服得了贾琮这样的人物。
    到了东路院,院子里的丫鬟婆子见贾琮过来,都有些心有余悸。
    前些时候贾琮整治王善保家的,他们可是亲眼目睹,这位爷可是个狠人。
    又有丫鬟去了正堂报信,回来说大老爷和太太今天身上都不爽利,都在屋子里养着,今日不能相见。
    那丫鬟脸色有些尴尬,估计是见了凤辣子在这里,说话不敢放肆,只捡好话来说。
    刚才她去传信,大老爷和大太太可是喷了一顿难听的话。
    贾琮心里冷笑,什么身上不爽利,估计是心里不爽利才真的,不见就不见,倒是省了事。
    贾琏像是松了一口气,估计是被贾赦打出心里阴影了。
    王熙凤满不在乎,虽是自己公婆,但这种做派叫她瞧不上,比二房老爷太太差了不止一筹,怪不得老太太不待见。
    忙完这些繁文缛节,贾琮和王熙凤贾琏道别后,便返回清芷斋。
    出府的马车都已停在西北门,紧靠着清芷斋,进出倒也方便。
    到了清芷斋门口,见黛玉、迎春、探春都已等在那里,小惜春今天也在,手里还牵着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
    这孩子贾琮见过几次,正是贾珠的独子贾兰。
    李纨一心都放在教养贾兰成才,可贾家自她的亡夫贾珠之后,竟再没出过一个读书人。
    李纨也是出现官宦书香之家,知道所谓近朱者赤,日常除约束儿子在族学好好念书。
    平时只在自己院子中教养贾兰,也不让他和宝玉、贾环等叔辈玩耍。
    如今家里出了个才气卓绝的贾琮,总算让李纨看到了贾家的文华之气。
    于是也想自己儿子和贾琮这个堂叔多多亲近,以之为榜样,也好受些正向的熏陶。
    宝玉也来了,原因大抵是黛玉来了,他便跟着来,其实他对贾琮去青山书院读书,心中是一肚子国贼禄鬼的鄙夷。
    不过也算了,至少来了还能见一见贾琮那俩个俏丫鬟。
    见到贾琮回来,倒是一向少言的迎春先迎了上来。
    迎春自小被接到西府教养,和生父的关系淡漠,贾赦也一向对她不闻不问,虽有姊妹相伴,但其实她心中一直过得寂寞。
    直到贾琮渐渐显露,才让她知道自己竟然有这么一个出众的弟弟,而贾琮对她也是颇为亲近,让迎春心中添了许多温情。
    贾琮搬到西府后,他们比以前有了更多的相处,姐弟之情日笃,如今贾琮出门读书,一年只怕也回不来几次,心中甚为不舍。
    她轻轻理了理贾琮的衣襟,说道:“琮弟一个人在外,要自己照顾好自己,早些考个功名回家,让姐姐也为你风光。”
    贾琮笑道:“二姐姐放心,琮弟一定不负你所望,早日进学,将来长大立身,也好护二姐姐周全安宁。”
    满府的姊妹中,贾琮和迎春血缘最近,是同父姐弟,所有才有要护迎春周全的说法,说不得将来要帮着迎春除去中山狼的隐患。
    贾琮见一旁的探春眼圈泛红,对着她温和一笑:“每到年节书院都会休沐,到时候回来看三妹妹的字练得怎么样了。”
    探春灿然一笑:“那我就等着琮三哥回来指点了。”
    黛玉见五儿站在贾琮的身后,手里还抱着一个湘妃竹的小书匣,正是自己昨天自己送给贾琮的,心跳怦然,脸色生出一片脂红。
    贾琮说道:“林妹妹日常不要一直闷在房里看书,多出来走动,保重身体。”
    黛玉微笑道:“琮三哥你也多保重吧。”
    贾琮见宝玉不时偷瞄自己身边的五儿、晴雯,眉头微皱,也就懒得理会这人。
    在众姊妹的注视下,带着五儿晴雯上了马车,车轮滚滚,终于离开了贾府。
    马车走过宁荣街,路过荣国府正门时,那块御赐的黑底金字牌匾在晨光中熠熠生辉,上面写着“敕造荣国府”!
    未时一刻,贾琮到达青山书院,办理过入院录名手续,又去拜会书院山长赵崇礼。
    申时二刻,入住正一教神京道场玄天宫落霞别院。
    ————————————————————
    第一卷故事结束,铺垫基本完成,第二卷情节将上扬,本书大纲完整,写作和构思时间充足,完本为第一位,请继续收藏推荐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