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浴血江山九龙嫡 > 第936章 接风洗尘
    水玲珑脸色一红,撇过脸去,生气地说:“没有。”
    “你越是这么说,那越证明我说对了。”
    水玲珑正要反嘴,但马上又把嘴给闭上了。
    因为客座上的严真祁正唤着刘永铭:“殿下!殿下?”
    刘永铭回过头来笑着说道:“刚刚与侍女儿语了两句,问问厨房那边都准备好了没有,走神了,严小侯爷莫怪。”
    “殿下说的什么呢,您是东道主,我是外臣臣属,如何能怪于殿下。”
    “刚刚严小侯爷不是与柳参议所聊甚欢么?如何不继续说了?”
    严真祁笑道:“柳参议有魏晋名士之风骨,我一域外之人,无从对答。棋我也只是略知一二,柳参议所说的经纬之道、天地之妙我是一句也听不懂呀。”
    “严小侯爷客气了。”
    “我却是懂一些琴的。刚刚柳参议言到琴艺之时对殿下身边的那位琴侍是赞不绝口。刚刚我也只是看到殿下您三大侍女各有天香姿色,却不知殿下您刚刚口称的长安第一名伎身在何处?可否请出一见?”
    刘永铭轻笑了一声,轻轻地拍了拍双掌。
    而后几名侍女上前吹掉几根烛火,宴客厅一下子就暗了一些下来。
    只见得珏瑶姑娘从外面轻盈地缓步走了进来,而后向着严真祁压了压福。
    那严真祁见得珏瑶姑娘天仙般的面容,他脸上不禁有些凝固。
    严真祁有些失措地还礼道:“可是珏瑶小姐?”
    “奴家贱名,不敢称小姐。”
    珏瑶姑娘说话间,她的随身侍女已经将琴案与宝琴抬了上来。
    她们先在宴客厅的正中间放了一张羊毛毯,而后才将琴案放上去,最后才小心将宝琴放在了琴案之上。
    严真祁叹道:“秦王府果名不虚传呀!不知小姐所用之琴是为何名?”
    “名曰松风自合。”
    “呀?松风自合?那、那且不是十大名琴之一么?”
    珏瑶姑娘言道:“原本是想用狂草飞泉的,只是六爷觉得狂草飞泉音色靡靡,不够雅重,柳先生与客人您可能会不喜欢,于是改用此琴。”
    严真祁惊奇地说:“阿?还有一把?秦王府的奇珍异宝可真是多呀!真叫人大开眼界!”
    珏瑶姑娘却是压福说道:“非是还有一把,而是还有三把。除刚刚言到的松风自合与狂草飞泉之外,还有九霄环佩与大历绿绮两件宝琴。大历绿绮藏于绿绮阁不在此处,九霄环佩因是近日所得,正在修复之中,不好取出使用。”
    其实秦王府里还有一把枯木龙吟珏瑶姑娘却是没有说出来。
    因为她知道刘永铭不想让有些人知道那把琴在秦王府里。
    严真祁听得天下十大名琴有五把在秦王府里,惊得他那下巴久久不能合上。
    严真祁对刘永铭问道:“秦王殿下这都哪里搜寻来的这些宝琴?我却是久寻而无缘一见呀!”
    刘永铭笑道:“她们皆为本王宠爱侍女,故有求必应。美人喜欢,本王便去搜寻,银子而已嘛!古琴之物,也就中原雅士喜欢,严小侯爷远在西域,自是在西彊哪里寻不得此物的!”
    古琴只是中原人喜欢,一般也不会在西域流通,即使是寻找古琴也应该是在中原寻找。
    严真祁说自己寻找许久,那且不是在说自己曾派人多次来到关中,甚至他自己都不是第一次来长安城。
    即是如此,他这这般秘密行事又是为何?
    刘永铭的话更有意思,好像是在提醒严真祁不要乱说话。
    自己可以当作没听到,但别人却未必了。
    严真祁好似听出了刘永铭的话中之意。
    他尴尬地笑了一下说道:“殿下所言甚是。这也难怪我在西域如何也寻不着一把好琴了。”
    刘永铭说:“即是严小侯爷也好种雅艺,不如就指教一下珏瑶姑娘的琴技吧?”
    “指教可不敢当,珏瑶姑娘琴艺之闻名世所周之,许久以来我亦是有一睹之念,今日缝此机缘,倒是很想见识一翻呀。”
    刘永铭笑道:“不过,有琴无酒却是败兴得很,当以琴音就酒方是雅素之道。来人,上酒菜!”
    刘永铭唤了一声,那宫玥璃连忙向着门外挥了挥手。
    不一时,几名传菜的侍女已将美酒与第一道两品菜送到了各人的桌案前。
    刘永铭举杯言道:“严小侯爷来长安城数日有余,而今日本王才为你洗尘,实令本王这个东道主汗颜,还请满饮此杯,算是本王向你赔礼了。”
    “不可不可!是我讨扰了。”严真祁连忙也举起了酒杯。
    二人相互示意之后便将酒杯里的酒一饮而尽。
    刘永铭又说道:“瑶儿,为侯公子抚琴接风!”
    “是。”
    珏瑶姑娘应了一声,开始抚琴。
    琴声犹如潺潺流水传出宴客厅去。
    琴曲舒而展、缓如泉,像是远客旅者正在寻找归处。
    而后好似又有扣门之声从琴弦中发出,像是旅者已找到了寻访之所。
    一时间,琴音脆细,清爽如珠,又有欢声笑语,言声和畅。
    像是许久不见的朋友,在正门口相叙旧情谊。
    严真祁之前并没听过这首琴曲,但这并不妨碍他细品其中的意境。
    但那刘永铭好似没打算真让他听琴。
    刘永铭言道:“还请严小侯爷品菜。”
    “好好好。”严真祁此时才将目光从珏瑶姑娘的脸上收回,看着案面上的两道菜,而后优雅地拿起了筷子。
    刘永铭又道:“此道菜名曰宾至如归。语出左传,宾至如归,无宁灾患,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故此道菜以去燥去湿为要。左品为薏米补温粥,右品为鱼翅鸡蛋羹。此为前菜,舒缓合胃之用,还请品尝。”
    严真祁连忙拿起一边的调羹浅尝了一下那碗鱼翅羹,只这一口便让他连连叫绝。
    严真祁叹道:“曲好,好酒,好菜!我西域荒芜,想要品到这口鱼翅羹却是十分不易的。”
    刘永铭说:“其实关中想要弄点海货亦是不易,得派专人去海边采买方行呀。”
    “那是呀,若是能殖货贯通,那该有多好呀!这道薏米补温粥想来也不是凡品吧?”
    刘永铭轻笑了一声,因为这里面是有所典故的。
    其实这品菜就是一般的薏米补温粥,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前菜和胃,真用不上太高档的食材。
    柳先开此时言道:“不。就是一般的凡品,没有贵重之物。阴阳调和是天地正理,男女并济是持家之道,臣君相扶是立国之本。不因有贵贱之分!鱼翅当得、薏米亦当得!”
    “哦!”严真祁连忙点起了头来。
    柳先开问道:“严小侯爷可知六爷为何上这道薏米之粥?”
    “不知也。”
    “可知薏苡明珠之典故?”
    “还请柳先生言之。”
    “强汉名将马援征战岭南之时,每经郡县必缮治城郭,修渠灌溉,造福于百姓。时军中多有疫亡者,当地百姓念马将军神威恩泽,进献薏米,以治瘴气之毒。马将军回朝之时,觉其之效,便带了几车薏米回来。”
    “后来呢?”
    “马将军亡故之后,朝中有人诋毁马将军屠戮百姓、搜刮民膏,指薏米为珍珠,使马将军死后无以安葬,妻儿蒙冤。后朝经上书诉冤,廷终终觉,言使马将军安葬于冢。”
    “原来如此!”
    柳先开接说道:“时人为免牵连而耻于开口,此马将军盖世神功而被掩于草灰之中。六爷安排此道菜品,严小侯爷可知深意?”
    “哦!”严真祁点得连连点头。
    薏苡明珠虽然是冤曲的意思,但此时,它更代表着另一个意义。
    那就是朝中有人好做官。
    柳先开与严真祁说着典故之时,门子从外面悄悄地走进来。
    那门子看一眼珏瑶姑娘,原本是想在向珏瑶姑娘汇报的。
    但珏瑶姑娘现在在场地中间抚琴,自己哪里真能走上前去打断抚琴。
    正此时刘永铭却是看了过来。
    门子无奈,只得走到刘永铭身边,在刘永铭的耳中言语了几句。
    刘永铭啧了一声,脸上满是不爽。
    严真祁听完柳先开的讲解,看向了刘永铭。
    他对刘永铭拱手说道:“功如马援,亦是难免被人构陷,家父亦然也。殿下上此道菜品,想来是深知家父之忠勇,不信他人所言!殿下真是有心了。”
    刘永铭笑道:“你即知矣,便不必多说。严征西远在西域,朝廷好事之臣难免有所偏颇,只要本王在朝一日,必为严征西辩白!”
    “多谢殿下!”
    刘永铭又道:“严小侯爷还请饮酒吃菜,刚刚外面有点事情,本王出去处置一下。”
    “殿下有要事即去吧,这里有柳先生坐陪,不于败兴。且我还得向柳先生讨教一些文理典故呢!”
    “严小侯爷先行品琴吃酒,本王去去就来。”
    刘永铭说完便起身向着外面而去。
    严真祁一见刘永铭走了,那身上如释重负。
    他对对面的柳先开笑道:“都说殿下是混世阎罗,原以为是那种不羁之感,想来与常人无异。却不想在他前面我却始终有种紧迫之感,像是……像是神佛现临一般,不敢做作,不敢胡言。果有宗王之气象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