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我在武侠世界里长生不死 > 第二百五十五章 技术壁垒
    不管是外观还是内在,和新汉使用的步枪一模一样,对于那些能打造大马士革弯刀的铁匠来说,绝对没问题。
    可一模一样不代表是一个东西。
    在那些铁匠看来的优质钢铁,在新汉工程师看来就是劣质的。
    这种表面一样的枪,一开火结果就是炸膛。
    即便第一发不炸膛,子弹发射后的巨大压力,也会让枪机一塌糊涂,根本没有开第二枪的机会。
    毕竟,一把枪身上的各种工艺对于新汉之外的任何文明来说,都是黑匣子。
    高强度的铬合金枪管,用铣床加工、枪管,还有专门的机器拉膛线。
    单单是这根枪管,新汉之外的那些铁匠,只能挠头。
    他们最结实的钻头,硬度也没新汉用的铬合金钢高。
    而枪的机匣部分,新汉目前有切削和冲压两种加工方式。
    不管是哪种,在新汉之外同样是不可能加工出来。
    而且机匣部分用的含钨合金熔点极高,那些文明根本没法融化。
    更不用说枪中能反复使用的锰合金弹簧钢回火淬火工艺复杂,还需要专门的设备才能制造。
    至于子弹的雷酸汞底火和作为发射、药的硝化纤维,那些文明更是一点头绪都没有。
    这样的武器,想要制造需要的不知是一个蓝图而已。
    至少需要十几家工厂,数十个项目部门的协同配合。
    越是复杂的工业品,配套的工厂就越多。
    而飞机和斥力机械更是如此。
    飞机的复杂程度远胜于枪。
    火枪还能照猫画虎的造个样子货,内燃机摆在他们面前他们也没办法。
    大块且结构复杂的整体铸造件,各类轴承,连杆,别说在十一世纪了,就是放在二十一世纪,能搞出来的国家也没多少。
    工业能力的进步很难,难就难在任何一个技术的大突破,都需要整个工业体系的进步作为支撑。
    这不是几个技术几张蓝图就能解决的问题。
    这是新汉数十年努力,数千万工人,数万工程师,不知多少科学家投入的心血。
    就像火柴在某一段时间被叫做洋火。
    这种低技术含量的东西,都能被工业国倾销,而在很长一段时间,被倾销的国家都造不出来。
    支撑新汉军队,新汉商贸的工业体系,从来都不是几个秘方的事。
    西辽,高丽都曾有这样的想法,想要窃取关键技术,然后反超新汉的技术。
    可现实就是,他们了解的越多,就越绝望。
    因为他们没有改革教育,不可能培养数千万读过书,受过一定教育的工人。
    也不可能办的了大学,来培养那些技术人员。
    他们更不可能拿出投资工业那天文数字一般的资金。
    而这又涉及商业和农业改革。
    一句话来说,就是封建王朝,没有全面工业化的可能。
    要么全面改革,从根本上颠覆制度,然后开始走上工业化道路。
    要么部分通过外贸富起来的商人,成为工业的早起支持者,然后用先进的技术累积更多的财富
    ,让商人和工厂主成为国家中日益重要的阶级,改变传统勋贵地主在制度中的绝对优势地位。
    然后这些掌握更多力量的商人和工厂主,会倒逼制度进行改变。
    生产力改变生产关系。
    想要在没有外力的逼迫下彻头彻尾改革,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新汉的对外倾销,也挤压了其余地方出现资本家的可能。
    除非新汉内部腐朽崩溃,这种绝对的优势地位,是可以千年不变的。
    正是这些原因的存在,让新汉对于技术的限制并没有多大。
    高丽,西辽,日本等国在被新汉统一前,就派了不少留学生,也通过其他手段想要窃取技术。
    只要不是关键的地方,新汉对这些事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因为,那些留学生要么最后留在了新汉,要么回去后,成为了他们国家最坚定的改革派。
    这些学生和接触新汉先进技术的人,往往也是他们国家和新汉的纽带。
    再加上新汉做事向来公道,既不搞屠杀,也不搞压迫,倾销这事也是你情我愿。
    再加上新汉占领的地区,实行的政策和新汉内部一样,行政部门和治安部的人也一样帮助当地百姓解决问题。
    种种事累加起来,从那些留学生和血袭新汉技术的人到普通民众,很难对新汉的占领有恶感。
    毕竟,新汉没来的时候,他们种的粮食要交上去一大半,各种杂税加起来,连能不能留够饿不死的粮都不好说。
    即便
    富裕一点的地方,吃饱肚子没问题,也要担心那些底层小吏和地方豪绅的盘剥。
    除了税,还有一个令百姓极其畏惧的徭役。
    徭役之苦,甚过于重税!
    每年,一个家庭的劳动力,要花几个月的事件,去服一分钱没有,甚至工具都要自己带的徭役。
    这几个月可不管你忙不忙,地里要不要收拾。
    在本就贫困,存不下钱的普通百姓家,经常有因为服徭役家破人亡的。
    这也是为什么明末几乎崩溃的情况,在实行一条鞭法后,硬是要已经快崩溃的明朝强行续了几十年的命。
    而新汉,是没有徭役的。
    农业税只有产出的一成。
    产出一千斤,就交十斤,产出一百斤,就交一斤。
    即便只产出一斤,税务部门也会上门收这百分之一斤的税。
    不多要,也不会少要。
    也为交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哪怕交一粒米,在法理上也是纳税人,有权利享受公民的福利。
    所以,即便是颗粒无收,税务部门的人也会上门收税。
    哪怕收一粒米,甚至拿一粒石子走。
    然后,每个收入在一定程度之下的百姓,都可以领到低保。
    这些低保粮,吃饱穿暖肯定不够,但不饿肚子总是可以的。
    过年过节再领点油盐点心什么的,日子总是没那么艰难。
    来年开春,农业部门提供种子和农具,若是没钱,可以提供无息贷款。
    正正经经,没有套路的无息贷款。
    而且农具和种子的价格都是
    成本价,甚至新汉财政每年还要花钱补贴这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