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我在武侠世界里长生不死 > 第一百六十章 一代人
    “一个人一生的价值观,世界观,性格,基本都在这个时间成型。”
    “在成年之后,从这些根本的东西上做出改变的,千万人中能有几个?”
    “而这,便是我们现在遇到的阻力。”
    “并非谁对谁错,而是两种理念的冲突。”
    “从现在的局面看,这种冲突是无解的,因为人就是这样难以改变。”
    听完叶霄的话,叶昊也叹了口气。
    “那现在怎么办?”
    “难道就看着吗?”
    叶霄面色一肃。
    “理念不是一时能解决的问题。”
    “但制度确实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
    “各地按照统一的规则形事,是必然的。”
    “有了恢复区和新城作为根基,所有地区按照我们的方式做事不难。”
    “难的地方在于,如何将皇权,将传统的阶层,彻底从我们的管理体系摒除。”
    “这种事,目前只能以强力,在重要部门多任用新人,将中学,大学的优秀人才,作为各个地方的骨干。”
    “这些事做到了,大体上总是大差不差的。”
    “至于心中的理念,那就只能用时间去迭代了。”
    “至于制度的推行,则必须现在推行。”
    “我们现在携大胜之姿态,再加上赵桓退位,此消彼长之下,这个时候强行推行,总是能执行下去的。”
    “错过了现在这个时机,想要推行我们的制度,少则十年,多则二十年之后,才有可能。”
    叶霄是自习想过的。
    若是为了稳妥,等个十年二十年,大量的优秀中学生大学生,会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而小学毕业的人,也会成为壮劳力中占据相当数量的存在。
    这种情况下,推行新政,必然不会遇到太大的阻力。
    而此时,小学才正经毕业了两三届,中学毕业的只有成绩优秀跳级的那些,至于大学,更是刚刚入学第一批人。
    这时节下,能将种种制度推行下去,一个是新城在叶霄的威望上从头建立,一个是恢复区秩序彻底崩坏,才能顺势以新制度管理。
    而且,新城和恢复区,毕竟属于特事特办,不论是名头还是制度,在不少人看来,都属于临时的东西。
    而现在,叶霄是要将这种制度,进一步改革后,将其变成整个国家的正式制度。
    他可以选择十年二十年后再推行,可现在有机会,不抓住确实有些浪费时间了。
    “恢复区和新城百姓是尝到新制度甜头的,现在灭了金和西夏,正是趁势做大事的时机。”
    “不管是以我的威望,还是趁大胜机会,现在总是有机会推行的。”
    “些许的矛盾和压力,可以接受!”
    叶霄对改制的事下了决策,整个政务部门,便以绝对的决心,继续推行这件事。
    就如叶霄所说,他本身的威望,便是推行新政的一大底气。
    当叶霄公开表示,新政推行势在必得后,果然让舆论有了些转变。
    而政务部门,也一步步开始按照计划,定下种种要务。
    黄河以北的恢复区,黄河以南刚刚收服的地区,新城,不再有所区分,全部一统,用同一种制度。
    占领区则进行了一定的区分。
    恢复了秩序的地区,正式并入,一些地方矛盾激烈的地方,暂时还按照占领区惊醒管理,实行军事管理。
    军官是暂时的,等秩序恢复,所有地方,视之如一。
    原本新城和恢复区的制度,也做出了一定的改变。
    重工业补助和政策倾斜,涉及国家战略的工业由政务部门垄断,这两个核心要点不变。
    轻工业和商业,则少了原本的补助和政策倾斜。
    不过这两项本就是来钱快的。
    之前为了快速提升经济,有些倾斜,现在已经没了必要。
    轻工业本来就是印钞机,加上商业的基础和各种制度的成熟,不愁没人做,只怕这两项占据的市场过于高,会影响重工业和一些涉及战略的工商业发展。
    补助,政策加上税制改革后,工商业势必会重新洗牌。
    市场上热钱对这些东西的投入,也必然会发生转变。
    政务部门也会根据市场上的实际变化,对政策进行一定的调整。
    农业的改革倒是不大。
    原本按户计算的阶梯税制因为对土地兼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被保留下来。
    而农业部也得到了一大笔钱,用来增大农场的投入。
    按照农业部的规划。
    山地,丘陵等复杂地形,将以自耕农为主,也是鼓励开荒的主要地区。
    而拥有大量连片耕地的平原,则是农业部发展农场的主要地区。
    按照长远的战略规划。
    这些平原上的大型农场,将主要承担粮食生产。
    规模化,规范化的农场模式,将大幅降低粮食的成本,让现在的粮价再降低一些,同时保障国家有足够的粮食用作战略储备。
    而山地和丘陵地区的自耕农,将以精耕细作为主,种植水果,药物等高价值经济作物。
    这样的话,从南到被,几乎兼顾了所有地形的耕地,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既保障了粮食大规模种植的成本和产量的优势,也保障了零碎耕地充分利用。
    在高技术的立体农业搞起来前,这是叶霄能想到的最优解了。
    还有就是对畜牧业的支持。
    农业部建立专门的部门,在各地实验各种品种的牲畜养殖,挑选其中最合适的牲畜,在全境推广,给每个地区选择合适的牲畜,并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
    然后更具各地实际养殖的反馈进一步选育这些牲畜。
    而想要养殖牲畜,就有个绕不开的点。
    那就是饲料。
    不管是猪还是牛羊,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
    只是吃草,这些牲畜能活,但是不长肉,或者说长肉很慢。
    大规模养殖,同时还要保障这些牲畜的速度,还需要大量能提供蛋白质的饲料。
    其中最好最经济的选择,是玉米青苗。
    可现在还不是大航海时代,想种玉米,要先从美洲把玉米带回来。
    除此之外,便是大豆了。
    不过现在大豆产量不够高,用大豆饲养牛羊,成本还是高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