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返1996 > 第五十八章:出书
    转眼间,就到了十月份。
    在之前的一个多月当中,新梦想的四所分校也开始招收第二期学生,依旧是一个班。
    而他们的第一期学生,其实有少数一部分已经通过了雅思托福考试,其余人依旧在学习。
    对于仅仅用了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就通过了雅思托福考试的学生李东直接拍板,决定把所有的学费全部返还给他们,以此来打响新梦想学校的名头。
    结果也确实如同李东所想的那样,返还学费的事情,在学生当中还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最后你都跟各个学校的老师在商量后决定推出一项新的校规,那就是参加了出国留学培训班的学生。
    如果能在一个月之内,通过雅思或者托福考试,就可以全额免除学费。
    如果在两个月之内能够通过考试的,则可以返还三分之一的学费,也就是一千块钱。
    要是一直到培训班结束,都没能通过考试的,后续还想继续参加培训,培训费用减半。
    这个规则一推出来,立马获得了无数家长都好评。
    特别是第一批在一个月内就通过考试的学生,他们的家长更是合伙给新梦想学校送来了锦旗。
    “授教固有方,桃李满天下”
    “办一流名校,育济世英才”
    当初在送这两面锦旗的时候,还引来了记者,新梦想再次在汉城炫起来,一阵补习的浪潮。
    新梦想的步伐已经愈发稳健,而李东买车的计划也提上了日程,再经过刘洋的调查,李东最终锁定了一个奥拓。
    只不过可惜的是,汉城这边目前还没有奥拓的专卖店,最后,李东带着刘洋一起跑了一趟魔都,才买了一辆新的奥拓。
    两个人换着开,足足跑了将近一个星期的时间,才从魔都开到汉城这边。
    之所以花费这么长的时间,完全是因为他们一直走大路,而且都是白天走,晚上坚决不赶路。
    要知道这年头可是96年,高速公路都没几段,而且路上到处都是路霸,两个人还开着新车,这要是晚上被人盯上了,搞不好小命都没了。
    然而就是这样,两个人路上还花了将近五百块的过路费,才顺利把车开到了汉城。
    这一趟之后,李东出省,再也不敢开车。而且就算是开车,也会多带几个人,不然他宁愿挤绿皮火车,都不愿意开车。
    在他把车开回去以后,在学校还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所有拿到驾照的老师,全都上车开来一圈。
    看到老师们那羡慕的眼神,李东这是趁着这个机会画大饼道:“大家好好努力,等到学校业绩更上一层楼的时候,就会选出成绩最好的一位老师,给他配车。
    后续,等我们把新梦想做大了,有钱了,到时候我就买地,给大家盖房子,让大家能够分到房,配上车。”
    不得不承认,这年代的人真的很单纯,他们真的相信了李东的话。这不,以前都是按时按点上下班的老师,这段时间全都开始早到晚退。
    按照再过二十年的话来说,他们自己内卷起来了。
    对于学校里面的内卷,李东没有开口阻止,也没有做出肯定,因为他现在忙着出书。
    疯狂英语的实体书,在李东和洪涛的共同配合下,由晚报出版社印刷出品。
    第一次印刷,一共印了一万本。
    本来李东打算一次性直接印刷个五万本,甚至是十万本的时候,却被洪涛给拒绝,理由是目前还不知道能不能卖出去,所以不能印刷太多。
    接下来李东就开始卖书了,同时晚报这边也开始帮忙宣传。
    只不过两周下来,只卖出去一百本不到,这让洪涛急得嘴角都上火起泡了。
    这不,洪涛找到李东,开始商量对策,要是再这么继续下去,不等书卖出去,洪涛自己估计就会被开除了。
    “降价,只有降价才能卖出去。”
    洪涛给出了的建议很直接,那就是降价,之前定价是二十块钱一本,现在洪涛打算把价格改成十块,甚至到了最后五块也能卖。
    毕竟印刷一本书,价格也就三四块左右,这还是因为印刷得少,要是印个十万二十万,成本价格上面还能往下降不少呢!
    “不行,降价我不同意。”
    对于洪涛的建议,李东直接给否决了。
    降价是什么玩意,这又不是街上卖大白菜,说降价就降价,这可是书,而且是李东自己“写”出来的书,怎么可能就这么廉价卖出去?
    “不同意?现在书卖不出去了,要是在这么下去,我在报社就待不下去了。”
    洪涛有些着急了,这件事一直都是在他负责,报社里面可是已经有不少人眼红他了,包括一些老人,一旦这件事办砸了,那他在报社绝对是待不下去了。
    “待不下去也不能降价,我们现在卖不出去,是因为宣传得不到位。”
    “宣传不到位?我们晚报已经刊登了好几期了,结果呢?根本没有用,难不成这样还叫宣传不到位?
    李东,书我肯定是要降价的,最起码先把报社投入的成本收回来,不然我是真的没法交差了。”
    关于这次出版疯狂英语,报社这边出了大头,李东只出了内容,但是按照之前的合同,两边会平分这次的收益。
    按理说,李东根本没必要跟他们合作,毕竟印刷点书嘛,拢共也就几万块钱,这点小钱,李东根本不放在心上。
    但是,事实上并非是李东想的那么简单,因为出书的话就要有书刊号才行,这一点李东没有,所以只能暂时先借助晚报这边。
    同时李东也希望借助晚报的力量,帮他宣传自己的疯狂英语。
    这年头又不像是再过个十年,有网络可以宣传,现在还是纸媒的天下,所以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李东选择了跟晚报合作。
    “老洪,降价这事暂时先不急,我说的宣传不到位,并不是说你们晚报不行。
    你想想,我们的书对标受众是什么人?”
    “学生!”
    “没错,就是学生,看晚报一般都是谁?”
    “公务员,职员,老师,医生等等。”
    “唯独没有学生。”
    “对呀,没有学生,他们就不知道我们在卖书,所以应该让学生知道才行。”
    “聪明,现在我们应该想办法让学生知道,我们手上有一本,对他们学习英语很有用的书,这样才能把书卖出去。”
    “那要怎么办才能让学生知道呢?”
    洪涛问出了最为关键的核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