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三步让兔子学会后空翻 > 第31章
    ——这个……这个……写书人的事情, 怎么能算是有原型呢!
    狐姐本意只是打趣,想和陈咚开个玩笑,活跃一下气氛。
    哪想到误打误撞戳中了陈咚心里那点儿见不得光的小心思, 他这人又属于脸上藏不住事的,瞬间目光乱飘, 任谁看都觉得心里有鬼。
    “不会是真有情况吧?”狐姐咦了一声,颇八卦地问,“你知道吗, 你现在心虚的样子,和我女儿闯祸后一模一样!”
    陈咚挣扎:“……我今年又不是五岁!”
    狐姐的双胞胎女儿今年刚刚五岁,明年就要上小学了, 她朋友圈的头像和背景图都是那对可爱的小姑娘。但是当双胞胎的妈妈是一件十分辛苦的工作,如果说养育一个孩子的难度系数是1的话, 那养育一对双胞胎的难度系数绝对是1+1大于2.
    狐姐想, 对, 你这心理素质确实不是五岁, 撑死了三岁。
    恰在此时,休息室的大门被敲响, 原来是小高老师来通知陈咚再过五分钟就可以上场了。陈咚可算是盼到了救星,赶忙从沙发上站起来,故作沉稳地说:“好的, 我会好好准备的。”
    隔着一扇并没关严的门,陈咚可以清楚听到小礼堂里的人越来越多。小朋友们的脚步声,谈笑声,追跑打闹声, 夹杂着老师竭力组织纪律的声音……那些噪音让门都轻轻震动起来。
    无数道声音混杂在一起,陈咚第一次如此清晰的意识到, 四百人究竟有多少,它并不只是四十人的十倍,这不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
    四百人足以填满一个礼堂,也足以挑战他的勇气。
    他看向旁边的仪容镜,伸手抚平西装外套上的褶皱,又调整了胸前的领带,视线最终落在了脚下的那双皮鞋上。
    这是韩峋送给他的鞋,与他的西装搭配得刚刚好,它舒适合脚,可以载着他走很远很远的路——但前提是,他要自己迈出这一步。
    “陈咚,你准备好了吗?”狐姐注意到他的紧张,也无暇再打趣他了,安抚地问,“如果没准备好的话,可以让小高老师再延迟十分钟。”
    “放心吧。”陈咚说,“我现在可不是普普通通的陈咚了。”
    “那你是?”
    “究极进化体陈咚!”
    “……”
    五分钟一晃而过,陈咚握拳向天空扬了扬,好似在给自己加油,然后他就在小高老师的引领下迈步走出了休息室。
    小礼堂的布局像是大学的阶梯教室,正中间是舞台,小朋友们乖乖坐在位子上,为陈咚的出场鼓起掌。
    舞台旁有三级阶梯,陈咚昂首走上楼梯,每一步都踩得踏实稳重。他每走一步,紧张就褪去一分,等到他站到舞台正中间的麦克风前时,所有的紧张与不安都不见踪影。
    他站在这里,可以清晰看到台下每一个孩子的表情。今天来听讲座的都是五六年级的大孩子,他们像是一朵朵向阳花,代表着希望与未来。
    陈咚摒除一切杂念,握紧面前的麦克风:“小朋友们好,我是《大侦探福小思》的作者陈咚,大家可以叫我咚咚叔叔。很荣幸今天应贵校邀请,来到这里和大家交流……”
    ……
    台下的狐姐仰望着舞台正中央的陈咚,今天的他让她既陌生又熟悉,让她不由得回忆起第一次见到陈咚时的样子。
    那是在一个规模中等的书展上,他们出版社有一个展位,她和斗牛犬、布偶猫、戴胜鸟几位编辑一同被派去出外勤。
    书展为期三天,作为一家童书出版社,参展注定清闲不了,她要一直接待前来团体订书的学校、机构,还要向带着孩子的家长们介绍书籍。
    午休时,几位编辑匆匆忙忙地聚在一起吃盒饭。
    斗牛犬是一位心宽体胖的资深老编辑,参展七八次,年年盒饭要吃两份。他边吃边说:“诶,你们注意到没有,这三天一直有个年轻人在咱们摊位前晃悠。”
    “注意到了!”布偶猫是一个大四实习的年轻小姑娘,身材窈窕,会把盒饭里的肥肉都挑出来扔掉,“你说的是那个高高瘦瘦的小哥吧?长得蛮帅的,背一个双肩包,戴个棒球帽,在摊子外走来走去的,一会儿翻翻书,一会儿看看海报,看年纪也不像是有孩子的家长,更不像是来订书的学校采购员。”
    戴胜鸟没什么胃口,随便扒拉了两口盒饭就放下了。她喝了一口保温杯里的枸杞水,热气把她鼻梁上的镜片都熏出雾了,她不慌不忙地摘下眼镜,用衣角擦擦,语气随意:“哦他啊,我也注意到了。他确实挺奇怪的,好几次和我对上视线了,结果转身就走,看起来像是一个社恐死宅。”
    “死宅怎么会来童书摊位啊!”布偶猫说,“漫画出版社在另一个展厅呢。”
    “谁知道呢。”斗牛犬已经以风卷残云的速度吃完第二盒盒饭了,他抖了抖筷子,指点江山,“大家都注意些,每年展会都有偷书的……嘿,你们别笑啊,窃书这种事当然也算偷啊!”
    三位编辑只把那个神秘的青年当作繁忙工作之余的小八卦,谁都没在意。
    唯有狐姐上了心。
    展会最后一天五点闭馆,四点半他们就开始撤展收拾样书。就在这时,狐姐在摊位外看到了一个年轻的身影。
    正如布偶猫所说,这个年轻人身材高挑匀称,皮肤很白,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鸦黑的头发有些自然卷,从棒球帽的帽檐下探出几根不听话的发丝。
    他站在展位外,徘徊了好久,几次闭眼深呼吸后,他终于鼓起勇气迈步走了进来。
    “您好……请问您是出版社的编辑吗?”年轻人问。
    他的声音不算大,狐姐注意到,他两只手紧紧攥住双肩包的背带,用力到手背都泛起了青筋。
    “我是。”狐姐点点头,“您有什么事吗?”
    年轻人声音有些颤抖,整个人看起来局促又紧绷:“请问贵出版社接收新作者投稿吗?我是一名作者,之前有出版经验,短篇小说也拿过几个奖。”
    ——居然是一名来投稿的作者!
    狐姐即诧异,又觉得答案在情理之中。
    与面向公众征稿的杂志社不同,大部分书籍出版社都是“邀稿制”,并不接受新作者投稿。就拿他们出版社来说,长时间合作的作者都是业内老朋友,就算是新作者也是老作者介绍来的。
    这个年轻人居然直接杀上书展,毛遂自荐,真是勇气可嘉。
    狐姐加了他的联系方式,终于知道他叫陈咚。
    陈咚把自己的作品简历发给了狐姐,狐姐仔细一看,他写过散文、推理悬疑、科幻小说、剧本……但就是没写过童书。
    在看到这份简历时,狐姐其实并不看好他。童书是写给小朋友的书,很多人会觉得幼稚可笑,但真正写起来才知道有多难。已经有固定思维逻辑的成年人很难把自己“降下来”,用童真的视角去观察孩子们的世界。
    但是,狐姐还是收下了陈咚的简历,礼貌告知:“好的,如果有合作机会的话,我会联系你的。”
    “谢谢您!”年轻人眼眸一亮,居然给狐姐深深鞠了一躬,“需要我补充资料的话您微信联系我就行!”
    展会结束的当天晚上,狐姐和相邻几个展位的其他出版社的编辑约了顿饭。他们都是业内人士,聊天时没那么多顾忌。大家吐槽现在版号有多么难拿,实体书销量下降,作者跳槽……全是一肚子苦水。
    聊着聊着,大家不约而同地聊到了展会上遇到的一个年轻人。
    “刚开始他戴着口罩,露出的眼睛很漂亮,我还以为是哪个小明星呢,哪想到居然是来投稿的作者!”
    “原来你们也遇到他了?他到底自荐了几家出版社啊,胆子还挺大的。”
    “我倒是感觉他挺腼腆的,说几句话脸都红了。”
    “他应该去旁边展厅,找那个xx出版社。”
    “xx出版社?那家老板以前不是做传统出版的吧,好像是做网红经济的。”
    “可别小看网红经济!人家老板有眼光,签了好几个‘美女作家’‘帅哥作家’,一天到晚炒作,然后把酸得要死的长篇博文当成散文集卖,卖得可好了。”
    “我去他们展位上翻了翻书,你们见过一本散文集有百分之八十都是作者写真照的吗?赠品是什么‘小卡’……‘小卡’是什么啊?”
    “我知道小卡是什么,就是自拍照,我妹妹就集明星小卡。”
    “那个叫陈咚的,要是一心想出书,就该豁出去和xx出版社合作,随书附赠写真小卡。就算他写得狗屁不通,凭他那张脸,印量五万没问题!”
    “又说酸话,我看你是嫉妒xx出版社卖得好,编辑提成多吧!”
    餐厅的包厢里,大家都喝多了。
    当编辑的大多喜欢抽烟提神,烟雾缭绕间,狐姐又想起了在摊位上见过的那位青年。
    她见过太多年轻作家了,写作这条路绝非一帆风顺,常有崎岖,这点从年轻人复杂的写作经历上就可以看出来。陈咚尝试过那么多的题材,却从未想过换一条路。
    狐姐不相信陈咚没有看到那家网红出版社的招牌——那家出版社财大气粗,包下了相邻的五个展位,气势恢宏地连成一片,还请了他们的网红作者现场签名。
    相比之下,童书出版社是如此没有“钱途”。
    陈咚腼腆而内向,不知他鼓起了多大的勇气才走进书展,面对面向一家家出版社投出简历。
    狐姐想起青年亮晶晶的眼睛,决定给他一次机会。
    她低头掏出手机,找到了微信里那位新加的年轻好友。
    @的地得警察:陈咚老师,我看你的写作经历里没有涉及过童书这一项,如果你想投稿的话,请尽快准备三万字的样稿+完整大纲。
    @的地得警察:提前说好,我要求很严格的。
    @精神状态很美好:【敬礼】
    @精神状态很美好:滴滴打字,使命必达!键盘冒火,在所不惜!
    三秒后,陈咚撤回最后一条消息,重新发送一条。
    @精神状态很美好:好的哦,谢谢编辑~
    狐姐想,这个年轻人,看起来精神状态确实很美好啊。
    ……
    连绵不绝的掌声在小学礼堂里响起,原定两个小时的讲座一延再延,同学们踊跃热情的提问,让陈咚倍感欣喜。
    因为来听课的小朋友很多,陈咚没办法给大家一一签名,但他提前准备了三十册特签书,通过抽奖送给大家。
    讲座结束后,陈咚婉拒了校领导一起吃饭的邀请。他回到休息室,别看他在舞台上表现得很亢奋,其实他刚一下场就腿脚发软,手心都是汗湿的。
    “呼……”陈咚一屁股栽倒在休息室的沙发上,只用了一秒,他就现出原形,把自己摊成了一张软绵绵的兔毛饼。
    “狐姐,我刚才表现得怎么样?”兔子作家翘着小短腿,迫不及待地问,“是不是很成熟很稳重很有名作家风范?”
    狐姐笑了:“是挺有范儿的,我本来还担心你会紧张,没想到你一点都不紧张。”
    “谁说我不紧张了?!”陈咚摊开手掌,让她看自己的掌心。只见陈咚掌心有四个深深的“小月牙”痕迹,那是他紧张握拳时指甲在手心掐出的痕迹。“其实我紧张到手都在抖,只是我装作不紧张而已。”
    狐姐点点头:“这么看来,还是挺有进步的。”
    “什么有进步?”
    “和之前去书展上自荐的你相比啊,那时候你说话都结结巴巴的,一边鞠躬一边脸红。”狐姐问他,“我到现在都很好奇,以你的性格,你是怎么鼓起勇气去和每家出版社的编辑打招呼的?你就不怕被人当场拒绝,多伤自尊啊。”
    陈咚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就是穷啊。又穷,又不想放弃,但凡有一点希望就想拼命抓住。只要能让我继续写作,自尊又算得了什么呢?”
    狐姐第一次听陈咚说这些,他曾经经历过的迷茫与踟蹰,都深深地烙印在了他的文字里。
    好在,他咬牙走过了那些坎坷,如今的他能够站在礼堂里,给四百名小读者分享他的创作经历。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吧。”狐姐举起手机向他晃了晃,“刚才小高老师告诉我,这家小学决定团体订购你的童书。校领导还把你推荐给了其他几所小学,我正在和他们洽谈新的讲座——陈咚老师,未来一段时间,你都会很忙的。”
    ……
    陈咚和狐姐走出校园时,恰逢高年级的放学时间。
    现在的小学都采用“分时”放学,一二年级三点半放,三四年级四点半放,五六年级五点半放……班主任会让学生们列队成排,把他们逐一送出校门口,交到家长手里。
    现在是冬天,天黑得早,家长们全都等候在校门口,乌泱乌泱全是人。陈咚挤在一群刚到他胸口的小学生群中,实在显眼。
    “咚咚叔叔,再见!”
    “咚咚叔叔,你什么时候再来我们学校啊?”
    “咚咚叔叔,我能去咖啡厅找你玩吗?”
    “咚咚叔叔……咚咚叔叔……”
    这一声声甜腻的呼唤,让陈咚笑得见牙不见眼。
    他在咖啡店打工时,哪里见过这么多嘴甜的小朋友?在这一刻,他们不再是满地乱爬的淘气包,而是可爱又懂事的小天使了。
    陈咚好不容易挤出校门,热出了一脑门汗。
    校门口路灯很亮,家长们一眼就能找到自家孩子。接到孩子后,家长们会像变魔术一样从羽绒服口袋里掏出小零食,迎接倦鸟归巢。
    零食五花八门,巧克力派、棒棒糖、话梅、鸡蛋堡……有一位家长买了刚出炉的热红薯,刚从兜里拿出来,就惹得周围人眼馋。
    陈咚被空气里弥漫的食物味道勾得肚子咕咕叫,他主动问狐姐:“姐,辛苦你今天陪我,晚上我请你吃饭!”
    “不了不了,”狐姐摆摆手,“你姐夫刚才给我发消息,说他已经做好饭了,让我快些回家。”
    “哦呦~”陈咚羡慕道,“你们都结婚这么多年了,感情还这么好。”
    狐姐:“可别光嘴上羡慕我,你要想找还不简单?”
    她话音未落,身后忽然一道低沉的声音——“陈咚,你出来了?”
    与此同时,从家长群里挤出一道身影。
    那是一个身材高大的男人,肩膀平直宽阔,五官深邃英挺。
    男人注意到旁边的狐姐,彬彬有礼地向她打招呼:“您好,您就是陈咚的编辑吧?时常听他提起您。”
    他的语气熟稔,好像和陈咚十分亲密。
    陈咚赶忙给他们两人做起介绍:“韩峋,这是狐姐,我的编辑。狐姐,这是韩峋,我经常去的那家咖啡店的店员,也是我的好朋友。”
    好朋友?
    狐姐就站在陈咚对面,她清楚地看到,当这个叫做韩峋的男人出现后,陈咚的眼睛一下亮了起来,就像是藏在黑暗里的一朵花忽然绽放出光彩。
    在为两人做完介绍后,陈咚转向韩峋,又惊又喜地问:“你怎么来了?”
    虽然咖啡店距离小学只有短短一百米,但陈咚从未想过韩峋会放下工作,来学校门口找他。
    听到陈咚的话,韩峋手腕一转——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居然变出来一根红彤彤的糖葫芦!
    鲜艳的红果子串在竹签上,挂着晶莹剔透的糖衣,在路灯的反射下显得如此诱人。
    与这只糖葫芦相比,刚才那位家长拿出来的烤红薯都显得逊色了。
    “其他家长都要接小朋友放学——”男人把那串冰糖葫芦递到陈咚面前,语气带笑,“——所以,我也来接咚咚小朋友放学啊。”
    一瞬间,陈咚的耳朵变得比这串糖葫芦还要红。
    旁边的狐姐看看陈咚,再看看韩峋,大脑中一阵灵光闪过——面前这位,不会就是韩山“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