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将军的小神医 > 第94章 继续逛灯市
    古羽发现了,这里没有荤菜,全都是素菜,所以价格才这么便宜。
    唯一的荤菜,大该是汤圆子了,因为是猪油白糖的,里头还有花生酱和芝麻。
    可以说,是个内里馅料丰富的很。
    而外面摊子卖的也就猪油白糖的,或者是黑白芝麻馅儿的,口味单一,也没这里这么干净。
    古羽站在那里等了一会儿,他就拿到了一个木头做的托盘,上头两碗汤圆子,一碗八个,老大的个儿了;还有两道小菜,一道炒年糕。
    两双筷子放在一起,每个汤圆子碗里还有一长长的竹勺,食物齐全了,就可以端走啦。
    古羽赶紧走人,端着就回去了。
    结果他靠近了他们的位置,一眼就看出来,靳不二跟外人的不同。
    别人的坐姿都很轻松,可靳不二的坐姿,就那么的板正,腰板儿直直的,大马金刀的坐着,真的跟一座钟似的那么稳当。
    而且他不笑的时候,别人都不敢看他一眼。
    气场这么强大,古羽都有些意外了。
    “干什么呢?”古羽放下了手里的东西:“坐着摆姿势,吓唬谁呢?”
    “没。”别胡说,他没有。
    他只是不自觉地端正态度,最近越来越恢复从前的习惯了。
    可能是想起来的东西太多太多,就不自觉地恢复了。
    “好了,别说了,我看了啊,没有肉,也就汤圆子里有点猪油。”古羽给他端了一碗汤圆子放在跟前儿:“趁热吃,吃完了我们继续逛,今天还有点阴,希望十五的时候能晴。”
    “会。”会晴的,不用担心。
    “吃了吃了。”古羽低头用竹勺搅合了一下汤圆子。
    这汤圆子刚出锅,热乎的很,还有炒年糕也很热,于是他决定先吃点小菜。
    小菜都是凉的,吃起来不烫嘴,这样一个是方便,另外就是正好冷热相伴。
    靳不二吃了点小菜,才开始吃炒年糕,然后他就发现,古羽吃了三个汤圆子就吃不下了:“完了,我眼睛大,肚子小了。”
    点餐的时候没觉得多,还怕量太少了不够吃呢。
    结果他忘了,这东西黏性大,又有好大一盘的炒年糕,他刚才还吃了小菜,加炒年糕,到了汤圆子可以吃的时候,他就吃不下了。
    偏偏这汤圆子是不能剩下的,这东西剩下了没办法长时间保存,而且味道也会变的不好吃。
    泡时间长了,还容易浑汤,更容易泡散了,那就更不能吃了。
    “无事。”靳不二很不客气的那其他的碗,把里头的汤圆子,倒进了自己的碗里,然后低头,继续吃。
    这个动作做的可顺手,自然的不得了。
    倒是让古羽愣了一下,想拦着的时候,已经晚了,靳不二的动作快啊。
    “不是,这是我吃剩下的。”古羽有些不好意思。
    尽管汤圆子他没咬破什么的,但是六个他吃了三个,也用勺子在碗里扒拉了好几下的,说不定还留了口水在里头,给人吃自己吃剩下的不太好。
    他也就听师父说,自己在小时候,剩饭了,师父给打扫的,后来懂事了就没怎么剩过饭。
    现在好不容易赶上一次,还没想好怎么办呢,这个人就给倒自己碗里去了,不嫌弃他狗剩儿吗?
    “我知道。”靳不二已经吃了一个。
    古羽张了张嘴,突然旁边的桌子上,一对夫妻带着俩儿子,也在吃饭。
    那大一些的孩子,吃了三个汤圆子,小一点儿的吃了两个,剩下一个吃不了了,当爹的就把那剩下的一个,倒进了自己的碗里吃了。
    古羽看到了,顿时在对面那拖家带口的男人,和靳不二之间,来回的看。
    对方吃完就走了,还要出门去看灯的,而靳不二被他看的莫名其妙:“嗯?”
    “啊?”古羽吸了吸鼻子:“没什么,吃好了吗?”
    “差不多了。”靳不二将最后一个汤圆子咽下去。
    古羽这才发现,汤圆子吃没了,炒年糕也都吃光了,小菜也都打扫干净了。
    就剩下一点儿汤底,和残渣。
    “哦,那,那走吧。”古羽赶紧站起来,有点仓促。
    靳不二却拎了他们放着的东西才站起来,古羽都把东西给忘了。
    出了店铺,外面果然已经亮了起来,各色花灯都挂了起来,可惜,天上无星月,却有雪花飘落。
    “下雪了啊!”古羽还伸手接了一些雪花:“小雪啊。”
    “嗯。”靳不二也抬头,看了一眼夜空。
    尽管下了雪,可依然没有打消人们对夜游灯市的热情。
    “在我们老家,雪花不会这么小。”古羽发现,接了雪花,入手既化,根本存不住。
    脚下踩着的也不是雪地,雪花落了地就化的无影无踪了。
    江南这个地方啊,一旦立春,天气就日渐回暖。
    “在……我记得一些,下雪的事情。”靳不二淡然的道:“记得那漫天的鹅毛大雪,狂风呼啸,天地之间,一片苍茫。”
    “你记得一些片段是好事儿。”古羽道:“我老家的大雪也很好看,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银装素裹天下白。”
    靳不二觉得古羽说的太好听了。
    风雪不大,但是古羽觉得很浪漫。
    可靳不二怕他冷,古羽自己只有一件兔毛大氅,而靳不二有的是一件老羊皮的皮袄,他倒是穿什么无所谓,可他总觉得,兔子皮,不如狐狸皮,他身体好了之后,一定要上山打猎,给这个人做两身大毛衣服,保保暖。
    “冷么?”靳不二到底没忍住,问了出来。
    “不冷。”古羽摇了摇头:“前头还有猜灯谜的,要猜灯谜吗?”
    靳不二想了想,这次罕见的摇了摇头。
    “你竟然反对了?”古羽大为吃惊好么。
    “不是反对,是没有手拿了。”靳不二举起了手。
    古羽发现他们俩手上的东西都不少,零碎一大堆。
    他的扇子,风车,精巧的藤编小篮子,两包口味清淡的梅花酥,一包樱桃饆饠,两包糖渍金桔……发现都是他的东西。
    “你怎么没买东西呢?”古羽反问了靳不二这么一个问题。
    靳不二摇了摇头:“没什么可买的。”
    他不缺吃喝,不缺穿戴,不需要什么。
    “好歹买点吧,都是我买的东西,感觉好对不起啊。”古羽揉了揉鼻子,突然打了个喷嚏出来。
    又揉了揉鼻子。
    靳不二还是摇头,他真的没什么可买的。
    但是古羽却道:“我有种不好的感觉。”
    “嗯?”靳不二警惕地看了看四周,没发现哪儿不妥,除了人比较多,而且随着天色越来越晚,还下了雪的关系,小孩儿和女子少了许多,妇人和壮年以及男子还是挺多的。
    “好像着凉了,回去喝姜汤。”古羽是个懂得养生的人。
    他刚才打喷嚏,就觉得冷了。
    “好。”靳不二点头,他又恢复了那个很么都好好好的样子。
    而且路过买卖炭火的地方,靳不二终于买了东西,他买了一箩筐的木炭。
    “你买木炭做什么?”这么一箩筐,就要了十个大钱呢。
    可不便宜,他们家有竹炭烧的也不错。
    “天气冷,我怕那书铺里炭火不多。”主要是怕这个人冻着。
    “哦。”古羽点头:“对,来的时候,咱们没带炭,没经验,明年再来,一定要带一麻袋的竹炭,可劲儿烧。”
    靳不二点头:“好。”
    心情更好,明年呢。
    他们俩回到书铺,发现书铺这边的人因为下了雪的关系,也散了不少,只有几个读书人,还在琢磨书铺挂出去的灯谜。
    不过也要走了,只是在临走之前,看到俩人进了书铺。
    “他们怎么进去了?”
    “书铺不是不让人过夜的吗?”
    “是书铺的人吗?”
    “没见过啊!”
    几个人相互猜测了一下,才稀里糊涂的走了。
    而两个人进了书铺,就去了自己临时落脚的地方。
    两个房间紧挨着,靳不二烧了炭,自己火盆里就随便放了三五块木炭,可是给古羽的火盆里放了七八个木炭,还都挑选的大块的那种,能热很长时间。
    古羽怕晚上炭中毒啊,将屋檐下的通风小窗打开,幸好这房间密封效果也不是很好,倒是让他不那么担心了。
    靳不二给他弄好了火盆,古羽也打了热水回来:“洗漱一下就睡觉,明天在书铺里看看书吧。”
    白天没什么可玩的,今天下午都看了很多了,加上他也想看看书。
    “好。”靳不二给他放好了水才回了自己的房间。
    他洗漱快速,古羽洗漱可慢,等到躺在被窝里,舒服的松了口气,洗漱过后的水都没有倒掉,反倒留在屋里了,因为他怕干燥。
    不过热乎的屋里很舒服,他很快就睡着了。
    只有靳不二翻来覆去,想着晚上一起玩的时候,天上下雪了,使得他又想起了那个灯谜。
    第二天古羽的确是在书铺里看起了书籍,靳不二无事可做,但也能待得住,古羽看他无聊,给他找了一本兵书看:“看看吧,这是《太公六韬》。”
    “嗯。”靳不二拿了过来,开始看。
    俩人在一个房间里看书,都是坐在窗下,因为阳光挺好,不需要点蜡照明,屋里还烧着一个很大的火盆,倒是不冷。
    《太公六韬》又叫《太公兵法》,乃是周初太公望(即吕尚、姜子牙)所著。
    很有深意,据说最早的兵符,阴阳书,就出自那个时候,太公用鬼茅草的草棍长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外人看不明白。
    古羽觉得那就是最早的密码啦!
    而最后俩人看的是年后,才发到了衙门里的最新的邸报。
    靳不二翻看邸报的时候,眼神有些阴沉,邸报上说,新皇登基之后,孝心十足,为了给先帝祈福,第一是放归了宫里一半数量的宫女。
    其他的后宫女眷,全部送去了宁安宫养老。
    宁安宫就是给先帝的女人们养老的地方,因为足够大,房间多,人塞进去就行了,先帝在位时间长,后宫也不少,不过以前她们风光无限,现在是落毛的凤凰不如鸡。
    太子的太子妃已经封了皇后,孩子还没有,但已经有人开始准备选秀了。
    只要新皇选秀,那么入宫的女子,得天之幸,早皇后诞育皇子,那可发了。
    所以在邸报上,有不少地方表示,他们这里的女子温柔娴淑,姿色天成什么的。
    尤其是江南之地,邸报还包括本地的府衙下发的一些政令在内。
    古羽看的是上头的一个消息:“开春要预防春汛,得去河岸上帮忙铸造加固堤坝?”
    这个时间就定在了二月二,吃过猪头肉之后。
    因为三月份,桃花汛就来了,江南的桃花汛,就是桃花盛开的时候,来的江汛,也最容易发水的时候。
    “全都要出工啊!”古羽看上面写了,每家每户都要出人。
    这个是衙门分下来的活儿,不知道算不算劳役。
    “嗯?”靳不二对这个不太了解。
    “去年已经疏浚河道了,怎么还要加固堤坝?”古羽也不是很理解了。
    可上面也没说别的,就只能暂时搁浅。
    等到了晚上去看灯,这次人更多了,花灯也更好看了。
    这次古羽没买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他就买了两根糖葫芦,他跟靳不二一人一根,然后站在本县最大银楼门前的猜灯谜。
    “这么多人?”靳不二看的人多就皱眉,偏偏古羽那小身板子还挺爱凑热闹,非要去这家。
    “一个花灯下面垂着一到三个铜板呢,花灯也好漂亮的,铜板都是新的,这家大手笔呀。”古羽觉得这就是财大气粗的好处,银楼嘛,也就是珠宝首饰店,它要说没钱,谁信呀!
    而且人家这个实惠啊!
    猜对了灯谜,不仅可以拿走灯笼,缀在灯笼上的崭新铜板也可以一并带走。
    钱总比灯笼更吸引人不是?
    别说是那些读书人了,贩夫走卒都想来碰一碰运气,以至于这里的人真的好多,好热闹。
    “哗众取宠而已!”
    “我辈岂能为区区几个铜板这样?”
    “铜臭!”
    “有辱斯文啊!”
    “商人重利轻离别,好好的灯会,充满了铜臭味。”
    有几个衣着光鲜亮靓丽的公子哥打扮的少年,对此很是不满,于是说话也就难听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