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将军的小神医 > 第90章 朱砂安神加一味
    因为他们没看到古羽带着什么礼物,所以推断他们应该不是去老李家拜年。
    再说这都初几了?拜晚年吗?
    “我们……。”李贵张了张嘴,他不想宣扬的全村都知道,可全村就这么五户人家,知不知道的也就那么回事儿。
    “去他家给李大花看病。”古羽开口就说了哦。
    靳不二嘴角微翘,就是这样!
    李贵越是想要隐瞒的事情,他越是要戳破,看李贵这个男人怎么办。
    别以为他看不出来,李贵来的时候,明显是很着急,可是一说去县城请大夫,他又不乐意了,这里头要说没事儿,谁信啊?
    “大花妹子病了?”张虎这大嗓门儿,立刻就嚷嚷了出来:“那可得赶紧看看,我让我家那口子去瞅瞅,看能帮上什么忙不。”
    例如抬人去县城就医之类的,完全可以啊。
    张虎也道:“我让你嫂子随后就过去。”
    他媳妇儿肯定乐意去看热闹,李家这个年过的特别得意,可能是要攀上高枝儿了吧?李贵对自己也缺少了最基本的尊重。
    李贵想拦着,可是他没想好怎么拦,张氏兄弟就这么走回去了。
    而靳不二已经在催促他了:“走了。”
    李贵一跺脚:“走!”
    这事儿怕是瞒不住,幸好他们都不认识沈大财主。
    到了李贵家,古羽是带着靳不二来的,俩人可以说是形影不离。
    但毕竟是男的,李大花躺在西厢房的炕上,两个妹妹不在,只有李姜氏守着她。
    这女孩子前两天还知道擦脂抹粉,梳妆打扮的,穿着新衣裙就敢堵单身男子的家门,现在却躺在床上,盖着被子,脸色潮红,闭着眼睛,嘴唇都爆皮了。
    “你、怎么两个人来了?”李姜氏一抬头,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古羽,以及古羽身后,人高马大的靳不二。
    他比李贵都要高,身形太猛,根本藏不住。
    “先不管这个,请古羽给看看吧。”李贵也有些着急:“这本来好好的,突然就病了,还发热,胡言乱语了起来。”
    古羽看了一下周围:“凳子呢?”
    “要凳子做什么?”李姜氏语气不太好。
    “我要给她号脉,不坐着难道站着吗?”古羽也不高兴了:“还是说,要我坐在你闺女的床上?”
    一个女未嫁,一个男未娶,要不是李大花父母在场,他都不来好么。
    坐在床上号脉,算怎么回事儿?
    “啰嗦什么?还不快去拿个凳子来!”李贵急赤白脸的对李姜氏低吼:“一会儿张氏妯娌俩也来。”
    李姜氏瞪大了眼睛:“什么?”
    “快去!”李贵推了她一下。
    李姜氏赶紧的去外面拿了一个干净一些的凳子,这次不敢废话了,请古羽坐下。
    靳不二却在古羽入座之前,先用手里的一条帕子给擦了擦,他的帕子很普通,是自己买的,只是简单的棉线手帕。
    李姜氏看的都瞪圆了眼睛,这是嫌弃他们家脏么?
    古羽刚坐下,张氏妯娌俩就来了,一进门就说了:“大花这是怎么了?不是身子骨挺好的吗?怎么病了呢?”
    靳不二注意到,这么吵了,李大花还是没睁开眼睛。
    这是真的昏迷不醒了还是装的啊?
    “是不太舒服。”李姜氏还嘴硬呢。
    怎么能说她大姑娘身体不好?明明一直都挺好。
    “号脉,号脉!”古羽轻咳一声:“都安静一些。”
    三个妇人不吭声了,李贵紧张的看着他,古羽是一点都不紧张,他将脉枕拿了出来,放到了床边,又让李姜氏把李大花的胳膊捞出来,手腕放上来,他才慢慢的号脉。
    沉稳的气度,让人们不自觉地就都老实了下来。
    只是古羽给李大花号脉,一下手,就觉得有异常。
    这脉搏不对啊!
    一呼一吸之间,跳动快速,但无力!
    一般来说,小儿惊吓过度的脉相数、沉、细,也就是短促、快捷、较有力。
    安抚一下孩子,过两天就好了,且小孩儿们忘性大,你只要不故意引导他们强行记住某些惊吓的瞬间,他们是不会持续这样的惊吓,再不妥当,吃点镇惊药也就够了。
    但大人的惊吓不同,成人受到惊吓的脉象为沉细弱之像。
    尤其是纯粹的惊吓,乃是影响心神的事情,心在人体的上焦,上焦有热也会在心脉表现,为洪脉。
    正所谓:
    切脉下指先看心,心脉浮大为正形。
    浮而有力心经热,热主舌破小便疼。
    感冒风寒弦又紧,头疼寒热数难平。
    惊悸怔忡沉细弱。上焦蓄热洪大应。
    这李大花是受到了巨大的惊吓,以至于心神失守。
    而且她是心惊引起的高热,并非风寒感冒而来,加上沉脉细弱无力,面色潮红,还胡言乱语。
    要不是古羽知道,最近过年,县城的菜市口也没有砍头的活动,他都以为这女孩子是不是看到了杀人现场。
    “这几日,可是看到了什么让人害怕的事情?”古羽不得不问一下李贵两口子:“你家大姑娘,这是惊吓过度,以至于高热不退,如果再不好起来,恐怕就有早夭的可能。”
    这话说的有点文绉绉,两口子没太懂。
    还是靳不二在一边大声的道:“她看了什么不该看的,或者被什么事情吓着了,要是再不治疗,容易死掉。”
    这下子说的明明白白,两口子也听懂了。
    “不能啊!大过年的我们也没去什么晦气的地方。”李姜氏第一个就尖叫出声了好么。
    好不容易养大的,如花似玉的大姑娘,怎么就要死了呢?
    李贵也皱眉:“我们家连坟地都不在这边,过年的时候,就是在十字路口烧了点香烛冥纸,祭奠了下。”
    小老百姓们没那么多的花活儿,何况他们都是流民出身,来这边可以说是一穷二白,能在十字路口烧纸就不错了,这也是为什么,古羽没怎么祭奠亲人,而靳不二也没觉得不对的原因。
    祖坟都没了,想哭都找不到坟头去哭。
    “去过什么地方没有啊?”张龙媳妇儿也有点害怕了:“前头那个坟场?”
    他们前头的坟场,就是原来桃花坞居民们的乱葬岗嘛,哪里的坟墓基本上都荒芜了,没有什么人来祭拜的,她家那个倒是去烧了点冥纸,毕竟是村长嘛。
    “她没事去那种地方干什么?”李姜氏立刻就反驳了:“再说,这年后就有喜事了,去那个地方,也不怕晦气。”
    她说到喜事儿的时候,还有些得意。
    毕竟家里条件好了一些,经济宽松了。
    往后还能更宽松,她当然高兴了,甚至连两个女儿都不想嫁给老金家了,可看到两个儿子,又舍不得。
    当初怎么就不多生几个女儿呢?
    “现在就不晦气了?”张虎媳妇儿,可是说话跟张虎一个德行,噎死人不偿命的那种:“让你家大花躺在这里等死吗?”
    这话说的就扎心了。
    “那怎么办?”李贵没说别的,他看的是古羽:“你有办法吗?”
    “开药吃吧。”古羽能有什么办法?他只能说:“开三副镇静安神的汤药,喝了之后,如果能退烧散热,人能醒过来,就有希望,如果不能,就只好准备后事了。”
    这种无名惊吓,他以前也遇到过,还是一群高中生,坐在校车里,跟刚执行完死刑的车辆迎面,不期而遇,关键是那辆行刑的车子还因为下雪天路滑,翻车了!
    死刑犯的尸体就这么滚了出来,孩子们好奇的看到了,后来就吓着了。
    好几个小姑娘也是烧的说胡话,打针吃药都不好使,还是到了中医科,他的师姑给下了三副汤药,搭配朱砂安神丸吃,三天就好了。
    就是后来胆子小了许多,天黑出门都不敢一个人,但是女生嘛,胆小点儿就胆小点儿,幸好不是男生,不然可就惨了。
    那几个男生倒是恢复的不错,就是以后他们一遇到车祸现场,就躲得远远的,从不凑上去看热闹。
    都是血的教训啊!
    “开药,开药!”李贵立刻就决定开药给自家的大姑娘吃。
    李姜氏还想说什么,被李贵一瞪眼睛,给瞪的闭嘴了。
    古羽开的就是加味的朱砂安神汤。
    正所谓:朱砂安神东垣方,归连甘草合地黄,怔忡不寐心烦乱,养阴清热可安康。
    又因为这女孩子高热不退,五心烦热的关系,又加了一味珍珠母,其实用珍珠更合适一些,但是珍珠太贵了,古羽手上没有珍珠,他只有珍珠母。
    而所谓的珍珠母,其实就是一味平肝熄风药,为蚌科动物三角帆蚌、褶纹冠蚌或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的贝壳。
    也就是一般说的,能养出来好珍珠的贝壳,就叫“珍珠母”。
    药方里最贵的就是朱砂,当归黄连都不贵,何况地黄与甘草都是古羽自己采来的,珍珠母是他在河边自己捡来的,挑选了一些入药。
    但是他不会贱卖自己的药方,且开的药方之中,有的药材用的都是别名,他们想拿着药方去别的地方抓,也抓不全。
    比如地黄,就有生地黄和熟地黄之分。
    熟地微温,滋肾补血,益髓填精,乌须黑发。
    可是生地黄跟熟地黄的药效恰恰相反,生地微寒,能消温热,骨蒸烦劳,养阴凉血。
    他只写了地黄,到底是用生地黄,还是熟地黄?没有人比他这个大夫更清楚了。
    不是他小气,而是怕有人拿了他的药方去乱用,又怕被人抄袭药方,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他都特别在意这个问题。
    所以开了药方之后,他就拿着核算了一下价格:“一副药三两银子。”
    三副药就是九两,加上诊费二十文,九两二十文。
    “这么多?”李姜氏顿时就嫌弃多了。
    “你可以不抓啊!”张龙媳妇儿立刻就道:“再不就去县城里看吧,古羽,回去吧,正好你张大哥找你有事儿呢。”
    其实这是个借口,张龙要找古羽有事情,遇到的时候早就说了,还用他媳妇儿帮忙传话?
    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可没人敢说出来啊。
    “抓,去拿钱!”李贵咬了咬牙。
    李姜氏不情不愿的去拿了十两银子出来,竟然是一整块的银子,十两重的银子,虽然成色一般般,可就是整银。
    古羽刚想说,回去抓了药,再给你找钱。
    结果他身后的靳不二,伸长了胳膊,把银子拿了过来,打开他的药箱子,在旁边的夹层里,掏出来个钱袋子。
    古羽被他这番操作都整蒙了。
    一两银子能兑换一千个铜板,一百个大钱。
    这是朝廷的硬性规定。
    大钱就是比铜板更厚重一些的铜钱,比铜板更大一圈儿,叫大钱,能以一抵十。
    靳不二就干脆当场拿了一百个大钱出来,这一串儿就是一百个,他特意拿出来俩,这可是诊费,剩下的丢给了李姜氏:“九十八个大钱。”
    古羽彻底无语了,他怎么不记得,他兜里有大钱来着?
    李姜氏臭着脸,收下了那一串沉甸甸的大钱。
    “我回去抓药,你们自己熬药,记得里头的朱砂,不能入药罐子,要放在药碗里,熬好的药汤,冲一下朱砂,再搅拌一番,温热的时候,就给病人灌下去。”古羽又叮嘱了一大堆的东西,这次李贵李姜氏夫妻俩都记得可清楚明白了。
    不清楚不明白也不行,这可是花了银子的啊!
    等他们俩走了,张氏妯娌俩也走人了,她们俩来干什么?就是来走个过场看个热闹的,可把李姜氏气坏了:“都什么人呐?死要钱!”
    这会儿她倒是嫌弃上了:“县城的大夫,也不会要这么多。”
    其实她压根不知道,县城的大夫来一趟,要花多少,可不知道,不代表她就不能胡说八道。
    反正她要宣泄一下自己的郁闷,就有点口无遮拦了。
    “行了!”李贵怒吼一声:“你瞎哔哔什么?这病能送去县城吗?让沈家知道了,还得了?大花的病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谁知道?是真的吓着了,还是撞了邪?这好模好样的怎么就吓着了?大新正月的,找晦气呢?要是让沈大财主知道她这个样子,还能要她吗?”
    李姜氏气馁了:“要不,让二花去?三花有点小。”
    她家闺女多,没有大花还有二花,三花小了点儿,比沈大少爷还小一岁呢。
    作者闲话:江湖也是查了才知道,朱砂安神还能加一味,以前只知道朱砂安神的配方,原来有加味的!今天就三更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