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穿书后我成了女配之子 > 第603章 生死两皇后张氏之子(11)
    第603章 生死两皇后张氏之子(11)
    反而赞同这张氏的话,连连点头道:“常常说的是,是朕钻牛角尖了。”
    “若是知道曾经你和你伯父之间的这些瓜葛,那朕也不会如此对他,日后必定不会了。”
    听到这里,张氏才算满意,又扯开了话题,和官家说着其他事情去了。
    而赵祯怀里的赵璟全程听了父母的对话,一时之间脑子倒动了起来。
    在历史上,他娘就是个贤惠聪明,且会讨他爹欢心的女子。
    历史对她的评价是:德行宽柔曰温,齐圣广渊曰成。
    而在许多电视剧或小说里, 他娘就被写成了嚣张跋扈,仗着仁宗宠爱有恃无恐的女人。
    但事实并非如此,反而有嚣张这个称呼的,是福康公主的生母苗氏。
    在仁宗早期时,苗氏出生好,母亲又是仁宗的乳母,与皇帝是自幼的青梅竹马之情。
    后来又生下了皇帝最宠爱的福康公主,那几年风头正盛的时候,她没少在后宫招摇。
    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张氏的崛起,苗氏没了宠爱,再加上又失了儿子,渐渐的也歇了作妖的心。
    就形成了如今这样一副淡然的场面。
    其实在他爹的后宫里,没有行为上特别过分的娘子。
    同样的年纪,又共同伺候一个男人,有些口角之争是很正常。
    但大家除了偶尔的几句拌嘴,其他时候都还和睦。
    能让后世津津乐道的,也只有他爹那些早夭的孩子们,以及他爹的性格了。
    而后世的改编为了能吸引眼球,会把某一个人的性格写的南辕北辙,但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否则裴璟也不会成为张氏的儿子。
    他爹对他娘有偏爱是真的,但他娘嚣张跋扈,有恃无恐,却有些水分了。
    是个人都会有些小性子,但是谈不上嚣张跋扈。
    —
    赵祯和张氏商量了要立赵璟为太子的消息后。
    为了以示尊重,隔天又去了皇后的大庆殿,也提了一嘴这件事儿。
    曹皇后无子,所以无论赵祯立谁为太子,她都没意见。
    取得了两个女人的意见以后,隔天赵祯就让张茂则在朝堂上宣布了立赵璟为皇太子的消息。
    这个消息一出,朝堂上的相公们安静了几秒,只觉得皇帝有些心急。
    按照以往的情况,还不知道这个小皇子能不能活到5岁呢。
    官家如此心急,是想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但是一旦立了太子,万一日后赵璟出了意外,恐怕朝堂和百姓之间越发会动荡啊。
    毕竟皇太子薨和皇子殇的意义可不一样。
    到时候的流言蜚语,可会比之前来的更猛烈啊。
    实话大家不敢说,但是意思还是得让官家明白。
    于是考虑到之前的种种,包拯就谏言道:“官家,四皇子如今还年幼,官家身体也一切康健,臣建议再缓两年。”
    包拯的考虑也是许多朝堂相公们的考量,有了人做代表,有一部分的人倒是表示附议包拯的话。
    而张贵妃的伯父张尧佐看着朝堂上这些不同意立太子的言论,倒是站出来同意了赵祯的话:
    “官家,四皇子乃官家唯一的子嗣了,立为皇太子是名正言顺。”
    “前些年外头流言动荡,不就是因为官家膝下无子吗?”
    “如今有了皇子,自然该立为太子,以稳住百姓之心!稳住朝堂之心!”
    张尧佐这话一出来,顿时就遭到了包拯的一记横眼。
    张尧佐如今站出来说这话,也不过是因为四皇子是从张贵妃腹中出来的。
    他和张贵妃沾亲带故,日后若是赵璟成了皇太子,张尧佐恐怕在朝中升官的速度更加快了。
    因为张尧佐升官速度之快,朝中已经有许多人不满了。
    此时又听见他站出来说这话,顿时就有人开始反驳他。
    “张大人,说话可得考虑长远,别因为四皇子是张贵妃所出,你就站在贵妃那边。”
    张尧佐私心被人戳穿,顿时就气炸,看着刚才那人反驳道:“我说这话怎么没为长久考虑了?”
    “官家膝下子嗣少,四皇子又是张贵妃所出,身份高贵,立为皇太子哪里不对了?”
    宋朝的官员说话向来冲的,赵祯向来又是个软弱的帝王。
    所以在朝堂上被朝臣们喷,是司空见惯的了。
    在如今这般他在上面坐着,朝臣们在下面吵着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只是今日看着底下乱糟糟的一片,赵祯眉头狠狠皱了起来。
    底下那些相公们反对他立平安为太子,不就是担忧平安活不到成年吗?
    这些相公们,在他没有儿子的时候,逼着他过继宗室之子。
    在他有了儿子之后,心里又盼着他儿子早夭。
    赵祯心里着实烦都很,眼看着底下还要再吵,顿时他就怒了:“够了!”
    “朕今早是来知会你们,朕已经把四皇子立为皇太子的事情,而不是来和你们商量的!”
    他这个皇帝做的,无论做出怎样的决定,底下的相公们都有各种各样反驳的理由。
    以前的赵祯做事之前瞻前顾后,总想着不好的事情,所以做起事情来畏畏缩缩,很是懦弱。
    但是立太子这件事情,是他坚定都想法,无论是谁也没法改变的!
    赵祯很少在朝堂上发怒,如今这突如其来的一声吼。
    倒还真把底下的相公们给吼愣住了。
    但听清楚官家的话以后,随即张尧佐就得意洋洋的看向那些和他唱反调的朝臣们。
    那眼神仿佛是在嘲笑众人自不量力,竟然和他作对。
    这朝堂上的官员许多都是有点轴的,和上位者唱反调的反骨,即刻就被触发。
    谏言官余靖随即就跪了下去:“趁现在甚至还未昭告天下,请官家三思啊,万一以后发生了意外,官家要如何向天下百姓交代?”
    谏言官,拼的就是敢说来获得上位者的赏识,但是这未免也太敢说了。
    余靖这话一出,是彻底惹怒赵祯了。
    “朕的平安好好的呢,你就如此诅咒他,到底是何居心!”
    “立皇太子的事情朕心意已决,众位相公若是还有意见,那就自己拔刀自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