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我靠编剧发家致富 > 第133章 反响
    林济很诚恳地说, 他写《一剑三千里》这个剧本的时候,绝对没有想过炒常宁羽和陈星竹的cp,之所以没在这个剧本中安排感情戏, 是因为他设定了几个女角色之后, 发现女角色自身有闪光点, 她的闪光点不需要和某个男角色谈恋爱来体现。
    当然, 《一剑三千里》不是没有恋爱戏, 只是恋爱戏和常宁羽无关,客观来说, 剧本也可以为常宁羽添一条感情线, 但在林济看来, 这条感情线是游离在故事线之外的,不能很好地融入故事之中。
    换句话说,有也行,没有也行,林济自然没必要画蛇添足。
    然而, 大结局这天, “星羽cp”直接冲上了热搜榜前三。
    几乎所有在这个tag下留言的观众都发出了“这还不嗑”“我嗑死”“抠糖”类似的哭嚎,更有观众把常宁羽和陈星竹相处的一些镜头翻出来, 配上“不怪我嗑,他们是真的”这样的字眼。
    林济:“?”
    大江卫视:“?”
    总而言之, “星羽cp”的风头盖过了《一剑三千里》里任意一对小情侣, 热度高得出乎剧组和大江卫视意料。
    从《一剑三千里》第一集到大结局,大江卫视压根没宣传过常宁羽和陈星竹的cp, 强调的都是两人惺惺相惜的兄弟情谊。
    虽然在林济看来, 陈星竹能变成一个正常人,是因为他遇上了常宁羽。
    在遇见常宁羽之前, 陈星竹因为寒症处处受冷遇,他是一个刁钻的人,在心性上已经显出一分不对劲了,但常宁羽改变了他,常宁羽正直、憨厚、诚恳,愿意不求回报地帮助他。
    而在这之前,陈星竹从未遇见过如此纯粹的对待,即使是父母兄弟,所看重的也只是他的利用价值。
    事实上,常宁羽和陈星竹的cp之前已经有剧迷在嗑了,只是剧组拍摄的时候没往这方面想,林济写的是救赎,却不是嗑cp角度的那种救赎。
    但以他的力量,也挡不住“星羽”cp粉们的热情。
    大结局这集,《一剑三千里》的收视率达到了5.9%,虽然连《淬火》的收视纪录都未超越,但对林济和大江卫视而言,这已经是超出想象的数值了。
    少有人尝试的武侠剧+原创剧本+爱豆主演+冷门档期,可以说,《一剑三千里》5.9%的收视率激励了不少武侠编剧。
    在主演《一剑三千里》之前,顾黎骁只是个毫无名气的小爱豆,《future idol》虽然让他有了一定热度,但众所周知,在选秀中走不到最后的爱豆,最后的结果通常是糊穿地心。
    大结局之前,顾黎骁已经受到了不少关注,不少经纪公司摩拳擦掌要把他签到旗下。
    而《一剑三千里》大结局之后,顾黎骁的热度更是“蹭”地涨了起来。
    通常来说,女演员想爆,一般需要好几部剧的积累,而男演员想要爆,一部剧就够了,当然,女演员一旦连爆了,人气就稳固了,但男演员如果只有一部爆剧,后续未必如女演员那么稳定。
    但对现在的顾黎骁来说,有爆剧已经比他参加《future idol》时期要好太多了。
    他来拍《一剑三千里》的时候全程没遮挡,平时只有几个死忠粉会来看看他,但现在,不管他在什么地方露面,他自己都能在第一时间搜索到照片。
    顾黎骁签约的是家小公司,别说爆演员了,连稍微像样点的爱豆都签不到,顾黎骁一夜爆红,公司方面压根没做好准备,什么都是慢吞吞的,顾黎骁的住址都满天飞了,公司才想到替他重找个房子搬家。
    但他没有想过,《一剑三千里》会让他这么爆。
    接到常宁羽这个角色的时候,顾黎骁做好了这部剧不如林济以前的作品红的心理准备,然而,《一剑三千里》的收视率确实没有破纪录,比《淬火》都低不少,可演员们却红了好几位。
    现在他只要出席活动,记者必然要提到扮演陈星竹的谭夏。
    他俩现在都不能在同一场合露面了,一露面,红毯附近的粉丝必然叫得“嗷嗷”的。
    谭夏原本的知名度就比顾黎骁强不少,不过同在一个剧组拍戏,上面还有林济这种强势编剧,演员们不敢轻易造次,彼此相处一直挺不错。
    当然,《一剑三千里》火了演员之后,两人的热度其实已经相当了。
    谭夏和顾黎骁最近经常发信息,谁要出席某场活动必然要先问问对方去不去,两人也对“星羽cp”的爆火挺意外,现在男演员炒作cp也是圈内常见的营销手段,不过当初拍《一剑三千里》的时候,两人也没往这个角度想。
    好笑的是,在热度榜上,不管是顾黎骁本人的热度,还是谭夏的热度,都不如“星羽”高。
    两人倒没有刻意引导粉丝去炒cp,这个cp能火,纯粹是观众们看剧之后的自发感受,不过两人反倒因此挺高兴的,因为《一剑三千里》强调的是常宁羽和陈星竹之间的真挚情谊,粉丝能嗑上,说明他们把角色驾驭得不错,拍戏时付出的努力并没有白费。
    顾黎骁被林济挑中是因为他适合常宁羽这个角色,而谭夏被挑中,则是因为他在一众试戏演员中的表现最好——遇见陈星竹之前,谭夏在圈子里只是小有名气,却没有一个让观众产生印象的角色。
    而演了陈星竹之后,他第一次接收到观众毫无保留的赞美。
    这种赞美胜过夸他帅,也胜过公司买热搜后、评论区那些复制粘贴一般的认可。
    ……
    观众们对《一剑三千里》的大结局相当满意,催这部剧播二轮、三轮的声音便渐渐热烈了起来,有些观众纯粹是奔着抠糖去的,可如果二轮、三轮不早点播,糖从哪里抠?
    “我发现,只要有稳定的剧情、尊重剧本的表演,在感情的描写上有一点亮点,武侠剧也可以很好看!!”
    “+1,《一剑三千里》的结局很好!哎,小林难得做回人。”
    “因为常宁羽追求的也不是那种江湖霸业。什么是江湖?最自由的地方才是江湖,常宁羽身入江湖,最终又走出江湖,是因为他已经有了想要的自由。”
    “同意,只有强大了,才拥有自由的资格。”
    到这时候,已经没有多少观众再提起《刀剑情》这部剧,对观众们而言,林赵之争甚至是可笑的。
    因为论剧情的圆满程度,论编剧对剧本的驾驭,论演员的发挥,甚至是剧集处理的细节,《一剑三千里》都胜过《刀剑情》数倍。
    《一剑三千里》虽然有许多缺点,但至少,它符合“武侠”这个词的定义。
    大江卫视为《一剑三千里》定的是9月的档期,10月有个长假,而到了11月以后,天气转冷,各大卫视的收视率都会升一升。
    然而,当时间来到12月份,营销号们忙着统计各大卫视的收视率时,年冠的剧集让一众营销号惊住了——依然是林济的剧。
    “话说,林济这是第几个年冠了?”
    “他写《一剑三千里》这个剧本的时候,不是有好多人说,他这个年冠很可能被冲掉吗?能冲他年冠的人呢,都去哪里了?”
    “今年确实是冲年冠的好机会,可说实在的,林济有点强过头了吧,这样都冲不掉他的年冠。”
    营销号们盘点了一圈,发现从《代号11》开始,林济基本每一部剧都是年冠,《一剑三千里》播出之前,业内都以为林济这次该让位了,结果不管是实时收视、平均收视还是最高收视,《一剑三千里》都比其他剧集要略强一些。
    虽然差距不大,可他的竞争对手们就是冲不掉他创下的纪录。
    今年播出的剧集中,《刀剑情》的收视排在20名开外,在各大卫视一年间播出的剧集中,《刀剑情》这个成绩也不算太差,只是和《一剑三千里》比起来就不够看了。
    赵京嘴炮就没赢过林济,收视率又输了,加上《刀剑情》还是故意抢的林济看中的小说,在观众心目中,他的口碑早已一落千丈。
    “笑死,现在想想小林一点也不亏,买《刀剑情》的版权不要钱吗?现在小林带写带卖,什么都是自己赚,还不用和作者分。”
    “之前又是营销赵京眼光独到,嗯,蹭林济眼光的那种独到,又是营销林济的古装剧本不契合《刀剑情》的风格,但是我敢说,《刀剑情》这个剧本如果交给林济写的话,绝对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1。”
    “我也有点替《刀剑情》可惜,当初我很喜欢这本小说,听说林济有意买版权这事也挺高兴。”
    “现在书迷都在原作者评论区闹呢,怪他把剧本卖给了赵京。”
    “那个……别忘了,《七杀剑》还在赵京手里呢。”
    “!!!救命!”
    对《一剑三千里》剧组而言,这部剧大结局之后的一个重要后续是——剧组组建的培训班逐渐被业内注意到了。
    剧集播出时,剧里的动作戏引起了不少业内的关注,这些业内既有编剧,也有导演和动作导演,虽然确实有很多剧组不注重动作戏的打造,但注重这一块的业内人士同样存在,只是之前他们的意见得不到重视,很多想法不能去实践罢了。
    《一剑三千里》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甚至可以说,《刀剑情》实景拍摄和烟雾景象打造所投入的资金超过了《一剑三千里》请武指的费用,这里不是指某一个人,而是指所有人,可剧集的口碑却远远不如《一剑三千里》。
    组建一个培训班,既可以培训演员,也可以最大程度上发挥这些武术指导的作用。
    总而言之,得益于《一剑三千里》的正面宣传,也得益于打星老大哥的反复宣传,在《一剑三千里》播出后,这些曾经的武术演员们成功实现了再就业,就业方向不仅限于武侠剧,还有动作戏,古装电影等等等等。
    可以想象的是,他们今后的就业方向必然会宽广许多——到目前为止,编剧论坛里已经有数位编剧表露出要写武侠剧本的意向,还有几位导演对武侠剧产生了兴趣,想尝试拍摄拍摄。
    林济再次收到了一串私信。
    “林编,你是我的神!”
    “你怎么什么都会?”
    “快教我怎么写武侠剧本!!”
    这也算是林济写武侠剧本的一个初衷。